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有痕散文
春日的午後,明媚的陽光灑了滿屋,我幸福地躺在暖陽裡,卸下所有的疲憊,靜靜地享受著此刻的愜意,任時光肆意地流淌。
天空一片湛藍,偶有小鳥掠過,院裡的小草泛著嫩嫩的綠意,各色的花兒競相開放,唯恐錯過春風的愛撫。
找點趣事想想吧,切莫辜負了這滿院的春色,於是,所有煩心的瑣事被我一概遮蔽在思緒之外,此刻我只想用快樂填充自己。
窗外,燕子又在屋簷下壘起了窩巢,正在那不停地飛來飛去,並且嘰嘰喳喳叫個不停,我想它一定是為了窩裡的孩子在奔波忙碌吧,這種操心忙碌是最幸福的,因為孩子永遠都是母親倖福的源泉。
我有一兒一女,關於他倆的點點滴滴,不論是曾經的驕傲與快樂,還是曾經的擔心與操勞,其實我與他們在一起成長,於是拿起筆記下一些他們的成長點滴,就當補一些成長記錄吧。
一、吾家兩寶
吾家有兩寶,大寶和小寶。大寶乃女單名寧,小寶乃男單名逸。大寶黑點,其父愛之,稱“黑牡丹”;小寶白淨,自幼聰明,更惹我愛!大寶好學能幹,兩歲半至今,學而不厭,熱情不減;小寶幼時很是乖巧,稍大調皮,再大任性,愰如悟空七十二變。大寶自幼總是爭強好勝,小寶從小就懂知足常樂。大寶總是激情似火,小寶時常風平浪靜;大寶做事積極,愛衝鋒獻陣;小寶為人低調,能不參與就不參與。大寶直性子,陰晴掛在臉上;小寶一臉平靜,一切藏在心裡;大寶好學,學啥愛啥,不論跳舞美術聲樂吉他;小寶人懶,只對電腦遊戲情有獨鍾,至今熱度不減;大寶自幼稱得起姐姐,對弟弟愛護有加,雖然只年長一歲;小寶自幼總是姐姐長姐姐短,從未直呼其名,可見姐姐在他心中的分量。大寶天生愛英語,有“英文字典”之稱;小寶自幼好數學,老師愛稱“數學權威”,卻視英語為大敵,多年來也是深受English拖累。年差一歲學差兩級,奧數同一題,大寶認真地推導,整兩頁,結果仍有漏洞;小寶只兩行,便得結果,解法之簡令我驚訝。大寶愛寫,字跡瀟灑,文筆大氣,同學愛稱“任羲之”;小寶字跡了草,被逼去練書法寫作,一篇作文竟然弄出六行省略號,還振振有詞,讓人哭笑不得,此後寫字更是大膽地潦草,問其故,曰:“練書法練的!”我無言。大寶做事謹慎,作業從來一字不差;小寶人小膽大,作業常常鑽空子,面對一次次反覆審問,都能做到鎮定從容,真有當年地下黨的風範;大寶愛周全,學習用品樣樣齊全;小寶好省事,自小兜裡一支筆,就能單刀赴會上戰場;大寶特讓人省心,二歲半入園,隻字未識,每日總要捧書大讀,鄰居阿姨笑曰:“不上清華北大都虧這份熱情啊!”每日回家,他湊到我跟前,總要把學校的趣事不厭其煩地講個沒完,時至今日,雖未能如其所願,但學習熱情至今絲毫未減;小寶淘氣,驚人事件數不勝數,兩歲時,趁我不備,吃了一板感冒通,還要我表揚,當時沒把我嚇死,趕緊去了醫院。曾經交學費,故意多要了錢,那錢讓他一元一元地可勁地花,口袋都滿了,直到天黑才算完,當時剛上小學一年級,急地我滿世界找不到,待他回來,一臉的乖巧,伸出手給我一元錢,說:“媽,這是老師找的。”我又急又火,少不了一頓說教。二年級時,有次早飯要測體溫,夾在腋下的體溫計就在我轉身的瞬間被他飛速從腋下放入熱乎乎的豆漿中又放回腋下,後來可想而知,嚇得我頭髮都豎起來了。
這些都是好些年前的事了,一路走來,早己忘了當初的那些不容易,只是偶爾回想起來,兩個孩子成長中的點點滴滴,頗為有趣。回憶總是甜密和幸福的,歲月無聲,光陰有痕,記下一些兒女的成長點滴,當我老了走不動了,風吹過來,就是我心裡最美的歌!
二、成長中的叛逆
男孩子小時候雖然淘氣,但也單純可愛,管教起來只要用對方法還是比較容易的。上了中學後,他們開始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由於受思維的侷限,其觀念具有幼稚性,表現出主觀、偏激、絕對性。他們總偏執地認為大人的想法與他們格格不入,更是反對家長強加給他們的觀念。中學時期是比較特殊的時期,容不得絲毫的懈怠,所以面對有些叛逆的他們,作為家長的我真的是不容有半點的疏忽,儘管時常會學習討論有關這方面的教育經驗,與他們交談也得小心翼翼,可也常常力不從心。
“寶貝,比起面朝黃土背朝天,比起建築工地的烈日暴曬,比起在寒風中叫賣蔬菜水果,你會發現,學習是最輕鬆快樂的事。不要辜負十幾年象牙塔的時光,它足能撐起你的夢想,讓你的目標落地生花,人生充滿無限可能和希望。如果在最該努力的年紀選擇了庸碌無為,卻藉口平凡可貴,我敢保證,將來你會非常後悔!”
每次蒐集到這樣的勵志言語,我都會如獲至寶,用心地收藏好,然後,盼望著逸兒的歸來,還得想方設法用一種比較輕鬆隨意的方式提醒他也看看,要不然這種旁敲側擊式的教育,他有時也會不以為然。這般用心良苦的目的,無非是想點燃他內心深處的理想之燈,喚醒他對未來的憧憬,激發他學習的興趣,尤其要再三叮嚀不能因為英語拉分而成為遺憾要勤快多讀多記,每談到這兒,似乎觸到他的痛處,於是全方位牴觸,每一句都帶著刺,扎得我心都疼,如果換作其它事,我會毫無選擇地立馬掉頭就走,而這不行,我儘量地和聲悅色,努力尋求著平衡,以免這場刻意準備的交談在尷尬中嘎然而止,那將會是何等的尷尬場面。每一次這樣的用心交流,儘管有我的努力迎合,也會在他的刻意中火藥味十足,而且歪理一套一套的',貌視口才十分了得。我說:“你現在努力是為了以後能驕傲地生活。”他卻說:“人的一生總那麼費勁幹啥,平平凡凡快快樂樂就好!”這或許是他緊張的學習壓力之下,故意在反抗我的說教,而此時的我卻無言以對。
是我於他的不甘心、不瞭解?還是他那還未退卻的叛逆讓他故意而為?亦或是太過平靜的生活激發不起他昂揚的鬥志?其實,好多時候我也在反思,他性格中的那點撅拗,與我也不是沒有關係的。
唉!革命尚未成功,這份使命任重道遠,整理好心情,繼續這份愛的踐行!
三、成長中的告別
海子說過,我們最終都要遠行,最終都要與稚嫩的自己告別,告別是通向成長的苦行之路。
所以,當有那麼一天,長大的孩子將要踏上遙遠的求學之路時,作為母親,我的那份不捨就會顯得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因為我知道,告別是為了更好的成長。
於是,只好掩藏好那份不捨的情懷,用心地去收拾好,所有能想到的,連同吩咐叮嚀,一同裝進重重的行囊。細碎的叨叨會惹來他們的嗔怪,他們更盼著能早一點飛翔,飛到天南海北的“自由”天地,去追求自己美好的夢想。
只是,在分別的那一刻,彼此的心都是酸酸的。
女兒剛去上大學時,我們是一家人去送的。辦好報到的一系列手續,洗好新領的床單被罩,整理好床鋪衣櫃,然後,分別在即。看著從未獨自出過遠門的丫頭,我縱有千般的不捨、萬般的擔心,卻也不能說出口,只能手機留言給她:
今天,有我們陪你!
明天,有夢想做伴!
以後的以後,你將自己對自己做主,開啟人生新篇章!
唯願丫頭一切都如意,莫負青春好年華,且行且珍惜!
這些話,是我對她的鼓勵和期盼,也是自己對自己的寬慰。
揮手告別時,淚眼相對,竟無語凝噎。回家的路上,我的心裡空嘮嘮的,心緒久久難平,又恰逢當時的天氣也陰沉沉的,於是觸景生情又寫了幾行字,也好給自己那滿滿的惆悵找個著落。
離愁難免,但分別是為了她的成長,她應該牢記自己曾經的豪情壯志,也不負我對她的殷殷期待,而從此之後,在孩子的成長之路上,我只剩下牽掛與期待了,在漸行漸遠的背影后,我只能掐指盼歸期了。
此刻,我想到了我的父母,再一次深深地理解了天下所有的父母面對一次次的揮手告別時,那份牽腸掛肚的無奈,和藏在心底的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