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民風民俗作文(合集15篇)

民風民俗作文

民風民俗作文(合集15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範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民俗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民風民俗作文1

  臘月初八,我國人民有吃臘八粥習俗。據說臘八粥傳自印度。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淨飯王的兒子,他見眾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滿當時婆羅門的神權統治,捨棄王位,出家修道。初無收穫,後經六年苦行,於臘月八日,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在這六年苦行中,每日僅食一麻一米。後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難,於每年臘月初八吃粥以做紀念。“臘八”就成“佛祖成道紀念日”。

  “臘八”是佛教的盛大節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會,舉行誦經,並效仿釋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獻乳糜的傳說故事,用香谷、果實等煮粥供佛,稱“臘八粥”。並將臘八粥贈送給門徒及善男信女們,以後便在民間相沿成俗。據說有的寺院於臘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缽盂,沿街化緣,將收集來的米、慄、棗、果仁等材料煮成臘八粥散發給窮人。傳說吃以後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 所以窮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陸游詩云:“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福德粥”意思是說吃以後可以增福增壽。可見當時各寺僧愛惜糧食之美德。

民風民俗作文2

  我的家鄉在農村,家鄉的風俗很多,最熱鬧的就是元宵節的走會。我們村分為三個排:中排,東排、西排。每年的元宵節都要走會,一般是三天,正月十五中排走,正月十六、十七東西走。這三天,全村的人都會參加,加上串門的,看親戚的,看朋友的,還有三里五鄉來湊熱鬧的,簡直是人山人海,把大街小巷捂得嚴嚴實實。

  為了這個會,一進臘月,村裡人就開始忙活,打掃衛生,屋裡屋外,屋前屋後,都打掃乾淨,所有東西都煥然一新,還要備足年貨皂甙親戚朋友。街道要張燈結綵才能顯示節日的氣氛,村裡的能工巧匠大顯身手,製作了各式各樣的花燈,掛在街道兩旁,一到晚上,燈火通明,異常壯觀。

  到了正月十五,村子開始熱鬧起來,顯示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們一個個精神十足,把鼓敲得震天響,顯示著各排的氣勢。各村的表演隊也上場了,扭秧歌的,唱戲的,練武的,每隔不遠就是一個。觀眾們把場地圍得水洩不通。

  街道旁有各種擺攤的,賣糖葫蘆的,棉花糖的,畫糖人的、吹糖人的,還有各種小玩意,真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民風民俗作文3

  “鐺”,新年鐘聲敲起來了。“過年了!”我歡呼起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此時此刻,外面的煙火、爆竹聲連成了一片。先讓我們去搜索一下煙火爆竹吧優秀作文——回族的風俗習慣作文3篇優秀作文——回族的風俗習慣作文3篇。

  我們家放的是“百年好和”、“吉祥如意”,瞧,一團團的小火球騰空而起,在空中綻放出美麗的花朵,有的像“仙女散花”,有的像“火箭升空”,還有的像“陀螺樣”旋轉不停。而鄰居家的“魚雷王”的爆炸聲讓人震耳欲聾,還有“連珠炮”助陣此時,人們沉浸在這對新年的期望當中。

  再讓我們轉移視線,去大街上看看吧。街上節日氣氛特別濃,只見人流如潮,大街兩旁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商家作好了大賺一筆的準備,貨物準備得很充足,貨架上商品琳琅滿目,各大酬賓活動層出不窮,人們也放開了腰包,拎著大包小包往回趕。

  而我們小朋友可是過足了“過節癮”,吃著五花八門的食品,玩著自己喜歡的玩具,跟著大人走親串友,聽著大人們的祝福聲,拿著長輩給的壓歲錢,心裡樂滋滋的。當然,還有小朋友過起了“電視癮”,當起了“小網迷”。

  過年真有意思啊!

民風民俗作文4

  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民風民俗作文5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等.每逢春節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與門上,為節日新增喜慶氣氛.

  貼福字

  在貼春聯的同時,大家要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大大小小的“福”字.

  拜年

  人們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扮的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我最喜歡的就是除夕了.

  因為我喜歡聽那個傳說,我給大家講講吧!

  相傳在遠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曾遭受一種最兇猛的野獸的威脅.這種猛獸叫"年",它捕百獸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時,還會闖入村莊,獵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終日.人和"年"鬥爭了很多年,人們發現,年怕三種東西,紅顏色、火光、響聲.於是在冬天人們在自家門上掛上紅顏色的桃木板,門口燒火堆,夜裡通宵不睡,敲敲打打.這天夜裡,"年"闖進村莊,見到家家有紅色和火光,聽見震天的響聲,嚇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來.夜過去了,人們互相祝賀道喜,大家張燈結綵,飲酒擺宴,慶祝勝利.

  怎麼樣,看了我們這兒的習俗,才知道各地習俗沒多大差別吧!

民風民俗作文6

  每到農曆的三月初三,我的家鄉湖南便有一個習俗,就是用地菜煮雞蛋吃。

  其實“地菜”這種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學名叫“薺菜”。這薺菜在田邊、地頭、溝坑、叢林哪兒都長,它雖是野菜,但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而且鈣鐵的含量也比較高,具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麼,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資料告訴我:“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採來一把地菜,叮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痛即痊癒。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雞蛋便成了習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長輩便會用地菜煮雞蛋給家裡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時常讓我回味,這雖然只是家鄉的一種習俗,但儼然已經成為我心中最溫暖的一部分。

民風民俗作文7

  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是中國農曆的新年。在中國的傳統節日中,這是一個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因為過農曆新年的時候,正是冬末春初。所以,人們把這個節日叫做“春節”。

  吃喝玩樂,時代不同,四個字的意義也就不同了。

  吃,記得我上一次就盼著過年,過年就有好吃的,可以使勁吃而不會找來長輩的責罵,現在的要求是如何吃得健康。

  喝,有檔次,所以很多家庭選擇在酒店吃年夜飯。當然大部分還是在家吃個團團圓圓的年夜飯。

  玩,過年了,和親朋好友聚一起玩玩小麻將,鬥鬥小地主是很多人的選擇,大年三十的晚上剛過12點的“開門炮”是必須放的,還有正月十五的鞭炮也是必須放的,意味著年過完了。

  樂,我過年就是一家人吃過年夜飯就守著電視機看“春晚”,當然,大年三十就是我和孩子們的天地樂園。比如:長輩們一般會跟小輩壓歲錢,或者,前幾天買來的鞭炮,就一起放掉。

  這些活動均以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春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民風民俗作文8

  老家的人們都愛唱戲,更愛聽戲。每逢村子裡有了什麼喜事,必定先請個豫劇班子,在家門口搭個戲臺,這麼唱下去。一般持續三天左右,這三天裡,可忙壞了人們:一大早兒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後回家拿個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飛也似地趕去看戲,只怕耽誤了劇情。

  看戲時,人們把整個戲臺“包圍”得水洩不通,裡三層外三層的,就像蠶吐出的絲,裹得緊緊的。若是你來晚了,那就站在外面豎著耳朵聽吧,這人群是任憑你怎麼擠也擠不進去的。

  豫劇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馬金鳳等,她們可是諸多戲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歡聽常香玉的戲曲,她的聲音變幻無窮,有時如大海的濤聲般渾厚,有時又如小溪的流水聲般恬美,有時候喜氣洋洋的,有時候又使人感到無比的憂傷。

  出門在外的遊子聽到這熟悉的鄉音是都會禁不住潸然淚下,想起幼時依偎在母親的懷中,聽她哼唱著豫劇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說並不會留太長時間。我很驚奇,問:“難道北京不好嗎?”姥姥搖搖頭,說:“這裡沒有使我魂牽夢縈的豫劇!”

民風民俗作文9

  提起陝南安康農村喝的酒,好多人都知道,這一帶的農村喜歡喝一種自家燒的酒,這種純糧食或者純果酒,喝起來酒勁兒柔和,不上頭,不傷身,同時還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原來農村條件差,一般招待人只有用自己燒的酒來招待,後來招待貴客一定要用瓶裝酒,顯得氣派有檔次,現在隨著人民飲食結構發生變化,無論走到那裡,高度酒接受的人越來越少,人們都喜歡喝一口農村燒的酒,尤其是縣城的人,有機會就去農家樂遊玩,順便來上一罐苞谷酒或者柿子酒等,而農村人則以自家燒的酒拿出來招待貴客,一是珍貴和尊敬。

  說到酒,不能不提醪糟,一種米酒,家裡來了人,好客的主人趕緊走進廚房,先給客人煮上一碗雞蛋醪糟,所謂“燒喝的”,然後才收拾做飯,把好菜和燒酒拿出來敬奉客人。

民風民俗作文10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滿族就是這五十六朵花中鮮豔的一朵,滿族的服飾也有著自己的特色。

  滿族服飾是對我國現代服飾影響最為顯著的少數民族服飾,至今及以其獨有的魅力,成為大家喜愛的服飾。

  男子的衣服喜用青、藍棕等色的棉、綢、緞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青色腿帶,腳穿棉布靴或皮靴,冬季穿皮質烏拉。

  女子服飾多用各種色彩和圖案的絲綢,花緞、羅紗或棉麻製成。有的將旗袍上繡成一組圖案,有的在衣襟、袖口、領口、下襬處鑲上精緻的花邊。腳著白襪,穿著盆底繡花鞋,褲腿扎青、紅、粉紅等各色腿帶。盤頭翅,梳兩把頭或旗髻。她們的腰間或衣服上掛上荷包等。這樣又給旗袍增添了一道色彩。

  當然,滿族不僅有獨特的旗袍,還有漂亮的頭飾。旗頭,滿語稱之為“答拉赤”它是滿族婦人在一般禮儀或婚禮上佩戴的頭飾。是以鐵絲或竹藤為帽架,用青絨或青紗為面的.扇形頭飾。上面還繡圖案,鑲珠寶或插各種花朵。戴上這種飾品,再加上長長的旗裝和高底旗鞋,使她們分外穩重、文雅。

  滿族的服飾真是又漂亮又獨特啊!

民風民俗作文11

  門神也是和春聯有著同樣地位的一件春節必備品,但是隨著文化的發展,它已經不多見了。

  我個人認為它的衰弱應該是因為現代建築對於大門的改革,門神的畫像很難在這裡找到一席之地,便逐漸消散了。

  經過多方尋找,我終於看到了它。

  聽賣畫人介紹,這是神茶及鬱壘的畫像,他們一個手執鋼鞭,一個腰帶鐵鐧,大有怒髮衝冠之勢。

  透過資料,我瞭解到,在上古的時候,有神萘鬱壘倆兄弟,他們住在度朔山上。

  採摘野果,摘種桃樹生活。

  在度朔山上有一棵桃樹,樹蔭如蓋。

  一天,鬼王想在這裡偷些桃吃,便叫小鬼去摘,但卻被兩兄弟打了一頓,鬼王一氣之下,現出原形,在晚上闖進了兩兄弟的住所。

  兩兄弟沉著冷靜,制伏了鬼王,把他扔去餵了老虎,眾鬼便對他們俯首聽命。

  每天早上,他們便在這桃樹下檢閱百鬼。

  如果有惡鬼為害人間,便將其綁了喂老虎。

  後來,人們便用兩塊桃木板畫上神茶、鬱壘的畫像,掛在門的兩邊用來驅鬼避邪。

民風民俗作文12

  灶祭之後,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年了。

  春節前,家家要徹底清掃,人人都理髮洗澡,準備乾乾淨淨過新年。民諺道:“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撣塵土,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理髮師傅們這時也挑著挑子走街串巷,忙於為人理髮。節前,一般人家在門上貼門神、門框上貼春聯,門楣上掛掛箋,門前插芝麻秸。屋門上貼有”抬頭見喜“等吉祥文句,窗上貼剪紙。屋內擺設的八仙桌、太師椅帶上桌圍椅帔。條案正上方掛上有吉祥圖案、語句的中堂、對聯。條案前方桌上擺設五供、高足盤,放上蜜供或年糕。屋裡掛起大紅燈籠。牆上要貼年畫、福字。

  除夕和元旦是春節的高潮,守歲辭歲、送神仙、接灶、祭祖先、吃團圓飯、過橋、摸門釘、拜年等,活動繁多。舉行”接神“、”接灶“儀式時,要將”接神桌“放在院中,置”百份“於案上。”百份“亦稱”天地“,上繪有天地間諸神像。在”百份“前要擺設蜜供、年糕、餃子、蘋果等祭品。夜深之後,人們點上紅燭,開啟大門,燃放鞭炮、燒”元寶“、”接神咒“,貼上準備好的新灶君爺神像。接神完後,一家人在神壇前行叩首禮,並祭拜家中的祖先像或家譜。

民風民俗作文13

  春節,我相信,這個詞語大家都不陌生。來,咱們廢話少說,接下來就讓我講一講咱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吧!

  你知道咱們的傳統節日春節都要有那些東西呢?嘿嘿,沒錯,春節咱們要準備:魚、肉、菜、年糕······最重要的是要買鞭炮、對聯和福字。下面,就讓我講講我這一次過年的經歷吧!

  早上(當然,不是過年的那天早上),媽媽帶我出去買鞭炮、對聯和福字去,大街上早就擺滿買年貨的攤子。我對媽媽說:“媽媽,咱們先期買鞭炮吧!”媽媽爽快地答應。

  我們走進一家買鞭炮的店鋪,我相中幾盒小鞭,我對媽媽說:“媽媽,我要這些。”“沒問題。”媽媽爽快的說媽媽也買些掛鞭。

  買完鞭炮,媽媽又帶我走進賣福字合買對聯的地方買一些福字、對聯等回到家貼在窗上、門上和牆上。

  買完東西,我們回到家,把福子和對聯堆在門上和牆上。

  這就是我第一次去和媽媽每年貨的經歷(以前都在爺爺家玩,沒空去),怎麼樣?

民風民俗作文14

  春節西固區福利一校三年級一班我國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有精美的民間工藝,如剪紙、捏泥人等。有古老的民間藝術,如戲劇、皮影等。還有許多風俗習慣,如春節放鞭炮,穿新衣,貼對聯,貼窗花;端午節賽龍舟,吃粽子等。其中,我最喜歡春節。春節是我國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它有著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春節的另一名叫過年。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兇猛異常,長年身居海底,每到除夕這天,人們就逃往深山,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一個老人,用門上張貼的大紅紙、屋內的燈火、“噼裡啪啦”把“年”嚇跑了。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燈火通明。第二天,人們走親訪友,並以各種活動方式慶祝春節。小朋友,讓我們把春節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吧!

民風民俗作文15

  眼看著春節就要來了,我的心怦怦直跳。在度過了緊緊張張地臘月30日,終於迎來了20xx年的春節。對了,為什麼要過年呢?下面就讓我來告訴你吧!

  從前,有一隻大怪物,名字叫“年”。“年”在除夕那天總是會出現,並欺負一些人家,有一天,“年”又來了,許多家都受到了“年”的襲擊,只有那些門上掛著紅窗簾和門前生著火,十分熱鬧的幾戶人家沒有受到襲擊,應此人們知道了“年”就怕這三樣東西,於是每到除夕人們便用這三樣東西把這隻大怪物趕走了,久而久之,便流傳下來成了習俗。

  記得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吃完了團圓飯,便和弟弟一起跑到了樓下的空地上放起鞭炮。其中我最喜歡的是老鼠炮,它一邊飛一邊還發出了“吱吱”地聲音,好像在上天之際還想呼喚同伴一起去天上偷東西,把我們逗得笑死了。

  放完了鞭炮,我就和親戚朋友們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那精彩的表演讓我心情十分開朗,有相聲、有小品、還有魔術……十分好看,比如,那一個叫“我忍不了”的相聲,這是講一些不文明的事,然後那個人看了連聲叫忍不了,可是他卻以不文明的形勢提醒別人,當時,把我們逗得哈哈大笑。

  一個春節就這樣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