查文庫>心得體會>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通用7篇)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通用7篇)

  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後,將其記錄在心得體會里,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總結出具體的經驗和想法。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通用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1

  這次經過自我聆聽不一樣年級語文教師講課以及評課,收穫良多,同時我也深深感受到自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今日我把自我的心得體會寫下來,與大家一齊交流。

  1.要準確的把握教學目標,吃透教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生活經驗,認知規律和心理特徵設計教學,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例項來創設情境,把學生不易理解的字詞,放在熟悉的課文中去理解;遇到重點詞句要讓學生用不一樣記號標明,比如:動詞用點標記、中心詞用三角標記中心句用雙橫線標記,以方便學生課下記憶。

  2.課堂上要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帶著問題去讀課文、找答案,使學生在讀的過程中感悟課文所蘊含的感情、道理,讀的形式要多樣化,讓讀課文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堂上學生出現的錯誤要及時的予以糾正。

  3.教師的語言要具有藝術魅力。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語言更是一種藝術,誰能將他演繹好,誰就能抓住學生的心。課堂上要用課文中所蘊含的感情調動起學生的進取性,活躍課堂氣氛;課堂的語言也要簡潔、準確,避免一個問題多個問法;在授課過程中,還要善於運用多種鼓勵性的語言及時進行評價,比如:“你真會讀課文,”教師還想聽、“你們肯定比教師讀的好”、“你真棒!理解的真深刻!”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讀書的興趣;另外,板書不易太多,要瓜熟蒂落,寫孩子的語言。

  這次講課、聽課及評課活動豐富了我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給我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幫忙。我也反思到在我的教學中存在很多的不足,還需要繼續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教育教學水平。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2

  本學期參加了學校的聽課活動,讓我受到了許多啟發,此刻聯絡我自我平時教學中的一些問題,說一說我的心得體會。課堂上教師成熟與老練的教姿、教態、教風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的思維的活躍,更讓我看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第一,備課的精心和設計的新穎給了我很大的震撼。在聽課中時常看到教師們獨特的教學設計,精美的課件製作讓我心動!使我明白一切的手段都能夠用來服務語文的教學。

  第二,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僅僅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讓學生自由暢談,談談自我的心得體會。讓學生以自我的方式分享自我喜歡的聲音。學生各抒己見,進取性很高!

  第三,注重反覆朗讀。好文章是用來讀的,無論是現代文還是文言文,教師都把朗讀當作理解文章的必要途徑,藉助朗讀反覆欣賞感悟文章的語言美。在朗讀、點評、再讀的過程中體會語言的魅力,學生從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

  第四,就是教師所特有的魅力,比如說教師的語言。人們常說:教學是一門藝術,誰能將它演繹得好,就能抓住學生的心。在上課時,教師語言的魅力深深地令我折服;尤其是課堂教學評價的語言,對學生回答問題或對其課堂表現進行評價時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節。評價是否科學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新課改提倡多鼓勵、多表揚和多肯定學生,幫忙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樹立深入學習和研究語文的信心。教師和學生都是評價的一員,學生的自評和互評能讓學生明白自我的得失,反思自我的行為,改正自我的缺點,學生的這一過程是他們不斷認識自我、發展自我的過程。作為一名新教師,我一向苦於課堂語言,尤其是對學生的評價。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們的多維評價:“雖然你說得不完全正確,但教師還是要感激你的勇氣和膽量”,“你說的觀點很有創見,十分可貴,教師想請你再響亮地說一遍”,“這個地方你再讀上一遍,教師相信你必須會有新的感受和發現”------以上這些評價,我認為既是對學生感悟結果的評價,也指向了學生的感悟態度,指導了感悟的方法。同時,其激勵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課堂上用我們欣賞的眼光、讚賞的話語去激勵學生,只要用心去做我們是能辦到的。

  總之,本學期的聽課學習,讓我對自我平時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反省和更高的要求。“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以後的教學中,我將不斷地提升自身的素質,不斷地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多比較,多反思,提高自我駕馭課堂教學的本事,並真正地到達教育的夢想境界——“寓教於樂”。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3

  最近,我有幸參加了在吉林長春舉行的名師課堂觀摩課活動,這次活動的主題是聚焦數學核心素養,他們的課堂教學風格各有千秋,都浸潤著濃濃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實、樸實、紮實、生活化的數學課堂都是各位執教教師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現。使我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一、關注問題情境的創設

  上課的教師都能根據小學生的特點為學生創設充滿趣味的學習情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等心理特點,並緊密結合數學學科的自身特點,創設使學生感到真實、新奇、趣味的學習情境,激起學生心理上的疑問。

  二、課堂教學體現數學味道

  這次的課堂體現了數學應有的味道,培養學生數感,注重數學思想的滲透…….每節課都力求體現自主的核心理念,並且教師在教學設計上也獨具匠心。

  三、注重學生的自主體驗

  新課標強調: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變為“會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幫忙者、合作者、引導者。這幾節課,做的都異常號,每一個教學環節,教師只作恰如其分的點撥,創設了自由、和諧的學習氛圍。教師把學習的主動權真正交給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主運用轉化的數學方法進行探究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求法。教師指導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進取思考,大膽嘗試,在主動探索中提高學生的學習本事,掌握學習的方法,獲取成功並體驗成功的喜悅。

  四、對自主教學有了更深的理解。

  就像專家們在講座中說的那樣,要讓學生自主首先教師要設計好學習的問題,然後是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學生的自主學習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是行動上的參與,思想上的參與和情感上的參與。我們在向情感的參與上努力

  這次外出學習收穫頗豐,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把學習所得的經驗和體會消化吸收,轉化為自我的東西,並在今後的教學實踐中融化為自我的特色成分,不斷提升自我。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4

  作為一名工作十餘年的教師,我卻不太會聽課和評課。經過參加《怎樣聽課和評課》的學習活動,收穫頗豐。在此談一下自我的心得體會。

  聽評課的目的能夠概括為兩種:一是為了觀摩學習,二是為了商榷指導。後者經過發現問題,指出不足,總結推廣經驗,培養典型,示範帶動,共同提高,其實質都是為了學習。聽課應售摩學習,棄其糟粕,汲取精華的活動。每位教師都有自我的長處,也有自我的不足,每堂課都有他的成功之處和不足,我們聽課的目的就是要多發現長處,加以總結提煉構成自我的風格,或提高自我的課堂教學技巧,或推廣交流,促進專業成長。

  一、關於聽課:

  在聽課中,應能做到翔實記錄,進取推敲。聽課者要綜合運用自我的感官,努力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和“心到”,認真做好聽課記錄。必須要聽看結合,詳細記錄。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資源,是評課的依據。根據現代教學理論,教學是涉及教師與學生雙邊的活動過程。所以,聽課時不僅僅要關注教師教的活動,還要關注學生學的情景。看教者對教材的鑽研,重點的處理,難點的突破,教法學法的設計,教學基本功的展示。看學生的學,要看學生的課堂表現,看學生參與的情緒,學習的習慣。由於教學是一種學習活動,其本質是學而不是教,並且教師教學活動是圍繞學生的學習活動展開的,所以在關注教與學雙邊活動時,更要關注學生的活動。

  教師聽完課後應進行反覆的琢磨。在分析總結時要注意比較、研究,取長補短,準確地評價各種教學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並結合自我教學實際,吸收他人有益經驗,改善自我的教學。

  二、關於評課:

  (一)以正確的理念為指導1.評課的目的在於“增值”。評課的主要目的不是水平甄別,而是促進教師改善教學實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評課的標準趨向“多元”。俗話說,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評課的角度能夠使多種多樣的。如,葉瀾教授在針對“什麼樣的課才是一堂好課”中提到五個標準,一、有意義的課;二、有效率的課;三、有生成性的課;四、常態下的課;五、有待完善的課。做到以教促學,以學論教。把普適性的理論至於具體背景中。

  3.評課的作用重在“診斷”。注意突出重點,充分挖掘亮點,避免吹毛求疵,力求深入淺出。

  4.評課的方式強調“對話”。評課的過程應是一種溝通,交流對話的過程。

  5.評課的成效需要行為跟進。

  (二)明確新課程對評課的要求

  1、評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評課要從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出發,注重學生的學習狀態和情感體驗,注重教學過程中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和主體作用發揮,強調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鼓勵發現、探究與質疑,以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本事。

  2、評課要從有利於對教學的診斷和正確的導向出發。正確評價一堂課,既要著眼於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對體現素質教育課堂教學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的考查,以便於在評價中進行有針對性的診斷,確保正確的導向。

  3、評課要堅持評教與評學相結合,把評課的重點放在“評學”上頭。

  4、評課要提倡創新,培育個性。

  5、評課要從實際出發。“教學要回歸生活”。

  評價一堂課要堅持一分為二的觀點,既要肯定成績,也要指出缺點;要實事求是,以理服人,不要以勢壓人;要允許有不一樣意見,尤其是在教學方法上要提倡百花齊放。

  教學工作中的聽課與評課,強調相互學習、借鑑提高。作為新時代的合格教師,既要做好執教者,也要扮演好聽評課的主角。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從實際出發,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更新課堂教學觀的同時,也要更新課堂教學評價觀。不斷加強業務理論學習,構成自我的理念,然後經過不斷實踐,以檢驗、提高自我的理論水平,以先進的觀念和過硬的理論、實踐本事來實踐、帶動教育教學。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5

  5月15、16兩日,我有幸參加了在古都安陽舉辦的河南省第六屆小學英語優質課觀摩研討會,聆聽了我省10節精彩的課。此時此刻,無數個課堂場景在我的腦海中不斷交替出現,讓我一次又一次感受著英語課堂教學所帶來的魅力。10位執教教師注意創設寬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以英語歌曲、歌謠、tpr活動或日常生活對話引入新課,運用“任務型”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教師和學生親切交流,多媒體課件直觀、實用性強,活動設計環環相扣,水到渠成。雖然各個教師的水平不一,風格各異,但每一節課都有很多值得我學習借鑑的東西。這次聽課,讓我開闊了眼界,明白了努力方向。同時,在看別人上課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也同樣存在於我的課堂上,但以前沒意識到。經過學習,我能夠更加理性地反思自我的課堂教學,從而在今後的教學中避免出現類似的問題,努力讓自我的課堂做到更好。

  一、教師紮實的教學基本功

  讓我感受最深的要數各位教師教學語言的運用。教師語言對於一堂課來說無異於生命的源泉,口語教學是小學英語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英語教師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語音語調要準確,並且優美、自然,課堂用語要既簡練、準確又易懂,為學生創設很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如何給學生創設一個真實地運用英語進行交流和交際的平臺,從而真正地讓學生在“用中學,學中用”,這是我們在平時教學中經常思考的問題。這次展示課上我們看到教師們語言本事優異,發音準確,在潛移默化中給學生良好的示範。如鄭州的崔吉娟教師,她的語言表達準確自如,教風沉穩、大氣。洛陽張紅霞教師的'語音,聽起來十分舒服,讓人有一種如浴春風的清新感覺,她的一首老調換新詞的歌曲,博得了會場的一片掌聲。張教師的課堂時時處處都顯示了教師紮實的基本功,她每做一步都是為下一步鋪墊,時時刻刻都在關注學生,而不是展示,可操作性強。這些教師有紮實的英語基礎知識作後盾,詞彙豐富,課堂教學語言充實。教態親切自然,表情豐富,教學手段靈活多樣。如信陽的任萌萌教師,課堂上富有活力,語言極具感染力,肢體語言豐富,tpr活動運用得很好,這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如安陽的張鵬教師,生動、自然而又幽默的風格使學生又放鬆又緊張,學生在這種放鬆的機警的課堂氛圍中,學習效率很高。

  二、教學設計靈活、新穎,別具一格

  教師們從一個主題出發,創設各種情境,以活動為載體,在活動中將學習資料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任務,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英語並學會用英語,許多教師的教學思路設計的都很好。首先,上課前就讓孩子們做熱身活動活躍課堂氣氛,然後從單詞的講解,到聽力練習,再到對話討論,最終拓展,一環扣一環能夠說銜接得十分自然,孩子們都能很好的理解和跟進,思維沒有斷點。孩子們很自然地完成了接觸、理解、使用等一系列過程。教師們經過各種操練給了孩子們很大的空間,緊緊抓住小學生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特點,注重學生聽說讀寫本事的發展,使得學生在課堂中成為主角,而教師也不是單純的旁觀者,既是傾聽者更是出色的指揮者,整個課堂中師生關係融洽有序。其中崔吉娟教師的課堂設計給我的印象異常深刻,讓我耳目一新。崔教師設計各種情景,採用聽、說、讀、寫、做、玩、演等多種手段或形式,使學生準確地理解和掌握語言。她的課堂流程動靜結合,張弛有度。教師引導得法,在學生進行各項活動之前教師都先做個示範,學生雖然不必須聽懂教師的指令,但就因為有她的示範表演,所以,學生總能很快領會教師的意圖,進取地開始課堂活動,體現了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在教學的設計上採用分解難點、分步呈現、逐步擴充套件、層層深入的方式,注意示範的質量,保證學生對語言意義的正確理解,經過各種模仿和操練活動,使學生掌握新的語言形式。她將單詞和片語的學習與句子相融合,注意語言的整體性,教學資料由淺入深,教學活動貫穿始終。她所設計的四個練習也都緊緊圍繞語言的交際,以學生為中心,經過體驗、參與合作和交流等學習方式來學習和運用語言,注意了語言的交際功能,促進了知識向本事的轉化。教語言的目的是在於運用,而不是學會多少個詞、多少個句子,崔教師善於設定一些恰當的情景,讓學生去運用所學的語言。總之,整堂課學生都在不斷地運用所學的語言來進行交流,切實做到了新課標所要求的英語教學的總目標:培養學生綜合語言的運用本事。

  三、教師的個人魅力在課堂上的作用字串

  小學英語一個重要的任務是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想必這幾乎成了每個英語基礎教育工作者的“座右銘”。正因如此,教師們拿出了各自的看家本領,各顯其能,目的僅有一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如信陽的任萌萌教師,她用誇張的動作和富有煽動性的語言吸引了學生和聽課的教師,充分地展現教師的個人魅力,創造良好的師生互動,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在教師設計的一個個富有童趣、活潑的遊戲中鞏固所學語言,使學生始終處於興奮狀態,課堂的有效性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不能不承認這是任教師的個人魅力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崔吉娟教師的課獲得了一等獎的第一名,經過課後的專家評課和作課教師與聽課教師之間的互動,讓我對這節課也有了很深的認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有三個問題是我要認真思考的:

  1、怎樣把語言結構和語言功能有機結合起來?

  2、如何讓教學資料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實現從知識到本事、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3、英語課堂中如何滲透英語國家與中國的文化差異,注意對學生進行人文教育?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6

  一學期一次的教師聽課、評課活動讓我有很深的感觸,教師的課各具特色,各具風格,從不一樣的課型角度給我們展示了在新綱要的引領下,教師蜜唸的更新,素質的提升,以及以幼兒為主,把時間留給孩子,深挖教材,明確目標的體現。

  這些課與名師的課有所不一樣,少了些仰視,多了些真實。我們教師中既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也有上任不足半年的年輕教師。她們能站在這兒上課,就是十分優秀的。這樣的課堂不僅僅是對教師基本功素質的考驗,還是對教師課堂駕御本事的考驗,也是心理素質的考驗,與其說坐在下頭聽課,其實是在欣賞,以敬佩的姿態去聆聽,去學習。

  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黃禪教師上的《製作汽水》,黃教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她的語言極富感染力,能根據活動需要很快地把孩子帶入情境,她的體態語言很生動,雖然有點誇張,但她的每一個眼神,每一個手勢,每一個動作,都讓孩子們受到感染。正因為如此,課堂上有了精彩的片段,課上,我聽得津津有味,孩子們更是興趣盎然。小手一次次舉起,小口一次次開啟,有時為了搶答問題高高站起,課堂是孩子的,她們喜歡、興趣濃。

  《不倒翁》這節課是黃江麗教師上的課,她甜美的聲音,自然大方的教態,抓住孩子的心,用孩子喜歡的遊戲教學法,融入孩子們的中間,與孩子們一齊表演,整個活動有規則,但不約束,活而不亂,調動起孩子學習的興趣。這些都是我們十分熟悉的課堂教學,都是我們每一天在課堂上需要做的事情,這樣的環節聽起來更覺親切,更有收穫。

  我覺得教師們的課都做到了以下幾點:

  1、轉變教育觀念,落實綱要精神。《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係,讓幼兒在團體生活中感到溫暖,有安全感、信賴感。在傳統觀念上,我們習慣與整齊劃一,因為這樣便於管理。在很長時間內,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教師總會要求小朋友“手背在背後,坐好不準動”,“小朋友跟我讀”然後就一遍一遍的重複。還有上美術課的時候教師會在黑板上畫一副示範畫,評價是以畫得像不像為標準,這種教育方式對於幼兒的身心發展造成了限制和束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幼兒園逐步屏棄了這種刻板的、不適應幼兒身心發展需要的教學方式,開始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允許幼兒自由自主地選擇活動的資料和活動的方式,允許自由選擇夥伴,允許有自我的見解,賞識每一個幼兒,儘量發現幼兒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引導幼兒探索和創新。尤其是新技術的發展,有的幼兒園引進了多媒體教育手段,使幼兒園的課堂更加生動活潑。

  在傳統的觀念中,教師是權威的化身,教師總是對的。目前,強調建立民主、平等的師幼關係,要求幼兒教師“蹲下來與幼兒說話”,轉變自我的幼兒觀和師幼觀,把幼兒當成真正具有自我的思想和見解的人,尊重幼兒的觀念和選擇。建構進取的師幼互動,真正實現教師與幼兒人格上的平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

  2、教學設計有創意。每一節課教師都經過精心的研究、每一個環節也都經過認真的研究,什麼地方該說什麼該提問那些問題,這些每一位教師都做到心中有數。如:李紅教師設計的《神奇的音樂》重點、難點清楚,大膽使用現有的電教裝置。讓幼兒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彭娟教師設計的《小兔種蘿蔔》充分抓住小班幼兒的特點,讓幼兒動起來,再就是培養幼兒團結合作精神。

  3、教具的準備恰到好處: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具準備十分關鍵,如果你準備的教具,孩子感興趣,願意去了解它,認識它,那麼你這節課就成功了一半。龔竹教師的課件《動物怎樣過冬》形象逼真,孩子們通對原有經驗的再現與課件進行比較,更加清楚的瞭解了什麼是冬眠哪些動物是冬眠過冬、哪些動物是儲存食物過冬、哪些動物是加厚皮毛過冬等。周菊玲教師《圖形找家》設計的圓嘴吧的貓、正方形嘴巴的豬讓孩子進一步瞭解圖形的特徵。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粗淺體會,當然,還有許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刻苦鑽研教材,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聽課感受與心得體會7

  在這次優質課評比中,另我印象最深的是文化路一小一年級的學生,他們具有著很強的語言功底。老師讓他們看幻燈片並說出自己看到了什麼,學生們一個個舉手回答”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梨花”“看到了嫩綠的柳樹”等等。

  透過這一個細節,我們可以看出文化路第一小學平時對學生的嚴格訓練,才能造就學生現在的成就。我們平時講課時也應該不時地滲入口語練習,只有平時的點滴訓練,才能造就學生的成就。有一位老師在講課時,用的方法很好,只是引導地不太具體準確,導致學生無法理解老師的意思,從而無法完成任務目標。這位老師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給每位學生髮了一張卡片,讓學生在上面寫上自己想到的節約用紙的方法,但是他的問題過於粗略,缺乏準確性和具體性,所以有許多學生坐在那裡不知道該幹什麼。教師在講課時應注意提問問題的準確性和具體性,讓學生知道自己該幹什麼,該怎麼做。

  有一位老師講這一課,在講課時,拿出了兩盆花,讓學生透過撫摸花朵葉子和聞花香來感受春天。我們平常講課一般都是讓學生觀察圖畫幻燈片或者聯絡生活實際來感受春天。但是這位老師把春天搬進了教室,調動學生的觸覺和嗅覺來感受春天。這種教學方法非常新穎,而且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我覺得這種教學方式非常值得推廣。這兩盆花是學生自己種的,而且透過老師的話我們可以知道,班上的每位同學都種了兩盆花,並且給予細心地照顧。這樣的活動可以培養學生的自立能力與責任感,還可以讓學生在栽種的過程中學到不少知識,所以我非常讚賞這種培養學生能力的方法。

  這是我這幾節課最深的感受,透過這些讓我反思到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同時又給了我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我自己已經開始去實踐這些教學方法,希望我能儘快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