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 【精選】與書的作文3篇

與書的作文

【精選】與書的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與書的作文3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與書的作文 篇1

  我和書的不解之緣已經有了十年左右,倒也算得上一對“知心朋友”了,書伴著我一路風雨兼程。

  孩童時代,不通文意的我只喜歡書中的圖畫,看著書中雄壯的高峰,潺潺的流水,彷彿置身於山水之間;看著書中茂密的樹林,可愛的動物,彷彿置身於森林之中……隨後的歲月裡我閱讀了《安徒生童話集》、《格林童話》、《笑貓日記》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深深地渲染著我,一幅幅迷人的圖畫深深地陶醉著我,更讓我體會到童年的純潔無暇。童年是富有想象力的。

  書是我的最佳伴侶。我們每天生活在一起。是它教會我人生的意義,是它為我的心靈插上騰飛的羽翼。從童話故事到漫畫書到兒童文學再到《讀者》《意林》與各種名著,我從天真爛漫的兒童變成了朝氣蓬勃的青少年,我在慢慢長大,而其中少不了書的陪伴。讀《巴黎聖母院》,讓我懂得了人性的美與醜,善與惡;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讓我明白奧斯特洛天斯基說的“人的一生應當這樣度過:回首往事,他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卑鄙庸俗而羞愧”的人生價值。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中說:“你一生最光輝的日子,並不是成功的那一天,而是能從悲嘆和絕望中湧出人生挑戰的心情和幹勁的日子。”其實成功並不是最美的,最美的是能在逆境中繼續奮鬥。每每沉浸於書海中,總會有一種奮發的力量促我前進。

  我追尋著書的蹤跡,與她結成密友。和基督山伯爵的恩恩怨怨,和大觀園裡的愛恨情仇;和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嘯山莊,和莎士比亞的第十二夜;和三毛眼中的撒哈拉沙漠,和雨果筆下的巴黎聖母院。我就像宗璞筆下的一株孱弱的紫藤,依附著“書”這棵神聖的參天古樹。在日復一日的閱讀中,汲取著生命的養分。我若脫離了它,就如沒有地基的大樓,失去根鬚的草木。也許是命中註定,我與書結下這不解之緣。

  那些與書一起走過的日子,我汲取著營養,滋潤了自己,成長了自我,思考了人生!那些與書一起走過的日子,真好!

與書的作文 篇2

  從小到大,我一直都是個古怪的孩子。回想起來,從三歲時的《伊索寓言》、《格林童話》和《安徒生童話》到如今的《紅樓夢》、《孤獨者的散步》與《悲慘世界》、只有書是在心靈深處陪伴我走過人生。

  小時候,我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對書就很感興趣,雖然不識字,但還是能看圖畫書慢慢地來找感覺。還記得我讀的第一本圖畫書就是《小步走路》。講述的是:三隻鴨子在尋找媽媽的途中,年齡最小的鴨子不停的喊著腳痠,於是聰明的鴨子大哥教它“一小步、一小步”向前走,最終它們找到了媽媽。有節奏的行走、有節奏的成長是不累的。成長路上,大步流星,走不遠;小步走路,才能看窗外風景,享人生味道。小小的圖畫書竟然蘊藏著如此深刻的含義,隨後的歲月裡我一發不可收拾的又閱讀了《安徒生童話集》、《格林童話》、《笑貓日記》一個個精彩的故事讓我深深地被圖畫書的魅力所渲染,更讓我體會到童年是天真浪漫的,是純潔無暇的,童年是富有想象力的。

  小學的時候,不知怎的迷上了童話。童話是色彩繽紛的大花園,而我則是被吸引而來的小蜜蜂,暢遊於童話世界中。與白雪公主歡聲歌唱,陪灰姑娘翩翩起舞,看賣火柴的小女孩檫亮火柴祈禱……這些精靈們告訴我什麼是真,善,美,什麼是假,惡,醜。他們將善良的種子撒在了我心靈的土地上。我想假若我沒有看過這樣的書,我以為我恐怕也就要大大的打個折扣了。書如乳汁般哺育我成長,在我金色的童年留下了美麗的童話。

  中學時,我戀上了詩歌。詩歌是灑落在久旱地上的甘霖,用她的情感滋潤了心靈枯萎的人。

  當我因失敗失去信心時,陶潛安慰我“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李白鼓勵我“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讓我相信困難只是暫時的,陽光總在風雨後。

  每次輕吟這些或樂觀或豪放的詩句,沉甸甸的心頓時輕鬆了許多,千絲萬縷的憂愁都化作輕塵被“飛流直下三千尺”的水和“潤物細無聲”的雨洗去了。

  同時,“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讓我體會了英雄的豪情和戰爭的無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讓我領略了塞北的壯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讓我欣賞到了江南夢裡水鄉的柔美。這些泛著陣陣檀香的古詩,清新了靈魂的空氣。

  我也喜歡散發著時代氣息的.現代詩。和舒婷一起踏上雙桅船,同戴望舒一起走進雨巷。清新雋永,宛然在品嚐著玫瑰花茶,餘味悠悠。看著,讀著,品著竟也到了“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地步。漸漸地發現,書,也只有書,才是洗滌靈魂的清泉;書,也只是書,才是芬芳人生的芳香劑。

  再大一點,名著就成了我的最愛了。我之所以喜歡它們,是因為它們很容易就把我帶到故事中去了。我曾為故事的主人公祈禱過,為他們笑過,為他們哭過。每看完一部後,我都可以領悟到一定的道理。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教會我做人要堅強,《水滸傳》讓我領悟了英雄氣概。記得才開始學騎腳踏車時,一次次摔倒,讓我信心全無,幾次想到放棄。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主人公保爾,他告訴我要堅強,於是我又重頭再來,最終學會了騎車。

  生命中的每分每秒,真的都是與書一起走過。我是那樣瘋狂地閱讀著每一本從我人生中走過的書,每個標點符號都不曾放過。與書為伴,有苦有樂。苦的是書總也看不夠,樂的是書滋潤著我的心靈,塑造著我的靈魂。此時回首,那些和書一起走過的路盛滿了喜怒哀樂。戀上文字的日子,註定坎坎坷坷。別人的褒貶又值幾何?只求書仍在,我便會大步地繼續走,走……

與書的作文 篇3

  一提到書,我的腦海裡就像放電影似的,驚險刺激,輕鬆幽默,搞怪特寫都浮了出來。

  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看《淘氣包馬小跳》的故事,其中有一冊——離奇失蹤案,我被裡面的情節吸引了,全神貫注地品著:我很喜歡這本書的主人公馬小跳,儘管他是那樣的調皮,儘管他在老師和同學們的眼裡是一個多麼不可救藥的孩子,但他更是一個聰明的孩子,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孩子,是一個善良的孩子。在他的世界裡,每天都有很多好玩的東西,他每天都能夠專心地去對待每一件事情,這難道不是孩子那令人嚮往的童心嘛!當班級裡的學生需要幫助時,馬小跳總能夠伸出自己的雙手去幫助他們,這怎能不說他是那麼有愛心呢!他的童年讓我非常的嚮往,那是一個多麼無憂無慮的年齡啊,他能讓我靜靜地去回憶我童年的點點滴滴,讓我的心兒和孩子們更加的貼近。

  而那時,媽媽無情的一句打破了我安靜的模式,“餘子涵去爺爺家拿菜去,你反正沒事做,去順便給我去新一佳買兩包鹽過來!”我聽了,只好怏怏“關書”,服從命令。

  下了樓,我一邊走,一邊想:路曼曼的故事。到了新一佳,我竟然把鹽說成了糖。回到家,媽媽說:“餘子涵,你買錯了,是鹽不是糖,快點下去換了。”沒辦法,我只得硬著頭皮,換鹽了。

  這事到小,跑跑腿就解決了。更好笑的事,還有一次,我正在上廁所,上完了我便沖水,衝完了後,我的目光竟落在一本書上,咦,這不正是上次我落在這兒的書嗎?我埋下頭來,又蹲了下去,輕輕開啟,書裡的人物神奇地“立”在我的面前,我似笑似嗔,半晌,才覺得腳有些痛,發起麻來。我繼續往下看,原來一張小木椅空在那兒,索性我便捧著書,坐在木椅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來。突然,媽媽一陣海豚音:“餘子涵,你快一點啊,我要上廁所了。”我聽了,悻悻地放下書,又悄悄拾起放在背後,偷偷地溜了出來。媽媽真叫我苦笑不得,每次都壞我的好事。

  書伴我度過了許多快樂的日子,感謝有它,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