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第二單元]觀察日記X則> 關於觀察蝸牛日記五篇

觀察蝸牛日記

關於觀察蝸牛日記五篇

  時間如快馬般匆匆,一天又過去了,在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讓我們今天做個總結,寫一篇日記吧。那麼什麼樣的日記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觀察蝸牛日記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觀察蝸牛日記 篇1

  20xx年10月24日星期二多雲

  我們今天老師要求要捉一隻或買一隻小動物,我選擇的是蝸牛。我從自家(露天)小花園裡捉了兩隻蝸牛,把它養了起來,它們的樣子小小的,有兩隻細細長長的處,如果你仔細看,還會發現,他的牙齒的數量,你是數不清的。

  20xx年10月25日星期三多雲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脾氣。我養的這兩隻蝸牛,他們都有著很固執的脾氣,把它放進水裡,他非要爬上岸來。

  20xx年10月28日星期六多雲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嬉戲,我養的這兩隻小蝸牛。他們倆很喜歡在一起玩,有時,一隻蝸牛爬在另一隻蝸牛的身上,有時,另外一隻蝸牛爬在一隻蝸牛的身上,他們都是一對不離不棄的好夥伴。

  20xx年10月29日星期天多雲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進食,我養的這兩隻小蝸牛。進食的速度,都很慢很慢。我先放了幾片葉子在他身旁,過了一個小時,我去看它們,發現葉子才少了一片。

  20xx年11月7日星期二晴

  今天老師讓我們觀察小動物的休息,他們只要一睡著就一動不動,把頭縮進了殼裡,只有用水,泡一會兒她才能醒來。

觀察蝸牛日記 篇2

  12月1日星期一雨

  蝸牛,大家一聽到這個動物一定都十分熟悉,每每到了夏天蝸牛就蠕蠕爬出來了。我們四年級也曾觀察過,但不是很仔細,只記得這蝸牛揹著一個殼兒,像一座小房子,有兩根長的觸角和兩根短的觸角,並且這蝸牛殼上有很多圈,十分有趣。你看了我這點兒觀察,一定認為我十分粗心。但我知道大家一定在平時邊沒有留意吧,因為這蝸牛太不起眼,人類隨便一踩,就死了。但我卻覺得它是那麼的了不起,每天都要揹著這麼重的殼兒闖天下,並且它的爬行速度也十分慢。它沒有大象那麼大,也沒有兔子跑得快,更不會像鷹一樣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的飛翔。一次偶然的機會上,我在草坪上發現了幾隻蝸牛,只見蝸牛在吃草,我起了一點疑心,蝸牛會吃草?(我的科學知識可淺短了),我就隨手抓了幾隻,放在一個花盆上天天的觀察。

  12月2日星期二晴

  我捉了4只蝸牛並把它們放在了花盆上。一開始它們好久不動,我還以為死了呢,可幾個小時,它們好像適應了環境就開始爬行。我舒了一口氣,我所觀察蝸牛是小小的,並且蝸牛的殼是淡黃色的,殼上面有一輪輪的圈如樹根上的年輪,由中點順時針向外圈繞開形成螺旋。蝸牛的身體是白色的,軟綿綿的,好像一件羽絨服,一揪癟了,過了一會又胖了,十分有意思,有時候摸著摸著,我會感到十分舒服,蝸牛的頭有點兒圓圓的,上面有四根觸角,有二根長的和二根短的,長的長在頭頂上,觸角上有兩個像針尖一樣的黑點,這就是蝸牛的眼睛。不管它們做什麼,總是把兩根觸角向上豎著,還一擺一擺的,擺個不停活像兩根電視的天線,而兩根短的便長在它的頭上,是幫它吃東西用的,有趣吧!

  12月3日星期三晴

  我將一隻蝸牛抓到了桌上,那蝸牛開始爬行了,它所爬過的地方會留下白白的,十分粘的液。我見蝸牛爬了,就忍不住,用手輕輕地去碰了它的觸角,沒想到蝸牛好像老鼠見了貓十分害怕,馬上把觸角縮了回去,可有意思了。如果我碰的重一些的話,那它就更不得了,把全身都縮排“家”去了。我會忍不住笑出來。

  我還要繼續觀察下去,還要看看蝸牛的一生呢!

觀察蝸牛日記 篇3

  觀察蝸牛日記400字1

  今天,我要向大家說說我從菜地裡捉來的蝸牛。

  蝸牛有一個漂亮的殼,它是蝸牛的房子。蝸牛的殼上有細細的螺紋,有些在左右兩側,有些在後面。這些螺紋有向右邊旋轉的,也有向左邊旋轉的,我們分別叫它們右旋和左旋。

  蝸牛有兩對觸角,其中最長、而且在最上面的那一對觸角上長著眼睛,下面的那一對觸角則是用來感知空氣的變化的。我還發現,蝸牛的兩對觸角特別靈活。你去碰一下它的觸角,觸角就用比賽車還快的速度縮回去,和頭縮成一團,像一個小皮球,需要過好一會兒,觸角才會慢慢地、慢慢地伸出來。

  蝸牛的嘴很小,幾乎看不見了。可蝸牛是有嘴的,而且嘴裡面有成千上萬顆小牙!蝸牛利用這些小牙來吃自己喜歡的東西,比如青菜葉、麵包、果皮……這些味道淡的東西它都愛吃,而且吃得非常快。我給它吃的是青菜葉,蝸牛在吃的時候頭會上下搖晃,它不吃葉脈,只吃葉肉。難道它也像我媽媽一樣不喜歡吃硬的東西嗎?

  蝸牛的腹部有腹足,爬的時候就靠腹部的肌肉收縮運動來爬行。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黏液,我知道這是用來保護身體,減少爬行阻力的。蝸牛的尾巴很短、很小,在爬的時候會被拖在後面。

  蝸牛的糞便從排洩孔排除體外,大蝸牛的糞便會慢慢地鑽出排洩孔,又粗又長;小蝸牛的糞便小很多,像芝麻點一樣。蝸牛糞便有的黑白相間,有的有黃有黑……老實說,這讓我覺得非常噁心!

  我喜歡我們家的蝸牛!這次觀察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非常值得。

  觀察蝸牛日記400字2

  在科學課堂上,老師要我們觀察蝸牛。於是我回家後就到花園裡去尋找。可是,我怎麼也找不到這種小東西。最後,在爺爺的幫助下,終於在一個潮溼的牆角里找到了兩隻小蝸牛。

  本來在課堂上聽了老師講蝸牛,我就感到很新奇。現在看到了真的蝸牛,我要把它仔細地觀察一番。

  它們的背上揹著一個漂亮精緻的“小房子”,柔軟的身體就藏在這個房子裡。我把它們放在一個小盒子裡開始觀察。

  我發現蝸牛好像沒有骨頭,身體柔軟,全身溼漉漉的。頭部有一對螺旋形的觸角,對外界刺激有敏感的反應。如果把它放在陽光下暴曬,它們很快就從用薄膜封閉著的“門洞”裡出來了,這說明蝸牛非常害怕強光的直射。蝸牛爬過的地方會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在陽光下閃爍。這說明它行走時需要潤滑。

  可是,蝸牛的嘴在哪兒呢?我找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才發現一個很小的圓點,我想蝸牛一定吃得很慢。於是我做了一個實驗。我拿來一片菜葉放在盒子裡,把蝸牛捉來讓它吃。我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看到它吃菜葉,我就把盒子蓋嚴,去睡午覺了。當我醒來的時候,我吃驚地發現蝸牛把葉子快吃完了。但我始終沒有看見它吃東西,我想它可能是在黑暗中吃吧。我再仔細一看,盒子裡有許多黑色的小顆粒,放菜葉時並沒有這些東西,那一定就是蝸牛的排洩物了。我大概睡了三個小時,這說明蝸牛是在黑暗中吃東西,而且吃得很慢。

  蝸牛真是一種神奇的小動物,特別是他那背在背上的保護著它的“小房子”,給人留下極其美好的感覺。

  觀察蝸牛日記400字3

  今天早上,我畫完畫去廚房找早飯吃。咦,水池上面的牆壁上有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小蝸牛長得太怪了,它好像沒有骨頭,全身都是肌肉,身上揹著一座淡黃色的、螺旋形的小房子,頭上還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只見它用扁平的像吸盤一樣的足,緩緩地向上蠕動,真是太奇妙了!

  這時,我滿懷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牆壁上怎麼會有一隻小蝸牛?”“可能是你姥姥送來的青菜上面的。”“哦,原來是這樣,我還以為小蝸牛是從樓下爬上來的了。”說完,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一個小盒子,輕輕地把小蝸牛捉下來放進盒子裡,小蝸牛頓時被嚇得縮進了小房子裡,一動不動。

  於是,我就拿水來給它喝,又拿青菜葉給它吃……嘿,這個小東西卻不領情,任我用盡各種方法“誘導”,它還是不肯把頭伸出來,不吃不喝的,急死我了!一直到下午,小蝸牛還是緊縮著,哎,像這樣下去,它一定會沒命的。看著可憐的小蝸牛,我難過地對媽媽說:“媽媽,我想還是把小蝸牛放了吧。它可能是想媽媽了。”“好孩子,這就對了,小蝸牛本來就屬於大自然的。”媽媽撫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

  後來,我把小蝸牛送回了廣場的草地上,奇妙的小蝸牛好像一下子精神了許多,彷彿在對我揮手道別:“謝謝你,小主人!”不一會兒,小蝸牛便消失在草叢中。

  觀察蝸牛日記400字4

  在一個烈日炎炎的下午,我到院子裡踢足球,累了便坐在臺階上休息。這時我看見一個小東西在慢慢地向前爬,仔細一看,原來是一隻小蝸牛在揹著它的房子一步一步的向前爬,我頓時來了興趣。

  我蹲下身子開始觀察,小蝸牛長著一對十分可愛的觸角,一搖一晃,仔細一看觸角上還長著兩個黑點呢,想必這就是蝸牛的眼睛吧!我輕輕地用手摸它的“小黑點”,可那小眼睛像橡皮筋一樣立刻縮了回去,變成了一個“黑疙瘩”多有趣!

  我輕輕地吹了它一下,它以最快的速度將全身都縮了回去,這時我才注意到了蝸牛的殼,這裡殼就是蝸牛的家,蝸牛一天到晚都揹著它的“房子”四處行走。你可別小看這個“小房子”,它可是蝸牛的保護殼,它一但受到侵害或受到驚嚇就會縮回殼中,並用粘液把口封住,如果外殼損壞或致殘時,它還能分泌出某種液體來修復,這是多麼的神奇!

  蝸牛的腳十分小,幾乎看不見,它的腳上有十分細小的軟鉤和一種粘液把它固定在地上,所以它會走的十分吃力和緩慢。

  蝸牛你別看它小,不起眼,它可是一種值得敬佩的昆蟲,它不怕乾旱、不怕飢餓,遇到困難從不言敗,它的那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值得我們去學習。

  觀察蝸牛日記400字5

  聽說蝸牛無論在多麼鋒利的刀刃上都能從容地爬行,我想做個實驗。

  今天下雨,花壇邊上爬了好多蝸牛,我捉了六隻放在紙盒裡。一進家門,我就興致勃勃地拿來手錶和菜刀。我將六隻蝸牛放在刀面上。開始它們都很警惕,藏在螺旋殼的小房子裡不露頭,後來看看我沒惡意,就把一前一後長著兩對像天線一樣的觸角露出來,東張張、西望望。像個小偷似的,好笑極了!

  我慢慢把刀面立起,一隻花殼的蝸牛勇敢地,沒有一絲猶豫地率先爬向刀尖。我想:“蝸牛會不會被菜刀分成兩半?”只見他的足緊貼在刀尖上,由腹部肌肉做出波狀蠕動。這時,它背上的房子也隨之有節奏的一搖一擺,有趣極了!這隻花殼蝸牛爬行到達目的地僅用了2分54秒。此時,它調皮地把有兩對天線的觸角高高仰起,似乎在引吭高歌,又好像在說:“看我多棒!看我多棒!”總共用了5分26秒的時間,六隻蝸牛陸續全部到達目的地。

  為了檢查它們是否受傷,我拿著放大鏡仔細觀察。發現蝸牛全身沒有骨骼,身軀很柔軟。蝸牛身體下面的肌肉很發達,它由很多小塊肌肉組成,這就是它的腹足,當蝸牛爬行時,腹足前面的腺體分泌很多粘液,能夠保護足面不受損傷。所以蝸牛從刀刃上爬過就毫髮未損了。

  透過這次觀察,覺得大自然的生物真是奇妙、有趣。同學們,可要好好觀察,別錯過機會喲!

觀察蝸牛日記 篇4

  10月20日 星期六 晴天

  傍晚,我看見院子的.牆上爬著幾隻蝸牛,兩隻觸角不停地擺動。我用手碰了碰,它的觸角馬上縮了回去。真有趣!我決定把蝸牛捉回家,仔細觀察。

  我把蝸牛放在桌子上,觀察它的一舉一動。我拿來片白菜葉子,把蝸牛放在葉子上,它一動也不動。我在旁邊等了一會兒,它還是不動。我想:它是不是知道我在旁邊,不敢動呢?

  於是,我跑出去和小夥伴玩了一會,再回來看。啊,這時候,我發現蝸牛的觸角都伸出來了,慢慢地向前爬行。

  我想知道蝸牛的爬行速度,就站在旁邊等了一分鐘,然後用尺子量了量。哎呀,蝸牛一分鐘竟然能爬行七釐米。我還發現蝸牛爬過的地方留下一條黏糊糊的痕跡,太奇怪了!我連忙跑去問媽媽,媽媽說:“蝸牛喜歡吃嫩嫩綠綠的葉子,特別是菜葉。而且生活在潮溼的地方,身體大部分是水,所以會這樣。”

  我把幾隻蝸牛放進盒子裡,加了一點水,並放上一片菜葉。過了十分鐘,我再去看它們。看見蝸牛在盒子裡爬來爬去,最後它們居然爬到盒子的邊緣。噢,原來蝸牛想逃跑呢!我馬上把盒子蓋上。

  時間不早了,我要去睡覺了,再見,蝸牛,我們明天見。

觀察蝸牛日記 篇5

  我家來了一個新成員――蝸牛,它特別小,黑黑的,所以我叫它“小蝸”。它每天早睡早起,每天晚上,沒等我睡著,它已經在那狹窄的小房子裡“呼呼大睡”了;早上,我匆匆地起床趕緊去探望它,沒想到它已經揹著厚厚的殼在“健身”了。

  記得有一次,科學老師讓我們觀察蝸牛,我興奮極了,連鞋子也顧不得脫,直奔“小蝸牛”拿起放大鏡開始觀察。我先看頭部,發現有兩對觸角,一對長,一對短,聽老師介紹,蝸牛的長觸角能感知周圍的環境變化,而眼睛就長在長觸角上,卻只能在陰暗的地方才能看清楚。短觸角是用來尋找食物的,我小心翼翼地放點樹葉進去,果然,只見蝸牛用短觸角一碰三碰的,好有趣。我再觀察腹部,把蝸牛整個翻過來,只見白花花的,始終沒看出什麼東西,我查了查科學書,才明白,蝸牛的腹部有腹足,可以幫蝸牛爬行。又順著觀察蝸牛尾部,這時,我看見它爬過的地方有粘液,我連忙問媽媽粘液是從哪兒出來的?它的作用是什麼?媽媽說粘液是尾部流出來的,蝸牛順著粘液可以讓速度更快。放下放大鏡,我又去查小學生百科全書,看看有沒有關於蝸牛更多的相關知識。

  透過觀察,我知道了好多好多蝸牛的秘密,同學們,只要仔細、認真地觀察,就可以發現更多的秘密!

  在春節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來到奶奶家玩,爸爸當心我在奶奶家無聊,便在野外抓了十隻蝸牛給我玩。我仔細地看著這十隻小可愛,竟然發現有七隻蝸牛的殼是“右旋”的,而另外三隻蝸牛的殼是“左旋”的,而且它們的殼上還有許多五顏六色的條紋和星星點點的斑點,美麗極了。

  我放了幾片菜葉給它們吃。可是,只有一隻蝸牛在菜葉上留下了一個個的大坑,而其他蝸牛卻碰都不砬一下,我帶著疑問去問爸爸。爸爸二話不說,拿起一塊雞肉放在食槽裡,蝸牛們馬上“飛奔”過來,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爸爸看著一頭霧水的我,解釋到:“蝸牛的食性是多種多樣的,有的蝸牛喜歡吃犖食,有的蝸牛喜歡吃素食,還有的蝸牛犖素不均呢!“聽了爸爸的話,我恍然大悟。

  過了幾天,我發現了蝸牛的一個奇怪現象:十隻蝸牛全都在產卵!我想:爸爸在野外抓的蝸牛們,一定有的是公的,有的是母的,不可能全是母的啊!我上網查找了資料,終於知道了:原來蝸牛的身體裡有兩個生殖器,一個是雄性生殖器,另一個是雌性生殖器,所以蝸牛它既是“先生”又是“太太”,怎樣,很有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