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雨寫景散文

雨寫景散文

雨寫景散文

  不肖說雨於生命是如何的可貴,單隻看它給人之精神帶來的渲染薰陶,以及為自然增添的風格韻味,就足以向世界證明雨的不可缺失。

  談及那個有靈性的精靈,很多人常常就是筆未動而心已樂。對於生長在北溫帶又農村的我而言,更是對雨有著特殊的喜愛。想來,應是因著輪迴的四季給家鄉的雨帶來的種種風情,慰藉了我那顆有些飢渴而落寞的心吧。

  家鄉的雨,好久都那樣隱藏在我悸動而彷徨的心事裡。在每一個感動亦或是悲涼的夢境中,也只有它,會悄無聲息地到來,做一個無聲的陪伴者。

  一、春之雨

  立春才剛過,東風就踩著輕盈的步子從大山飄來,呼啦――呼啦幾陣轉悠之後,就化開了凍結許久的冰河。解凍的小河一時高興,啦――啦地大笑,一不小心就喚醒了沉睡一冬的大地,接著又驚醒一直靜默著的屋舍和良田。大地開始活了起來!

  畢竟是一冬的沉寂,春天固有的生命力還是少不了春雨的澆灌。杜甫詩說的好啊:“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瞧,不過幾場春雨之後,田地裡的小草像喝足牛奶的娃娃,你爭我搶的,齊唰唰的向上生長。然而它們還沒滿足,定是要在輕柔的雨簾裡翩翩起舞,左右搖擺著小腦袋。然而在這曼妙的春雨裡,生長得最快的卻要屬竹筍,不過短短數日,就已拔地三尺,大有衝破雲霄之氣勢。細細看去,竹筍棕色的外衣上掛著無數顆亮晶晶的珍珠,實在讓人分不清,那到底是因生長辛勞而出的汗水,還是捨不得竹筍哥哥而依附在上面的雨珠。

  不得不說,自然界生物的生命力實在令人歎為觀止,立春不過十幾日,就已染綠了原本枯寂的大地。也難怪,要知道它們已經養精蓄銳了整整一個冬天,它們對生命的期盼和虔誠,又豈是我們這群沾惹了利益的人類能懂得的呢?

  “花褪殘紅春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這樣的意境,真真應該用在三月的春雨後吧。在家鄉,三月本是農民繁忙的季節,家家引水灌地,犁田插秧。不多時,農民伯伯的田地間就長出一張張如同地毯般平整的秧苗。呵,所謂的“綠水”就應該是這些新綠的、圍繞著農家的秧田吧。

  然而我以為,最醉人的應該是農民伯伯插秧的場景了。鄉里有俗話說:插秧不怕雨淋,收谷不懼陽曬,所以農民插秧十之八九會趕上雨季。早就在張志和的《漁歌子》裡領略過“青蓑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的意境,然而在家鄉的春天,在農民伯伯插秧時節,也有著相似的畫面。

  那是一副怎樣的場景呢?當氤氳的雲煙籠罩了整個河田,細細的春雨在田間盪出漣漪時,農民們將披著蓑衣,戴上斗笠,走進這片煙雨江南。他們挽起褲腿,赤足踩進溼軟的泥田,任憑春雨低落在斗笠上,發出啪――啪的響聲,彈奏出一曲纏綿的琴音。

  農民將希望播撒在田間,只需等待秋天的收成。然而農民無須彷徨揣測,因為春雨已告知了他們,這將是個豐收的年成。

  二、夏之雨

  夏天的雨,向來都是轟轟烈烈,又猶如孩兒臉,一天變三變。這樣的天氣,常常是在上一刻還萬里無雲,陽光燦爛,而下一刻便烏雲密佈,雷雨交加。雖然夏之雨自是快樂的玩耍,遭殃的卻是正曬著玉米或是菜籽的農家。

  自天邊開始攏聚烏雲,雷聲從高空暈盪開來時,曬著玉米的農家便招呼家裡的蝦兵蟹將趕來救場。於是,一家老小各自提著揹簍拿著掃帚慌忙而有序地往家裡搬運玉米。

  此時烏雲越積越黑,空氣亦更加壓沉,還伴隨著隱隱傳來的低雷,彷彿是為農家敲打的戰鼓,令氣氛緊張起來。這真是件消耗體力的運動,一家人皆是氣喘吁吁,汗流浹背,最後終是趕在雨點打落前完成了這項艱鉅的任務。一家人此時才得以稍稍從緊繃的狀態下放鬆下來些。

  豆大的雨點如同潑墨般從大山高處傾瀉下來,打得樹葉兒左閃右躲抬不起頭。雨滴暢快地砸在房樑上,瓦片上,發出噼裡啪啦的聲響,像極了一曲DJ版的交響樂。然後順著瓦片的缺口處如斷了線的珠子般落下來,濺起一朵朵潔白的小花。好看極了。

  待到大雨初停,雖然不一定每次都能看到彩虹,卻一定有“飛泉掛碧峰”的'奇觀。從山坡遙遙地向對面的大山望去,至少有十幾處小型瀑布自陡峭的懸崖處落下。倘若再近些,便能看到周圍騰什的白茫茫的水汽,使得周圍朦朦朧朧的一片,讓人彷彿置身於仙境中,不可自拔。

  三、秋之雨

  四季交替,時間輪迴,春去秋來,夏盡冬起,這都是自然不可違約的規律。當炎炎酷暑逐漸褪去餘熱,二十四個“秋老虎”幾近尾聲時,象徵生命之凋零的秋確乎是來了。而秋雨,則是秋派來的通訊者。

  秋雨來了,輕柔地劃破大地原本的綠衫,使樹葉片片凋零,使草木層層枯萎,給大地塗抹上蒼涼昏暗的顏色。聽吧,秋雨來了,悄然地帶走大地生命的聲音,讓蟬鳴越發稀薄,讓蛙聲益加依稀。終於使大地沉默無聲,萬籟寂靜。

  因著秋雨如此沉鬱的性情,便有太多的文人騷客忍受不了這份孤寂冷清。於是,“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就來了;於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也來了。然而,即便是秋雨攜走了大地的活力,單留下寂靜,我們亦不能責罪於她。因為她確實是一個安靜沉穩並且識大體的姑娘。在芸芸眾生之中,亦只有秋雨懂得:再精彩的人生也需要平淡,因為唯有沉靜才能自省;再強勁的生命也需要沉澱,因為唯有厚積才能薄發。

  秋雨又來了,她慢慢的潤溼大地,打溼房屋,躍過岩石和溝壑,靜靜撫摸泥田因為耕作而裂開的傷口,親吻大樹因為生長而又粗糙了的皮膚,同樣也調皮地沾溼農民伯伯又白了的頭髮。

  然而這一切都悄無聲息,只有在深夜裡獨自挑燈的少年看到。少年在起身回臥室加衣的趟兒不經意又瞥見,秋雨正與屋前的綠竹告別,並帶著蒼蒼的步子離開大地。

  於是,在秋走到盡頭後,冬就要來了。而我知道冬天之後又是春天,時間會永不停歇的旋轉,於是我帶著幾分期盼,帶著幾絲念想,終結了家鄉的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