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山西> 寫山西的作文彙編5篇

寫山西的作文

寫山西的作文彙編5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資訊。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寫山西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寫山西的作文 篇1

  今天是來到山西省太原市的第三天,大家都想去街上,品嚐一下當地的特色小吃。

  早就聽說山西是麵食之鄉,刀削麵尤其有名。一路上,導遊都在說,山西的刀削麵和北京的炸醬麵、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是中國五大面食。我平時最喜歡吃麵條了,而且特別愛吃刀削麵,這次說什麼也得嚐嚐正宗的山西刀削麵,到底味道怎麼樣。在麵館,我看著老闆用一塊薄片將麵糰一片片地削出來,滾到沸騰的鐵鍋裡面,等到浮上來後,老闆用勺子盛開,灑上一把牛肉、香菜,再加點山西老醋,味道誘人呀。我情不自禁地吃了一大碗,再看大家都讚不絕口。美食帶給了我們好心情,這裡的刀削麵風味獨特,我吃得滿頭大汗,覺得好像所有的煩惱都散發出去了。不信,下次你去的時候不妨也來嚐嚐這裡的麵條。

  我們在街上逛了一會,接下來去品嚐石頭餅。石頭餅也是山西的名小吃,燒的方法離不開石頭,利用石頭傳熱慢,散熱也慢的特點,把麵糰攤成麵皮,蓋在加熱好的石頭上面,然後把另外的一些石頭也蓋上去,慢慢地石頭餅就加熱成熟了。石頭餅歷史很悠久,除了這個名字外,它還有其它的兩個名字:石予饃、石傲餅。相傳唐代叫作石傲餅,後來才叫石頭餅的。

  我再給大家介紹平遙牛肉,這也是山西特色小吃,而且比刀削麵還要有名。在平遙古城,不管是工作日,還是雙休日,牛肉店門前人都多得不得了。平遙古城每天都有很多遊客,大家都會帶點牛肉回去的。我品嚐了一下,口味有點重,但還是很好吃,看來平遙古城這條路線還是選對了。我們在購買牛肉的時候,我一邊在看說明書,原來這裡的牛肉在製作前都要用大劑量的鹽進行醃製,難怪比我們仙居牛肉品味要重呢。

  今天品嚐了許多山西特色美食,特別帶勁。同學們以後有機會的話,可一定要去品嚐我跟你說的這些小吃哦!

  山西小吃

  山西是麵食之鄉,麵食種類繁多,其中以刀削麵最為有名,可謂“麵食之王”。它有內虛外筋、柔軟光滑、易於消化等特點,與北京的打滷麵、山東的伊府麵、武漢的熱乾麵、四川的擔擔麵被譽為我國著名的五大面食。

  在山西各地的刀削麵中,最出名的莫過於大同的刀削麵。可稱“麵食王中王”。大同刀削麵物美價廉,色、香、味俱全,形成了獨特的大同風格,很多外地朋友來到大同,在品嚐之後,都讚不絕口。一些本地遊子,在回到家鄉之後,都要先趕去削麵店,去吃一碗刀削麵,來解日夜思念之情。關於刀削麵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建立元朝。為防止“漢人”造反起義,他們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全部沒收,並規定10戶用廚刀一把,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後再交回韃靼保管。

  一天中午,一位老婆婆和好面後,讓老漢去取刀,結果刀被別人取走,老漢只好返回。在出韃靼的大門時,老漢的腳被一塊薄鐵皮碰了一下,他順手撿起來揣在懷裡。回家後,鍋開得直響,全家人等刀切面條吃,可是刀沒取回來,老漢急得團團轉,忽然想起懷裡的鐵皮,就取出來說:就用這個鐵皮切面吧!老婆婆一看,鐵皮薄而軟,嘟囔著說:“這樣軟的東西怎能切面條?”老漢氣憤地說:“切不動就砍。”“砍”字提醒了老婆,她把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左手端起,右手持鐵片,站在開水鍋邊“砍”面,一片片面葉落入鍋內,煮熟後撈到碗裡,澆上滷汁讓老漢先吃,老漢邊吃邊說:“好得很,好得很,以後不用再去取廚刀切面了。”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晉中大地。刀削麵的操作方法是一手託面,一手拿刀,直接削到開水鍋裡,其要訣是:“刀不離面,面不離刀,胳膊直硬手平,手端一條線,一稜趕一稜,平刀是扁條,彎刀是三稜。”要說吃了刀削麵是飽了口福,那麼觀看刀削麵則飽了眼福。

  有順口溜贊曰:“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到了大同,除了要看美景,還要記得來碗刀削麵哦!

  山西特色小吃

  山西特色有很多,例如,過年吃餃子,還有各種面:刀削麵、餄餎面、拉麵、手擀麵……還有很多。

  在這裡面我最推薦的是刀削麵,削出的刀削麵,一片連一片,好像流星趕月,在空中劃出道道弧形白線,面片落進湯鍋,湯滾面翻,又好像銀魚戲水,煞是好看。有一首詩這樣描寫:“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浪,柳葉乘風下樹梢‘。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麵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裡削。削出的麵條呈三稜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麵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麵如魚兒躍”。雪白的麵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裡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聽說,刀削麵還有一個故事: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想到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就這樣削好了,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

  品嚐刀削麵也是一種學問。我總是先舔舔香濃醇厚的醬汁,感受它鮮美的味道,然後夾起倆三根麵條和一塊五花肉,放進嘴裡慢慢咀嚼,品味那外滑內筋亂而不黏的刀削麵和鮮嫩口渴的五花肉,任那濃郁的氣息在嘴裡迴盪,接著再將湯一掃而光,吃到滿嘴是油才意猶未盡地離開。

  刀削麵不愧為山西面食之首,怪不得在世界享有盛譽。如果大家有時間,可以來這裡平嘗平嘗。

  山西大同小吃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泱泱華夏,不同民族、不同地區在飲食文化上也各有特色。

  我從小生活在大同,對大同的地方小吃非常熟悉。北京人常說我們大同人“住的是金鑾殿,吃的是窩窩頭”。但在我們大同,“窩窩頭”也是多種多樣的:有黃糕、涼粉兒、莜麵芋芋、刀削麵等數不勝數,每一種都饞得讓人流口水。就說刀削麵吧!面要揉成尺餘長的筒狀,削麵時,人站鍋前,一手託面,一手持刀從上向下往鍋裡削。削出的麵條呈三稜形,寬厚長度一樣。工藝精巧的廚師削出的麵條“一根落湯鍋,一根空中飄,一根剛出刀,根根削麵如魚兒躍”。雪白的麵條配上不同的湯汁和肉粒,別有一番風味。人稱山西人是“醋老西兒”,所以調料裡醋是必不可少的,再加一小勺鮮紅的辣椒油,色香味俱全,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碗。

  說起刀削麵還有一段典故:據傳當蒙古韃靼侵佔中原後,為防止漢人造反,將家家戶戶的'金屬器具全部沒收,每十戶人家只能用一把廚刀輪流做飯。有位老漢想取刀做面,不料刀已被別人搶先拿走了。老漢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塊薄鐵皮,就用這個切吧!他把揉好的麵糰放在一塊木板上用左手端好,右手操起鐵片就削了起來,薄薄的面片飛入鍋中後不住地翻滾,很快就煮熟了。

  最好吃的要數涼粉兒了,果凍般晶瑩剔透的粉塊兒,被一刀刀地切成薄薄的粉條,配上翠綠的鮮黃瓜絲與柔嫩的滷煮豆腐乾,看著就讓人眼讒。先別急著流口水,對咱‘醋老西兒’,醋與辣椒的搭配可謂天作之合,幾滴醋,一小勺辣椒加上大顆飽滿的蓮花豆與濃烈的蔥湯、蒜汁,一碗鮮涼潤口的涼粉兒就算完成啦!白、黃、灰、綠、紅的搭配,使你還來不及欣賞就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嚥起來。在嘴裡咬上幾口,涼粉兒的柔滑與蓮花豆、黃瓜清脆的聲音在嘴裡組成了一支有趣的“涼粉兒”交響曲,稍不留心,淘氣的涼粉兒便會流進你嗓子。

  如果你到大同來,一定記得要來品嚐這裡的小吃。不僅飽眼福,還能飽口福!

寫山西的作文 篇2

  人人都說,山西是個好地方。

  山西總人口3410萬人,面積156579平方公里。雖說地方不是太大,但是有很多著名的景點,小吃,來到山西你能感受到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會讓你有不一樣的感受。

  山西的五臺山,大家應當早有所耳聞,它與四川峨眉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共稱佛教四大名山,位於中國十大避暑名山之首,09年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

  顯通寺位於臺懷鎮中心地是五臺山歷史上最古規模最宏大的寺廟原建於漢代,北魏時擴建,明太祖時從修,現在有各種建築四百餘座,規模浩大

  龍泉寺,原為楊家將家廟,始建於宋代,整體雄偉壯觀巧奪天工人物栩栩如生,遊人觀後讚不絕口,是人印象深刻。

  綿山,又稱介山,綿山山勢陡峭,多懸崖絕壁,蒼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優美,是省級風景區。

  平遙古城是一座有著兩千千多年曆史的古城與四川的閬中,雲南的麗江安徽的歙縣儲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山西的晉祠鄉想必大家早有所耳聞,它是晉祠大米的主產區,大米晶瑩飽滿,做出來的飯香氣四溢,令人垂漣欲滴。

  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群,建築面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

  喬家大院

  院三面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牆,高10米有餘,上層是女牆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

  綜觀全院佈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囍”字形,建築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斗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工藝水平,被專家學者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還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是中國最大規模的石窟群。1961年國務院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xx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20xx年5月8日,大同市雲岡石窟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已成為國內各界人士參觀遊覽的重要場所,也是國際友人傾慕和嚮往的旅遊勝地。

寫山西的作文 篇3

  “北有五臺觀廟宇,南有五老看風光”。早聽說五老峰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級森林公園,位於永濟市東南20公里的中條山上,處於秦、晉、豫三角地帶,是我國北方黃河流域的一座道教名山。遠望去像五位彬彬有禮的老人,列座侃侃而談,故稱“五老峰”。這裡層巒疊嶂,險峰怪石,星羅棋佈。松濤、雲海、流泉、飛瀑蔚為奇觀。五老峰隔黃河同西嶽華山對峙,史譽“東華山”、“南五臺”。厭倦了城市喧囂的我們,渴望尋求一份超凡脫俗的愜意,五老峰一行,使我們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身心得以徹底放鬆。

  汽車從有五老峰風景區標誌的牌樓往左拐,駛上一條專用的平坦小公路,在兩旁層層峰巒、森森古木的映襯下顯得格外幽靜。進了山門之後,還有三公里的山路可以行車。山路終點有個停車場,停好車後,我們就開始步行爬臺階了。

  五老峰的石階整齊漂亮,石料據說是專門從新絳縣的呂梁山裡採來的。我買了根木質柺棍,拄著走。腳踏在石臺階上,會發出一種清脆的樂音,咚咚的,好像曾見過的“琴石”。但用柺棍敲擊石階,又只有普通的撞擊聲,大家便猜想石階下邊是不是空的。我們一路歡聲笑語,欣賞著沿途的旖旎風光,山裡是陰天,峰高處雲霧蒸騰,變化萬千。有時漏出一道金色陽光,照得坡上林木閃爍異彩;有時露出一段奇山異崖,好像空中樓閣,遠遠望去好似身處仙境一般。山路的兩邊,都是樹木和一些珍稀樹種。山上開有黃色小花的灌木,有點像迎春花,但我記得這好像是“連翹”,可以作藥用的。開紫色小花的,是“紫丁香”,香氣很濃,沁人心脾。山谷裡有溪水,有些地方直接用小塑膠管子引水。走一段路,便可以看見一個小水池,池裡池邊有小魚、小鹿、小鶴、小水牛等水泥雕塑,雖然是人工的,但栩栩如生,給小池增色不少。池邊有石几石凳,供遊人休息,有的石几敲起來也有動聽的樂音,足見這些石料的特別了。

  五老峰還有幾個特色,不可不提。一是路邊經常能見到垃圾桶,這樣,大家就不會亂扔東西,汙染環境。二是路邊的山石上很少有令人厭倦的文字題刻。名山題刻中詩詞和書法也常有好的,但題多了就如文化垃圾,令人厭惡。五老峰沒有這些東西,大多維持了自然原貌。為了鼓勵遊客爬山,有幾段陡直的臺階還起了別緻的名字,都用鐵牌樹在路邊。如“瞪眼坡”、“好漢坡”、“勝利坡”等,鐵牌上還有幾句鼓舞人心的話語,詞句十分親切,在遊人感到疲憊時,這些話語可以鼓舞遊人繼續前行。

  經黑龍潭,過新峰,到達五老殿,環顧四周,奇峰突兀,峰巒競秀,雲霧繚繞,氣象萬千。信步而遊,只見東有雞娃山,其景觀就像一隻大公雞領著三隻小雞散步覓食,悠閒自得。西有依山大佛,形態逼真,往南是一位仙女,其形態惟妙惟肖。再看石人溝、舜王拜母、關公千里走單騎,均栩栩如生。而南面的棋盤山上,一棵偌大的迎客松,伸展著巨臂在歡迎遊客。遊人置身其中,頓感愜意無比。

  隨後,我們開始登主峰——玉柱峰,海撥1896。3米,恰似一根頂天立地的玉柱直插雲端,峰頂有萬餘斤的鐵索下垂,四周懸崖峭壁十分險峻。佇立峰頂,一覽眾山小,雲彩腳下飄,上山時的羊腸小道已被遮蔽,遠處的田野和村莊也已若隱若現。

  五老峰不光擁有秀美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也數不勝數。從現存的石碑來考察,這裡用於建築的花紋方磚隨處可見。在五老峰,不論庵觀、寺院,還是廟宮,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考古價值。除此之外,五老峰還有許多精彩的民間故事,傳說宋代楊業曾在小寨子習兵練武,兵圍普救寺的孫飛虎亦曾在此安營紮寨。文人、仙釋、隱士張國老、呂洞賓、王子山等在五老峰都有傳奇的軼聞趣事。

  讀山水,用心去讀才能領略其中的真諦。置身山水之間,呼吸清新的空氣,感受“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瀟灑,何嘗不是人生樂事!美哉!快哉!

寫山西的作文 篇4

  山西的美,數也數不盡,說也說不完。

  ——題記

  曾經幾時,我已領略了山西無數的風采,它們婀娜多姿,為山西營造了沒得氛圍,它們深深地感觸著我,使我留戀往返。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這壯闊的廬山瀑布雖然雄偉,但我們山西的壺口瀑布更勝一籌。在壺口瀑布滾滾黃水從高高的崖頭跌落下來,挾風帶雨,雷霆萬鈞,濺起的水霧飄散在空中,蒸雲瀰漫,彷彿從水底冒出滾滾濃煙,水底懸流激盪,霧、雲、煙,全部是黃色,散發著泥土氣息,使這瀑布增加了厚重感更使那吼聲如洪鐘悶雷,震盪峽谷,氣吞河山。我被壺口瀑布的風采震撼,更被山西的風采震撼,壺口瀑布為山西添上了雄偉之美。

  山西還有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喬家大院。喬家大院既大有宏偉,一進門是用一條條鋪成長長的筆直的甬道,比學校的跑到還長,這裡大院套小院,小院連大院,雖然知道喬家大院有六個,小院有二十多個,可是我早就沒辦法及清進過多少門,走過多少院。每個院子都是青磚青瓦,高高的圍牆,每個院子都掛著大紅燈籠,喬家大院的雕刻很多,門上,牆上,屋簷上,窗戶上隨處可見,不但精細,還各不相同,真稱得雕樑畫棟,巧奪天工。喬家大院的房頂上也有路,是護院家丁巡邏用的。我被喬家大院的文化吸引,更被山西的文化所吸引,喬家大院為山西添上了文化美。

  五臺山是山西盛夏避暑的好地方,是生機勃勃,萬木爭榮的景象,松柏蒼翠,百草濃綠,野花鋪錦,莊禾籠青,牛驢騾馬在臺頂牧遊,群鳥在享塔露個上空飛翔,臺懷腹地各具風采的寺廟建築,置於郁郁青青的五座臺頂下,宛若大翡翠。清晨,臺懷寺廟叢集東側的清冰河,飄起一條白霧的長帶,向臺頂飄去。傍晚,站在臺懷寺廟群區有時見臺北頂鴻門雲遮霧障,向山頂壓來,有時觀孤霧飛昇,特別出現在似雨非雨的天氣裡,真是“山色空濛雨亦奇”。我被五臺山的風景所迷惑,更被山西的風景所迷惑,五臺山為山西添上華麗之美。

  山西的風景,山西的文化,山西的雄偉,無不讓人感到它的美,它的美處處吸引著人們的到來。

寫山西的作文 篇5

  山西省大同市的大東街上,有一座舉世聞名的照壁,叫九龍壁,距現在已經有好幾百年的歷史了。

  九龍壁為坐南朝北的單面五彩琉璃,長45.50米,高8米,厚2.09米,顯得十分巍峨壯觀。

  從九條龍的佈局和形態看,正中心是一條坐龍,為正黃色。在明代,正黃色為主色,象徵著尊貴,為帝王所專用。此龍正對著王府的中軸線,昂首向前,目光炯炯有神,龍身向上捲曲,龍尾伸向後方,似在端坐靜觀。中心龍兩側的第一對龍,是兩條飛行中的龍,為淡黃色,龍頭向東,龍尾伸向中心龍。這組龍神情瀟灑,大有怡然自得之態。第二對龍為中黃色,頭尾均向西。形態與第一對龍大致相同,形成了基本對稱的圖案。第三對龍為藍紫色。這是兩條飛舞中的龍,其形態與前兩條龍大不相同,其神情兇猛暴怒,大有翻江倒海之勢。第四對龍呈黃綠色,恣態飛揚,氣宇軒昂。

  九龍壁前還建有一長34.90米,寬4.38米,深約0.8米的倒影池,由石柱圍繞,中間有一橋相貫,這在國內也不多見。每當陣陣微風吹過,滿池碧水蕩起層層漣漪,此時此刻,再看倒映於水中的九條巨龍,真象是翻騰於滄海碧空之間,更是氣勢磅礴,雄偉非凡。

  九龍壁表現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幹,是我國寶貴的歷史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