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散文> 童年漁趣的散文範文

童年漁趣的散文

童年漁趣的散文範文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每個人同時又各自有不同感受的童年。而當如筆者這樣已過“天命”之年的老兒童來說,每每回想起自己的孩提時代,諸多往事歷歷在目,如同昨日一樣清晰純真。其中最為難忘的,還是其樂也融融的漁趣。

  筆者出生在遼闊無垠的淮北平原。在剛剛恢復高考離開家鄉前,雖然從地理課中瞭解到我國的地形結構特點是西高東低,山區丘陵地帶居多,可是在筆者的腦海裡,因為沒有出過遠門,始終沒有這些直觀印象,倒是對水有著深深的眷戀之情。

  筆者家鄉地處水系比較發達的富庶地帶,河流縱橫,港汊密佈,家門口沿街南北一條溝渠,基本上是常年流水不斷,清澈見底。而在那個時候,凡是有溪水流動的地方,肯定都能尋覓到優哉遊哉遊弋的小魚,如果雙手輕輕地從這些小魚身後合圍包抄,多數情況下還能有所斬獲,活蹦亂跳的小魚怎麼也逃不出小朋友們的手掌心。那種樂趣,甭提有多愜意了。

  由於水系發達,加之沒有任何汙染,也就成了魚兒休養生息的樂園,同時也培養了不少釣魚愛好者。筆者曾多次看到垂釣者勾上露出黃橙橙顏色鯽魚時的情景,還曾跟著一位背挎簍及手持自制魚竿的大哥哥跑了一上午,發現那位大哥哥的`釣技還真獨特,不用蚯蚓,而是掛上隨手捉到的蒼蠅作魚餌,只要將魚竿往河裡面輕輕一甩,幾乎不到兩秒鐘,便能鉤上來一條虎把長的“風竄鰱子”。魚多趣多,可見一斑。

  常言道:“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可是在那個以“割資本主義尾巴”為中心任務的年代,要想織張漁網,那絕對不是小朋友們所能及的,絕大多數家庭亦辦不到。怎麼辦?有一天,筆者望著家中縫補衣衫用的鋼針發呆,後來竟然利用從鐵匠鋪偷學來的淬火技術,用煤油燈將鋼針一邊燒一邊彎,竟然做成了一枚魚鉤!接著,筆者就是用這枚魚鉤在家門口的那條溝渠裡,第一次釣上差不多有半斤來重的野生鯽魚!

  記得那時捉魚的花樣比較多。有時用紗布做個袋子,在袋子下面拴塊豬骨頭或雞骨頭,靜待魚兒自投“羅網”。別說,這一招還真靈,基本上是屢試不爽,每次提起紗袋,總有貪吃的小魚小蝦捨不得那塊骨頭而被活活捉住。有時暴雨過後,一些河溝魚塘的魚兒生性喜歡逆水而上,由於水混,如果發現水面一有嚅動的小嘴,只要用篩子從下面輕輕一託,便能收穫甚至上斤重的草魚或者鰱魚等。然後便是一頓令人回味無窮的美餐。

  離開家鄉之後的幾十年中,筆者一直沒有淡化這種童年漁趣,還曾經加入了本單位組織的釣魚協會。其實,釣魚的最大樂趣,就是能夠利用難得的閒暇時間,同大自然融為一體,放鬆疲憊,修心養性。只可惜,如今的溝溝河河,被汙染得幾乎是寸草不生,眼見再難復原童年時期的秀美河川。這對於保持了幾十年漁趣的老孩童來說,不能不說是一件最大的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