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都做過哪些官?
導語: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縣),生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與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那麼,孔子一生都做過哪些官?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孔子一生都做過哪些官?
孔子,一個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奔波一生的人。有人說,孔子是個官迷,在他事業的最高峰——剛剛任代理相國的時候,曾經控制不住內心的喜悅之情,面露喜色。而且,他周遊列國的目的,就是為了謀求官位。
當然,此種說法看似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孔子當官的目的有時為了什麼呢?——撈錢?榨取民脂民膏?當然不是,而是為了恢復周禮(看過電影《孔子》的人,對此一定有很深的印象),為了宣傳他的治國理念。
那麼,孔子一生之中都做過哪些官,取得過哪些業績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一下三十歲之前孔子所做的官:
孔子當的第一個官是季氏吏,也就是魯國三大家族“三桓”之一季氏家族的小吏。是管什麼的呢,負責管理倉庫的。說白了,也就是個倉庫管理員。但是,孔子是個對工作相當負責的人。短時間內取得了較高的業績——倉庫出納的錢糧有條有理,很是清晰明瞭(料量平),眾人歎服。
很快,由於工作認真、負責,孔子便有小小的倉庫管理員司職吏。司職吏是幹什麼的呢,是專管牧場養殖工作的小官。當然,應該比悟空兄弟的官級大些。於是,按照孔子的工作態度,同樣又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牛羊滿圈(蓄蕃息)。
以上是孔子三十歲之前的當官經歷,現在我們再來看看孔子三十歲之後的:
孔子三十五歲那年,魯國由於貴族的一次娛樂活動——鬥雞,引發了一場政變(一場由鬥雞引發的政變)。政變中,魯昭公被驅趕出魯國,逃到了齊國,魯國很快陷入了混亂之中。依照亂國不可留的想法,孔子也跑到了齊國。而且,很快便找到了工作——高昭子家臣。
家臣是什麼官呢?我來告訴大家,它是春秋時各國卿大夫的臣屬。卿大夫家的總管叫作宰,宰下面又有各種各樣的官職,通稱為家臣。
由於高昭子在齊國師正卿,具有相當高的地位以及屬於自己的封地。自己畢竟得留在都城輔佐國君,但封地也得需要人來打理。於是,孔子到達齊國後,很快便應聘成功。
其實,孔子並不想做什麼家臣。他來齊國是有高追求的,他想透過高昭子的關係來攀登上齊景公這條大船。但是,他的'如意算盤被一個人給識破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晏嬰同志。由於孔子和晏嬰執政理念不同,同時也為了維護住自己的地位,晏嬰極力勸諫齊景公不要任用孔子。他告訴齊景公:孔子是來回復周禮的,而現在周室衰亡,禮崩樂衰已經很長時間了。再說了,孔子身上的禮儀太多、太繁瑣了,我們就是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夠學的會、學得完(累世不能殫其學)。
於是,齊景公打消了任用孔子的意念。
於是,孔子想在齊國留仕的想法是徹底泡湯了。
既然齊國不想留自己,自己又何必再留在這裡呢。於是,孔子又回到了魯國。
魯定公九年,孔子五十歲。這一年,魯國季桓子所在封地——費邑的大總管(也就是邑宰)公山不狃,發生政變,背叛了季桓子。公山不狃早就聽說了孔子的才華,於是便給孔子下了聘書,上面答應,一旦攻滅季氏家族,保證重封孔子,任以高官。
已年過半百的孔子,對這次邀請動了心。雖然他知道公山不狃的行為是不對的,雖然他知道一旦加入,便會九死一生。但他依然想去。因為天下的君主沒有人賞識到自己的才華,只有公山不狃,自己馬上就要老了,還有多少時間會等待自己施展自己的抱負呢。
就在這時,命運之神睜開眼睛,眷顧了一下孔老夫子。宮中來人,魯定公下令任命孔夫子為中都宰。中都宰也就是中都這個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
當然,由於表現突出,孔夫子很快又升任為魯國的大司空。大司空一職,相當於建設部部長。
看來孔子升遷的還真快,直接由地方官升任為中央部長,這在任何時期都是極少見的,一般人還真來不了。
接著,孔夫子有由大司空攝行相事。這一時期的業績:
1)魯定公十年,齊魯夾谷之會。挫敗了齊國君臣想要要挾魯定公的意圖。維護了魯國的尊嚴和地位,使齊國短期內不敢對魯國動手。
2)魯定公十三年,墮三都。當然,由於成邑宰的極力反抗,最後只墮了兩個——費邑和郈邑。
魯定公十四年,孔夫子五十六歲。這一年,他由大司空轉任為大司寇,併兼任相代理國。
期間業績:誅殺亂臣少正卯;穩定魯國物價、路不拾遺、商客賓至如歸。
很快,魯國的復興讓鄰近的齊國害怕啦。於是,他們向魯國發出了“糖衣炮彈”(美女、駿馬、珠寶)。於是,魯定公很快便被擊倒,整日沉迷於女色歌舞聲中,開始疏遠孔子。
看到此種情景,孔子對魯國徹底失望了,開始了為期十四年的周遊列國。期間,雖說也有諸侯不時的召見孔子,但卻因為種種原因,最終沒有達成合作的意向。
也就是說,孔夫子的為官生涯至於魯定公十四年、自己五十六歲的時候。他從最基層的倉庫管理員做起,一直做到代理相國。期間,在工作及其閒暇的時候,他都會自然不自然的傳播一下週禮,只是為了自己的理想、那個美好的社會。
在他打包袱準備前去的時候,子路拽住了他——想當官想迷啦,什麼人叫你都去,不怕留下一個壞名聲啊!
在子路的極力勸說下,孔子終於放下了手裡的包袱,默默地看著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