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精選5篇)
當我們備受啟迪時,可以記錄在心得體會中,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範文1500字(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1
在大學的第一個寒假,我迎來了人生的第一次家教,另一方面作為學校佈置的社會實踐,我興沖沖的開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對於教人而言,我還完全是個生手,絲毫沒有經驗,不過這並沒有影響我的信心,學生是個高二的特長生,要幫她補高一的英語,對我這個已經邁入大學的大學生而言,應該不成問題,關鍵是要把他教好,要真正的讓她在寒假有所收穫。這一次的學習中學到東西,而不僅僅是消磨時間。這便成了我對這份工作的最終目的。
1月13日,我開始了我的第一堂課,說到特長生,大家都知道,基礎並不是很好,所以我就從基礎講起,先教她單詞後教她課文,然後再講練習。總體而言,感覺第一天的收穫還是不錯的。當天回到家,我把一天的課程回顧了一遍,總體感覺還是可以的。歸納了一下,有幾點需要改進:
一、在講課方面,我需要分清楚什麼是重點,不是重點的可以一帶而過,畢竟學生在上課的時候也不是一點都沒聽,針對重點拿分的專案要詳細講解,這樣才能讓她在以後的考試中,成績有所提高。如此,才是補課之功效有所發揮了。當然,作為老師的我們在出題的過程中,也是自己提高的過程。我們可以積累一些以前學過卻已經忘記的知識,這也是我們的收穫之一。同時,在查閱一些資料的過程,我們也學會了怎樣很好的利用現有的資料。我每次給學生上課都會給他出一些跟他課本知識相關的知識,或是上網找,或是自己出,或是自己查資料書。在查閱資料的過程中,我更深一層地瞭解了高中的英語教材,這些對於嚮往三尺講臺的我,是有幫助的。如果我沒有參加這次義務家教,也許我沒有動力去了解這方面的知識。
二、在講的過程中,我應該儘量耐心點,慢慢的給學生講,畢竟她才高二,可能有些我認為很簡單的對她來說並不是那樣,切記不能煩燥,不能講了一遍她沒聽懂就兇學生,這樣只能適得其反。這在我第一次上課的過程中,有犯這種毛病,所以後來我改了很多,儘量讓自己心平氣和的耐心的講解,直到她弄懂為止。
三、在習題佈置與講解上,我要儘量備備課,一定要挑些有針對性的題目給學生做,不能做了很多題,但是很多都不是重點,那樣更多的依然是浪費時間。另外學生甚礎比較弱,也先強化了基礎才能夠去提高層次。
四、最後就是要和學生處好關係,要讓她把我當朋友,而不是老師,這樣才能夠更好的溝通。在跟學生溝通的過程中,我不僅瞭解了他所學習的教材,還了解了她的興趣、愛好和心裡的一些想法。我覺得作為一個老師,應該先了解學生,不僅僅是瞭解她學習方面的,更重要的要了解她的一些愛好興趣,這樣才能很好的跟她溝通。溝通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好的溝通是成功的一半。因為我們要扮演的不只是老師的角色,還要在適當的時候扮演朋友的角色。要把握好什麼時候該是當老師的時候,什麼時候是扮朋友的身份。
對於這次家教,我感觸頗深,當我和其他做家教的同學朋友交流時,他們都說:“其實,假期做家教是對自己很好的考驗,能鍛鍊口才,加強與人交流的能力,也是對自己知識的肯定。見識不同的人、不同的家庭,學會怎麼做人、與人相處,提早適應社會。”的確,大學生做家教得到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貼補,更重要的是他們自身的價值能得到社會肯定,增強他們進入社會的信心。當家教的過程中,就是人與人交流的過程,在這之中,大學生可以提前感受下社會是什麼樣的,在和家長交流的過程中,你可以明白僱主和員工之間大概就是這樣了,你要拿錢,你就要搞好和僱主的關係,這樣你才能夠讓僱主心甘情願的把錢給你,把孩子放心的交到你手上;在教學的過程中,你也可以在教導過程中,不斷的發現問題,不斷的改進,問問自己怎樣才能讓學生學的更好,讓他們真真正正的在你教的過程中,在腦中領悟到知識的本質,而不再侷限於淺顯的表層。搞好你與學生的關係,讓學生喜歡你,從內心深處接受你,讓他心甘情願主動的學習,這樣學習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綜上,談到做家教的最大感受,我用一句很簡單的話概括,“用心和學生溝通,做他們的朋友”。我們要用心的去做每一份事,做家教如此,做任何其它的事都是這樣。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2
人生是一場苦旅,走久了才知道倦累,人生是一次跋涉,走長了才知道艱難。在我看來,人生就是用來如此折騰的。時間不僅讓我們看透了別人,也讓我們認清了自己。
20XX年12月22日,伴隨著學期結束,同學們陸續回家。參加社會實踐的同學也踏上遠行的路,為了鍛鍊同學們的自主能力,學院組織的社會實踐得到了同學們的支援,超過了80%的同學參加了社會實踐。
對於許多同學來說,這是他們第一次外出打工,第一次依靠自己的能力去賺錢,去體會賺錢的辛酸。很多同學坐上了遠行的火車,寒風吹著遠行的人,夜裡10點鐘,同學們到達火車站,在一翻忙碌後同學們做上了火車,在火車上許多同學興奮的幻想著將來要承擔的工作,幻想到領工資時的狂歡,但同學們不適應長途的火車,在車上不適應所以睡不足,調不過變化的環境。
到了社會實踐地點崑山,同學們歡樂的走向新環境,但是很快,問題就出現了,許多同學水土不服,或者不適應飲食,也不適應從20多度到10多度的溫度差,所以很多同學都生病了,許多同學都慌了,幸虧很快恢復了。
當我剛進入工作崗位時,極度的疲勞和與同事相處的方式不同而導致自己很疲勞,沒有餘力去做其他事,慢慢的,同學們相互疏遠了,休息時間都爬在桌子上睡覺,工作時間爭分奪秒做事,有時中間休息幾分鐘,都能爬在桌子上睡著,而剛剛融入新環境的我們精力不足,所以做得不好,後來經過調整,才慢慢融入新環境,慢慢適應長時間的,高難度的工作。
社會實踐的第一個月,也是最難熬的.一個月,平時懶散的我們沒能融入環境,沒能適應工作,而且正處在年末趕工作量,所以,當領導不停的催工作量,感覺心裡特別煩,但是想想別人行,為什麼自己不行,於是又堅持了下來,工作中領導幹部經常催,員工特別煩,所以經常出現員工與領導吵架的事,當我們慢慢適應了工作,漸漸,領導幹部開始表揚我們。
實踐的第二個星期,我被調到送檢包裝,這是一個細心活,我剛剛調過去的時候,看的慢,領導也催,但是對於這事卻絲毫不敢大意,我耐心地學習,就怕搞錯,然後領導找自己麻煩,於是學得比較慢,後來,我開始送貨,對於這一項人人羨慕的活,我卻懷著十二分擔心,因為貨品要包裝出貨,所以把控得很嚴,,每次拉著200多萬的貨物心驚膽戰,就怕弄錯,弄錯就會記過,領導會批評,嚴重的甚至會送公安局,,於是每一次送貨都點了又點,就怕出錯,領導又告訴我不要擔心,這些都是經過確認的,我只要看一下就可以了,出事了也不是我一個人的責任,所以不用緊張,後來我慢慢適應了,但是領導要求極嚴,你工作根本沒有什麼休息時間,於是極度的工作壓力促使我慢慢長大,逐漸學會了承擔責任,當年底領導回家過年,所有的壓力都壓到了我身上,送檢部全部由我負責,壓力瞬間變大,許多事情需要自己去做,而且下一站催產量,上一站又不出產量,於是手忙腳亂,第二天開始,我慢慢適應了,我開始指揮別人去做,雜亂的事,自己把重要的弄好,但是龐大的工作量還是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後來慢慢適應了以後,覺得也沒什麼難的,而且隨著越來越多老員工回家過年,產量下降,我們的工作量慢慢降了下來,年假結束後,各個部門的領導,老員工逐漸返崗,隨著領導回家,我的壓力降低了許多,於是漸漸有時間休息,結束後可以在休息室喝點水,也因為自己的努力博得了領導的喜歡,所以後來我的工作量不大。
過年的時候是我們最難熬的,想家,再加上工作壓力,自己幾乎放棄,但是我慶幸自己堅持了下來,每次和父母通話,父母思念的語氣,及自己想家的情緒,眼淚幾欲流出,但是想想自己身邊有那麼多的同學,還是堅持了下來,隨著時間推移,離社會實踐的結束越來越近,返回學校,回家的心情也越來越急切,有時看著日期,默默的對自己說只有幾天了,馬上就要回去了,返校時間到了,我們拉上了自己的行李迫不及待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車上歡呼,用手機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父母的欣喜及自己的急切,瞬間明白了家的含義。
有時候,真的感謝這次實踐,讓我成長了許多,體會到了社會的艱苦,掙錢的不易,也明白了要懂得珍惜。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3
社會實踐是大學生課外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大學生自我能力培養的一個重要方式,因此對於我們在校大學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此次實踐的具體內容為:
大學的第一個假期在大家的期盼中如約而至,興奮之時同學們接到了這一學年的最後一項任務——進行社會實踐。實踐的目的是讓我們真正地步入社會,積累對社會認識的閱歷以及增進對社會工作的理解,開拓視野等等。聽到這個訊息後,大家都下定決心好好實踐,想為自己的大一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生活質量不斷提高,大家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乾淨、舒適的城市環境對於我們每一個居民甚至是我們的子孫後代是何等的重要。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條文以及廣告更是比比皆是,“追求環保是你我的心願,參與環保是你我的責任”,“環保重在一點一滴”等廣告語早已經深入人心。心得體會除此之外,xx作為省會,早已經提出了“三年大變樣”的口號,保護環境當然是其中的重中之重,作為一名大學生,更是應該盡力去貫徹這一口號。
在學院的指導幫助下,我們與城管的工作人員取得聯絡,想要走進他們的生活,瞭解他們的工作,真正走進城市,響應“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口號,貫徹“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的行為準則,靠自己的雙手為美化城市獻出屬於我們自己的力量!
這些工作人員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平凡的勞動者,他們用自己的雙手美化著我們的城市,他們用心去照顧我們的生活環境,他們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享受清潔、優美、文明、和諧城市環境的權利,當然也有維護城市市容的義務。
其實,我們在平日裡看到建築物、構築物或者其他設施上張貼的傳單等東西都是不符合規定的。這些傳單不僅不符合我們的“低碳”理念,而且違背了我們“讓城市更美好”的行為主張,甚至還影響到居民的正常生活等等。個人簡歷工作人員說,我們都沒有什麼工作經驗,從最簡單的開始做起。因此,這一次我們活動的內容就是:剷除傳單,美化城市!
起初,我們都覺得這個任務確實簡單,以我們的熱情很快就可以交差。於是,我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指導下,拿著工作用的鏟子,興高采烈地開始了我們的工作。炎炎的烈日下,單調的工作,密密麻麻的傳單,沒有盡頭的工作範圍。
不一會,我們的熱情便像即將熄滅的小火苗一樣大小,反覆問帶領我們的工作人員:“何時才到頭呢?”他們笑著說:“不遠了,不遠了,我們每天都要這樣呢。”突然間,意識到這麼不起眼的工作,竟然需要他們每天日復一日的工作,如果沒有這些傳單,他們大概就不會這麼累吧。這樣的工作我們只幹了一會就沒有什麼耐心了,但是這些生活在最底層的工作人員每天都需要這樣,不能抱怨,更不能退縮。
我們大家好不容易堅持到活動結束,高呼著終於結束了這種苦日子。工作總結工作人員告訴對我說:好好學習,以後就不會像我們這樣辛苦了。這裡麵包括著他們對我的祝福,當然也包括著他們對生活心酸的無可奈何。此時此刻,我多麼希望,大家能夠真正地去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大家的一小步,就能讓那些工作人員省去好多步。
我們走了,他們的生活還要繼續,他們的工作還要繼續,這樣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不辭辛苦!
短短的幾天時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小小的工作,也需要大大地能量;看似不起眼的工作,也需要很多的耐性,雖然很是辛苦,但是也會有它存在的意義。保護環境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它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需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伸出自己的雙手,需要我們時刻謹記自己是城市的主人。
透過這一次社會實踐,我真正體驗到了“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的真正含義。我們在活動中,為同一個目標奮鬥著,努力著,明白了在一個團體中合作的重要性。
除此之外,意識到環境的美化在我們的城市中是多麼的迫不及待,大家的環保意識是多麼的薄弱,但願我們的活動能夠喚醒大家的環保意識,不要再對這個城市漠不關心了,它需要我們的保護。
希望大家可以記住“手拉手,創造美好環境;心連心,構建和諧社會”。保護環境,永不止步!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力,城市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4
這個暑假我為了度過一個充實精彩的假期生活,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我選擇作為一名培訓機構的授業教師,試著鍛鍊自己。
一旦選擇了風雨兼程,留給人們的便只剩下背影。老師,便是這樣一份職業,像紅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他人;又如飛蛾,只顧飛蛾撲火那一剎那的美麗,永遠地獻出了生命。小時候,老師傳道授業的辛苦,早已深深地紮根於我的腦中,從此,那樣神聖的工作就成為了心中的歸依。於是,能夠在暑假生活xxx文化宮,是一件妙不可言的事。
可是,擺在我面前的,依然充滿著巨大的挑戰,面對一幫年齡10歲左右的小孩子,我們之間的溝通依然存在不小的障礙,我所面面相授的大多數是千禧年後誕生的新一代人,殘留著屬於90後的叛逆,擁有的是不可侵犯的傲氣,關注的是網路上形形色色的遊戲角色與時代最新最潮的諮詢,被上一代父輩母輩所寵愛著,多以個人為中心,他們涉世未深,他們貪圖玩樂,需要更多的疼愛與鼓舞,渴望得到和其他人一樣平等的重視,毫無疑問,貪玩是他們的天性,但卻是經不起責罰與忽視。
而我正是這些孩子們之間的協調者與幫助者。其實,我很明白自己的任務,我有責任管理好這些孩子,在有限的上課時間將既定的只是教給他們,而小孩子又不像更高一級的中學生大學生一樣,有著自覺的學習意識,他們需要在老師的監督下來完成自己的作業。
我所教的這幫小孩子其實都是一群很可愛的小傢伙,雖然他們有的嗓門很大,提問時還沒等舉手就迫不及待地已經發言了,十分踴躍積極,表現欲很旺盛,但是一旦你把他們的注意力集中過來,他們不講話的時候,他們就會神情疲倦地趴在桌子上或者打著讓人萎靡的呵欠,這個時候我就很大膽地讓大家開始表演教科書上的場景,演演話劇,並以此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寓教於樂,又或者在一天的課程行將結束的時候,教大家唱英文歌,以此帶給學生們新鮮感,多方式多手段地展示自己的教學技巧。當我們進行了一次表演過後,我看到大家的神情突然清爽起來,興致勃勃,然後望望x老師,滿意地會心一笑。
很多時候,我都在講課的過程中突然意識到肢體語言和工作方法以及板書質量的重要性。一名老師在講臺上聲情並茂地表現,是能夠驅散學生的睡意和保證上課質量的,並且老師做動作的時候,得增加幅度,表演到位,儘量逼真,什麼時候做合適的手勢要很清楚,可見做老師的,要掌握手語等身體語言。另外,板書的時候一定要清晰明瞭,之前我沒練習過板書,因此,這方面的功夫還不到家,具體的板式也不太清楚,字型也不好看,今後如果要在教師行業有所作為,也是一定要儘量好好努力提高的。最後是語言,教師應該給學生和藹親切、莊重卻不失幽默的感覺,教學用語嚴格地來講也就是一門藝術,把握好說話的分寸,一字一句包含鼓勵與讚賞,充滿真情實感是很有必要的,這方面我還得查閱足夠多的資料,積累素材。
但是,這都還只是小問題,在本次文化宮實習的過程中,我還忽略掉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應該算是教育環節的實踐中應該引起注意的。每當一天的課程結束,我就理所當然地認為晚上是自由操配時間了,而沒有清楚地意識到備課的重要性。這也與我平時的學生生活中沒有預習的習慣緊密相連,所以導致的後果是我經常在上課前還不知道要上什麼內容,對於教學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對於教學鏈條中的環節分不清重難點,給課堂的流暢性還是起到了相當大的影響,順帶的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許多知識性錯誤,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誤導。除此之外,沒能好好地與同事進行工作上的溝通交流,這也是我的一大失誤。在上了一兩堂課後我還在漫無目的地重複著書上的一點內容,不知道以後的課程要結束的課時數,不瞭解其間還有聽寫打分、試卷測驗等一系列環節,這些問題的指出還多虧了x老師的耐心指出,為我的提高提供了改進的方向。
大學生社會實踐心得體會5
井底之蛙的我們真的不曾知道外面世界的廣大,以為我們已經接觸到的世界就是全部的世界,殊不知我們只是盲人摸象,雖然曾多次看到電視上的報道,媒體的宣傳,中國仍然存在廣大的農村地區,可我從來沒有感同身受過,那是抽象的,一點也不具體,無法給我們的心靈以觸動。
我沒有到在距離我們家這麼近的地方依然存在著農民,每日辛勤的勞作,等到果實成熟以後再坐長時間的公交車拿到市區裡去賣,大多數的農民都沒有高的文化水平,我沒有遇到一個大學生,甚至連高中生都很罕見,村子裡沒有幾個年輕人,也是,如果考上了大學,99%的人也不會選擇留農村老家去幹活種地吧,就這樣的現狀他們怎麼樣才能科技興農呢,他們的農技基本都是自己和周圍人的經驗,政府對這一方面的服務完全不夠。
我現在仍然記得我去調查時當我問完社會實踐問卷之後,走了沒幾步,那個農民忽然追出來,滿臉懇切地問著我:“農技員什麼時候能過來啊,我們做好飯在這裡迎接他,一定要來。”我當時感到特別的汗顏,我只是小小的一名學生,我沒有能力請來農技員,在此我其實對農村一無所知,可他們把我想得如此高大,我明明知道那是不可能的,可那實話堵在嘴裡,我怎麼也說不出口,我就這樣默默的離去。
我還記得我在爬山時看到一個老人,頭髮全白,拿著樹枝在打樹,走到樹的周圍慢慢的撿好不容易打下來的幾個核桃,其實核桃在樹上很難掉下來,除非果子開始發黑爛掉,可那個老人依舊努力地晃,我禁不住問:“奶奶,你多大年齡了,你們家的年輕人呢?”其實不問我也知道結果,那就是都外出打工,可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她的年齡,那位奶奶已經已經84了,我聯想起自己家裡的老人,我的爺爺74,在我們家照看著,我的媽媽天天每頓飯都需要喂他,每天帶她出去散散步溜達溜達。兩相對比,這就是空巢老人嗎,看著奶奶佝僂的背影我的心裡一陣陣泛酸。我想透過這次調查,我對於現階段的農村有了一定的瞭解,農科頻道上所報道的那些科技大戶應是存在的,但我從未見過,我覺得那些人也大多是少數吧,大多數的農民都是如我以上所描述的那樣吧。
透過親身實踐,透過自己的調查瞭解、耳聞目染,特別是與廣大農民的接觸中,親眼目睹了當代中國農村的現狀,真正瞭解了農民的生活狀況。不但明晰了頭腦中原有的概念,而且學到了書本里沒有的知識。同學們更切身感受到廣大農民對科技文化知識的迫切需要,深深地感受到肩負的責任之重大。作為大學生,我們有義務站在資訊社會的前沿去為農村服務,把科技知識反哺跟農村,實現農村的和諧,進而實現社會的和諧。
在與當地村幹部的接觸中,我發現縮小城鄉差距解決三農問題,用常規的辦法很難奏效,且時間很長,這是六十年來發展經濟農村仍然落後的經驗。從另外一個角度表明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上新農村建設這一政策的得出是非常必要的。在世界歷史上,也曾有些國家提出建設新農村,但我國不同,由於我國農村歷來底子薄、人口多,因此在建設新農村過程中,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原則和方向。所以在借鑑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建設的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尊重農村風土人情,以為農民謀福利為理念,進行農村建設,協調推進農村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涵蓋農村生活的各個方面。
作為心理學院的一名成員,我在調查的過程中還發現了農村存在的一些心理問題,廣大的農村的幸福感不是很強,大多數年輕人都外出去城裡打工,農村只剩下一些老人,從與他們的交談中,我覺得他們普遍都有孤獨感,覺得很想自己的孩子、孫子,並且他們的日常照料較缺乏,多數農村空巢老人身體常被疾病困擾,她們常常感到自己的精神壓力特大,我們在提倡物質富裕的同時,也應該關注精神上的共同富裕。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實踐是我們走向社會的過渡,是真正掌握知識技術的橋樑。我們應該也應當深入到農村去,多到農村走走看看,去體察瞭解農村的問題,去協調、幫助農村的發展,求真務實,塌實肯幹,同時在農村的廣闊天地裡來鍛鍊和改造自己,增強自我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於實踐中磨礪,成長。充實腦袋,就要用“腳”做學問,路在腳下,正所謂腳下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