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目標為話題作文1000字
有了目標,才會有邁向成功的方向和動力,才會有獲得成功的希望。小編收集了以目標為,歡迎閱讀。
第一篇:為生活設定目標
唐太宗貞觀年間,長安城西的一家磨坊裡,有一匹馬和一頭驢子。它們是好朋友,馬在外面拉東西,驢子在屋裡推磨。貞觀三年,這匹馬被玄奘大師選中,出發經西域前往印度取經。
17年後,這匹馬馱著佛經回到長安。它重到磨坊會見驢子朋友。老馬談起這次旅途的經歷:浩瀚無邊的沙漠,高入雲霄的山嶺,凌峰的冰雪,熱海的波瀾……那些神話般的境界,使驢子聽了大為驚異。驢子驚歎道:“你有多麼豐富的見聞呀!那麼遙遠的道路,我連想都不敢想。”“其實,”老馬說,“我們跨過的距離大體是相等的,當我向西域前進的時候,你一步也沒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師有一個遙遠的目標,按照始終如一的方向前進,所以我們打開了一個廣闊的世界。而你被矇住了眼睛,一生就圍著磨盤打轉,所以永遠也走不出這個狹隘的天地。”
這是一個簡潔的寓言故事,但我們從中卻能看到一些生活的本質。研究表明,芸芸眾生中,真正的天才與白痴都是極少數,絕大多數人的智力都相差不多。然而,這些人在走過漫長的人生之路後,有的功蓋天下,有的卻碌碌無為。這本是智力相近的一群人,為何他們的成就卻有天壤之別呢?卡耐基的一份調查或許能夠說明問題。
卡耐基曾對世界上一萬個不同種族、年齡與性別的人進行過一次關於人生目標的調查。他發現,只有3%的人能夠明確目標,並知道怎樣把目標落實;而另外97%的人,要麼根本沒有目標,要麼目標不明確,要麼不知道怎樣去實現目標……10年後,他對上述物件再一次進行調查,結果令他吃驚:調查樣本總量的5%找不到了,95%的人還在;屬於原來的97%的範圍內的人,除了年齡增長10歲以外,在生活、工作、個人成就上幾乎沒有太大的.起色,還是那麼普通與平庸;而原來與眾不同的3%,卻在各處的領域裡取得了相當的成功,他們10年前提出的目標,都不同程度地得以實現,並正在按原定的人生目標走下去。
卡耐基的結論同樣令我們震驚。原來,傑出人士與平庸之輩最根本的差別,並不在於天賦,也不在於機遇,而在於有無人生的目標!就像那匹老馬與驢子,當老馬始終如一地向西天前進的時候,驢子只是圍著磨盤打轉。儘管驢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與老馬相差無幾,可因為缺乏目標,它的一生始終走不出那個狹隘的天地。生活的道理同樣如此,對於沒有目標的人來說,歲月的流逝只意味著年齡的增長,平庸的他們只能日復一日地重複自己。
也許,我們曾不滿於自己的平庸;也許,我們曾抱怨過生活的無聊;然而,當我們在心中為自己設下目標並持之以恆地向前邁進時,我們的生活也就掀開了新的一頁。
第二篇:目標與現實
落在目標內,便是夢;落在目標外,便是現實
——題記
金黃色的陽光如一層薄薄的輕紗從窗外飄了進來,鋪在了被子上,曬出暖暖的溫度。抱著大大的枕頭縮在被窩懶洋洋的不肯與周公分別。廚房裡傳來細碎的聲音,也夾雜著一些父母的交談聲。心裡暗暗盤算上次偷藏的零食還剩多少,回想著電視劇看到哪了......任憑思緒漫天飛散。
時間不是很趕的話,或許我能坐下來和家人好好吃一頓飯。桌子上的菜都是一般般,卻總是會有一盤煎蛋,我的那碗粥裡總是會有大塊的地瓜,因為奶奶說這是我最喜歡的搭配。如果家人都出去勞作了話,也沒關係。我可以自己不緊不慢地開鍋,下面,砸個蛋,撒點蔥花,澆點麻油......也是醉了。好好吃碗麵,然後窩在電視前的沙發上守著自己喜歡的節目。大冬天的話還可以搬來一張毯子蓋上,那滋味覺得舒坦!心裡再對自己輕嘆一句:沒事,不著急,慢慢來。中間也許我也會幹一些別的事,像是洗衣服或是看書之類都是美好的。在洗衣機旁靜靜地聽著它發出的滾動聲和在窗前靜靜讀一本自己喜歡的書在我看來都是莫大的滿足和幸福。
只是在我看來,這又是一個這麼大的奢侈,一個這麼美的夢。
每天被鬧鐘的尖叫聲吵醒,震碎一夜的美夢。才是六點,或是天都還沒化開墨的時候就要起床。匆匆地洗漱收拾了便要去食堂吃早飯。早飯的菜也許都堆了幾天了,白粥也不知道是摻了幾次水的。從事有多少不滿,可也都要吃掉。接下來便都是要按著學校的安排一步一步走。整個人就和機器人一樣,幹什麼事都是爭分奪秒,和比賽一樣,就怕落人一步然後就再也更不上了。卷子是暴風雨般蓋來,停下來休息幾分幾秒根本就是一份奢侈。每個人都捲入了顯示的旋窩,誰也無法離心逃開。冬天的時候只能按學校規定穿著透風不透明的校服,作為寄宿生洗衣服那更是痛苦。一週只有週末兩天呆在家裡,簡直都快變成了客人了......
這就是現實。“現實和夢在一起比較不是很殘酷嗎?那不如不要做夢了吧。”“不行啊,如果有夢的話會比較幸福。而且......”夢就是目標的縮影啊,就是因為和現實比較來說顯得太過於殘酷,所以才會有動力去擺脫這份殘酷啊。現在的殘酷,就是為了迎接夢變為現實的那一刻啊。目標內有一個夢,目標外有一個現實。它們似乎一個在南極,一個在北極;它們似乎沒有一丁點像的地方;它們似乎代表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但,事實上,它們又是彼此離不開......
第三篇:目標是成功人生的方向
追逐陽光是向日葵的目標,所以她總是自豪的面向太陽;衝破黑暗是種子的目標,所以它最終置身於光明的懷抱;滿載金黃的沉甸是麥苗的目標,所以他終在秋日裡含笑……他們因為擁有目標而走向成功,他們的成功向我們展示著一個道理――目標是成功人生的方向。
目標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必不可少的,它並不受現實的束縛,並不是說因為現實不好,目標便無望了。目標是屬於現在而存在於未來的,它指明現實向未來邁進的方向,有了好的目標,就等於有了好的方向就等於向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大家所熟知的陳涉,那聲“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是多麼豪放而遠大的目標呀。正是因為有了“鴻鵠”之志,才會有後來的大澤鄉起義,才會使陳涉成為我國曆史上第一位領導農民起義的領袖。這向我們證明著,目標是邁向成功人生的方向。
又如,我國的偉大總理周恩來,在其幼年時就立下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目標,正因為如此,他才會向著這個目標不斷奮進,才會真正實現“中華之崛起”。是目標,讓他堅定地邁出了第一步,最終成為受人愛戴的總理。
當然,這並不意味有了目標便有了成功。畢竟目標只是一個方向,一個動力。空有目標而不赴諸行動,那目標便毫無價值。許多人不正是如此嗎?他們大談自己的目標如何如何,卻從不站在現實的角度向目標邁進,他們的目標是虛幻的,是空想,因為他們從不用奮鬥與拼搏去實現目標。最終的結果,也無非是枉自空閒到白髮,增添几几聲嘆息罷了。
作為二十一世紀的青少年,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一方面,我們要樹立遠大的目標,另一方面,我們要不停地為目標而努力奮鬥。孰不知,目標是邁向成功的方向,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而奮鬥則是邁向成功的保障,是邁向成功的第二步第三步……只有擁有奮鬥、拼搏作為保障的目標,才是真正象徵著成功人生的目標。
沒有了目標,人生會如沒有帆的船在生活的海洋中漂盪,無法到達理想的彼岸。正如向日葵、種子、麥苗一樣,他們因為有了目標,才會有邁向成功的方向和動力,才會有獲得成功的希望。
第四篇:給自己一個目標
人生,一邊是長路漫漫,虎嘯蛇遊;一邊是筆直的大道,鳥語花香。一邊是荊棘密佈,險象環生;一邊是青山疊翠,月白風清。一邊是孤寂前行,無人結伴;一邊是歡聲笑語,還有相依……面對直路與彎路,你如何選擇?如果我們給自己一個目標,並把方向針放在不遠方,努力朝著那個方向去奮鬥、前進,相信我們一定會有一種成就感的。
——題記
手伸進兜裡一摸才發現,我只剩下那一個一元的鋼蹦。從這個地方要想坐車回家,至少要兩塊錢,我發覺我的臉色在一瞬間變成了紫茄子。10公里的路,叫我怎麼辦呢?我現在才明白什麼叫“一文錢憋倒英雄漢”。
事已至此,只好走到一半的時候再坐車回家。只要5公里,只要5公里而已!這麼盤算著,我手握一元的鋼?踏上了回家的路……
火辣辣的太陽高高懸掛在我的頭頂上,把我烤成了一個“燒雞”——全身直冒油。驕陽似火,這該死的太陽,連著一個星期不出來,偏偏在我遇難的時候出來了!如果我是后羿,非得把它給射下來,幸災樂禍的傢伙!
走不動了,坐在路邊樹下歇一歇。我使勁攥住手裡想坐車的那一元鋼?,勸它再忍一忍,等走過前面的那個路口。
一點一點地挪動著乾屍搬的屍體。走啊走,一輛“公車”停在我的旁邊,幾個乘客上上下下,我捏著鋼?要走上車,腳到了車門又停了下來,耳邊響起一個聲音,“上車了,一塊五啊!”
我只好尷尬地把邁上的一隻腳縮回來。毅然決定地轉會身子,繼續往前走。
本來已經沒有了力氣,本來已經再邁不動一步,但那緊緊握在手裡的那一塊錢卻為我添了勁兒——我的身體是累,但是我心裡卻有底。因為爸爸曾告訴我“如果在人生道路上,你在為你自己的目標而奮鬥的同時,因為休息而停滯不前的話,別人就會超過了你”。“不,我不能半途而廢”這個信念激起了我奮勇前進的步伐。
走,再走,終於走完了一半的路程。掏出一元錢,想坐車了,但是手又伸回來。一半的路程走完了,剩下的路程也能走完。再走,再走。再走一步就坐車……·
一步……兩步……三步……
頭昏沉沉,身輕飄飄,腿軟綿綿……當我實在走不動一步,停下腳步,抬起頭時,忽然我已經到了家門口。
我手裡還攥著那一塊錢。它是我創造奇蹟的動力,它是我為自己目標而前進的動力。貝多芬因為有了目標而寫了那麼多交響樂;托爾斯泰因為因為有了目標而成為了文壇的傳奇人物;海倫·開了因為有了目標而努力去與黑暗作鬥爭;人因為有了目標,而讓我們感到無比榮耀。
後記:
目標的力量在於即使身處逆境,亦能幫助你鼓起前進的船帆;目標的魅力在於即使遇到險運,亦能召喚你鼓起生活的勇氣;目標的偉大在於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靈。
春暖花會開!如果你曾經歷過冬天,那麼你就會有春*!如果你有著目標,那麼春天一定會遙遠;如果你正在付出,那麼總有一天你會擁有花開滿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