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三年級作文> 【精品】讀三年級作文3篇

讀三年級作文

【精品】讀三年級作文3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三年級作文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三年級作文 篇1

  今天,我有幸去聽了蕭報小記者活動之“康熙來了”。來自湘湖師範附屬小學的範康熙老師教了我們怎樣閱讀更有趣。

  說起閱讀,大家都會想到這個簡單,不就是看書嘛,大家都會。但是範老師說閱讀是有方法的。他的方法就是“十問”。比如《春日的雨點》中有一段話:“達麗瑪站起來。她臉羞得紅紅的,低下了頭”。讀完這段話,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在心裡問為什麼。為什麼她的表情是臉羞得紅紅的,低下了頭?她當時的心裡又是怎樣想的?帶著這種種疑問,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去閱讀,你會有截然不同的新發現,閱讀就會變得更加有趣。這樣,即使是同一篇文章,你也會讀上兩遍、三遍、四遍……,而且每遍都有不同的收穫。

  時間不知不覺過去了,因為時間關係,範老師只講了“四問”,還有“六問”就成了“謎”,課雖然結束了,僅僅學了“四問”就已經讓我們受益匪淺。範老師的課雖然結束了,但我們一個個仍意猶未盡。

  思考和想象就像一對翅膀,幫助我們成就更有效的閱讀,真是妙極了!這樣閱讀更有趣!

讀三年級作文 篇2

  昨天看了一本故事書,書裡說得是:泥潭裡,生活著一隻蛤蟆,一天它看到天空中飛來了一群準備到南方過冬的野鴨,它們煽動著翅膀,降落到蛤蟆居住的地方想休息幾天再走。蛤蟆很喜歡和它們聊天,當它得知野鴨們要去溫暖如春又有許多小蟲子的南方去過冬羨慕極了,於是就請求野鴨帶著它一同飛向南方,可是蛤蟆沒有翅膀是不能飛的,怎麼一起飛到南方呢?這時聰明的蛤蟆想出了一個方法:它讓兩隻野鴨叼起一根樹棍,自己咬住樹棍中間的部分,這樣就和野鴨一起飛起來了。飛在天空的蛤蟆心裡別提有多得意了。

  它們飛過了一座座村莊,聽到人們大聲驚呼:看野鴨帶著蛤蟆飛,蛤蟆心想人們要是知道這辦法是我而不是野鴨想出來的.該多好呀!當它又一次聽到人們驚呼野鴨帶著蛤蟆飛,這主意是誰想出來的時,它再也忍不住了,張開大嘴喊了一聲:“是我……”,蛤蟆的話還沒有說完,便一個跟頭栽下來“撲通”一聲重重地摔進了水潭裡。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不能忘記自己所處的處境,不能得意忘形,故意炫耀自己,要謙虛謹慎。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起來力量才大,智慧才廣,才能把一切事情辦好。一個人只是一個集體的一分子,如果每個同學都能為班集體著想,人人都為班集體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那麼我們的班集體一定能成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

讀三年級作文 篇3

  讀了《蔡順拾椹》這篇文章後,我懂得了孝順父母的美德,便決心成為一名孝子。

  這篇文章講的是,在連年兵禍期間。百姓流離失所,蔡順和他相依為命的母親過的很艱難,為了生活,蔡順出去討飯,忽然發現有一片森林。地上落了不少桑葚,蔡順連忙撿起,把黑紫色和青紅色的桑葚分開放,士兵遇見很奇怪,便問其原因。蔡順說黑紫色的是成熟果子給母親吃,青紅色的發酸給自己吃,母親年紀大了眼睛不好使,怕拿錯。

  故事中的蔡順孝順母親與現實中的有了妻兒忘了娘形成鮮明對比。我的母親很煩,每次一上學前就對我說:“好好學習,注意身體。在學校好好的,別調皮……”我聽了忙打斷說::“好了,我知道了,每次都說這些,煩不煩啊!”母親聽了欲言又止,只是沉默的把我送到車站,離上車前只對我說:“在校好好的”我點了點頭算是應答,車子開出一段距離後,我從車窗探出頭,看見母親果然還在那裡默默的用目光送我離去。

  我知道,母親的羅嗦是為我好,但嘴上還是忍不住地打斷她說她煩,每次回家總是做好多好多吃的給我,恨不得滿漢全席,我知道母親是愛我的。感謝《蔡順拾椹》讓我懂的孝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