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高考優秀作文>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上海高考滿分作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1

  《紅樓夢》中,探春起了雅興要創詩社,於是大夥都尋思著要各起個別號,而寶釵給寶玉琢磨出這麼個號來:“富貴閒人”。

  不錯,做個富貴閒人是很快樂的,可是如果沒有鳳姐在那頭操持家務,忙得七葷八素的,賈家豈不是要敗得更快?到那時,寶玉不忙著去做一個“祿蠹”便萬幸了,哪兒還有閒?

  可見,忙是閒的前提,正如生產是消費的前提。假如你想過上悠閒的生活,就必須先忙才行!

  在民族處於危難之際,你要忙。

  農民應當忙著種田,生產糧食;軍人應當忙著戰鬥,打擊敵人;文人應當忙著以筆為槍,掃滅文壇上的反動勢力。近來很有些人,貶起魯迅,而提倡林語堂、周作人的閒適幽默,我大以為不可。當是時也,日軍大兵南下,國軍一潰千里,正為志士效力為國之秋,而民族存亡之時也。林、周等人不知為國事而忙,反倒以閒自居,實為可恥。須知你今日不忙,它時淪為亡國奴,又如何閒適得起來?形成對比的是,魯迅把別人用來喝咖啡、聊天的時間利用起來,廢寢忘食地忙著寫文章。

  是的,我們有今日的生活,完全是當年像魯迅這樣的志士仁人忙出來的。如果那時都是些林、周之類的閒人,則後果難以想象。

  也許有人會說,如今天下太平了,是否可以不那麼忙了?我不同意。歐陽子云:“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如果有了面前這一點成績我們便鬆懈了,以為“函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那最後忙就來不及了。

  但我想補充一點:忙是生活手段,而非生活目的。忙不可過分,忙不代表放棄一切閒暇。在某些大城市,人們沒日沒夜地幹,如日本東京,據統計,每人每天平均工作十幾個小時(不包括下班後),但那是否就說明其生活水平就一定提高呢?恐未必。在那兒,憂鬱症、精神疾病的發病率很高,所以,忙也必須適度。

  請忙一些吧!做個“富貴閒人”是快活的,可若都是閒人,沒人來忙著工作,怎麼行呢?總之,危難之時,尤其要忙;太平歲月,也斷不可懈怠放鬆。在不過度的情況下,還是該多忙一些,不是嗎?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2

  真情莫過共握手!

  ——題記

  虛掩的房門“咯吱”一聲開了一道縫隙,爸探進半個腦袋向裡張望。天剛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夢鄉。我剛醒,縮著身子用被角半掩著臉。沒錯,是爸!

  紅的,一大束康乃馨,我驚呆了。那天,爸依舊是穿著那身泛白的工作服,頭髮很凌亂,或許外面風大。清早的霧水打溼了他的發尖,臉上似乎還帶著風的痕跡,看起來比以前滄桑了許多。然而,我禁不住想笑,爸的樣子笨拙而滑稽,他那一身裝扮與他胸前一大束康乃馨極不相稱。我總以為,鮮花該是有著某種浪漫和情調。爸朝我這邊走來,我咧著嘴躲在被角里偷偷地笑。“哦,醒了。”爸驚詫的表情讓我知道我是多麼愛睡懶覺。“嗯,可是老爸,您這花是給我的?”我還是有點狐疑。這一問,爸反倒有點緊張,兩隻手不停地換著拿花,臉上泛起了紅暈,慌亂地點了點頭。“昨天還和你媽商量著買什麼,後來你媽說你喜歡康乃馨。一大早我就到花店揀了幾束新鮮的,只是店主將它包裝得太鮮豔……”爸停住了,他可能真的不習慣這種送花的場合。

  爸翻遍了抽屜終於找到了一個插花的瓶子,很髒。沒等我說話,爸已放下了花一路小跑著出去。我端詳著那一大束火紅的康乃馨,竟不知怎麼已被感動了。我又想起了出事的那天,媽的慌亂,爸的平靜。腿摔成了骨折,都怪我騎車太粗心。當時只記得一陣巨痛,腿再也拿不動了。醫院的急診室在四樓,電梯口擠滿了人。我知道爸媽是擔心我病情嚴重才決定上急診室。爸揹著我急匆匆地爬樓梯,一路上沒歇過。伏在爸的肩上,我清清楚楚地看清了他臉上的汗珠。爸的身體很單薄,可揹我的時候我分明感到了他的力量。四樓,我不知那長長的樓道有多少階,也沒有目睹爸將我送進急診室後的氣喘吁吁。那絕不是一段好走的路……爸捧著花瓶進來了,臉上是憨厚的笑。那一刻,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人說,樸素的愛卻是最偉大的。我恍然明白,其實爸從來沒有給過我富麗堂皇的愛。我和他的故事沒有影片上的轟轟烈烈。我的童年,他的愛是交給了三月裡高飛的風箏,黑眼睛的小鯽魚……點點滴滴地用溫暖包圍我長大。

  不知何時,爸已插好了康乃馨,一個人憨憨地在排列每朵花的順序。左邊、右邊、向上、向下。我靜靜地凝望他,感受滿屋裡清晨的祝福。花瓣上,一滴露珠滑落了下來。微妙的情感裡,康乃馨也懂得為我流淚。

  ……我漸漸地睡著了,迷迷糊糊有一雙手將我的手輕握,我沒有睜開眼,然而我的眼淚卻終於不爭氣地流了一滿臉。

  眼中有淚

  執子之手,今生珍重——題記

  我不承認自己是林黛玉式的多愁善感之人,也不會覺得是悲秋傷春的婉約詞人,更不會相信看著“情深深,雨朦朦”便會淚眼婆娑。

  但我絕不是一個情感蒼白的人。然而,好長時間沒有過流淚的感覺。或許是我自己將眼淚埋藏得很深,也或許是現實太殘忍,壓抑著眼淚不讓流出罷。久違了,流淚的感覺!

  前些日,朋友來信說,他已通過了有關方面的考試,準備去新加坡,並且將在十二月回家一趟。拿著這封薄薄的信箋,卻彷彿重有千鈞。他是我高中三年結識的最貼心的朋友。高中畢業,他順利進了重點大學,不幾日又將出國,而我卻被命運之神揮鞭逼進了復讀班的角落,不免有些自悲自憫,黯然神傷。

  那是一個暮色將垂的黃昏。時至深秋,氣溫也很有些低。朋友帶著僕僕的風塵到學校來找我了!“兄弟!”我一眼認出是他,興奮地喊了出來。還是像從前一樣,朋友沒有太多的言語,只是簡單地介紹了一下新加坡方面的情況。畢竟,對於未來的路,他也很難說清。他說再過幾天就要啟程,可能兩年三載回不來,我不禁心一沉,我知道,朋友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道路,我也有我要揮刀斬去的荊棘,我也有我要拼殺出來的血路,我們不可能永遠面對面地交談。但這一訊息的確來得太突然,我幾乎沒有反應過來。過了今天,就要和真正朋友天各一方,真有點失落的空蕩。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3

  【作文題目】

  根據以下材料,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你可以選擇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所以你是自由的;你必須穿越這片沙漠,所以你又是不自由的。

  【優秀作文】

  生命中無法忘懷之輕

  天際的雲朵,擁抱朝陽,燃得熱烈,灼著目光,靜下來,你可以看見那火苗耀眼的光,感受超越塵囂的力量。

  ——題記

  三毛說:“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恆,沒有悲傷的姿勢。”當我們沉浸於前進路上的瑣碎而無暇他顧、疲憊不堪時,有沒有靜下來想一想,忽略了什麼,或是值不值得?

  我們往往努力做自己認為重要的事,自己認為值得的事,併為此揮霍大把的光陰,到最後,當遇到下一件事時,猶豫的我們才會清醒,奈何難以回頭。

  不如安靜下來,聽一聽內心的呢喃——那些蟄伏在角落裡的聲音,或許才是靈魂的梵音,讓你看淡很多悲傷,給予你更從容的力量。

  如果你斤斤計較於一時的得失,那麼他便真正的“失”了;如果你耿耿於懷於外在的成敗,那麼你離內心會愈來愈遠;如果你甘於低頭盲目追求當下,那麼你會錯過更多。

  春花秋月何時了。吟詩作賦,對酒當歌,誰不希望沉浸在詩意般的人生裡?可是,執著的追求過後,恐怕只剩悽美的喟嘆:“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講春水向東流!”在低頭盲目求索時,怎不抬頭望一眼?望一眼遼闊的國土,天下的子民——那些生命中無法忘懷之輕,究竟辛酸了多少人的眼淚!

  “如果有來生,要做一隻鳥,飛越永恆,沒有迷途的苦惱。”我們都渴望有一顆忘憂草。希冀自己會更無悔地跋涉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冰心所寫的旖旎風景,可是我們如此的浮躁,去哪裡能瞥到一路花開?那穿枝拂葉的人們,有淚可落,而我們卻只有感傷。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4

  “天才,百分之一是靈感,百分之九十九是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都要重要。”

  ——題記

  如果智慧是一朵蓮花,那蓮花正中一定擎有一支點亮的蠟。熒熒的那一剪光雖微弱曖昧,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十里平湖,智慧的閃光就彷彿是微風漾起的一道道漣漪;萬紫千紅,智慧的閃光就好像是那偶爾飛來嗅聞芬芳的彩蝶;晴空萬里,智慧的閃光就好似那展翅翱翔嘯唳長鳴的雲鶴。

  殘酷的歲月揚起漫天黃沙,將一個個或悲壯或悠然的身影埋沒於九尺黃泉,然而,這又怎能湮沒在黑暗中閃動的智慧的火焰呢?一草一木一花一葉,萬事萬物,都在不停地撩撥著我們的情思。情思,是靈感的觸發器。靈感,是和我們捉迷藏的玩伴,稍一疏忽,它就化為一縷青煙無影無蹤。凡人需要靈感,文人更需要靈感。後者比之於前者,其可貴之處正在於他們多半會緊緊抓住這黑暗中的那一道閃電。

  南山之下,遍地金菊,不正是激發出陶潛靈感的產物嗎?菊香瀰漫,再酌上幾杯濁酒,豈不美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景此情,夫復何求?會稽山陰蘭亭,雲天朗朗,惠風和暢。諸位文人墨客列坐水濱,流觴飲酌,歌詠唱答,不也是出自內心深處被激發出的那些許情感嗎?一篇《蘭亭集序》,唱出了“齊彭殤為妄作,一死生為虛誕”的感慨。還有赤壁古戰場,不只有多少人去憑弔過。蘇東坡、辛棄疾,後來者更是不計其數。赤壁在他們的頭頂上架起一道美麗的彩虹,在文壇豎起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生而平凡,可是我們依然對自己心靈上閃過的微光視而不見,更不用說伸出手抓住它了。一個落地的蘋果成就了牛頓在科學界的豐功偉績,一隻飛翔的鳥兒為萊特兄弟展開了翱翔天穹的機翼。“靈感是一個不喜歡拜訪懶漢的客人,”車爾尼雪夫斯基如是說。我們無意中丟棄了屬於自己的財富,不正是由於我們的懶惰嗎?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5

  事物價值的高低和人們認知的深淺並不是一一對應關係,時間也並不是認識事物價值最重要的因素。關於時間沉澱顯出事物真實價值這件事情,最常見的例子是畫家梵高。人們經常把梵高視為懷才不遇的天才畫家,生前寂寂無名,貧病交加,死後卻身價暴漲,穩居世界藝術殿堂的前列。因此扼腕嘆息,認為梵高生不逢時,人們在他死後才認識到他的偉大。

  但稍微瞭解一點藝術史我們就知道,梵高有個很有頭腦的弟弟。他很早就發現了梵高的天分,並且負責售賣梵高的作品。正是因為他知道哥哥的價值,所以才把梵高的畫牢牢控制在手中,沒有用低廉的價格任其流入市場,耐心等待著合適的出手時機。在等待期間,他為梵高提供了必要的生活經費,讓梵高可以去自己喜歡的南法小鎮阿爾勒創作和療養。阿爾勒我去過,安寧祥和,日光燦爛,梵高咖啡館隔壁的西班牙海鮮飯香氣四溢,讓人垂涎三尺。

  梵高弟弟的判斷是正確的,遺憾的是梵高沒有等到那一天,在追求藝術之路上他太早隕落了,這是許多天才藝術家共同的命運,並非只有梵高如此。因此,梵高不是被世人錯過,他的作品也不是缺乏時間沉澱,只能說是造化弄人,而人們又樂於接受一個悲苦的故事,可誰又真正知道梵高的內心世界呢?

  真正恰當的例子應該是圓錐曲線,由古希臘數學家阿波洛尼烏斯在公元前200左右發現,此後的一千八百年間它是指作為數學公式存在。直到第谷和開普勒開始研究行星運動學,圓錐曲線才突然凸顯出自己在天文學上的實用價值,可以用於計算行星執行軌道。一千八百年前,圓錐曲線就已經做好準備。但是需要人類一千八百年的時間逐一把科技樹點亮,要等到天文望遠鏡問世,也要等到第谷這樣全身心投入行星研究的人累積觀測資料,人類中有牛頓、開普勒這樣的群星閃耀登場時,人們才會終於認識到圓錐曲線的價值所在。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6

  在我看來,事物價值是及時顯現的,只是許多次未能被人及時發現。譬如蒙塵的古董,轉瞬即逝的機遇,獨有的天份……它們的價值無需沉澱,就在那裡;而識別事物價值的心靈則需要沉澱。

  一顆足夠沉靜的心靈,能清晰準確地辯識世間事物的真正價值。而嘈雜的心靈,往往對事物的價值“視而不見”。因此,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需要沉澱的是心靈,而非事物的價值。經過淬鍊沉澱的心靈,是真正有價值的。

  有人說,古董呢?難道不是歷經時間的沉澱,越老舊越有價值?非也。古董它首先是精品,才能綿延數年;其次它需要遇見懂得的人,才會重見天日,迴歸價值;不然埋在土裡的古董,有價值,但其價值無法被人認識並體現。工之僑獻琴,申屠敦之鼎的故事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因為人們的心靈太容易被外表、名聲、權力……矇蔽,而看不到事物原本的價值。

  因此,心靈,是價值的明鏡。唯有心靈需要沉澱澄澈,才能照見事物的真正價值。

  有人說,機遇呢?在如今資訊急劇膨脹的時代,機遇似乎隨處可見,又往往與人擦肩而過。機遇的價值如何體現呢?為何有人是機遇的幸運兒,而有人卻是機遇的棄兒?

  機遇就像淘氣的孩子,它既不循規蹈矩,也不按套路,它時常閃現,卻神龍見首不見尾。那些被機遇頻頻眷顧的人,大都有一顆沉靜執著的心靈,譬如執著於簡潔完美的喬布斯,狂熱製造火箭的馬斯克,想到就做的張小龍……他們對於認準的事,想到就做;在實踐中,不懼失敗,趨向完美;在完美中,得到心靈的寧靜。這讓我想起學走路的孩子,抬腿便走,摔了再走,直到學會,內心滿足。原來,淘氣的機遇,往往留給有童心,內心純粹的人。

  最近影片裡見到最有天分的人,莫過於數學天才韋東奕。網上對他的評論兩極分化。有人認為,即便他的數學成就高,但他情商不高,說表達方式不佳。有些人認為,他這樣純粹的天才,他的喜悅都融於全然思考帶來的快感,他已無需花更多的.精力放在所謂“情商”和“表達”上。

  對天才本人來說,他眼中只有自己狂熱喜愛的數學研究,其他的。事物何曾佔用他的思索空間?正式這份沉靜篤定的真實,讓他並沒有遇到“情商問題”。

  所以,無論是寶物,機遇,還是天份,都需要澄澈沉澱過的心靈,方能將它們穩穩接住。因而,經過淬鍊沉澱的心靈,是最有價值的。

  曾聽一位作家說過:時間,它在你的途中;在你的人生閱歷中;在你做過的事中都留下痕跡,然後悄悄溜走。我認為時間不會悄悄溜走,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有些事,只有經過時間的沉澱才能露出真面目;正像有些有價值的東西,經過長時間的反反覆覆才逐漸被人們認識。

  經歷更多的時間,才有驚豔的結果,成就一件有價值的事,必須有足夠多的時間,時間與結果往往成正比。“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雖然因身體多器官衰竭而逝世,但是,他的價值,直到“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才被全世界認識。袁爺爺花了一輩子時間研究雜交水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獲頒共和國勳章,名至實歸。屠喲喲從1969年接受國家研製藥物的艱辛任務,花費了幾十年發現青蒿素,在20xx年才榮獲諾貝爾獎。五十年前,屠呦呦知道會獲諾貝爾獎嗎?她和袁隆平一樣,不但救活了中國人,還救活了全世界。這兩件事足以證明,在時間的沉澱中,事物的價值最終會被人們認識。生活中亦是如此,我們既然花了時間,就要把事情做好,做漂亮。我相信,只要我們投入了,最後的結果一定不會差,也許它會遲到,但絕對不會不來。

  人都有夢想,但追夢需要時間,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從高中到大學,是當代青年的日常生活。十年寒窗苦讀是為了什麼?是為了不辜負親人的期望,是為了不辜負自己的努力啊!少年,你的肩上應當擔負的是草長鶯飛和清風明月,你忘了你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了嗎?你的理想是詩,你的理想是夢,你的理想是遠方,而你現在要做的,就是握緊拳頭,厚積薄發。你要相信世間明朗,萬物可愛,人間值得,你未來,可期。在你小小的世界裡,有一個大大的你,你可以做一個平凡的人,這樣你的努力會被人看到,偶爾想起來,甚至會被自己感動到。你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不然,經過了長時間的沉澱,你的回憶也許只剩下後悔。因此在有限的時間內,我們應當多點努力,來做一件實實在在的事情,而不是虛度光陰,假努力。

  時鐘上的分針、秒針一點一點的轉圈,我們也一點一點的長大。時間是一張空白的考卷,我們要用我們一生有限的時間來給它上色,最後變成一幅動人心魄的畫,來肯定它的價值,它的意義。

  我們不說漂亮的話,但我們要做漂亮的事,讓所成事物在時間的沉澱之後,擁有屬於它自己的價值。時間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在我們生命中有限的時間裡,我們應該認認真真去做事。只管耕耘,不問收穫,自有收穫。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7

  【作文真題】

  上海卷高考作文題:

  1、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

  2、契柯夫小說中的一個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銘文:一切都不會過去。這兩句寓有深意的銘文,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於800字,(2)不要寫成詩歌,(3)不得透露相關個人資訊

  【滿分作文】

  那輝煌的盛唐早已過去,但詩歌仍千百年來在人們心間流淌;古希臘的城邦早已覆亡,而那自由民主的星火卻依舊蔓延,在更深廣的土地上,燃燒了幾千年。

  猶太王大衛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銘文“一切都會過去”。是的,沒有什麼可以永存,最宏偉的大廈最終也不過化作歷史風塵中的一把碎土,但我們創造過的思想與美,卻在它們的載體與軀殼湮滅後,化作歷史風沙中的一抹餘香,纏繞亙古,永不逝去。

  當年左光斗被魏忠賢殺害後,他的喉骨被命令磨成粉,隨(後)魏忠賢一飲而下。連喉骨也徹底地碎了,魏忠賢才徹底放心了,如此,你還如何再上書、進言?他卻不知,自己飲下的,是一生的恐懼。那東林黨人的傲骨不滅,他們的靈魂成為奸惡之人永遠的噩夢,也幻化成為歷史一曲永恆悲壯的絕響。

  是的,一切都不會過去。形式的過去預言著內涵的永存。

  而今,在這個身邊風景迅速變化的時代裡,你是否曾聞到,那風中的餘香?古龍曾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生活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傳承與遺留。有那麼多人感慨的無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喪失,於是他們迫切地想重建,想發揚光大。如此並沒有錯,只是有許多的文化,它隨著歷史的雲煙,早已很難在當今世界坐上一把輝煌的交椅。它們的位置,應當成為風中的淡淡香氣,人們精神家園的盆景,在無聲中滋養與溫潤我們的感情。那些遺忘是必然的啊,傳統的審美,或是略帶迷信色彩的習俗,它們其實從未在(我們)身邊消散,只是硬性地想換回轟轟烈烈的紀念形式,我們才反會感(覺)[到],它們逝去的姿態。

  並且一切都能,都值得成為那風中的餘香。逝與留的辯證正是自然與歷史最智慧的斟酌。當表面隨著風沙漸漸融化,那核心也正緩緩顯露它的精華。時光逝留的沙漏,更能讓我們看清一樣事物它真正的價值。大西北的敦煌,曾經的飛天完整而清晰,但對畫上它的人,它只是壁畫;如今的它雖乾涸百孔,卻更能承擔歷史的厚重,真正的傑作,必是經過歷史風霜的淘洗,然後逝去了一些,卻更餘留了真和美。

  我們這個時代,是否想讓後世回望的時候能找尋到如此一些不滅的精魂?那就讓文學的泡沫,讓市場的包裝淡去些吧,它們,只會在風中逸散。

  一直難忘的一次畫展,是新興的畫家自辦的,朋友看到一幅畫問我,那究竟是傳統畫風還是後現代的?我看著那幅畫,很溫暖。

  那一刻,我彷彿聞到了風中的餘香。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8

  似曾相識燕歸來

  現代刑偵理論中總有憑筆跡辨人一說,因為一個人再怎麼隱藏、偽裝,流在骨中的血脈是不變的,而筆跡如是,文章亦如此,於書山稗海中沉潛含玩,鉤沉覺隱,一旦發而為文,縱有千萬般隱匿修飾,字裡行間總是風流個性,不可抑勒。

  普魯斯特早年時發表過一些小說與評論,縱然與舉世聞名《追憶》一文相差頗多,不論從語氣還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細品味,他那對於細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終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裡。“氣味與滋味卻會在形銷之後長期存在”,它們“以幾乎無從辨別的蛛絲馬跡堅強不屈地撐起回憶的巨廈”。他的風格就如同他的氣味,別人模仿不來,他也去除不了,無論是什麼內容,揮之不去的總是“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

  所以,不論是作家還是平凡人,一旦拿著筆寫下字,就相當於把自己的思維、人格的一部分展現出來,而歷史洪流可以湮沒人的生理性存在,卻永遠無法改變人的思想存在,那麼文字便是傳遞思考與精神的最好載體,即使手稿丟失,複本重印,一個人留在文章中深層次的精華卻會在時間的積澱下長盛不衰。哪怕他故意戲弄人世,隱藏自我,句式可以轉換,語氣可能顛覆,但文字中埋藏的個性和獨有的特點總會在不經意間表露出來,值得我們玩味深思。或許我們可以這樣想,大師大多在時間上離我們遙遠,如果沒有這些可以彰顯其風骨的經典之作,他們又怎能令我們無端欽慕?“似曾相識”的絕不只是表達方式,而包括一個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獨特的“掌紋”。

  就像伍爾芙自然流露的女權主義思想,哪怕在《牆上的斑點》中也略有體現,而古斯塔夫·福樓丁的細緻與抑鬱即使在這樣明快的“我註定了要做詩歌風琴的手搖柄,而你要為你愛的生活而生”一闕情詩中都能流露,更不必說大先生的戰鬥、批判與血性。艾略特的哲學思考與反省,“山的那邊,雷聲轟鳴”。就算是當年法國一位著名批評家模仿意識流大師喬伊斯的筆法挑戰意識流小說,大眾仍能從一個個細微之處看出他的獨有風格。畢竟,“似曾相識”不只是普通的一個詞語,它能讓人們循著氣味,找到當年給你以震撼的那隻燕來,無論它是否迴歸,熟悉之感早已匯入骨血,化為純釀,讓你在作品中沉醉入迷。

  紀伯倫曾寫道:“死亡改變的只是覆蓋在我們臉上的面具,農夫依然是農夫,林居者依舊是林居者,而將歌聲溶入微風中的人,他依然會對著運轉的星球歌唱。”作品中深層思考就如同那個歌唱微風的人,無論面具怎麼多樣,你仍然可以看見那最本質的東西,畢竟“似曾相識燕歸來”。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9

  有人說,現在已經進入“全民八卦”時代。明星名人的婚戀隱私、衣著品味被人津津樂道,平常人的道德品行、私人生活也被人評頭論足。

  喜歡評價別人生活的人,名聲往往不太好。整天拿別人道德說事,是謂“衛道士”;整天刺探傳播別人隱私,是謂“八婆”;整天挑撥是非,是謂“長舌婦”;刻薄尖酸、揭人短處,是謂“毒舌”——看看,都不是什麼好詞兒吧?

  明知不好還熱衷於評價他人的生活,其背後有著時代社會根源。價值觀一旦多元,生活方式一旦成為個人選擇,“百花齊放”的同時,“眾口難調”就難以避免。比如說,以前人們的頭髮又黑又直,但後來有人把頭髮染成五顏六色,燙得比泡麵還卷。站在不同立場,觀點各異、好惡不一的人們,就有人喜歡,有人厭惡,評頭論足就在所難免。極端的人還會付諸行動——喇叭褲剛流行時候,就有反對者剪別人的褲腿。

  “評價他人生活”是好是壞?不能一概而論。任何社會都有主流價值觀、行為規範和公序良俗,這些規範要貫徹到生活中,社會評價必不可少。它能使符合主流價值觀、符合公序良俗的行為得到煲揚,不道德、不文明的思想言行受到貶抑,進而激濁揚清、匡扶世風。

  但俗話說“過猶不及”。如果對什麼人、什麼事都品頭論足一番,那不是健康的社會評價,而是庸俗八卦。評價他人的“度”在哪些?一般認為,可以評價他人生活中具有公共屬性的部分,不應評價屬於私人屬性的部分。比如在公共場合是否排隊上車、隨地吐痰,這些行為具有公共性,屬於公共道德,就應該納入到社會評價的範疇。但是那些私密生活、個人隱私,比如情感婚戀、個人偏好,只要不違反法律、不妨礙他人,個人就可以自主決定、自由選擇,別人不應該過多窺探,過多評價。

  評價他人的生活還有“政治正確”的問題。對一些生來註定,又容易引發爭議的事項,不應過多評價。在歐美國家,最典型的就是種族膚色。在我們國家,當一個人的出生地域、身高相貌、階層屬性偏於負面,最好也不要評價。喋喋不休評論別人的出身和長相,開口閉口“地圖炮”,不但“政治不正確”,還顯得缺乏教養。

  當拿不定主意要不要評價、如何評價他人生活時,最好的原則是“慎言”。因為,“理解和寬容”是珍貴的美德。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10

  人心深處總有一些密不示人卻又掩飾不住的慾望,比如觀看,甚至窺視。他人的生活總是好看的,何況還有一點神秘。一不小心看到了,那種“預料之外”的驚喜,是很難被取代的。

  而默不作聲的觀看多少又有些無趣,有時候聽過看過之後總有不吐不快的心聲,於是便有了評頭論足,甚至非要為別人定一個高下、爭一個短長。這還是一種快感:除去“直抒胸臆”,更是“宣示主權”:你看,(我)多有道理!

  評價他人的生活,也就成了我們每個普羅大眾的共同喜好。你可以說這是熱情,也可以說這是劣習。阮玲玉那血淋淋的“人言可畏”四個字,不是至今還在教人毛骨悚然麼?那之前,魯迅早就尖銳地說過,有一群喜好圍觀且評頭論足者,都是冰冷而齷齪的“看客”——當然你可以更刻薄地說,寫了那麼多臧否文章的大先生,好像也是“看客”。

  而今天這個最不缺觀點的社會,誰又不是呢?

  該不該甘當“看客”,是另一個話題;能不能“評價他人的生活”,也不可一概而論——“評價”本就是人與生俱來的權利,而“他人的生活”,也從不只是一成不變的“隱私”。在這個私域與公共空間的界限漸趨模糊的時代,“他人的生活”,有時就是“公共的生活”。這當然不能阻擋評價,甚至更需要評價。

  幾年前微博興起,許多人感嘆“圍觀改變中國”,這固然有誇張的因素,但畢竟有許多正面的佐證。高度公開的時代已難容“失語”,尤其是對公共生活。很難想象一個沒有“評價欲”的社會,會培植出怎樣的“價值觀”,會帶出怎樣的“國民性”。但事情也常常會走到另一個極端。張口評價總是輕而易舉,但理據呢?邏輯呢?基本事實呢?“瞭解之同情”呢?

  我們不知道。

  能知道的,是常常出現的“觀點滿天飛,事實在路上”,或者“想象著文章”、“眼球論英雄”。按理說,這倒也是一種自由——只要不跳脫法律框架,“亂說話”也算一種自由。但自由總還有個對錯,偏偏有時候,不計成本的“亂說話”非但不被當錯,反而更像真理,不光說者痛快,聽者也以為然。這就像評價個人生活,聽者第一反應也許反感,但聽得多了,也開始習慣起來,甚至被不由自主地帶著跑。搞到最後,生活究竟是誰的生活,是非到底是誰的是非,都沒有一個準數。

  把準數都評價沒了,這是誰的自由?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11

  【作文真題】

  寫作70分:根據以下材料,選取一個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不要寫成詩歌)。

  丹麥人去釣魚會隨身帶一把尺子,釣到魚,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將不夠尺寸的小魚放回河裡。他們說:“讓小魚長大不更好嗎?”兩千多年前,我國孟子曾說過:“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細密的漁網在池塘裡捕撈小魚,這樣才會有更多的魚。

  實際上,其中的道理也貫穿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的許多方面。

  【滿分作文】

  記得解釋學家伽達默爾曾經寫到,“必須一開始便對文字的異己性保持敏感,這種敏感既不涉及所謂的中立,亦不意味泯除自我,而是為自己的先存之見和固有理解讓出塊空地。”是的。

  讀罷這讀材料,我可以讚歎丹麥人或孟子“放長線釣大魚”的智慧,似乎讓每條魚都長到最大也更符合“邊際等效原則”。然而,至此我不禁要拷問我先入為主的立場。對那些魚來說呢?我們所謂的“智慧”對它們又是何等的殘忍?捕殺它們的同時我們不在懺悔而在尋求利益的更大化!

  這,是我們自私的“智慧”。

  我不否認我們應該有遠見,然而更值得我們關注的不在於此。正如野夫所說,我們“不能摒除人為之人的底線思考和本能惻隱”。

  如果可恨的假奶粉製造商說,他們不會使那些食用假奶粉、毒奶粉的嬰兒立即致命,這樣他們可以只摻一點假成分,獲得更多利益。我們會稱之為“智慧”嗎?

  如果這世上的霸權國家說他們不會擊潰一個國家,因為那樣,他們可以慢慢侵蝕另一國家的資源。我們也曾淪為半殖民地國家,我們會稱之為“智慧”嗎?

  答案顯而易見,我們不會原諒上述種種自私的“智慧”,因為那是不正義的,不道德的。真正的智慧理應建立在更有效的利用而非無限制地對他人的榨取之上!真正的智慧是平衡種種利弊而決非不計成本,不分手段地去挖空心思,往往,還忽略了對人、對社會、對生靈萬物的迫害!

  所以,溫總理說:“每一個企業家應該流淌著道德的血液”,所以,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我們環保的目的,不應僅僅是為了“我們子子孫孫”,而是我們有愧於的地球。

  讓我們可以內心深處感受到這種先存的立場帶給我們的“自私的智慧”,這樣,同在丹麥的氣候大會將不再有那麼多的眼淚,泰米爾之湖不會響徹那麼久的槍聲,韓朝之間、巴以之間,甚至普通的人與人間亦不會再有那麼多的衝突。

  “不一樣的立場,我們同時目睹馬路兩旁,眾多腳步來來往往,如果忘記不同路向,我會答覆你,人類雙腳所踏,都是故鄉。 ”

  而我要說,不止是人類,一個釣魚人,請想想那些魚。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12

  人在出生之前有些事便已註定,無從改變,無法抗拒,卻又不得不往前走,因此人不是自由的。然而人又是自由的,儘管要穿越沙漠是強制的,但是穿越沙漠的方式、姿態和過程卻是可以選擇的,人生價值也在這個過程中得以體現——只有享受“不自由”的自由,才能領會生活乃至生命的意義。

  喬布斯說過:“你將會死去。”是的,死亡是每個人的終點,也是每個人命中註定的事,無論如何長壽的人都逃不過這宿命,惟其如此,生命也因此變得珍貴。可是,這也使那些畏懼死亡的人開始畏懼前行,就像他們說的:“每過一天,就是離死亡近一步。”

  然而人生就像那片必經的沙漠,不論你是否願意,都必須要穿越,哪怕終點是死亡。所以,與其畏手畏腳,懼怕那個終會到來的一天,不如像史鐵生一樣,將死亡看做一個終會到來的“節日”,以一種樂觀快樂的心情享受這個充滿限定的人生。

  盧梭曾言:“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誠然,人生充滿了限定,充滿了不可掙脫的枷鎖,就像大自然一樣,人生也定有它自己的規律和原則,有些嚮往“自由”的人企圖去掙脫束縛,結果又如何呢?追求到的自由變成了更多的不自由。

  那麼,難道我們一定要在束縛中壓抑地過完一生嗎?當然不是。儘管我們不能逃離人生本質的束縛,但是我們可以享受這不能自由中的自由,做一個帶著鐐銬跳舞的舞者。就像約翰·康緹斯一樣,人生於他充滿了束縛與不自由,診斷當天就被醫生判了“死刑”的他用自己的行動告訴人們,哪怕人生給他安上枷鎖,帶上鐐銬,他也能在心靈上翩翩起舞,用心靈去享受這個看似不自由的人生。

  的確,人生的不自由與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以改變卻又不得不面對的,但就像你可以選擇種方式穿越沙漠一樣,你也可以選擇多種方式度過人生。在我看來,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去享受,享受這個不自由的人生,享受不自由中的自由。鳥飛得再高也飛不出天空,魚遊得再快也遊不出大海。萬物生活在不自由中卻又活得自由自在,就像人生一樣,享受不自由的自由便不會感覺自己活在束縛中。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13

  語文閱卷中心負責人稱:滿分作文未現與嚴格錯別字扣罰有關

  今年高考(論壇)到底有沒有作文得滿分的考生?昨天,本市高考語文閱卷中心負責人正式對外澄清:今年上海沒有一篇滿分作文。“得69分的作文有好幾篇,多數是由於錯別字或者邏輯上的小問題而丟了那一分。”該負責人惋惜地表示,“這兩年,高考作文中的錯別字現象是越演越烈了!”

  今年高考作文無滿分

  “沒有滿分作文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必要過多地去評價或者關注。”該負責人認為,即使是滿分作文,也不代表非常完美,只不過是沒有出現大的問題。也有閱卷老師表示,從以往的情況來看,滿分作文有時候可能會在社會上引來負面的東西,比如一度出現過中考生將“高考滿分作文”視為“範文”,臨時背誦以應對考試的情況,這也是上海多年來高考作文堅持慎打滿分的一個最主要原因。

  該負責人澄清說,之前有媒體報道“上海滿分作文”的情況,很可能是閱卷老師在網上批閱作文時,對個別文章給出了“70分”。但一篇作文至少要有兩位教師判分,如果出現兩者打分差異較大,或者涉及68分以上的優秀作文,都會經過中心組專家的集體審議。因此,在電腦上打出的單個滿分,並不代表這篇作文的最後得分,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閱卷常識。據介紹,之前有媒體報道的所謂“滿分”作文,如《傳承與創新》《獨一無二》等,其實不過是在閱卷過程中每天掛在內網上的幾篇優秀作文的樣卷,供廣大閱卷教師作為評分時的參考“判例”,在最後的中心組審議中,這些佳作都因各種瑕疵而沒能獲得滿分,基本得分在67分至69分之間。

  錯別字現象越演越烈

  該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還透露,這兩年,考生在作文中出現錯別字的現象是越演越烈了。近幾年,上海高考語文作文評價對錯別字的處理都實行嚴格標準。今年的新規定是:每錯一個字扣一分(重複的不計),至多扣三分。與過去每錯三個字扣一分的標準相比,可以說是更加嚴格了。但據一些閱卷老師反映,高考作文中的“錯字”、“別字”現象仍是屢禁不止。據介紹,高考作文中出現錯別字,將直接影響考生作文的最後得分。據瞭解,在今年高考閱卷中,就有一篇優秀作文一度被打了滿分,後來因為文中出現了錯別字,被扣去1分,最終得分69分。

  上海高考滿分作文 篇14

  當“iphone”成為一種時尚,當ipad成為一種傳奇,當喬布斯成為人們的偶像,三個關於“蘋果”的偉大傳說風靡網路:一個誘惑了夏娃,一個砸醒了牛頓,一個握在了喬布斯手中——三個的蘋果對人類歷史產生的重大影響。

  傳說一:夏娃禁不住誘惑,摘下伊甸園中散發著清香的蘋果,從此產生了人類;

  傳說二:牛頓被樹下落下的蘋果砸中,於是他發現了萬有引力,從此有了牛頓定律;

  傳說三:喬布斯被朋友手中的蘋果砸中,於是他造就了“蘋果”傳奇。

  也許,一個蘋果從樹上落下來,你會將它撿起來吃掉。你不會探究它為什麼會落下來而不是飄向空中,你覺得蘋果下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蘋果一直就是落下來的。但落下的蘋果卻激發了牛頓心中的創新之光,這點探索未知的微光引領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成就了一位科學家的英名,也讓我們發現了凡人與天才的不同。

  天才的作品也是來自生活的,天才之所以成為天才,不是因為他的智商比我們高,而是因為他有細膩的感知力、敏銳的洞察力和持之以恆的實踐力。一位物理學家說過這樣的話:牛頓為何能發現萬有引力?不是因為那個蘋果。奧特斯為何會留意到小磁針微小的偏轉?也不因為只有他做過那個實驗,而是源於不斷得思考、探索,從而形成了對身邊事物的敏銳洞察力。

  夏娃摘下的蘋果,源於人類永恆的好奇心和逆反心,卻無意間開啟了探索世界的道路上留下了漂亮的一筆;喬布斯咬過的蘋果;讓一種產品成為一個宗教。

  蘋果是最偉大的媒體,所有的蘋果,都代表著一個未知的世界。“蘋果力”是集誘惑力、吸引力、創新力於一體的神奇力量,引領人類一次次觸控到現實世界與未知世界的介面,進而激發更多的探索、創新、冒險精神。當我們羨慕牛頓頭上的蘋果、嫉妒喬布斯手中的蘋果時,不要忘了,那蘋果也曾砸到過自己的頭,甚至也曾經捧在自己手中。

  請記住,當有“蘋果”砸中你時,不要把它撿起來吃掉,要想一想它為什麼會砸中你,也許,你思考時心中閃現的火花,正是激發你創造力的微光,是成就天才的創造之光。

  及時抓住心靈中出現的那一絲微光吧,因為世界等著你去發現和創造——無論你手裡拿的是蘋果四代,還是四袋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