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合集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透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相信寫作文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7篇,歡迎大家分享。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1
漢族居房建築的民族形式為斗拱挑簷的木結構,俗稱“大屋頂”。這種民族形式的住房建築,最早萌芽於半坡遺址草泥木柱網結構和河姆渡遺址幹欄式榫卯結構的房屋。經過長期的交流和融會,西漢時形成了以“秦磚漢瓦”和木結構的完整的建築結構體系,史稱之為“土木之功”。這種斗拱既起支撐的力學作用,又有裝飾的藝術效果,體現了漢族住房建築濃厚的民族風格。在歷史發展中,這種大屋頂的民族形式又分成琉璃瓦、雕樑畫棟的宮殿形式和青磚黑瓦、樸素簡易的民居形式。
漢族建築佈局的特點一般是平而向縱深發展,分上房下房、正房側房、內院外院,樓最高不過二層,往往形成左右嚴格對稱,庭院與建築物融為一體,封閉獨立的住宅建築群。
漢族建築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築。
現在,城市雖出現不少高層住房建築,但重要的建築物往往採用漢族傳統的民族建築形式,如北京的十大建築就保留了濃厚的民族風格。在農村,北方仍流行四合院,南方還興建五間堂。新的建築材料雖已出現和普遍使用,但大量的、基本的還是“秦磚漢瓦”的磚木結構或泥木結構的房屋。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2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就是生於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江州塗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後,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三千多年來,重慶處處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處,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園,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大足石刻,彙集了中國唐、宋時期石窟藝術的大量珍品;合川釣魚城,儲存著南京軍民抗擊蒙哥軍隊入侵的古戰場遺址,
。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陸游、郭沫若等,都在這裡寫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遊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範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群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3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據說這個節日是在古代時流傳下來的,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這一天會進行包粽子、賽龍舟等許多有趣的活動。
端午節的早晨,長輩就會起早貪黑的將艾葉、蒲草、桃枝貼在門上。常聽大人們說,端午節會有鬼在街上流蕩,也許這是驅鬼辟邪,不讓這些鬼為非做歹吧!按照我們這的習俗,端午節要包粽子。我們全家人都開始準備包粽子的材料,等各種準備工作,做好這些之後,我們就洗好手開始包粽子了。粽子一般用黃米或糯米做成,把包粽子的竹葉泡在盆裡一天一夜。再用葉子把粽子包成三角形,粽子包好後,放到大鍋裡,慢火煮幾個小時。煮好後,開啟鍋,芳香四溢,竹葉的香味,粽子的清香,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接下來便是賽龍舟了,龍舟花樣可多了,有的龍舟頭有些搖擺不定,有的`像極了活靈活現的真龍,有的船身有著各種樣式的條紋,在江裡隨著鼓聲自由翱翔。賽龍舟需要隊員們的同心協力、奮力拼搏。它發揚了我們中華民族奮力拼搏的精神,也宏揚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美德。
中華民俗源遠流長,這不是迷信,而是傳統習俗。我們應該去尊重它、保護它。讓古老的傳統文化成為民族的和諧,為經濟的騰飛做出貢獻。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4
歷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主人請客以大吉、檳榔(古俗敬檳榔,今用青橄欖代之),共品工夫茶,客人贈上大吉賀主人吉祥如意,主人要以大吉回贈,俗謂轉敬式換吉,意在回敬美好祝願。
初一早,不少舞獅班及英歌隊敲鑼打鼓到各村各戶參拜賀年,主人燃放鞭炮以迎。還有手搖萬年青葉(俗謂搖錢樹)或手執書有“招財進寶”等吉利句小紅紙貼於人家門上的;或是吹嗩吶、敲竹板、唱歌謠、做四句、說吉利話挨家賀年的,都趁著討點賞錢。初二、初三日鄉村圩鎮多組織有慶新春文娛活動,除搭戲棚演潮劇、山歌劇、做皮影戲外,還有大鑼鼓隊、虎獅隊、英歌隊、舞龍隊等沿街挨村寨xx表演。今還有映電影、賽球、書畫展、猜謎語等。白天夜晚人們成群結隊盡興遊賞觀看,一片迎春的熱鬧喜樂氣氛。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鄉在山西,我喜歡我的家鄉,爺爺和奶奶經常給我講山西的一些民間風俗和傳說,所以我瞭解一些山西的民間風俗,比如:二月二龍抬頭、添倉節、桃花節、寒食節、走麥節、乞巧節、敲鑼兒節、中元節、過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二月二龍抬頭。
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圖個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這個節日奶奶總會讓我去理髮。
但我不喜歡理髮,小時候總擔心剃頭刀子傷到我,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就嚎淘大哭,幾個人都按不住,媽媽和奶奶為了讓我順利理完髮,會答應我一些平時不能滿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時,家鄉的人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我特別喜歡吃餃子,奶奶包的餃子好吃極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還會和奶奶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我喜歡幫媽媽擀餃子皮,還會包象包子一樣大的餃子。所以每到這一天,我很開心,我喜歡這個節日。
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山西做客!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6
端午節的來歷和習俗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端午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又稱重午節。端午節是我國各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動逐漸為吃粽子、賽龍舟、佩香囊、喝雄黃酒。端午節又稱:夏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等。今天的端午節,更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裡,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就不會去咬屈原的身體。人們見後紛紛仿效,一位老醫師則拿來一罈雄黃酒倒進江裡,說是要藥暈蛟龍水獸,以免傷害屈原。後來飯糰為蛟龍所食,人們想出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粽子的樣子。
以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端午節還有許多習俗,比如:掛艾葉菖蒲:在端午節,家家都將艾葉懸於堂中,剪為虎形或剪綵為小虎,貼以艾葉,婦人爭相佩戴,以僻邪驅瘴。用菖蒲作劍,插於門楣,有驅魔祛鬼之神效。
民俗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7
我們國家有56個民族,各民族的服飾各有特色,五彩繽紛、絢麗多彩。少數民族服飾歷史悠久,風格奇異,是民族的重要標誌。少數民族同胞每逢過年,過節或喜慶的日子,穿上絢麗的民族服裝載歌載舞,更是增添了節日喜慶氣氛。
在我國雲南中部和南部的彝族姐妹頭上戴著一種美麗的帽飾。這種帽形狀像雞冠,俗稱“雞冠帽”或“公雞帽”。說起來,其中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對人人羨慕的彝族情侶,姑娘美麗善良,小夥勤勞勇敢,白天一起放羊,晚上夥伴們對歌跳舞,然而他們的愛情引起了森林魔王的嫉妒。有一天,他們在森林裡約會,終於讓魔王找到了下手的機會,小夥子為了保護姑娘不幸慘遭殺害,姑娘逃到了另一個山寨,魔王還是緊追不放。這時,山寨的雄雞正好高叫,這聲音嚇跑了魔王,於是姑娘抱起一隻雄雞,來到小夥身旁。在威武雄壯的雄雞高叫聲中,她的戀人居然復活了,魔王也不再來招惹他們,他們終於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
雄雞驅魔的傳說就這樣在彝族中廣泛流傳。姑娘把象徵喜祥的雞冠帽戴在頭上,希望雄雞永遠保護自己,於是雞冠帽成了彝族的一種服飾,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