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典美文> 人生如戲-經典美文

人生如戲-經典美文

人生如戲-經典美文

  影片《楚門的世界》講的是主人公——楚門,從小被電視臺網路公司收養,在一個寧靜和諧的小島生活。他與周圍的人們愉快融洽地相處著,還娶到一位美麗的妻子。每一天對他來說,都是那麼美好。然而,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切竟然都是電視臺的安排。他生活的社群是一個巨大的攝影棚,每一天都有5000多個攝影機從不同角度對準他。他的朋友、鄰居、甚至是父母、妻子都不過是演員而已。他厭倦了這種監獄似的生活,感到自己就像是活在玻璃罐裡的蝴蝶。在克服導演設定的種種困難和內心最大的恐懼後,他終於逃出了那個虛擬的世界,獲得了自由。

  這部影片的原名是TheTrumanShow,即真人的表演。對於影片的主人公楚門來說,人生真的是一齣戲,他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製造成聞名的電視明星,卻完全被剝奪了自由、隱私乃至尊嚴,成為大眾娛樂工業的犧牲品。在這部影片中,導演製造了一個黑色幽默,他用諷刺的手法向人們揭示一個真理:人生如戲!

  從表象上看來,影片講述的似乎是一個荒誕無稽的人生寓言,然而深入其內部,你會發現,其中所蘊涵的意義是深刻的,它會讓你覺得不寒而慄,讓你開始擔心是否在自己的周圍也會發生同樣的事,讓你不禁捫心自問:“也許我周圍生活的每個人都是在演戲?”

  看完這部影片,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特別是影片開頭導演的一番話讓我感慨萬分,他說:“我們已經看厭了虛偽的表情和花哨的特技,楚門的世界可以說是假的,但是楚門這個人是真實的。這個節目沒有臺詞,沒有過場,未必是傑作,但是絕對真實。因為Itisalife”。對啊!這是一個人的人生,是生命的記錄。對於觀眾們來說,這是一個不能再真實的節目了,但是對於楚門來說,整個世界都是一個天大的謊言。屬於他生命的一切都是假的,都是一場給別人觀賞的秀而已。他周圍的人,包括他的父母、同事、妻子、朋友等等,都只是演員而已,他是唯一的一個沒有演戲的人,而他三十多年來的人生卻是一出名副其實的戲。

  影片的編劇不愧是個天才,他生動地以諷刺的手法向人們展示當今這個被媒體滲透了的世界,發人深思:我們的時代究竟是一個怎樣的時代?技術的發展,物質的充裕,究竟是解放了人還是束縛了人?究竟是把人推向了更加自主的`方向,還是把他更加置於自己的對立面,更加失去了自我,更加遠離了真實的世界和鮮活的人生?《楚門的世界》用一種近乎寓言式的敘事,給了我們一個耐人尋味的回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或許是影片給我的一個最大的啟發吧!在當今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裡,誰能底氣十足的說自己與楚門無關呢?其實我們的人生跟楚門的人生一樣,是一出沒有彩排的戲。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扮演著許許多多不同的角色,子女、學生、同學、朋友、戀人、丈夫、妻子、父母等等,沒一個角色都需要不同的內容來填充,正是在這樣的扮演中,人們才能真正的把握住自己。每個人在適應這些角色的時候,並不感到自己是在演戲,這也許是因為周圍的每個人都是同樣的想法,所以大家都很投入,這出人生之戲因為沒有劇本,所以每個人都有充分發揮的餘地,演得好不好全憑自己的努力和天賦,而欣賞他的表演的人,恰恰是同樣作為戲中人的另外一些演員,在這不停的互動中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按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著,甚至忘了自己是個演員!

  我覺得上帝,或者叫命運,就跟影片中的那個天才的導演一樣,掌握著很好的度,他知道該在何時給我們當頭一棒,何時又給我們燒起暖暖的火爐,他使我們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為痛苦製造著劇情的波瀾,也製造著收視率,希望則是賞給我們的出場費,使我們不至於中途罷演。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也許真的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世俗教會了我們在不同的場合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中國人有一句話叫“戲場小天地,天地大戲場”,由此看可以說,整個世界就是一個大戲場。在這個大戲場裡,人與人之間時時都在演戲,處處都在演戲,人人都是演員,人人又都是觀眾。這種演戲有時是自覺的,有時是不自覺的;有時是主動的,有時又是無奈的。既演戲又看戲,在戲中生存,人人都會感到累,但又必須演下去,並且要盡心去演,否則就會顯得格格不入,就會被淘汰出局。這些人,無論地位高貴或低下,他們的處境是可憐的,在某種意義上他們是戲劇的創作者,也是戲劇的犧牲品。

  影片的結尾,楚門是頓悟了,他對著攝影機,真的向“上帝”罷演了。天才的導演恐慌了,他告訴楚門說:“外面的世界和我給你的世界一樣虛偽,甚至還不如這個。至少你在這裡是安全的。”但楚門還是走出了那扇門,走向那個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等待他的是什麼,他都不在乎。也許楚門是想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找回那個真實的世界吧!但是現實跟影片不同的是,真實的大世界沒有那扇可以找到的,走得出去的大門。所以我們比楚門更悲哀,因為我們只能一輩子糊里糊塗地活在戲劇中。

  西方現代派那裡,有一個流派叫荒誕派,那裡的荒誕在藝術裡,而我們這裡的荒誕在生活裡。在藝術裡,我們看出了荒誕,在生活裡,我們反而看不出荒誕。也就是說,我們身處荒誕而不自知,我們已經視荒誕為正常,這就愈加荒誕!

  《金剛經》語:“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我以為戲裝遲早要褪去,佈景也遲早要撤下,既然生活的戲沒有彩排,我們就應該慎重,在演戲的時候則生龍活虎地演一場,只是別忘了過過看戲的癮,隨時讓另一個“我”——本我,走下舞臺,在觀眾席上,呷一口茶,看看戲臺上的“我”和“他們”。因為人生如戲並且短暫,我們不能像楚門那樣,對我們的“導演”——上帝或命運罷演!既然如此,我們就要盡心去演,在人生這個大戲場上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才不枉此生!

  參考書目:

  〔1〕胡山林《文學與人生》,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2〕鄒紅《影視文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

  〔3〕倪學禮《電視劇劇作人物論》,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6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