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馬恩華的故事
導語:馬恩華,曾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的前河北保定一棉紡織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書記,被譽為“社會主義企業家”。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人物故事,歡迎閱讀與借鑑,謝謝!
馬恩華,一個人們難忘的名字。他以“拼搏”精神,改變了企業的貧困面貌,爭創了全國一流業績。
1963年從青島紡織工學院畢業後,馬恩華被分配到保定國棉一廠工作,其間曾任技術員、車間主任兼黨支部書記、高階工程師。1984年出任廠長時,企業處於管理混亂、產品積壓、人心浮動、職工發不出工資的困難時期。看到積壓漲庫的棉布和停轉的紡機,聽到工人們因開不出工資而發出的嘆息,馬恩華心急如焚。
為了企業的發展,馬恩華不畏艱難,敢於創新。他認真執行黨的方針政策,負重奮進,銳意改革,開拓進取,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帶領職工艱苦奮鬥。經過10年努力,不僅使一個瀕臨倒閉的企業恢復了勃勃生機,而且使企業進入全國同行業一流水平,1994年實現利潤居全國同行業之首,固定資產淨值相當於1984年的10倍。
馬恩華為國家和人民創造了財富,而他當廠長十幾年間,始終房子面前不伸手,票子面前不動心,任人唯賢不徇情,生活待遇不特殊,最後積勞成疾,不幸病逝。這位曾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等光榮稱號的前河北保定一棉紡織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兼黨委書記,被譽為“社會主義企業家”。
人物故事
1985年他上任的第二天,就到食堂和炊管人員共同研究如何提高飯菜質量,並特別批准購買了電冰箱、饅頭機、電烤箱等,改善了職工就餐條件。一次,二布車間有名女工上中班胃不舒服,馬恩華進廠值班路過,見她蹲在地上臉色蠟黃,忙上前問明原因,叮囑值班長親自把她送到了醫院。一天凌晨,天降大雨,五點多鐘馬恩華就急步趕到廠裡,親自交代了安排接送工人的班車,車派出去後,他又考慮雨大,能見度低,職工騎腳踏車易出事故,就又把廠裡的麵包車全部派了出去。他看到擋車工每天巡迴幾十裡,工作鞋底太薄,幫太緊,老是走動,血液聚在腳上,鞋卡得腳難受,馬恩華就指令勞保部門馬上購買厚海棉底寬鬆的工作鞋……
1987年,企業經濟效益逐步好轉,便先蓋了4棟職工宿舍樓。1992年廠裡原來的職校高中取消了餘留教室,馬廠長決定將房子騰出給廠幼兒園,使幼兒園托幼從不足300增加到600餘名,緩解了職工子女入托難。由於馬恩華對職工生活的高度重視,10年中,廠裡為職工辦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好事64件,解決了生活上的十大難題,職工年收入從不足500元-躍升到7000元。
住房問題是企業最敏感的問題,在分配住房上,馬廠長又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呢?隨著經濟效益的好轉,廠裡先後蓋起36棟家屬樓,但仍然僧多粥少。馬恩華帶頭不要新房,一直住在聞廠區四五里外的化纖廠生活區,他主張在分房條例中明文規定:幹部工人一個標準,先工人後幹部。一次,幾名職工為住房困難,合夥到廠長家訴苦,其中一對夫婦憋了一肚子氣,事先還準備好了“腹稿”,非要在馬恩華家裡鬧一場不可。誰知,當他們推開馬恩華的家門,看見廠長的女兒在廚房裡爬著個小凳子正寫作業。馬廠長一家三代,也只住了兩間房,人們一下子沒了氣。那位憋了一肚子氣的女職工一把拉住丈夫:“咱走吧,廠長家住的更擠,咱還說什麼?”。其實,按照條件,老馬有三次機會可以改善住房狀況,但他三次都把可分到的房子讓給了工人,直到職代會代表們給他“改條件”硬逼著他,他才在第四次分房時搬進了新居。在這以前,馬恩華一家5口三代同室居住化纖廠普通工人住宅樓,房子小兒子睡覺的床尾還要放兩個木箱,兒子長身體,一天對父親說:爸爸能不能把床支長點我好伸腿呀。老馬當廠長後,上下班仍是騎著一輛破舊的飛鴿牌腳踏車,他是近視眼,颳風下雨和晚上下班回家路看不太清,老馬遇到不好天氣索性停下車來走。就這樣騎車上下班,雨裡雪裡摔了多少次,連他自己也說不清。1992年3月廠裡召開職代會,保定市總工會藉機搞調查研究,對老馬進行民意測驗,有359名職工代表參加的無記名投票,有358張選票齊刷刷地填寫“優秀”唯一一張棄權,那就是他自己,他說:“夠不夠格,職工說了最準”,老馬贏得了保定棉一廠8000名職工的心。今年省委組織部考察企業班子的結果,馬恩華獲取103張無記名投票的102張優秀票,一張稱職票。馬恩華經常收到職工寫的合理化建議書,長的千言、萬言,有的只短短几行。有封給馬恩華的信這樣結尾:“給您寫這些,只是要盡一名主人之責。”有的職工寫道:“不免偏頗之見,但實出愛廠之心。”10年來,全廠職工共提合理化建議27894條,發明創造2264項,創可算經濟效益4349萬元。每當馬恩華捧著這一封封建議書時,就猶如捧著一顆顆滾燙的心。他感慨地說:“有咱工人這樣的熱情,這樣的支援,企業還愁搞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