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山西> 2017關於山西的作文

山西的作文

2017關於山西的作文

  我的家鄉在山西,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小編收集了山西的,歡迎閱讀。
 

  第一篇:山西

  正月十五這天,我懷著高興的心情和太原晚報的老師、小記者一起去參觀山西中宇。

  汽車的一路顛簸,我們來到位於塢城路的山西中宇。在這裡,我們看到中宇的隊員們如往常一樣在訓練,完全沒有因過節而放鬆。春節也不例外,刻苦訓練的背後是為了能更好的成長,比賽時拿出優益的成績。

  只見,隊員們你追我搶的,一個黑皮膚的拿到球后,三下兩下竄到禁區,“好球”球進了。這時一箇中國人把球搶到了,他手腕一抖一個漂亮的三分球。我們禁不住拍手叫好。看著他們一個個輕鬆進球,我們小記者都想去和哥哥們一起打球。可是自己不會,球在自己手裡不知道有多慘!要是能看到姚明那該多好!就在我浮想聯翩時,有會打球的小記者都下場了。。。。。。

  我趕緊去採訪別把正事忘了。

  張天樂:“夏指導,您好!您認為打好籃球的關鍵在於什麼?”

  夏指導:“關鍵在於運動員的體能和技術,還要有戰略部署。因為他們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團隊精神在這裡得到充分的體現。”

  張天樂:“我看這些哥哥也都是很小就開始練球,他們後悔嗎?”

  夏指導:“不會,他們喜歡打籃球,他們知道既然選擇了就不會放棄。他們都是好樣的.。”

  張天樂:“您認為賽前要有什麼樣的心態?”

  夏指導:“一、有一顆平常心。二、要一拼到底。”

  張天樂:“對輸贏的看法?”

  夏指導:“不管輸贏我們都要總結教訓,給自己取長補短。鼓勵大家,為下次做準備。”

  張天樂:“中宇現在的水平怎樣?”

  夏指導:“勝16,負17,中游水平,我們會更努力,相信我們。”

  張天樂:“謝謝!我會關注您們的。”

  這次活動讓我更瞭解籃球,知道了他們的精神。圓夢吧山西中宇,衝出山西,走向世界!

  第二篇:山西

  我的家鄉在山西,這是一個美麗的城市!名勝古蹟、特產、美食、景點都很多!

  風景優美:五臺山、平遙古城、壺口瀑布、皇城相府、喬家大院、恆山、雲岡石窟……夠我們玩兒10天半個月的!

  擁有很多特產:汾酒、竹葉青、老陳醋、太原葡萄酒、晉祠大米、洪洞甲魚、聞喜煮餅、平遙牛肉……美食這麼多,我怎麼吃都吃不膩!我真的很貪吃,嘻嘻!

  我們山西不僅僅是有景點和美食特產,名人也是很多滴:神話中的女媧、大禹、精衛、愚公、神農炎帝、軒轅黃帝等。還有伏羲、後裔、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張果老……

  我的家鄉在山西的洪洞,這裡的名人也是很多的:伏羲和女媧就是,還有:造父、師曠、薄姬、力空、範郭鼎……

  我們洪洞的景點也很出名:蘇三監獄、飛虹塔、大槐樹等。美食也很好吃,主食是面。有:趙城羊湯、蒸類、趙城頭肉、油炸、餑糕、馬托兒……我都很喜歡吃!

  怎麼樣啊?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覺得我們山西很美呢?快來吧!來這裡遊玩,並嚐嚐我們這裡的美食,讓你在也捨不得回去了!嘻嘻……

  第三篇:山西

  這幾天讀柴靜的《看見》,其中一章“山西,山西”說到山西煤礦開採帶來的種種鉅變。

  柴靜家就在山西,那是汾河邊上一做清朝古宅。家鄉有清澈的河水,水邊蘆葦叢從,明黃的水鳳仙、累累紅珠子的火棘,還有藍的發紫的小蝴蝶穿梭其中,屋簷下是燕雀在嬉戲,歡笑美好得不真實——確實,對現在山西的孩子來說,你很難叫他對著焦黃色的天,焦黑的滿是煤渣的地,充斥著焦油味兒能見度不到十米的空氣,一塊一塊稠黑泥結成的板狀的“河水”,來想象當年的鳥語花香。

  環保提倡了一遍又一遍,領導班子換了一任又一任……有用嗎?工廠照舊悠然地吞雲吐霧——你管的了嗎?生靈的悲怮在鋪天蓋地的GDP和金錢的誘惑前顯得多麼渺小。做生意的挖十年礦,賺得金玉滿缽,凱旋而歸。但留下來的人呢?這些祖祖輩輩守著這塊地的人呢?他們能怎麼辦?——幾乎無人不患鼻炎、支氣管炎,滿耳的咳嗽聲:一個個氟中毒的孩子咧著滿口的黃牙;肺癌、肝癌、胃癌……你真的忍心嗎?

  ——“你不怕住這兒的後果?”

  ——“習慣了就行,人的進化能力很強的。”

  ——“你的孩子將來怎麼辦?”

  ——“管不了那麼多。”

  《慶餘年》中寫道:不能怪這些百姓,他們已經習慣了,習慣了知道自己能知道的,放棄自己無法知道的,享受自己能享受的,憤怒與被允許憤怒的。村中煤礦的事村長一人做主,村委主任競選,選票當分紅,一戶能領兩千五百塊,大家夥兒都眉開眼笑。維權?環保?吃飽了撐著吧你!只有個老人,家住煤礦正上方,已經沒有水用了。他對著記者哭叫著幾乎瘋癲,村裡人看著都笑了。愛看熱鬧的國人只有在大難臨頭時才開始驚慌失措。

  破壞輕而易舉,而重建需要漫長的努力卻不一定能復原。這才幾年,對,才幾年,原先繽紛的大地像得了色盲症,色彩在退去。老頭兒看了柴靜一眼,搖頭道:“你們這代不行了……”再也看不到汾河水了。地下都被挖空了,指不定哪天一腳踩下地獄。一輛輛運煤車駛過,誰顧得上不遠處雲岡石窟中大佛微笑的臉上沾滿厚厚的烏黑的煤灰?塑佛的砂岩逐漸腐蝕剝落,昔日的蛙聲蹤跡全無,塌落在塵埃中的青磚上依稀可見當年繁複美麗的磚雕——“十萬年前,古人類在這裡生存,汾河兩岸是連綿不斷的山崗”“四千五百年前,晉南興起的陶寺文化,是先秦史籍中出現的最早的‘中國’,是華夏的根基”。而今,高度文明的我們,卻要親手將她毀掉——整片土地都被黑霧籠罩著,寸草不生。黑風在城市上空呼嘯著,那是文明發出的沉重嘆息。

  “我不想再回山西了”柴靜說。

  家鄉是遊子的根。那裡有童年的痕跡,有祖祖輩輩生活的烙印。她是記憶的依附,心靈的歸宿——鄉愁是融入血脈的深情。但是,當面對一個面目全非的故鄉,當記憶中的一景一物都不復存在時,這份深情又該何去何從?而一個城市,如果沒有記憶,我們今天引以為傲的文明與繁榮會有任何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