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寶墨園紫洞舫散文

寶墨園紫洞舫散文

寶墨園紫洞舫散文

  一個人,當你對某一種事物非常熟悉的時候,習以為常的理念,其中的韻味就很難體味到了。或許,這正是古文所言:如入芝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

  由於工作的關係,我經常到寶墨園,對其可以說是非常的熟悉。某一個晚上,看到了這樣的諺語:在你最熟悉的身邊,追尋到你平時注意不到的地方,體味到其中的意味,你將有意想不到的收穫。猶如你的人生中,在熟悉的領域,尋找到耀眼的閃光點,那就是成功的眼光。第二天,是一個下著微微細雨的冬日早晨,我決定到寶墨園尋找冬天的韻味。

  寶墨園,我非常熟悉的景區,這是集清官文化、嶺南園藝、嶺南古建築、珠三角水鄉特色、古今藝術精品於一體的AAAA級旅遊景區。這麼熟悉的環境,懷著追尋的目的,是建築?是園藝?是文化……我忐忑不安,寶墨園,你能給我什麼樣的驚喜?

  進入寶墨園,我決定到觀景樓上去看看這個景區,或許會帶來靈感。這是一座臨湖而建造的綠瓦飛簷、彩窗紅柱的兩層樓宇,同荔島一水之隔。我輕聲細步地走上二樓,或許是冬季,天氣有些冷,而且下著細雨的緣故,極目四望,遠山近水,盡收眼底;對面的聚寶閣,綠瓦飛簷,彩色花窗,雲龍天花,白石欄杆,在陰雨迷濛中,若隱若現,猶如與天上的白雲融為一體,哪是樓,哪是天,我已不願意分辨。聚寶橋下,湖水的倒影令橋孔變成了圓形,兩三艘遊船自然地停靠在湖邊,與翠綠的樹、清澈的湖水,合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我想,若駕一葉扁舟,逍遙放棹,一定是仿似置身蓬瀛之中。這時,突然想起:不若以水為線,尋找寶墨園的冬韻。

  方向已定,步下觀景樓,沿著迴廊,走入“瑤琳幻境”。這是個臨湖而築的人工小山丘,由三部分組成:假石山、溶洞、九曲橋。登山石級東西首尾貫通,細雨中慢步向上,一路花樹扶疏,山雖不高,但懸崖峭壁,頂有思鄉亭,亭匾集蘇東坡書法而成。下有鐘乳洞,流水貫通南北流入湖中,水響淙淙,仿似鳴琴。置身於此,如入瑤琳幻境。這時候已不願意分辨方面,只是憑著感覺往前,再往前。

  沿著水的流淌,在八面來風亭對面,一座巉巖野趣、玲瓏剔透的假石山依水而立。山形峻峭,怪石嶙峋,滿山遍植雜樹花草,綴以亭臺樓閣,小橋流水,雲霧繚繞,三疊瀑布飛流直下,儼然一幅清秀幽深的山水圖。假石山下,一方水池,池水清淺,池中放養著無數五彩斑斕的小魚,據說是專供小朋友捉魚戲水。水池旁邊,疏落地放置著大小不一、光滑潤澤的黃蠟石。遊人在此小坐,既可照看在池中玩耍的小孩,又可休息、觀景、拍照留影。由於是冬日,小朋友們穿著厚重的衣服,不肯下水戲魚,小魚兒快樂地在水中暢遊,兒童們在水邊快樂地歡叫,那情那景,怎麼會是冬季呢?

  來到清平湖旁,湖面上,虹飛紫帶;湖周圍,綠柳侵煙;不由想起園內楹聯:橋映澄波萬種詩情溶水面,湖鋪淨練千家畫意繞灣頭。眺望橫跨在清平湖上,用白石砌成的九孔石拱橋紫帶橋,它如長虹臥波,形態優美;湖邊具有嶺南特色的建築倒影在水中,眾多的錦鯉自由自在地暢遊。古人云:“子非魚,焉知魚之樂?”臨湖而立,水中鱗波盪漾,色彩繽紛的精靈們自在遊曳。似乎,整個園林中它們才是主人,所有的恢宏建築,不過是做了陪襯。我拿起魚糧,撒向湖中,一大批在錦鯉蜂湧而至,驟然間有如排山倒海,一湖綠漪,紅浪翻騰。正是喜看錦鯉千千紅浪湧,遊客人人樂開懷!據說,寶墨園園內河湖交錯,水面積約佔百分之四十,大部分都放養了,全園錦鯉數萬之多。無怪乎,一餌引來眾魚至。

  聽著潺潺流水唱出動聽的.歌,看著錦鯉爭搶食物的快樂,我沉醉的大自然賦於的美景之中。這時,一曲悠閒的粵曲飄入耳中,仔細聆聽,是從紫洞舫飄來。看向有如一座水上藝術宮殿的紫洞舫,腳步不自覺地隨著樂曲而至。

  近了,只見清平湖西端,紫帶橋後,一座金碧輝煌、雕樑畫棟、古香古色的船型建築矗立水中,這是仿照古時的“紫洞艇”而建造的紫洞舫。紫洞舫的裝修可謂處處精貴,材料全部是柚木、花梨、酸枝等名貴木材。就連進舫的廊到也採用繁複的潮州木雕,並鍍金漆。舫內一樓,是可容四十人品茶聽曲的場所,以演奏廣東音樂和粵曲為主。舫內擺設,全由花梨和酸枝木精工製成,宮廷式的几椅,配以仿宋代器皿,豪華奪目。恰逢雨漸大,索性進舫內小憩。

  仔細觀察,寶墨園的紫洞舫有別於舊日者,今為水泥結構的不動之船,其裝飾比過去高檔千百倍。兩層裝修均為柚木、花梨、紫檀、酸枝名貴木材,集木雕藝術精品於一堂,舫廳大門側、兩條木雕盤柱金龍,玲瓏浮凸、爪舞雲揚。舫廳小舞臺正面木浮雕《清明上河圖》激流搏鬥的精彩片段。與五個貼金掛絡(花罩)的工藝雕刻“嶺南佳果”、“九子連環”、“麟吐玉書”、“八仙賀壽”、“百鳥朝陽”及周圍遍佈的木雕圖案堪稱無與倫比。

  進入舫中,兩位三喉俱佳的藝員正在絃歌,那悠閒的粵曲嫋嫋而出,正如園內長聯:

  騁懷看樓外,廊回簷啄,伊人在滸,正雕欄拍遍,抒懷宋緒唐風,夢筆濤箋,賦春草大江,麗景重湖留歲月。

  俯瞰灣頭,水暖山晴,荔子紅時,寄畫舫逍遙,擊節京腔粵韻,銅琶玉笛,唱帝花禪院,雅音新譜駐華年。

  我點上一份甜潤香滑的沙灣姜埋奶,看著窗外平靜的湖水,聽一曲粵曲。品味窗外細雨濛濛,舫內琴音簌簌,好不愜意。

  冬季小雨洗刷後的地面,氤氳著溼漉漉的氣息。在冬季的寶墨園內,處處充滿天然綠意,我感受到了這裡水的靈動。可以說,寶墨園的水是流淌著嶺南園林的靈魂。全園水景,堪稱一絕。荔景灣、清平湖、寶墨湖與1000多米長河貫通,水清如鏡,長流不息,30多座石橋,橫跨旖旎河湖之上。無論是泛舟湖面,還是漫步廊道,處處能感受道嶺南園林的獨具匠心,讓人時刻感受到嶺南特色建築與水鄉風情的完美結合。

  這個塵世間,處處瀰漫著造化弄人的氣息。想要追尋的漸漸遠去,想要逃離的揮之不去。當你需要追尋時,有的時候,記憶中最深刻而溫暖的部分,不是大氣磅礴的風景,而是那些不曾留意過的微小美好,那些可稱得上靈魂的思想。

  這個冬季,來到獨享嶺南園林的寶墨園,我收穫了亭臺樓榭、水韻悠悠,感悟到了水之美:它委婉靈動、平和美麗、博大寬容,所到之處,總能帶來勃勃生機,融合茶香墨彩、洗去塵土汙穢,演繹出了最為完美和諧的畫面,鑄造出令人讚歎的風景。

  本文作者:一耕,原籍廣西武宣

  2015年全國優秀小記者輔導老師,暨南大學新聞傳播學在職研究生學歷。資深媒體人、作家。現任CCTV中學生頻道《少年中國行》組委會全國副總導演兼廣東組委會總導演,妙筆妙語教育集團總編輯。

  在媒體工作20年,從普通記者到主編,到副社長、社長,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歷任第四屆、第五屆中國小金鐘廣州番禺賽區秘書長,廣州青年報番禺分社社長,廣東小記者網總編輯,廣州番禺小記者小主持人協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