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覺閱讀答案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我們都要用到閱讀答案,藉助閱讀答案我們可以檢查自己的得與失,並對今後的學習做出調整。還在為找閱讀答案而苦惱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嗅覺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嗅覺閱讀答案1
人類嗅覺之謎
①嗅覺是指嗅覺感受器對氣態化學物質刺激起反應時產生的資訊,經大腦嗅皮質處理形成稱為氣味的感覺。能夠引起嗅覺的化學刺激物稱為嗅質。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實際上是幾種嗅質分子的混合物,然而這些嗅味是作為一種單獨的感知訊號而被感知的。這種複雜的單獨感知是嗅覺的顯著特徵。
②人類嗅覺系統包括由嗅上皮、嗅神經、嗅球、嗅束、嗅皮質等結構所組成的嗅覺傳導徑路,以及由大腦邊緣繫有關結構參與組成的嗅反射徑路。
③科學家研究發現,嗅覺感受器即嗅細胞,是惟一源於中樞神經系統,且能直接接收環境中化學物質刺激的神經元。嗅細胞是雙極細胞,位於上鼻道及鼻中隔後上部的嗅上皮中,兩側縱面積約5平方釐米。嗅上皮由嗅細胞、支援細胞、基底細胞核粘液腺組成。每個嗅細胞頂部有6-8條短而細的纖毛,埋於粘液腺所分泌的粘液中;細胞的底端是由無髓纖維組成的嗅絲,穿過篩孔直接進入嗅球。嗅上皮纖毛膜上存在著特異性受體,稱為嗅覺受體。研究發現,嗅覺受體與嗅質的相互作用,是對氣味識別的開始;嗅覺受體分子決定嗅覺訊號傳導的特異性。研究證實,每個受體可以探測數量有限的氣味。嗅覺受體被嗅分子啟用後,就會產生電訊號,從而沿著嗅覺傳導通路,傳向嗅覺中樞,引起嗅覺。
④在理論上,1000個嗅覺受體可以檢測到的氣味有10億種,而實際上人類只能辨別約1萬種不同嗅質的氣味。物理化學性質可能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因為化學物質必須具備一定的揮發性、可溶性和穩定性,才能作用於鼻腔內的感覺組織。
⑤那麼,這些決定嗅覺功能的受體是怎樣產生的呢?科學家運用分子生物技術,破譯了受體嗅覺基因。研究得出結論:每個嗅覺受體細胞,都只由某一種特定氣味的受體基因表達。實驗發現,每一個細胞只對一種或兩種特殊的氣味其反應;而且嗅球中不同部位的細胞,也只對某種特殊的氣味起反應。嗅覺系統也與其他感覺系統類似,不同性質的氣味刺激有其專用的感受位點和傳輸線路,各種基本氣味是由於它們在不同的傳輸線路上引起不同數量神經衝動的組合,在中樞引起特有的主觀感受。真可謂專線專用的“條條大道通羅馬”,“羅馬”這個中樞把所得到的全部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形成一種模式。因此,人們能在夏天聞到茉莉花的清香,並在其他時候能夠記憶起這種香味。
5、對第①段中畫橫線的句子中的“嗅覺的顯著特徵”,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嗅覺的顯著特徵指的是:能夠引起嗅覺的化學刺激物,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
B.這裡的顯著特徵指的是:嗅味中的各種嗅質分子是作為一種單獨的感知訊號而被感知的。
C.這裡的顯著特徵指的是:引起嗅覺的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實際上是幾種嗅質分子的混合物。
D.這裡的顯著特徵指的是:嗅覺感受器對氣態化學物質刺激起反應時產生的資訊,經大腦嗅皮質處理形成稱為氣味的獨特感覺。
6、從原文來看,以下研究最能揭開“人類識別氣味的原因”的一項是
A.發現了人類的嗅覺系統,包括嗅覺傳導徑路和嗅反射徑路。
B.發現嗅覺細胞是惟一源於中樞神經系統,且能直接接收環境中化學物質刺激的神經元。
C.運用分子生物技術,找到了嗅覺功能的受體是怎樣產生的。
D.找到了嗅覺受體,並破譯了嗅覺受體細胞都只由某一種特定氣味的受體基因表達的秘密。
7、結合全文,以下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嗅覺受體與嗅質的互相作用,就會產生電訊號,這種訊號透過嗅覺傳導通路傳向中樞神經,引起嗅覺。
B.人類只能辨別約1萬種不同的氣味,除了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還有其他的因素的限制。
C.“條條大道通羅馬”,是指不同性質的氣味刺激有其專用的感受位點和傳輸線路,但它們都連線著人的中樞神經。
D.人們夏天聞到的茉莉花香味,能在其他時候記起來,是人的記憶被再次喚醒的結果。
答案:
5、B(A項:原文說的是“大部分自然形成的`嗅味”,不是說嗅質“大部分都是自然形成的”;C項說的是嗅味的組成,而不是說嗅覺的顯著特徵;D項是對什麼是嗅覺的解釋,不是其顯著特徵。)
6、D(見第③段和第⑤段內容)
7、C(A項:見第③段,應是“嗅覺受體被嗅分子啟用後,就會產生電訊號;B項:見第④段,說的是“可能是最基本的限制因素”;D項:見第⑤段的最後兩句話,“因此”的“此”所指代的內容:“中樞把所得到的全部資訊進行綜合處理,形成一種模式”,不是“人的記憶被再次喚醒的結果”。)
嗅覺閱讀答案2
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20—23題。
“氣味專家”破解嗅覺之謎
美國科學家理查德?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有著“氣味專家”之稱。由於他們在氣味受體和嗅覺系統組織方式研究中做出的貢獻,昨天由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宣佈授予他們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阿克塞爾和巴克於1991年聯合發表論文,宣佈他們發現有氣味的物質會首先與氣味受體結合,這些氣味受體位於鼻腔黏膜上的氣味受體細胞中。人體基因總數中3%即大約1000個基因用於對氣味受體細胞進行編碼,以分辨不同的氣味,而這些細胞與人體大腦有直接聯絡。氣味受體被氣味分子啟用後,氣味受體細胞就會產生電訊號,並將其傳輸到大腦特定區域,進而傳至大腦其他區域,結合成特定氣味模式。由此,人們能有意識地感受到諸如丁香花等香味,並在另一個時候想起這種氣味。
兩位科學家還發現,每個氣味受體細胞會對有限的幾種相關氣味分子做出反應。絕大多數氣味都由多種氣體分子組成,其中每種氣體分子會啟用相應的多個氣味受體,儘管氣味受體只有大約1000種,但它們可以產生大量的組合,形成大量氣味模式,這也就是人們能夠辨別和記憶大約1萬種不同氣味的基礎。
除了在理論上揭開了人類嗅覺機能的秘密,阿克塞爾和巴克的實驗還得出許多寶貴的資料和一些重要的結論。研究發現,魚的嗅覺器官中大約有100個氣味受體,而老鼠的嗅覺器官中卻有大約1000個氣味受體。研究結果顯示,人在進化過程中喪失了一些嗅覺功能。兩位科學家所做基礎研究的理論或是科研成果如今已經運用到了實際生活中,或是對其他科學研究起到了幫助作用。
21. 下列對“氣味受體細胞”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2分)
A. 分佈在鼻腔黏膜上,受到大約1000個基因的控制,與大腦有直接的關係。
B. 被啟用後產生電訊號,並將其傳輸到大腦特定區域,進而傳至大腦其他區域,結合成特定模式。
C. 就其中的一個個體而言,只會對有限的幾種相關氣味分子做出反應。
D. 其中的氣味受體可以產生大量的組合,形成大量氣味模式,成為人們能夠辨別和記憶大約1萬種不同氣味的基礎。
22. 以下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 人類在進化過程中喪失了一些嗅覺功能。儘管人的氣味受體數量與老鼠的一樣多,但人的嗅覺功能很有可能比不上老鼠。
B. 人體中大約有1000個基因用於對氣味受體細胞進行編碼,以分辨不同的氣味,整個人體基因總數約有3萬—3.5萬個。
C. 因為人們能夠辨別和記憶大約一萬種不同的氣味,所以具有同性相吸、異性相斥的氣味選擇。
D. 透過研究,人們可以發現具有更多氣味受體的動物,並訓練它們幫助人類做一些特殊工作。
23. 能夠形成“大量氣味模式”的原因是什麼?(不得超過50個字)(4分)
21. B (2分)
22. C (2分)
23. 組成氣味的每種氣體分子都能啟用相應的多個氣味受體,而大約1000種氣味受體又可以產生大量的組合。(4分)
嗅覺閱讀答案3
王安石曾賦詩詠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在這裡,當白梅和落雪引起人們視覺上的混淆時,發揮重要辨別作用的就是嗅覺人類能夠識別和記憶大約1萬種不同的氣味,其生理機制卻一直是個謎為此,許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以求找到解開奇妙的嗅覺世界之謎的鑰匙
在嗅覺的早期研究中,氣味的識別,一般被認為是氣味分子與嗅覺受體相結合的結果1977年,科學家發現這種受體存在於嗅覺神經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纖毛上一旦將這些嗅纖毛移除,嗅覺能力也將隨之喪失這說明嗅纖毛是嗅覺系統執行的起點
但是,氣味分子又是如何轉化為嗅覺訊號傳遞到大腦的呢?美國科學家理查德&8226;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發現,當氣味分子與嗅覺受體結合後,作為化學訊號的氣味分子經過屬於GTP蛋白(通稱G蛋白)的嗅覺受體的複雜作用,轉變為電訊號後,便沿著嗅覺神經開始一場接力跑這些訊號先從鼻腔進入顱內,最後被傳至大腦嗅覺皮層某些精細區域,在那裡它們被翻譯成特定的嗅覺資訊,即被人們感知這就是阿克塞爾和巴克為我們描述的完整的嗅覺訊號通路理論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科學家就發現在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訊號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參與了嗅覺訊號的傳導過程當阿克塞爾和巴克在構建嗅覺訊號通路理論時,他們發現嗅覺受體屬於G蛋白受體家族,蒙在嗅覺系統這個謎團上的“蓋頭”終於被掀開了一角
作為優秀的科學家,阿克塞爾和巴克並沒有在這裡停下腳步他們將嗅覺系統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側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們認為人類能夠識別眾多氣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種能識別這些氣味分子的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並且還存在著編碼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爾和巴克這種創造性的研究為他們20xx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奠定了基礎
1、下列對阿克塞爾和巴克的嗅覺訊號通路理論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A.氣味分子在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的作用下從化學訊號轉變成為電訊號。
B.嗅覺訊號通路的末端是大腦嗅覺皮層中的某些精細區域。
C.嗅覺訊號通路理論闡述的是氣味分子轉化為嗅覺訊號傳遞到大腦的過程。
D.作為化學訊號的氣味分子到達大腦嗅覺皮層某些精細區域被翻譯成嗅覺資訊。
2、下列對文中嗅覺研究成果的承接順序表述正確的—項是()
A.在發現嗅纖毛是嗅覺系統執行的起點後,科學家進一步認識到氣味的識別是氣味分子與嗅覺受體相結合的結果。
B.在嗅覺訊號通路理論提出後,科學家又發現了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訊號通路。
C.在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參與了嗅覺訊號的傳導後,科學家發現了在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參與嗅覺訊號的傳導過程後,科學家即確認嗅覺受體屬於G蛋白受體家族。
3、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A.從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選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為嗅覺系統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詠梅詩和阿克塞爾、巴克的嗅覺研究說明,中國人關注的是審美,外國人關注的是科學。
C.人類能夠識別約1萬種氣味,按照阿克塞爾和巴克的理論,人類自身也應該有約1萬種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
D.嗅覺研究的歷史說明,科學研究應該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襲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這樣才能取得進展。
參考答案:
1.D(氣味分子在傳輸到大腦皮層的過程中是以電訊號的形式傳輸的,而不是化學訊號)
2.C(A項先後順序顛倒,B項應改為“在嗅覺訊號通路理論提出之前”,D項應該是“科學家很早就得知G蛋白可能參與嗅覺訊號的傳導過程,但最近阿克塞爾和巴克才確認嗅覺受體屬於G蛋白受體家族”)
3.A(B項以偏概全,不能由“王安石的詠梅詩和阿克塞爾、巴克的嗅覺研究推出中國人關注的是審美,外國人關注的是科學”,C項“人類自身也應該有約1萬種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屬無中生有,D項“沿襲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這樣才能取得進展”明顯不對)
嗅覺閱讀答案4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王安石曾賦詩詠梅:“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在這裡,當白梅和落雪引起人們視覺上的混淆時,發揮重要辨別作用的就是嗅覺人類能夠識別和記憶大約1萬種不同的氣味,其生理機制卻一直是個謎為此,許多科學家孜孜不倦地進行研究,以求找到解開奇妙的嗅覺世界之謎的鑰匙
在嗅覺的早期研究中,氣味的識別,一般被認為是氣味分子與嗅覺受體相結合的結果1977年,科學家發現這種受體存在於嗅覺神經元伸入鼻腔黏膜的嗅纖毛上一旦將這些嗅纖毛移除,嗅覺能力也將隨之喪失這說明嗅纖毛是嗅覺系統執行的起點
但是,氣味分子又是如何轉化為嗅覺訊號傳遞到大腦的呢?美國科學家理查德&8226;阿克塞爾和琳達·巴克發現,當氣味分子與嗅覺受體結合後,作為化學訊號的氣味分子經過屬於GTP蛋白(通稱G蛋白)的嗅覺受體的複雜作用,轉變為電訊號後,便沿著嗅覺神經開始一場接力跑這些訊號先從鼻腔進入顱內,最後被傳至大腦嗅覺皮層某些精細區域,在那裡它們被翻譯成特定的嗅覺資訊,即被人們感知這就是阿克塞爾和巴克為我們描述的完整的嗅覺訊號通路理論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末期,科學家就發現在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白訊號通路,而且前人的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也暗示G蛋白可能參與了嗅覺訊號的傳導過程當阿克塞爾和巴克在構建嗅覺訊號通路理論時,他們發現嗅覺受體屬於G蛋白受體家族,蒙在嗅覺系統這個謎團上的“蓋頭”終於被掀開了一角
作為優秀的科學家,阿克塞爾和巴克並沒有在這裡停下腳步他們將嗅覺系統的研究提升到了分子水平,尤其是側重基因方面的研究他們認為人類能夠識別眾多氣味分子,其自身必有多種能識別這些氣味分子的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並且還存在著編碼這些蛋白的基因家族阿克塞爾和巴克這種創造性的研究為他們20xx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奠定了基礎
18.下列對阿克塞爾和巴克的嗅覺訊號通路理論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氣味分子在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的作用下從化學訊號轉變成為電訊號
B.嗅覺訊號通路的末端是大腦嗅覺皮層中的某些精細區域
C.嗅覺訊號通路理論闡述的是氣味分子轉化為嗅覺訊號傳遞到大腦的過程
D.作為化學訊號的氣味分子到達大腦嗅覺皮層某些精細區域被翻譯成嗅覺資訊
19.下列對文中嗅覺研究成果的承接順序表述正確的—項是( )
A.在發現嗅纖毛是嗅覺系統執行的起點後,科學家進一步認識到氣味的識別是氣味分子 與嗅覺受體相結合的結果
B.在嗅覺訊號通路理論提出後,科學家又發現了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存在著一套G蛋
白訊號通路
C.在生物化學和生理學研究成果暗示G蛋白可能參與了嗅覺訊號的傳導後,科學家發現了在探測氣味的神經元中有一套G蛋白通路
D.在得知G蛋白可能參與嗅覺訊號的傳導過程後,科學家即確認嗅覺受體屬於G蛋白受體家族
20.根據原文提供的資訊,以下推斷正確的一項是 ( )
A.從20xx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評選可以看出,基因研究很有可能成為嗅覺系統研究的重要方向
B.王安石的詠梅詩和阿克塞爾、巴克的嗅覺研究說明,中國人關注的是審美,外國人關注的是科學
C.人類能夠識別約1萬種氣味,按照阿克塞爾和巴克的理論,人類自身也應該有約1萬種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
D.嗅覺研究的歷史說明,科學研究應該繼承前人的研究成果,沿襲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這樣才能取得進展
答案:
18.D (氣味分子在傳輸到大腦皮層的過程中是以電訊號的形式傳輸的,而不是化學訊號)
19.C(A項先後順序顛倒,B項應改為“在嗅覺訊號通路理論提出之前”,D項應該是“科學家很早就得知G蛋白可能參與嗅覺訊號的傳導過程,但最近阿克塞爾和巴克才確認嗅覺受體屬於G蛋白受體家族”)
20.A(B項以偏概全,不能由“王安石的詠梅詩和阿克塞爾、巴克的嗅覺研究推出中國人關注的是審美,外國人關注的是科學”,C項“人類自身也應該有約1萬種屬於G蛋白的嗅覺受體”屬無中生有,D項“沿襲前人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這樣才能取得進展”明顯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