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時間過得真快,總在不經意間流逝,我們的工作同時也在不斷更新迭代中,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那麼計劃怎麼擬定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篇1
一、教學指導思想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新課程標準改革的要求,體育和健康課程對於義務教育階段來說,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和學生運動的愉悅感,從而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為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打下良好的基礎。它強調學生的運動體驗,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本次課力求靠近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大膽的將教與學融入學生的自主活動當中,寓教於練,寓樂於練。
二、教學目標
1、能自覺參加體育與健康課的學習,積極參與課外各種體育活動;
2、知道合理安排鍛鍊時間的意義;合理安排鍛鍊時間,運用掌握脈搏測定等常用方法,測量運動負荷;
3、瞭解所學專案的簡單技、戰術知識和競賽規則;體育鍛煉的價值;
4、透過田徑、體操、武術及球類專案的練習,發展運動能力和運動技術,增進身體健康;
5、透過本年度學習,讓學生了解心理健康對身體健康的意義,樹立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學會正確評價自己運動能力,和與同伴合作練習的能力;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適宜的自信心和良好的競爭意識;
三、教學內容設定分析
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內容上,只確定了一個內容結構框架,僅提供了不同水平、不同領域、不同層次的基本目標;對教材內容的選擇、採取的教學方式和實施的教學步驟,都沒有作明確規定;因而教師在教材選擇上有較大的自主選擇空間。教師和學生都參與到課程內容的選擇和建設上來,使體育與健康課教學更能適應學生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讓全體學生在學習中獲得益處。以發展學生速度、耐力、力量、柔韌、協調等素質為前提,把理論知識、跑步、跳躍、投擲、武術、健身操、素質訓練、體質測驗做為必修內容,將各種球類、韻律體操和舞蹈、跳繩作為選修教材。在選擇教學內容時,把身高體重、握力體重、肺活量體重、坐位體前屈、臺階實驗等測試內容安排到教學中去完成。
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篇2
一、基本情況
1、學生情況初三年級共9個班,我帶六、七、八班,每班約五十人左右,以男生居多,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身體素質和基本技能在原來的基礎上都有所提高。
2、技能情況初三年級學生喜歡跑、跳、投擲、追逐、跳繩、踢毽子等大肌肉活動。但動作則顯得僵硬呆板。
二、教材分析
根據義務教育初中階段的培養目標《中學體育教學課標》以及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育教學工作,傳授基本的體育衛生保健知識和體育技能,並在傳授中滲入思想道德教育,使每個學生都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三、教學目的和要求
1、使學生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鍊身體的知識及方法,學會一些體育衛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鍊身體的態度。
2、學習田徑、跳躍、力量、球類等專案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一步發展身體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培養學習各項基本技術的興趣和積極性,以及勇敢、頑強、勝不驕、敗不餒、自覺遵守規則、團結協作等優品質。
四、主要工作
1、要認真備課,認真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充分貫徹課改精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提高課堂效率。
2、開展班級活動。本學期將進行班級間的各項體育比賽,如:跳繩比賽、拔河比賽、各種球賽等。
五、具體安排
1、抓好基本素質的提高。(如俯臥撐、蛙跳、推小車等)
2、抓好基本技術的練習。(如男生1500米、女生800米、立定跳遠、握力)
3、結合陽光體育活動,認真抓好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
4、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上體育課的興趣。根據這一情況我進行分層、分組教學。根據考試成績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小組。
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篇3
1、指導思想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與健康行為。重視學生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充分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受益。
因此,在進行體育教學時,應深入瞭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一認識,打好基礎,使原來體育素質較較好的同學能樹立新的拼搏目標,而對於體質較差的“困難戶”能在新的環境下樹立自信,發揮長處,本學期我將透過教學實踐,確實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體質,使學生掌握田徑及籃球運動專案的基礎知識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的體育運動的興趣和習慣,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體育運動技術水平,同時加強思想教育,確實完成教學任務,以達預期的教學效果。
2、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新生,由於他們來自各間校風不同,師資要求有異,體育風氣有別,場地器材條件有差異,這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一,基礎不一,身體素質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學生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感情豐富而強烈,表現為情緒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
上籃一般稱三步上籃或三步跨籃,是一項基本的投籃技術,上籃按出手時手與肩的相對高度,分為高手上籃和低手上籃;上籃包括單手和雙手兩種手部動作,同時又還包括行進間和跳起兩種身體姿態。手部動作有正手,反手,勾手的區別。本學期以行進間單手肩上上籃為主要學習內容。具有健康素養,塑造健康體魄,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積極進取,充滿活力的人生態度。
3、教材與教輔分析
上學期主要進行田徑運動的必修課教學。田徑是其他體育專案的基礎。高一年段進行田徑運動的學習,是為了更好地發揮田徑運動,作為基礎運動專案的功能,為學生進入後期的選項學習打好運動技能和體能等多方面的基礎。田徑模組教學內容為:短跑和跳遠。
4、教學目標
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加深對體育與健康知識和技能的理解;學會體育學習及其評價,增強體育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形成運動愛好和專長,培養終身體育的意識和習慣;發展良好的心理品質,增強人際交往技能和團隊意識。
5、教學措施
強調運動愛好與習慣的養成,強調運動知識和技能的實際應用,要求學生學習的運動技能內容少而精,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生個體發展和需要的聯絡;以目標統領內容的選擇,地方,學校和學生對學習內容有很大的選擇餘地;增加了健康教育專題的學習內容。
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篇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今年我校三年級共有兩個班,本人承擔兩個班的體育教學任務,從上任教師瞭解到,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學生組織紀律性較強、但情緒變化較大,上課喜歡玩,運動能力有一定發展,想象創造力豐富,學習興趣易激發。但運動系統發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協調性較差,應該努力培養學生主動進取的態度,掌握好學習方法,把握學習規律,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去探討,去理解,去發現。去創造。將學生身心作為一個整體,透過合理的運動實踐,在不斷克服困難體驗運動樂趣;提高運動技能,培養健康和愉快生活的態度,透過從事適宜的運動,瞭解自己的身體變化,增強體質,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
二、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教育”新課標,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滲入到新課程中。堅持“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髮展為中心;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同學受益。
三、教學目標:
1、教學佇列,隊形基本走、跑、武術基本動作為主的練習。2、掌握基本體操(徒手操)快速跑(站立式起跑、途中跑);耐力跑、定時跑、立定跳遠、壘球投擲、身體素質訓練(結合達標專案)直線運球比賽等。3、在上課過程中多做一些輔助性練習,如發展耐力速度的定時跑,定距離跑;發展下肢力量,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跳起,原地抱膝跳,跳臺階、免子跳等。4、以速度力量練習和耐力練習的課(跳躍性、耐力性的反覆練習)來改善肌肉的協調性和力量的`發揮。5、並採用小重量和不負重量的方式,透過協性(結合遊戲)練習和提高動作速度的練習來提高速度力量。
(一)教學重點:1、教學佇列,隊形,走、跑、投、課堂常規。2、掌握基本體操、武術基本動作、快速跑、耐力跑、立定跳遠、身體素質訓練、直線運球比賽等。
(二)教學難點:1、力量練習、耐力練習、協調性練習。2、正確姿勢、規範動作的自我體現。
四、教材分析:
小學三年級體育教材以實踐教材為主。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學校的實際條件,體育教材主要選擇田徑(跑、跳、投),體操、遊戲、籃球等基礎專案,以便使學生跑、跳、投的基本技術得到提高;並挖掘生活中的實用技能與武術基本功的練習。1、從兒童需要出發,不受運動技術系統的制約。即以學生為主,進行遊戲和發展基本活動能力為主的鍛鍊活動。2、教材內容兒童化,生活化,更好地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實際,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採納遊戲教學。3、整本教材以發展學生基本素質,即跑、跳、投、爬的能力為宗旨,透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他們的靈敏、反應、協調能力。4、藉助很多遊戲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和個人的區別,能與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及集體榮譽感。
五、教學措施
1、正確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2、備好每一堂課,營造一個寬鬆生動的課堂氣氛來;在課前“場地備課”和課後進認真反思。3、採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分組教學(異質分組、隨機分組男女分組等),分段教學等。4、在課間多展開授課內容、動作評比、競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競爭的氣氛中更好的掌握動作技巧,培養集體榮譽感。5、積極培養體育骨幹,更多的注重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6、將遊戲貫穿於整個課堂中,並儘量做到與學生玩在一起,在娛樂同時學到知識,加強與集體觀念教學。
學校體育教師教學計劃 篇5
一、指導思想
《體育(與保健)課程標準》的核心是慣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有利於學生身心發展和終身學習,具有與時俱進性,開拓創新性,綱領性,方向性和指導性。而傳統的體育教學計劃中的教學目標表述,是以教材為中心和以教師為中心,缺少明確的導向作用,因此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難以進行有序有效的做出客觀評價。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中,要貫徹新課標,運用新理念。體育與保健基礎知識,也是推進素質教育的主要課程,為了發展體育與保健的綜合能力打基礎。本學期根據體育《新課標》中,明確地規定了小學體育的目的:“透過教師與學生互動性體育教學,向學生進行體育衛生保健教育,增進學生健康,增進體質,促進德、智、體全面發展,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質奠定基礎。
二、學生基本情況
一年級的學生剛入學,年齡較小,接觸的東西少,對他們來說什麼都是新鮮的,他們都喜歡接受新知識,但是他們的注意力也很容易分散,缺乏耐心,對於一些難度較大的知識接受比較慢,特別是對某些協調性要求較強的東西,力量也比較差,男生活潑好動,組織紀律性觀念不強,但表現欲強;女生和男生一樣活潑,應多以遊戲為主,在其中進行組織紀律性教育,養成學生良好的習慣。
三 、全冊教材分析
小學一年級的教材較為簡單,內容主要有:體育基礎知識、基本體操、田徑類的跳躍和投擲(輕物擲遠 拋接球)、體操(團身前後滾動和前滾翻)、佇列練習、走跑練習(30米跑 和300—500跑走交替)、基本步法練習。內容簡單卻是最基礎的,要讓學生從一開始就養成良好的動作習慣,對於難度較大的專案,教師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應當適當降低動作難度,多加以引導,從學生基礎能力開始培養,養成終身體育的好習慣。
四、全期教學總目標
1、掌握基本的體育基礎知識,明確體育鍛煉的作用,在鍛鍊中運用學習新知識,並不斷鞏固和提高。
2、從基礎鍛鍊做起,進一步增強體質,特別注意培養耐力素質和力量素質。
3、透過體育鍛煉,培養集體主義精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增強自信心,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教學進度表
課 次 基 本 內 容
1 引導課
2 健康課
3 隊形佇列 遊戲
4 眼保健操
5 隊形佇列 遊戲
6 眼保健操
7 佇列 單腳跳
8 隊形佇列 遊戲
9 走
10 健康教育
11 快樂的體操墊
12 隊形佇列 遊戲
13 30米快速跑
14 各種形式的走
15 健康教育
16 體操:跳短繩
17 體操:跳短繩
18 韻律活動
19 攀爬
20 擲飛機
21 新廣播體操
22 新廣播體操
23 跳躍與遊戲
24 體操:跳短繩
25 新廣播體操
26 跳躍與遊戲
27 健康教育
28 新廣播體操
29 小籃球
30 新廣播體操
31 小籃球
32 跳躍與遊戲
33 健康教育
34 新廣播體操
35 新廣播體操
36 小籃球
37 30米跑
38 小籃球
39 新廣播體操
40 新廣播體操
41 跳躍與遊戲
42 走跑與遊戲
43 教育健康
44 小籃球
45 單腳跳接力
46 韻律活動
47 小籃球
48 新廣播體操
49 新廣播體操
50 健康教育
51 素質與遊戲
52 小籃球
53 對行佇列
54 墊上運動
55 墊上運動
56 素質與遊戲
57 健康教育
58 跳繩與遊戲
59 佇列與遊戲
60 小籃球
61 素質與遊戲
62 健康教育
63 小籃球
64 素質與遊戲
六、評價工作安排
在教學中,根據學生情況分別對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條件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對學生體育素質發展評價方面,採用多種形式,如:學習態度參與情意表現,合作精神運動技能進行自我評價及小組評價,教師評價等多方面評估,以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七、教研專題及研究措施
教研專題:民間體育遊戲在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研究措施:
1、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挖掘民間體育遊戲素材。
1、把遊戲引入課堂教學當中,使學生在娛樂,玩耍的同時,接受和掌握課堂知識、動作和技巧。
2、多進行授課內容的評比,競賽,使學生在競爭氣氛中加強對動作、技巧的熟練程度。
3、在課堂教學當中對學生多采取表揚和鼓勵,少進行批評和責備,使學生在進步,向上的氣氛中學習。
4、師生共同參與,營造和諧氛圍,激發體育興趣。
八、教研課
教 研 課:內容待定
時 間:十二週
九、個人業務學習安排
1、田徑隊的早、晚訓練。
2、市組織的“三好杯”田徑運動會。
3、區組織的區運會。1、自修業務書籍,掌握新的教學理論。
2、單週業務學習,雙週政治學習,並做好筆記,寫好心得。
3、爭取多出去聽課學習,汲取好的教學經驗。
4、利用業餘時間參加自學考試,完成本科學業,拿到本科文憑。
十、學科實踐活動安排:
1、9——11月 、田徑隊訓練。
2、11月區田徑運動會
十一、環保計劃
21世紀祖國未來的花朵,環保建設的生力軍,讓他們從小接受良好的環保 教育是提高未來公民素質的一項迫切任務。作為學校,身為體育教師,在我們小學體育 ,應參插環保教學來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十二、教學策略
1、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年齡、性別等特點選擇教學內容和教法。
2、培養體育小組長,充分發揮其作用,協助教師共同管理。
3、引進民間體育活動,增強民族性、實用性、健身性、娛樂性、多樣性。
4、採用情景教學,趣味教學,小組合作教學和分層教學模式,學生充分享受體育的樂趣。獲得不同程度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