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勸學> 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中涉及的重點文言詞的含義。

  2.在朗讀的基礎上,能借助註釋和工具書正確翻譯課文;理解文意,品味人物對話,評說人物特點。

  3.領悟開卷有益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1.重點:理解並積累文中涉及的文言詞語及兩個成語,把握文意。

  2.難點:品味人物對話並據此評說人物形象的特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方法與準備

  1.方法:自讀法、質疑文題法、討論法等。

  2.準備:課件。

  教學步驟

  一)創設懸念,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中國古代,曾有這樣一個故事:群兒戲於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大家知道這個故事嗎?知道這位小英雄是誰嗎?對,他就是司馬光,司馬光不僅是一位機智勇敢的好夥伴,也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文學家、史學家,在他的著名書籍《資治通鑑》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三國時期,吳國孫權手下有一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英勇善戰,曾隨周瑜大破曹軍於赤壁,後又佔領荊州,在麥城生擒關羽父子,立下了赫赫戰功,深受吳王孫權常識。但他年青時不愛讀書,斗大的字不認識幾個,孫權多次勸他學習,他總是找各種藉口推辭,還說自己一介武夫,只要會領兵打仗就行了,這不,孫權又來勸學了,這次結果如何呢?咱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範讀課文,正音斷句

  1.師範讀,生聽讀,注意正音斷句

  (老師先把課文朗讀一遍,請大家聽清字音,明確停頓)

  (同學們想不想向老師一樣將課文流利地背誦出來呀?其實這並不難,只要我們把這遍文章的字音讀準了,停頓讀清了,文意讀明白了,再加上反覆誦讀,同學們就一定會比老師背誦得更好,大家有沒有信心?下面就讓我們從第一步讀準字音,讀出停頓開始。)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結合課本上的註釋,讀準字音,讀出停頓。開始,生自由讀文。

  2.生試讀(其它同學認真聽,並在讀音的停頓方面給予評價),生評議,師隨機糾正。

  三)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1.藉助課文註釋和工具書,讀譯課文,圈點勾畫疑問之處,(先自已獨立思考,邊讀邊譯。後交小組討論,最後提交全班交流)小組討論解決或師生全班共同解決。

  四)演讀課文,感知內容

  1.演讀課文,模仿並感受人物對話中的語氣、神態、心理,評說人物形象特點。(板書:對話善勸肯學敬才)

  (讀準字音,讀出停頓,讀懂文意,這是學習古文的基礎,而要真正要將古文吟誦出來,還需要讀出文章的語氣、語調,把握不同人物在不同情景下的不同的語氣,對於不同的文章,我們讀出語氣的方法是不同的,)下面請同學們找出孫權與呂蒙對話兩句話,結合標點和人物身份,討論一下孫權的這三句話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

  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

  (言為心聲,我們透過孫權對呂蒙這一番既嚴厲又包含關懷的苦口婆心的勸告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孫權這個人有什麼特點?)

  試著按照前面的方法,對魯肅和呂蒙的對話也揣測一下,想想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呢?

  從他們的對話中可以看出魯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呂蒙又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五)賽讀課文,探究質疑

  1.賽讀,嘗試背誦

  2、與《傷仲永》比較閱讀,找出異同點)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司馬光編寫的目的在於能給後人一些啟示,裡面的很多人,很多事對於我們做人做事都是很有啟迪的,王安石先生也曾寫過一篇關於學習的文章叫《傷仲永》,同是寫學習,兩篇文章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呢?請同學們大膽地議議,說說。

  六)拓展延伸,佈置作業(選做)

  1.課下蒐集與學習有關的名言、故事,第二天交流。

  3.以《方仲永巧遇呂子明》為題,寫一篇想象作文。

  最後老師想送給大家一句話:“讀書好,讀好書,好讀書”,希望大家在知識的海洋裡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瞭解作者及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特別是“博士”、“但”、“往事”、“邪”、“更”等詞。

  二、過程與方法

  1、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2、透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

  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詞語,特別是“博士”、“但”、“往事”、“邪”、“更”等詞。

  2、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徵。

  教學難點

  聯絡生活,讓學生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匯入

  明代的楊慎在其詩《臨江仙》中寫到:“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在三國時期,出現了許多的英雄人物,呂蒙就是其中之一,呂蒙雖然驍勇善戰,但有一個缺點:不愛讀書。他的主上孫權曾屢次勸他讀書。經過多次的勸說,呂蒙不再是“吳下阿蒙”,讓人“刮目相待”。我們現在就一起來看看孫權是怎樣勸呂蒙學習的(板書:孫權勸學)。

  二、作者及作品簡介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陝西夏縣(現屬山西省)涑水人。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歷時19年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名為《通志》,宋神宗以它“鑑於往事,有資於治道”而賜書名《資治通鑑》。“資治”,說明本書編撰的目的是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鑑。

  三、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1、讀一讀

  (1)認讀:讀準字音、停頓、節奏,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2)聽讀:聽錄音,注意字音、停頓、節奏,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注意: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讀yé,通“耶”)!

  即更(讀gēng,重新的意思)刮目相待。

  (3)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4)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字詞或語句,教師點撥。注意:古今異義詞、成語。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

  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

  (5)故事複述。

  2、議一議

  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摩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1)卿今當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格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4)“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慾見。)

  (5)“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角色扮演,體驗反思

  1、模仿表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表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學生作點評。

  2、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麼啟示呢?

  孫權:勸別人要講究方法

  魯肅: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別人

  呂蒙:學習能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

  五、總結

  從本文中,我們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所以,我希望同學們能“好讀書,讀好書”。

  六、課外延伸

  請同學們將本文與《傷仲永》一文進行對比閱讀,寫一二百字論述學習的重要性。

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瞭解有關《資治通鑑》的文學常識。 掌握文中涉和的常用文言詞語。

  2、過程和方法目標 能在熟練朗讀的基礎上,正確斷句和停頓。 透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測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徵。

  3、情感目標 同學能夠懂得學無止境,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

  【教學重點、難點】

  1、揣測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和其性格特徵。

  2、聯絡生活,讓同學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於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故事匯入,激趣引讀

  1、故事匯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身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2、作品介紹:

  本文選自《資治通鑑》,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鑑》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同學自主閱讀課文下注釋。) 二、讀譯課文,理解文意

  1、讀一讀:

  認讀:讀準字音、停頓、節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全班齊讀。 解讀:邊大聲朗讀課文邊根據課下注釋逐句理解課文大意,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釋疑:交流討論不理解的語句。 故事複述。

  2、議一議:

  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麼“勸”,是怎麼“勸”的,“勸”的結果怎樣?請仔細揣測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卿今塗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溢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後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保護。)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身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蒙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讚許之態呼之慾見。)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示感嘆語氣,並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示出呂蒙對自身才略出息後感到很自豪、自得。)

  四、模仿扮演,體驗反思

  1、模仿扮演:

  請三位同學分角色扮演孫權、呂蒙與魯肅,然後進行對話扮演。要注意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人物的心境,演完後同學作點評。

  2、體驗反思: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麼啟示呢?

  五、總結儲存,課外延伸

  1、總結儲存:

  本文透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後大有出息的故事,告訴我們學有益於人的完善和發展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課外延伸:

  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並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和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寫一篇讀後感、談談學了本文後你的體會。 課後背誦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