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怎樣不試試怎麼知道的散文
1
於浩說,一個朋友想跟他合夥在北京創業,創業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但一想到要放棄多年在上海打拼的一切,心裡有太多不捨。
說這話的時候,他正站在自家的天台上俯瞰著繁華的上海城。回想著一步步走過來的艱難,從一無所有到逐漸在這座城市站穩腳跟,做到公司的高管,有了車房。而現在要放棄這穩定的生活,奔赴未知,他的心裡充滿恐懼。
“我是不是膽小鬼?”他問。
我沒有說話,但我知道他當然不是。我只是想到了主持人董卿。
2002年,董卿在上海的事業風生水起,她主持的《相約星期六》深受觀眾喜愛,還獲得第五屆全國廣播電視節目主持人金話筒獎。她在上海的生活安逸自在。
後來,央視節目《魅力12》向董卿發出邀請,這個邀請打破了她平靜的生活。那年她已經29歲,這個年紀的女孩子大都想要安定下來,而此刻的她卻要開始北漂。去還是不去?她的內心陷入掙扎。
最後一次錄完上海臺的節目,她一個人開車回家。她搖下車窗,風呼呼地吹進來,眼淚便情不自禁地流下來。
“馬上就要告別這座城市,很傷感。關鍵是不知道未來會怎樣。如果當時有人告訴我:董卿,你在央視會做得很好。我就不會哭了,我會義無返顧。但人的抉擇之所以艱難,是因為你只知道失去了什麼,但你根本不知道自己會得到什麼。”
最後她接受了邀請,因為相比於挑戰,她更怕人生會留下遺憾。
有時候人生的際遇驚人地相似,同樣是從上海到北京,同樣是要放棄穩定奔赴未知,唯一不同的是做出的選擇。不同的選擇,決定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2
2015年4月10日寫下一段話:人生最美的狀態應該是為夢想而拼搏,看到那些心中有夢併為之而奮鬥的人們,內心總是浮生一絲絲感動,心疼,還有欽佩。我是一個喜歡挑戰的女孩兒,即便知道前途兇險,一切都不可預知,還是想要去闖一闖。或許在那個時候,我的心裡已經暗暗做了決定:畢業後要留在北京。
爸媽,前任都希望我可以做一名老師。我知道他們是為我好,教師工作穩定,每年還有很長的假期。但我不喜歡在年輕的時候就選擇安定,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一個舒適區待久了,就會被磨滅鬥志,喪失改變的勇氣。人需要不斷地接受挑戰,唯有如此,才能一步步成為更好的自己。
職場充滿未知和變數,你不知道未來會怎樣?但是不試試又怎麼知道行不行呢?如果因為害怕失敗就放棄追逐的權利,那麼何為夢想?青春又有什麼意義?
前段日子看了黃渤的一則廣告短片《瘋狂的兄弟》,內心頗受震撼。短片中,黃渤的事業走到了岔路口,是繼續接受高額片酬出演電影,還是突破自我、實現導演夢想?他一個人開車到農村,遇到了1994年在廟會上演出的.自己,黃渤和當年的自己有了一段對話。那個時候的黃渤勇敢,有夢想,喜歡演出,希望有更大的舞臺。他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但是不甘重複的生活,敢拼,敢闖,敢嘗試。黃渤在當初的自己身上找到了力量,於是堅定了要做導演的想法。
繼續做演員,還是實現導演夢?顯然後者的挑戰更大。
人擁有得越多,越害怕失去,在取捨時會更加小心翼翼地斟酌。有時候,放棄要比堅持更難。因為所要放棄的東西是曾經堅持了無數日夜辛苦換來的。而未來又無法掌控,那是對未知的一種恐懼和沒有安全感。
任何選擇都要付出相應的代價。選擇了安逸就註定要放棄夢想,選擇了夢想就要捨棄安逸。選擇無所謂對錯,遵循自己的內心才是最重要的。
於浩儘管一遍遍地發問,但我知道他是在問自己,不需要任何人給出答案。一個男人經歷過跌宕起伏,從低谷一步步邁向人生的巔峰,他一定可以做出對自己最負責任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