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世界遺產的作文4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你知道作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遺產的作文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1
說起美麗的故宮,應該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始建於公元1406年,面積約有72萬平方米,相當於900個大操場那麼大。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朱棣於西元1406年開始建設,明代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北京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兩代24位皇帝在此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它是漢族宮殿建築之精華,無與倫比的古代建築傑作。故宮同時還入選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故宮大體可分為南北兩部分,南為工作區,即前朝,也稱外朝;北為生活區,即後寢,也稱內廷。
外朝以黃極殿、中級殿、建極殿三大殿為中心,東西以文華殿、武英殿為兩翼。多采用重簷廡殿頂這種屋頂結構,殿內瀝粉貼金,重施五彩,顯得金碧輝煌,雄偉壯麗,是皇帝辦理朝政大事、舉行重大慶典的地方。其中太和殿是宮城中等級最高、最為堂皇的建築,殿內雕刻著許多金龍,當中一條浮雕蟠龍口含寶珠,張牙舞爪,氣勢洶洶,彷彿要從上面飛下來。而殿中央是用楠木鏤空透雕龍紋的基臺,基臺上設有九龍金漆寶座。太和殿到處都雕刻著龍,這萬龍競舞的氣勢使太和殿顯得莊嚴肅穆、氣勢磅礴。
內廷以乾清宮,也就是皇帝臥室、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兩翼有東六宮、西六宮(皇妃宮室),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皇帝的三宮六院,是皇帝平日處理日常政務及皇室居住、禮佛、讀書和遊玩的地方。還有御花園、欽安殿、養性齋等建築,形成一個佈局完美的整體。御花園既有帝苑的雍華氣魄,又有民間古典園林的幽雅意境。
故宮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瑰寶,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結晶,也是全世界文化藝術精華的一部分,我們要好好地愛惜它。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2
《尋找失落的世界遺產》這本書是由作家魏斌寫的。主要是寫我們科學家如何來破解歷史上還沒破解的秘密的書。
我很喜歡這本書,特別對第一章的說的年表記憶深刻。裡面說到司馬遷是一個很了不起的史官。他在《史記》中說到從公元前841年的歷史自己雖然查閱不少的古籍,史書但是有些地方並不能確定是對的,而從公元前841年到司馬遷生活的時代他都記載詳細,基本正確。為了要找尋周厲王之前的歷史,我們當代的科學家成立了“夏商周斷代工程”,兩百多位專家分九個課題,44個專題開始研究。其中包括了考古學家,金文學家,天文學家。考古學家從河南挖掘的二里頭文化和龍山文化等遺址上挖掘出來的東西,找到了周朝祭祀的東西。知道了周朝祭祀分36旬和37旬。而一旬為十天,也及時一個祭祀週期就是一年左右,這樣周朝的時間基本出來了。而金文學家從出土的青銅器上,陶罐上的古文字破解中來隻字片語,其中講到了月食和日蝕。於是天文學家進行推算,就得出了夏朝應該開始於公元前20xx年,而夏朝經過4百多年後開始了商朝。歷史即神秘又有趣。我從這本書上我知道了一些從未有過的知識,而知道原來我知道的歷史就是這樣由那麼多的`科學家研究出來的。這是一本好書。我喜歡這本書。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3
長城是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兩千多年來中國各時期長城的修築基本上都有記載,但各朝各代在修築長城和記載長城時,所使用的名稱各有不同,這些不同的名稱,有的在同一歷史時期互相通用,有的僅在某個歷史時期或某個地域使用過。
長城位於中國北方地區,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自人類文明以來最巨大的單一建築,它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因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萬里長城。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它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說的就是它。
長城是古代驅逐匈奴的建築,也是中國的象徵,我們要更加尊敬和愛護長城。
世界遺產的作文 篇4
中國的文化遺產有很多,古代的兵馬俑便在其中。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現在位於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兵馬俑是古時墓葬的一個類別。古代隨奴隸制建立而盛行了一項殘酷而野蠻的喪葬制度——人殉,在殷商時期十分興盛。在安陽殷墟王陵區內,已發掘的十幾座大墓中被生殉、殺殉的多達五千餘人。周王朝之後,各朝吸取了之前暴政的教訓,並強調“明德保民”,逐步減少了人殉,出現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來代替人殉。秦代的兵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頂峰。秦俑之所以在規模、寫實程度上達到如此的高度,除了工匠的智慧之外,還與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意志分不開。
人們在西安市一共發掘出了三個兵馬俑坑,加起來19120平方米,足有50個籃球場那麼大,其中一號坑面積最大兵馬俑也最多。1974年3月,附近村民打井意外發現了一號坑,該坑東西長216米,寬62米,面積為13260平方米,坑內有6000多個兵馬俑,四面有著斜坡門道,氣勢十分宏偉。
在最早發現的一號坑兩側,各有一個兵馬俑坑,那麼它們就是二號坑和三號坑了!1976年4月23日,考古隊在一號坑的東北側發現了還有一個兵馬俑的坑,東西長96米,南北寬84米,總面積約6000平方米,相當於14個籃球場,與一號坑十分相似,但陣型卻複雜得多得多,它裡面的兵馬俑各種各樣的,非常的齊全。三號坑是於1976年5月11日在一號坑的西北側發現的,約為520平方米,相對來說,比第一二兩坑更加小巧一些,但從佈局來看,是一二號坑的指揮部,而且三號坑儲存得更好,顏色比較鮮豔。
秦始皇陵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向東5公里處的驪山北麓,兵馬俑就發掘於秦始皇陵東1千米處。秦始王繼位後便開始興建自己的皇陵,於公元前246年至公元前208年,歷時39年。當時秦國非常強大,還把原來秦國,趙國和燕國北邊原有的城牆連線起來,修築了長城,來抵擋匈奴的襲擊,保護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秦始皇在位期間,還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發展做了眾多創舉,真不愧是“千古一帝”啊!
兵馬俑種類眾多,主要有士兵與軍吏兩大類,根據實戰需要,不同兵種的武士裝備各異。馭手俑專門駕駛戰車,它身穿長袍,披著鎧甲,手上還有護手甲,在古代戰爭中戰車殺傷力極強,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騎兵俑,出土於一二號坑,共有116件,多用於暫時奇襲,因為兵種特殊,所以裝束顯然不同,他們頭上戴著小帽,身披小鎧甲,衣服短小輕巧,特點就是在行動中十分敏捷;軍吏俑分為中下兩級,坑中的數量不過十件,非常稀有,他們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從外形上來看,鎧甲將軍俑頭戴長冠,身穿甲衣,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花結裝飾華麗多彩;武士俑是軍陣的主體,主要作用是作戰的力量,平均身高約1。8米,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最多,也分為兩類,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他們靈活機動,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立射擁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品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了弩兵軍陣,他們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繫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姿勢標準,從這個兵馬俑看出,當時秦國的射擊技藝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兵馬俑可真是豐富吶,看出了當時秦國軍隊人數眾多,分工明確,級別分明,在戰爭中佔有了很大的優勢,可見當時秦始皇打仗時的輕鬆強大。
兵馬俑不僅樣式眾多,建造工藝也十分的高超。
兵馬俑主要是採用陶冶燒製的方法做成,在當時來看,這種方法的製作要求非常高,一要把握好火候,二色澤要鮮豔並要繪出和諧的彩繪,三要硬度高,不容易碎。兵馬俑創作基本上以現實生活為基礎,製作者的手法十分細膩明快,把每個兵馬俑的外形特徵描繪得十分活靈活現,仔細看,連每個陶俑的裝束和神態都不一樣,把每個秦俑的個性特點全都描繪出來了,整個群體顯得更活躍,真實富有生機,可見當時的秦朝是多麼的強大,它們的製作者手藝也是非常高超。
兵馬俑不僅蘊含著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還蘊含著秦始皇的堅定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