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五單元]世界遺產> 世界遺產作文7篇

世界遺產作文

世界遺產作文7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要求篇章結構完整,一定要避免無結尾作文的出現。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世界遺產作文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世界遺產作文 篇1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帶著面具演出的呢?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是沒有舞臺的呢?

  世界上還有幾個劇種一部戲可以演出三五天還沒有結束的呢?答案都是——藏戲!

  藏戲是有一位叫做唐東傑布的人發明的。當時雅魯藏布江十分難渡,許許多多人都在那裡丟掉了性命,被無情的河水吞噬。於是,年紀輕輕的僧侶——唐東傑布便許下宏願,發誓架橋。可是他手頭上沒有錢啊,大家都嘲笑他。他在山南瓊結認識了能歌善舞的七位姑娘,組成了第一個藏戲班子。

  藏戲有許許多多的特點,如戴面具表演,藏戲的面具可多了,有白色的面具,是代表善者的純潔;有紅色的面具,是代表國王的威嚴;有綠色的面具,是代表王妃的柔順;有黃色的面具,是代表活佛的吉祥;有青面獠牙,是代表妖魔的壓抑與恐怖……

  藏戲還不需要任何道具,不需要舞臺,雪山江河、草原大地做背景,藏戲的藝人們席地而唱,不需要幕布,不要燈光,只要有一鼓,一鈸為其伴奏。他們別無所求,只要有觀眾就行。

  藏戲還在幾百年的發展中形成了自己固定的形式:開場陳說藏戲歷史以招徠觀眾,正戲表演故事的主要部分,結尾則具有慶賀演出成功之意。

  藏戲還可以表演很長很長一段時間,觀眾們在吃喝玩耍中看戲,一齣戲演它個三五天毫不稀奇,大家隨心所欲,悠哉遊哉,毫無倦意。

  這就是藏戲,大家一起去看吧!

世界遺產作文 篇2

  西遞古村,悠悠古鎮,呈現著中國的世界文化遺產。

  去年暑假,我參加了爸爸商會組織的“追根溯源覓鄉音”活動。遊走在現實與歷史、繁華與古樸之中,我認識了西遞,領略了西遞文化。

  “西遞”坐落在安徽黟縣東南部,是徽派建築的典型代表,這裡有著樸素淡雅的人居環境和深遠的歷史文化傳承。

  西遞古村歷史悠久。西遞村從北宋年間就存在了,因村邊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驛站而得名。這裡所有的古建築都為木結構,各種木雕、石雕、磚雕豐富多彩,徽派三雕上的花紋精細到彷彿只要一捏就會斷,線條優美的讓人不忍去觸碰,歷經千年,它們依然流暢圓潤。

  西遞古人充滿智慧。西遞所有街巷均以黟縣青石鋪地,沿著青石板路走向古村深處,你會發現鱗次櫛比的層樓疊院,灰牆黛瓦的五疊式馬頭牆,遊走其間,彷彿進入了一副韻味有致、樸素淡雅水墨畫。庭院曲折悠遠,頗讓人有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慨。當時正是酷暑七月,我卻一點沒有悶熱感,是開了空調了嗎?環顧四周,連個空調的影子都沒有。導遊告訴我:“古代沒空調、電扇,西遞人都是透過房屋的巧妙建造和水迴圈系統來保持屋內冬暖夏涼的。”聽完,我不由得暗暗佩服起古人的智慧。

  西遞文化孝為先。西遞還有古徽州代表性的建築祠堂。“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西遞村胡姓集居,跨入胡氏祠堂,一副對聯映入眼簾。千百年來,西遞人一直把“孝”列為人倫之首。經歷了無數的風雨變幻,屹立的祠堂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西遞的建築美、環境美,更多的是西遞人的'勤勞智慧和悠悠的歷史文化傳承。

  悠悠西遞,是我的根、是我的源麼?儘管在這裡我沒有覓到鄉音,但我希望這裡就是我的根、就是我的源。

世界遺產作文 篇3

  暑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長城,看那雄偉壯麗的長城。

  我和媽媽坐車來到長城腳下,只看見長城連綿起伏像一條巨龍,慢慢蠕動著,一直伸向遙遠的天邊……我們一邊登長城一邊瞭解長城的歷史和方位。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跨群山,它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在八達嶺長城上一共有六個烽火臺,聽說這些烽火臺在古時候可以在兩到三個小時之間將情報傳到數千裡之外的地方。烽火臺分為兩層,上層是眺望臺,下層是士兵吃飯和睡覺的地方。一旦發現敵情,便可點燃烽火,將訊息傳到遠方。可見它在當時的軍事中有著多麼重要的作用。長城下是茂密的樹林,不時地聽見嘰嘰喳喳的鳥叫聲和遊客們的議論聲,他們為這偉大的建築感到驚奇。我想為什麼經過了兩千多年雄偉壯麗的長城還是那麼堅固嗎?它真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長城實在是太壯關了!它讓人聯想起偉大的祖國,祝願我們美麗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世界遺產作文 篇4

  宏偉的場面、高昂的聲音、擊鼓的後生,給雨的舞姿。臺上生旦淨醜個個技藝高超,唱唸做打樣樣精通。

  世事滄桑,古戲臺上,說盡世間百態。紅臉表示耿直,白臉代表奸詐多疑,黑臉代表正直。我時常想起這樣一幅畫面——個個演員身著戲服,立於戲臺。眼波流轉,纏綿悱側,朱唇輕啟,聲音梟島;蓮步款款,水袖輕揚;舉手投足,顧盼生輝。一曲道來,便是千般風趣,萬縷柔腸,讓人慾罷不能。

  戲曲告訴了我們世間的悲歡離合。它是一個文化展臺,不僅是人們記載著的符號,還是見證了中國文化興衰沉浮的重要歷史。

  京劇的文化讓人感受到那麼小小一方戲臺,卻能看清世間百態。有一次乾隆帝與大臣們一起看戲,可戲臺旁沒有掛彩,便讓大臣們寫上一幅對聯,貼在旁邊,大臣們很快便寫出了一幅:按律品,點破炎涼百態,借衣冠,描今古人情。可乾隆不滿意,大臣們一連寫了好幾幅,乾隆都不滿意。他便說了一句“三五人可做幹軍萬馬。”可大臣們卻想不出來下一句。這時劉墉說了一句"六七步可走漏四海九州。”乾隆聽了很是高興。

  這段對聯寫出了戲臺上的千軍萬馬,只要三五人。不管去天南還是海北,在臺上也只有七八步,讓人感受到戲臺上京劇的無限魅力。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藝術的瑰寶——京劇,是我們的國粹,她傳承著我們中華文明的歷史與精髓。它將永遠在世界的藝術文化的舞臺上,展現出她那獨有的光輝。

世界遺產作文 篇5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說:“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石窟就開鑿于山水相依的峭壁間,自北魏孝文帝年間起持續大規模營造達四百餘年之久,南北長達一公里,今存有窟龕二千三百四十五個,造像十萬餘尊,碑刻題記二千八百餘品,與莫高窟雲岡石窟麥積山石窟並稱“中國四大石窟”。

  奉先寺是龍門石窟規模最大藝術最為精湛的一組摩崖型群雕,因為它隸屬於那時的皇家寺院奉先寺而得名。那裡的主佛盧舍那大佛是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高約十七米,面部豐滿圓潤,頭頂為波狀形的發紋,雙眉彎如新月,雙秀目微微凝視著下方,雙耳長近兩米,略向下垂。整尊佛像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令人敬而不懼。

  萬佛洞是龍門石窟佛像最多的洞窟。洞內主佛阿彌陀佛端坐於雙層蓮花座上。在他背後還有五十二朵蓮花,每朵蓮花上都端坐著一尊供養菩薩,她們或坐或側,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神情各異。洞內南北兩壁還整潔地刻有一萬五千尊小佛像,每尊僅有四釐米高。整個洞窟金碧輝煌,烘托出一種熱烈歡快萬眾成佛的氣氛。

  最趣味的當屬賓陽北洞正壁的主尊佛像。這尊佛像因拇指風化,而食指中指間隙過大,頗似大家習慣擺出的剪刀手,所以被網友戲稱為“剪刀手”佛。其實,特殊的“剪刀手”手勢是一種極少見的佛教手印。

  龍門石窟自建造以來受到的人為鑿破壞十分嚴重。唐武宗時期的滅佛運動,清末和民國初年的石窟造像被盜……再加上戰亂管理空虛,許多頭像碑刻浮雕被日本美國的文物商人收購。直到1961年,國務院公佈龍門石窟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物才得以保護,20xx年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龍門石窟展現了中國北魏期至唐代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代表了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它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結晶。

世界遺產作文 篇6

  大家好!歡迎大家到泰山觀光旅遊。今天下午有幸陪同大家一起參觀,我很高興。希望大家在泰山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泰山很高,山上的景色很美。山泉從石縫流了出來,那水很白,聲音像一個樂曲,很好聽。幾座高山在雲霧中若隱若現,非常壯觀。山上的樹木密密麻麻。附近的小劃綠油油的,草中加花,那些花也十分美麗。

  今天的遊覽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世界遺產作文 篇7

  長城是中華文明的瑰寶,是世界文化遺產之一,也是與埃及金字塔齊名的建築,還是人類的奇蹟。

  登上長城,你會為它綿延萬里的氣勢所折服,你會為它雄偉壯麗的身姿所震撼,你會為它堅固蒼雄的霸氣所感慨。這樣偉大的建築居然是修建於遙遠的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因長達幾萬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

  它東起山海關,西至甘肅嘉峪關,東至鴨綠江。從東向西行經10個省區市總,長度為8842351米。據記載,秦始皇使用了近百萬勞動力修築長城,總佔全國人口的二十分之一。當時沒有任何機械,在毫無科技技術的古代,它們又是怎樣建造起來的呢?真是難以想象呀!

  因此有了一個關於長城的傳說:這個傳說的名字叫孟姜女哭長城。從前,秦國有一位姑娘叫孟姜女,她的丈夫叫範喜良,就在他們成親之日,闖進了幾個衙役,一擁之下,把丈夫範喜良抓走了。原來,秦始皇正在全國各地抽調大批農夫修築長城。轉眼間一年過去了,範喜良毫無音訊。姜女吃不下飯,睡不著覺,一急之下做好棉衣,千里迢迢,修長城的地方。可是孟姜女到了那裡才知道自己丈夫早已死去。於是她放聲大哭起來,一哭就是三天三夜。她的哭聲驚天動地,長城被她的哭聲震得的足足塌了800里長。隨後,孟姜女面對波濤洶湧的大海從身一躍,跳海自盡了。

  這是一個多麼動人的故事啊!萬里長城真是凝結了千千萬萬勞動人民的血汗!長城是一座稀世珍寶,也是藝術非凡的文物古蹟,它象徵著中華民族堅不可摧永存於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也是整個人類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