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山溝為話題的作文
提起山溝,更多人想到的危險,想到的生命,當然還有人想到了自己的老家!今天小編就來分享以山溝為話題的,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第一篇 感念山溝
一個如花的少年,蔫巴巴地站在我的面前,述說家在山溝的怨恨時,我的筆,顫巍巍地彎來勾去,在一張短紙上寫下了四個字:
感念山溝。
我知道,以它為題,我該寫篇作文了。為了我,也為了他。
知道家在山溝,是五十年前的事兒。一群髒兮兮的白綿羊在溝邊吃草,他怯生生跟在幾個孩子後面,看他們剜出菜根,刮掉粘土的嫩皮,遞給他說:“你吃!”
一口咬下,舌頭上一縷苦辛。孩子們圍著他又笑又叫。
最初的記憶是新鮮的,但絕不深刻。即使後來他能跟上季節逛山溝,春天裡剜苜蓿芽,夏天裡上杏樹,秋天滿山割蒿蓬,冬天背籠撿狗糞,也僅僅是率性而為。只是翻遍了山溝,似乎沒找到什麼,卻把自己翻大了。
上學了。山溝成了書外的世界。在書裡,找不到山溝,找不到他所熟悉的山溝裡的人們。書裡的人們,牽走了幼小心靈裡所有的敬仰和愛戴,神秘地扶著稚嫩的心思向遠方眺望。
遠方有什麼?
高樓。電燈。小臥車。許許多多神奇的人。許許多多神奇的東西。
在書的世界裡成長,山溝便漸行漸遠了。
忽然,路斷如夢。遠方的大學,忽然以怪異的形態,讓你只能望洋興嘆。
山溝,一下子成了他唯一的去處。零距離。親密接觸。幾十年之後,我們完全可以去調侃,去解嘲。可當時,還沒怎麼回過味來,生命的演出已拉開了大幕,山溝的舞臺上,他只能踉蹌登場……
獨輪車,從山溝推向山上,一步,一步,有時是一寸一寸地前行。從山上推向山溝,沿著陡坡,身子挺直了後仰,腳下一滑一滑地,腿顫悠悠被拉著向前,心常常驚在了嗓子眼兒邊!
扁擔,擔一擔水或兩捆麥子,晃悠悠上山來。那遠遠超過體重的擔子,壓在了肩上。山路窄窄的,在溝邊盤折,你只能掙扎,只能向上掙扎。撂挑子就是前功盡棄,不僅自己危險,而且會殃及後面的人。
一把鐮刀,一柄钁頭,一張鐵鍁,就是吆動一頭牛,都是山溝裡深奧的學問。人,必須用心。人,還必須出力。
遙遠的大學夢啊,遙遠的書中世界!山溝,教他實實在在地做山溝的人。
那時,他也不愛山溝。他心裡多的是一種恨,一種無奈的痛苦的恨。
他的瘦弱的身體,沒有足夠的力氣來應對山溝的。
他的脆弱的心理,忍受不了由於父輩的歷史而帶來的歧視和汙辱。平心而論,他知道“歷史反革命”的父親比許多“革命派”要正派得多,他也明白“可教子女”的品質並不比“根正苗紅”者差,但他無法弄明白同樣的山溝裡為何會養殖那麼不同的人生。
山溝,她十分嫻熟地把十八歲的書生馴養成地道的農民,又十分殘酷地把他心底的夢想粉碎成灰色的絕望。
一個漆黑的冬天的晚上,在山溝之一隅,一個不想再活下去的青年,淚流滿面地徘徊溝邊。他咬著牙詛咒屈辱,詛咒人生,詛咒山溝,然後仰天長嘆,閉上了雙目。就在那一刻,他想起了苦命的父親和母親,想起了年幼的弟弟和妹妹,想起了曾寄託他希望的恩師,他的心,一下子軟了……
他癱坐雪中,很久很久。
山溝無言,山溝不語。在他不知為什麼不再流淚、心情寧靜的時候,他忽然神奇地感到,山溝像一位忠厚的老人,正帶著微笑看他,默默地看他。
他熱了臉,沿著熟悉的山路,在山溝的微笑裡走回了家,走進了他的小窯洞。
從此,他不想再恨誰了,也不想再絕望了。
山溝沉默不語,她永遠的沉默不語。
幾十年後,當領略了城市的繁華,走過了塵世的喧鬧,咀嚼過書本上的精彩之後,他卻常常專注地鍾情和回味山溝的沉默不語。沉默不語的山溝,在他的心中,成了博大、深沉、寬厚和睿智的化身。
她默默地看你負重上山。你的眼前不是飄逸的彩雲,你的心臟不是抒情的輕跳,你會認真地看路,慎重地落腳,避開荊棘,不去碰撞。負重而上時舉手投足的不敢隨便,使你會記起輕鬆下坡時的飄逸瀟灑,你會一下子明白,沉重而上之後也許不是輕鬆,但輕鬆而下的後面必然有沉重和艱難。
你跌倒了,可以趴著跪著,可以大哭或大笑,可以唱歌,可以睡覺,也可以滾下山溝,折了胳膊爛了腿,甚至一命嗚呼。她默默地看你折騰,頂多給你一點回聲。她絕不主動幫你,也絕不柔曼撫慰。她默默地讓你明白:人的一切都只能屬於自己,人的一切作為都在證明著自己,你的任何選擇都只對你自己有用。人類的歷史不是憐憫的歷史,人類的成長不只是自然的成全,更多的是來自大自然恩賜的種種苦難。
人必須戰勝苦難,戰勝生命程序中遇到的所有磨練。只有如此,才能和小鳥牛羊花草莊稼一起,享受風和日麗。
當城市高樓裡小車上的人們在教導人要幫人且讓許多人學會了等人幫助的時候,他的山溝卻在默默地教他記住:只有自己才能幫自己,因為每個人都要肩挑自己的擔子!
一眼清泉,鑲在溝底。
最清純、最無私的滋養,源頭常常在最不顯眼處。而真正的渴求者,也常常是不辭勞苦的人。
山溝是清純而無私的,她也容不得半絲的輕浮。
只有種瓜,才能得瓜。
只有種豆,才能得豆。
只要努力地去播種,山溝就慷慨地回報。
山溝就是這樣,讓最普通最平凡的老農民們一代一代地生存和繁衍。
她也有生氣的時候。從山溝裡走出去的孩子,無論你如何衣錦還鄉,只要你看不起山溝了,看不起農民了,她會輕輕嘆一口氣,把許多塵土吹給你的油頭粉面,吹給你的西裝革履,一直吹進你的心坎兒裡,讓你永遠永遠地拍不去,洗不掉,魂裡夢裡地思念和懺悔。
她也有發怒的時候。年輕時參加夏收,他曾和幾位半大小夥子偷懶在溝底樹下,睡意正酣著,一陣雷雨瓢潑而下,山洪奔襲,他們在泥水裡往山上逃命,頭上暴雨擊頂,腳後泥浪滔滔,那種狼狽,那種心驚魄動,幾十年後,記憶猶新。
從此,念及山溝,他都忘不了天。
天地一體。人生天地之間,天地是我們最大的書本,是我們最好的老師。
而在他,山溝是記憶裡最熟的一頁。是她,教會了他虔誠的崇拜、痴迷的感念、平凡的做人。山溝,寫滿了祖先們血寫的生命印痕,人們啊,別忘了去讀懂它們,因為人生多像在山溝中的奮爭啊!
也許,你正坐車逍遙在大都市平闊而又繁華的街道上……
第二篇 情繫山溝
我的家鄉坐落在一個山坳裡,和北京、上海相比,這裡少鱗次櫛比的高樓,少燈紅酒綠的迷醉,少車水馬龍的熱鬧,但是,我卻深深地迷戀著這塊土地。不必提那綠樹成蔭的仲山森林公園,不必提那曾瀰漫硝煙的五臺山革命勝蹟,也不必提那香辣爽口的特色小吃——蕎麵餄餎,單是每個村子的那個不起眼的小小山溝,就足以讓人們流連往返。
淳化的山溝,一年四季,景色宜人。可以說,山溝是我們兒時的樂園,多少個午夜夢迴,記憶深處那樹蔭下的笑聲更為悅耳,那山泉旁的身影更顯矯健,是的,這山溝承載著我太多的快樂,寄存著我太多的回憶。當再次看到“山溝”二字,我彷彿又回到了這裡……
你看,春姑娘來啦,她帶來了甘霖,灑向山溝的各個角落,接著又請來雷公公敲響了大鼓,一時間,柳樹槐樹吐出了新芽,溪泉脫掉了枷鎖,小草也擠破地皮,露出黃黃綠綠的腦袋,好奇的看著這個世界。靜謐的山溝頓時熱鬧起來,著色的著色,奏樂的奏樂,萬物生機從這裡勃發。春姑娘又笑著去喚花兒們,不多久,山坳邊的迎春花伸了伸懶腰,米黃色的小花在枝頭綻放;粉紅色的桃花在山坡上搖曳著身姿;蒲公英也不甘落後,漫山遍野,灑下點點金黃,不用多久,淡青的地面就被裝點的格外美!每當這時,我們三個一群、五個一堆,折下柳枝、摘些野花,編成花冠戴在頭上,或折束桃花、配上野草,插入瓶中放在家裡,總有無限的快樂在手指間流淌。
一陣雷雨過後,初夏的洋槐樹更加青翠了,沒過多久,村前村後就瀰漫著一股香甜的氣息。追尋著這絲絲香甜,你會看見成串的乳白色的槐花如同一隻只小鈴鐺一樣掛在枝頭,成群的蜜蜂在枝間忙碌著,三三兩兩的蝴蝶也在樹下飛舞,閉上眼,周圍被槐花的甜香填滿了;睜開眼,向上望去,看不到天,陽光透過樹葉的空隙灑下來,溫暖著樹下的小花小草。總之,每到這時候,不管是溝谷中、還是山坡頭,總有那成串成串的槐花在微笑。不多久,山溝就更熱鬧了,透過樹的間隙,會看到隱隱約約的人影,隨著風的吹拂,銀鈴般的笑聲更是在山溝中迴盪,有小孩的嬌嗔,有大人的讚歎,不知不覺中槐花采摘季拉開了序幕。
伴隨著蕭瑟的秋風,原本茂盛的樹木,葉子開始凋落,漫山遍野的花草,也沒有了往日的容顏,花瓣散落,草尖枯黃,林間嬉戲的小松鼠、枝頭歌唱的飛鳥,都開始為過冬做準備。但這時卻正是棗樹、柿子樹邀功的時候,你看,像橄欖又像鴿子蛋似的棗子,在小橢圓形的細葉中間,探出紅紅的臉蛋,喜滋滋的看著世界萬物;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猶如千家萬戶門前掛起了紅燈籠;還有一些不知名的野果,也褪去了青色,變得通紅,亮得剔透,誘惑著孩童去採摘。這時的山溝一派豐收的喜色。
當潔白的雪花落下時,綠意已當然無存,只有片片雪花掛在樹枝上,正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站在溝邊,向下望去,山坡上、樹上、地上到處覆蓋著雪花。這時的山溝,猶如一個美麗的水晶世界,她沉睡著。我猜,無論是誰,看到這樣的一個天地,都不會隨意挪動腳步,確切的說,是不忍挪動腳步,是的,誰會忍心打擾山溝此時的美夢呢?
這就是我兒時的天堂,這就是美麗淳化的極為普通的一角,天然淳樸的山溝,四季如畫的山溝,每每憶起,我總是無限的嚮往,嚮往那坡、那樹、那花、那草,嚮往那洋溢著快樂的時光。如果有來生,我願做一隻鳥,永遠飛翔在這“淳如詩、美如化”的山溝中,傾聽那山溝唱不完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