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勢的臨界點散文
形勢還有臨界點?有,當然有--我們常看到職業圍棋比賽中,一群高手聚在觀戰室裡緊張關注著對局棋手的每一步棋,不停研究、推測著。“這一步有力!那一步顯軟!黑優勢!局勢不清……”等等等等。而作為優勢的一方往往因一步隨手而形勢立即逆轉,此時觀戰者們的驚訝一點也不亞於當局者。另外一種情況--處於劣勢的一方苦苦支撐著,忽然一手妙招下出,形勢立時扭轉。筆者認為,那一步優勢時的隨手,或者堅持後的妙手,就是形勢的臨界點。
我們常說,要把劣勢轉為優勢,再把優勢轉為勝勢,最後將勝勢牢牢保持到終點,成為真正的勝者。而不管是棋壇還是生活中,逆轉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所以格言有“誰笑到最後,誰笑得最甜”一說,這句話有“堅持就是勝利”的意思在內,更多的應該是告誡我們,不要被一時的順利衝昏了頭腦,要知道“行百里者半九時”(走一百里路程,要把走到九十里路當成只走了一半來小心謹慎)。
同樣的,在逆境下也不是完全沒有轉機;不是有格言說“沒有絕望的環境,只有絕望的人”嗎?即使一時陷入複雜難辨的境地中,即使一時迷失了自我,也不是一蹶不振的理由。“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用心、盡力的去思考、總結、歸納、行動,“又一村”極可能就出現在山重水複之後。
其實,形勢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任何時刻的心念、行止、判斷力、決斷力、方向,都決定了形勢的走向。盲目樂觀是不明智的,也是缺乏足夠有效資訊與足夠判斷力的表現;盲目悲觀更多缺了自信與勇氣。古人說的“如履薄冰、如臨深淵”,並不一定是危言聳聽,而是不管順逆都要保持的警醒心態;因為一百分的努力才能換來的成果,一個疏忽就可能消失殆盡。
形勢的臨界點,就是這樣的玄妙;可能只是一時的怠惰,可能只是一時的放鬆,可能只是一時的輕信,可能只是一時的.畏縮……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弱點,卻能夠決定我們的未來是光明還是黯淡,是順利還是坎坷。
生活是一本大書,智慧是指導我們閱讀之、領悟之,進而豐滿之、充實之的北斗。形勢的臨界點,便是每一個渴望快樂、堅持自我者所必須面對的課題。只有對其有足夠的認識之後,我們才會更懂得“有所為有所不為”、“適可而止、過猶不及”、“戰略上藐視、戰術上重視”、“小處不可隨便”等等哲理的句子並積極樂觀清醒的過好每一天、每一刻的意義。那不僅關乎對生活的體驗與享受,更關係到能體驗得多深刻、享受得多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