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我和書的故事>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

  一本好書,可以陶冶人的性情。一本好書,對於我們為人處事都有極大的幫助。今天小編就來分享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請各位讀者好好欣賞和借鑑。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一)

  我非常喜歡讀書,爸爸就給我訂了《經典閱讀》這本雜誌,我非常喜歡。

  在《經典閱讀》的知識園地裡面,我最喜歡“黑米動物園”這個小欄目,它讓我認識了刺蝟、袋鼠、青蛙等許多動物,知道了許多動物的生活習性,懂得了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保護他們。

  在《經典閱讀》的“大受啟發的故事”欄目中,讓我最受啟發的故事是《這是個好事》,它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好事和壞事是會互相轉換的,碰到困難時,只要我們多想想辦法,困難就不是困難了。《這是個好事》講了這麼一個故事:

  從前,一個王國裡有一位大臣,碰上任何事情都愛說“這是個好事”。有一天國王和大臣一起去打獵,國王被槍炸掉了一根手指頭,大臣卻說:“這是個好事。”國王一氣之下把大臣關進了牢房,大臣還是說“這是個好事”。過了一段時間,國王又去打獵,不小心被食人族抓住了。食人族十分迷信,見國王少了一根手指頭,認為不吉祥,就把國王放了回去。國王回去後對大臣說:“你說的對,我少了一根手指頭確實是好事。但我把你關進牢房時你怎麼也說是好事呢?”大臣說:“你不把我關進牢房,我就要和你一起去打獵,食人族把我們抓住時,我是個完整的人,不就被食人族吃掉了嗎?現在你把我關進牢房,食人族不就吃不上我了嗎?你說這不是好事嗎?”國王聽了恍然大悟。

  就是這個故事,使我長大了許多,使我在面對任何困難時,都能笑口常開,做一個快樂的小男孩。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二)

  童年是豐富多彩的,我是在精彩的經典中成長著。從不識字開始,我的腦子裡便有了一兩本名著,《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是我的最愛。因為經常聽或看這些經典作品,《三國演義》中的桃園三結義、白帝託孤、七擒孟獲、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火燒新野、群英會、三氣周瑜、周瑜打黃蓋……都是我嘴邊的談話材料。

  《西遊記》裡唐僧的虔誠善良,孫悟空的神通廣大,豬八戒的憨厚單純,沙僧的任勞任怨,我如數家珍。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豬八戒背媳婦“……也曾是我最喜歡的故事。慢慢地,我上學了,接觸的書籍越來越多。一年級時跟著爺爺背《三字經》、《千字文》,三年級時迷戀《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十萬個為什麼》,四五年級在老師的指導下拜讀經典著作,比如《鋼鐵是怎樣練成的》、《古詩三百首》、《宋詞精選》。如今,在老師的啟發下,我虛心學習《弟子規》、《兒童》。在這些經典讀物中,我最喜歡的是《唐詩三百首》、《宋詞精選》。因為這些精彩的古代詩人、詩作,給了我學習、生活的啟迪、激勵,是他們鼓舞著我奮發向上,不斷前進。我喜歡根據古詩改編的一首歌曲:床前的月光,窗外的雪,高飛的白鷺,浮水的鵝,唐詩裡有畫,唐詩裡有歌,唐詩像清泉,流進我心窩;楓橋的鐘聲,巴山的雨,邊塞的戰士,異鄉的客。唐詩裡有苦,唐詩裡有樂。

  唐詩是祖先在向我們訴說。就是在這朗朗上口的古詩吟誦中,我讀懂了中國,讀懂了我們的文化,讀懂了人生百味。俗話說的好: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詩。在經典的陪伴下,我的閱讀水平、寫作水平提高了,老師把我寫的當經常做範文來評講、欣賞,因為寫作,我也多次參加各種競賽,並獲獎。我覺得成功與成績的取得是與我愛讀經典是有關的。古詩,我的童年夥伴。你像我的影子伴隨我:今天,我在古詩中遨遊;明天,我將用知識去創造生活。是書讓我慢慢地認識世界,是書使我懂得做人的道理,是書令我開闊視野,是書教我無窮的知識。在我的心裡,每一本書都像知識海洋裡的朵朵浪花,閃爍著奇光異彩,令人遐想飛揚……是的,我愛古詩,在我傷心的時候,是古詩讓我忘記了悲傷;在我快樂的時候,是古詩與我一起分享甜蜜;在我衝動的時候,是古詩與我一起保持冷靜;在我迷茫無助的時候,是古詩鼓起我生活的勇氣與膽量;在我舉棋不定的時候,是古詩堅定了我的夢想與信念。

  在我的心裡始終有一種聲音在唱響:古詩,我喜愛你;經典,我崇拜你!老師說,有人生信仰的人才能執著向前,向前。我相信,也堅信,是經典激勵著我,揚起我生命的風帆,向前,向前,再向前!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三)

  何為經典?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具有典範性、權威性的著作;何為成長?百度百科上的解釋是指隨著時間的推移向著圓滿成熟的生長。在成長的道路上,經典就像是我們腳下的臺階,一步一步,一層一層,引領我們踏上生命的雲端。

  何為經典?當我手捧《紅樓夢》,感受大觀園深處寶玉與黛玉的愛恨嗔痴;當我閱讀《水滸傳》,感受水泊梁山上眾位好漢的豪義無雙;當我閱覽《麥琪的禮物》,感受那一對貧窮的小夫妻彼此間互相為對方付出的心;當我翻開《巴黎聖母院》,發現矮小和卑微如卡西莫多,也有那般美麗的閃閃發光的心。經典是美好的,是不朽的,我在經典中收穫了一個個成長的必須品:善心、博愛與美德。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經典。書能增加人的氣質,經典更能使人的境界昇華。我們一點點地成長,不可能一下子明白世間的美與醜,善與惡,對與錯,此刻,經典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他們指引著我們一步一步走向光明,走向希望,讓我們像純淨的萌芽一樣,漸漸綻放出嘴動人的花。

  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加增生命的厚度。經典是我們在成長道路上最佳的助手。經典讓我們感知許多,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以一種最堅定的力量,支撐我們對正義的信念,對友情的執著,對親情的感恩,對大自然的尊重,對成長的.期待……

  墮落就像是沼澤地,不知不覺間陷入,再拼命掙扎也於事無補,唯有經典才能拯救自己於水深火熱之中。當一個人的心靈被滌盪乾淨,且熠熠生輝,前方還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前進的步伐?經典是聖潔的甘露,滌盪我們的心靈,滋潤我們成長。

  我們中的每一個都需誦讀經典,擁有經典就彷彿擁有了太陽,縱使前方的道路荊棘遍佈,經典依然會像那陽光,驅散了陰霾,折射出彩虹的光芒。

  我和書的故事:我愛經典閱讀(四)

  “人之初,性本善……”耳邊縈繞著琅琅的讀書聲,讓我不禁想起,剛剛接觸到“經典誦讀”時,根本不明白背這些“之乎者也”的東西有什麼用,但我還是認真地把經典誦讀堅持了下來。

  不知不覺間,我發覺自己變了:我不再像以前一樣毛毛躁躁,而是能夠靜下心來做事;我做什麼事情不再半途而廢,而是能夠堅持到底;我不再崇尚一些流行膚淺的東西,而是喜歡鑽進書本里去研究深奧的知識……有些經典詩文,儘管背誦時一知半解,但是總在經歷一些事情之後,會有一些恍然大悟的認識。後來我還發現,我的記憶力似乎也悄無聲息地增強了。從《三字經》、《弟子規》等經典之作中,我明白了怎樣做人,怎樣孝親愛友,更明白了“百善孝為先”的道理。

  從《三字經》裡面的“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當所執”中,我反省自己:黃香從小就知道用自己的身體去溫暖父母的被子,而我也是父母含辛茹苦撫養大的,難道不應該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父母嗎?這樣反思時,我腦海中又出現孟郊《遊子吟》裡的詩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還有《三字經》裡面的“瑩八歲,能詠詩,泌七歲,能賦棋”。別人七八歲就能詠詩作畫,棋藝精通,而我難道還不如七八歲的孩子嗎?讀了這些經典作品,我不但懂得了仁義禮孝的行為準則,還激發了我奮發圖強的意識,更使我明白了怎樣才不虛度年華的道理。從讀書中,我收穫了善良與樂於助人;從讀書中,我收穫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從讀書中,我收穫了人生的喜怒哀樂;從讀書中,我收穫了成長。

  《經典誦讀》這本書,像朋友一樣,伴我成長,默默地指引我一步步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