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沁園春>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來拜讀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偉大詩篇《沁園春-長沙》,會背了嗎?

  生:會

  師:哇噻!這麼偉大的詩篇,這麼快都會背了,你們真偉大。齊背這偉大的詩篇,好不好。

  生:好

  師:異口同聲說“好”,真感人,感動得我不知道說什麼,只能叫你們齊背。“獨立寒秋”開始背。

  生:背

  師:朗誦是鑑賞古詩詞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和途徑。有一個故事。詩人郭祥正有一次路過杭州,把自己寫的一卷詩送給蘇軾。蘇軾還沒有開啟詩卷,郭正祥自己開始搖頭晃腦地朗誦詩歌。讀完徵詢東坡的意見:“我這些詩能評幾分?”東坡回答得相當的乾脆,說:“十分。”郭祥正大喜,又問:“為什麼能有十分”。素食笑著回答:“七分來自讀,三分來自詩,不是十分又是幾分?”(板書:三分詩,七分讀)。這個小故事說明對古詩詞來說,朗誦是相當重要的。

  師:這首詩寫於1925年的哪個季節?是大約在冬季嗎?

  生:寒秋

  師:問一個很白痴的問題:什麼是寒秋?

  生:寒秋也就是深秋。

  師:近代著名文藝理論家王國維說:“文學中有二原質焉:曰景,曰情。”

  這裡的文學主要指古詩詞,王國維認為景物和情感是構成詩詞的兩個最基本要素。王國維是浙江海寧人。你們老鄉的話有道理嗎?《沁園春-長沙》是由情個景構成的嗎?

  生:上闋寫景,下闋抒情。

  師:浙江人的文學細胞很發達,文學基因很發達,文學鑑賞能力很突出。王國維的一句話就說出了古詩詞的本質。景與情有何關係?“景乃詩之媒,情乃詩之胚,合而為詩。”(謝)感情是詩歌的胚胎,是詩歌最原始,最本質的東西;這種最原始、最本質的東西透過景物描寫呈現出來,讀者透過欣賞詩詞裡面的景物來體會詩人的情感,因此景物是詩歌的媒介。這節課我們欣賞風景,下節課我們在體會胚胎。

  生;(笑)

  師:詞分上闋和下闋。從內容來看,這首詞上闋是

  生:寫景

  師:既然上闋是寫景,那麼下闋就是胚胎。請在座的諸位有感情的朗誦上闋。

  生:朗誦

  師:再問一個非常蛋白質的問題:上闋描寫了什麼景物?

  生:詩人在橘子洲頭所看到的長沙深秋的景物。

  師:詩人在開頭的三句作了明確的交代:齊讀這三句。

  生:齊讀

  師:每次讀這三句,我都有一種神經錯亂的感覺。你們有這種感覺嗎?誰有?

  生:正常語序應該是:橘子洲頭,獨立寒秋,湘江北去。

  師:為了適應格律的要求或者是為了獲得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古詩詞經常出現語序倒置的現象。課文下闋的前兩句: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歲月稠。“攜來百侶曾遊”是詩人回憶的內容,應該放在“憶往昔崢歲月稠”的後面。這兩句的位置為什麼要調換呢?因為“沁園春”這種詞牌名,下闋的的第一句是六個字,第二句是八個字。毛澤東的《沁園春-雪》學過嗎?下闋的前兩句是……

  生: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師:第一句是六個字,第二句是八個字。毛澤東有兩句詩: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楊直上重九。“君”指李淑一,“柳”指李淑一的愛人柳直荀。柳直荀是毛澤東早年的戰友,1932年就犧牲了。1957年李淑一寫了一首詞紀念柳直荀,並且把這首詞寄給毛澤東,毛澤東也寫了一首來安慰李淑一,開頭兩句就是:我失驕楊君失柳,楊柳輕楊直上重九。應該是九重,為什麼要寫成重九?

  生:為了壓韻

  師:這兩句詩充滿了毛澤東對楊開慧的深深的懷念之情。也就是這份深情使江青喝了幾缸醋,她當著毛澤東的面說:“你懷念楊開慧,我想念唐納!”江青氣之下,給一個叫鄭君裡寫了一封信,打聽唐納在國外的地址。最後還是毛澤東做了讓步,不要鬧了,楊開慧死,她怎麼會與你爭我呢,我已經是你的獨資丈夫了,以後有機會,我也給你寫一首更短的,更有哲理性的。江青說:“我不要哲理性的,我要充滿感情的。”

  生:(笑)

  師:扯遠了,回到課文。為了適應格律的要求或者是為了獲得一種特殊的表達效果,古詩詞經常出現語序倒置的現象。

  師:哪位同學能按調整好的正常語序,把三句的大意順暢地說一下?

  生:在深秋時節,毛澤東獨立於橘子洲頭,看著湘江水滾滾北去。

  師:這三句字數一樣,也不壓韻。因此,調換語序不是為了適應格律的需要,而是為了獲得一種表達效果。你體會了什麼效果?

  生:(思考)

  師:古詩詞是一種高度濃縮的藝術。一首詩詞就好象一塊壓縮餅乾,需要我們用自己的想象力把它泡開,用我們自己的想象力把詩歌的畫面、詩歌的內容呈現出來,這樣就能很好的欣賞詩歌了。所以黑格爾說:“想像是最傑出的藝術本領。”下面請同學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這三句詩所描寫的畫面。

  生:聯想

  師:透過閉起眼睛聯想,你的腦海裡出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生1:

  生2:

  生3:

  師:還好,沒有同學說看到一隻巨大的猴子在橘子洲偷吃句子。說明同學的想象力,古詩詞鑑賞力還可以。

  生:笑

  師:如果你能想象到詩句所描寫的畫面,也就能夠體會到這裡採用語序倒置的手法所獲得的表達效果,誰來說一說。

  生:

  師:“獨立寒秋”,我獨自一人佇立在寒冷的秋風之中,把這一句提到最前面,詩人想突出什麼呢?這就要聯絡詩歌的寫作背景。1925年8月毛澤東回到韶山養病,並利用這段時間創辦農民夜校,組織農民協會,還秘密建立了中國共產黨的韶山支部。這些舉動驚動了省城長沙。湖南省省長趙恆惕密派快兵趕赴韶山捉拿毛澤東。幸虧毛澤東老師的兒婦從朋友那裡得到了訊息,毛澤東扮作鄉下郎中,被人用轎子抬出了韶山,來到了他老師的兒子郭梓閣開的食品店,軍閥隨後就追到了這裡,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郭梓閣把毛澤東藏到店鋪的夾壁裡面。兩天以後,追兵撤走了,毛澤東才從夾壁裡面走出來,馬上一個人秘密地回到了長沙。

  在長沙他不敢拋頭露面,不敢與家人聯絡,不敢與朋友來往,感到十分孤獨。所以詩人把“獨立寒秋”放到最前面是為了突出自己當時的孤獨的情懷。當然也能使我們在詩歌的一開頭就能體會到詩人頂天立地的氣和中流柱般颯爽英姿,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

  生:(記)語序倒置;突出詩人內心的孤獨,也能使人體會到詩人頂天立地的氣和中流柱般颯爽英姿,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

  師:孤獨是詩人最常見的個性,李白“獨坐敬亭山”;柳宗元“讀釣寒江雪”等。有的詩人還有點孤傲,總認為自己是獨孤求敗。

  生:笑

  師:孤獨的毛澤東在橘子洲頭欣賞長沙的秋景,一看就是幾句?

  生:看到“萬類霜天競自由”,共七句。

  師:一個“看”字要管七句。在古詩詞中這叫“一字領起”,俗稱“領字”(板書)。一般上下闕各有一個。下闋是哪個字?

  生:憶

  師:偉人就是偉人,高遠矚,目光遠大,一看就是七句。像我這種凡人一看只能看一句:啊,石夫人你真高。

  生:笑

  師:俗話說“文似看山不喜平”,寫文章要講究變化,講究起伏。這其句是景物描寫,富有變化嗎?請同學把這七句輕輕地讀五遍,體會體會。

  生:朗誦、體會。

  師:這裡的景物描寫富有變化嗎?

  生:“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是遠;“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是近觀

  師:視角變化:遠,近觀。(板書)

  生:抄

  師:“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這兩句景物描寫除了視角變化之外,還有什麼變化?

  生:顏色的變化

  師:顏色變化:紅,碧

  生:抄

  師:“擊長空”是仰視;“魚翔淺底”呢?

  生:“俯”

  師:板書:視角變化:遠,近觀。仰視,俯。

  生:抄

  師:“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描寫的是靜態的景物;“百舸爭流,擊長空,魚翔淺底”是什麼?

  生:動態的景物

  師:板書:動靜變化:靜態景物,動態景物

  視角變化:遠,近觀。仰視,俯。

  景物描寫富有變化: 顏色變化:紅,碧

  動靜變化:靜態景物,動態景物

  生:抄

  師:景物描寫富有變化,毛主席寫作方面是百變男。古人寫詩作詞非常注重煉字。有兩句詩:吟安一個字,斷數莖須。(唐 盧延讓《苦吟》)為了推敲一個字,不知不覺竟然斷了好幾根鬍鬚。不是有一個百里改詩的故事?唐代有一位詩人,名字叫做任藩。有一次,任藩到天台的巾子峰遊玩。優美的景色使仁藩詩興大發,隨口就吟頌了一首,最後兩句是:前峰月照一江水,僧在翠微開(閒)竹房。

  任藩非常自得,這裡風景實在不錯,但與我的詩比就差遠了,於是他就把這首詩寫在寺廟的牆壁。第二天,任藩離開了臺洲,向南方走。他突然感覺到昨天的那首詩有一個字沒有用了, “月照一江水”的“一”字用得不好。因為江邊有高峰聳立,月色只能照到半江水而不是一江水,應用“半”字。再說用半字,顯出半是清輝,半是幽暗,明暗相映,且更富詩意。這時任藩離開天台已經有一百多里,但是他選擇返回修改詩歌。等到回到寺廟的時候,發現已經有人把“一”字人改成“半”字了。他說了一句:臺洲人太有才了。

  生:笑

  師:古人寫詩是很認真的,十分講究煉字。課文描寫景物的七個句子裡面有幾個字用得很好,富有表現力,可以說是煉字的典範。例如:“層林盡染”的“染”,“百舸爭流”的“爭”的“爭”,“擊長空”的“擊”,“魚翔淺底”的“翔”。

  生:記“染”“爭”“擊”“翔”。

  師:分字的表達效果,高考經常考。怎樣分一個字的表達效果?首先看字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再看字所描寫的內容,最後看用這個字所取得的效果。

  生:(記)首先看字所在的句子的意思,再看字所描寫的內容,最後看用這個字所取得的效果。

  師:例如,分“層林盡染”的“染”的表達效果,先看“層林盡染”整句話的意思:嶽山一帶的楓林重重迭迭,經霜以後,一片火紅;再看“染”描寫的內容(物件):楓林一片火紅;最後看“染”字的表達效果:楓林紅得像人工染的一樣美。我們把這三方面的內容整合一下,就成了“染“字的表達效果:”“染”字描寫出了楓林彷彿人工染成一樣的壯美景色。

  生:(記)“染”字描寫出了楓林彷彿人工染成一樣的壯美景色。

  師:下面請同學按照老師介紹的方法分剩下的三個字。第一組分“爭”。第二組分“擊”,三、四組分“翔”。先獨立思考,然後與同桌交換看法。

  生:思考討論

  師:哪一組同學先來?

  生:“爭”字描寫出了江面上千帆競發,爭先恐後的熱烈場面。

  師:第二組同學?

  生:我認為“擊”顯得更有力量感,給人一種氣勢,寫出了兇展翅高飛,勇猛矯健的雄姿。

  師:說得好,這位同學的語言感悟力較強。“沒有你,像離開水的魚,快要活不下去,不能在一起游來游去。”魚應該用遊,怎麼用飛翔的“翔”呢?即使飛也一般是呆在海洋裡,只有遇到危險時,才向空中跳。高度一般在5~6米的高度,直線距離一般在100米左右,這不是飛翔,是跳躍。三、四組同學?

  生:“翔”表現了魚兒在水中自如輕快的神態,形象生動。

  師:謝謝你的分。這裡的景物描寫富有變化,而且用詞富有表現力。我們在齊讀一遍。

  生:齊讀

  師:陸機《文賦》裡面有一句話:悲落葉於勁秋,喜柔條於芳春。中國文人有悲秋的傳統,這可以從“愁”字的結構看出。什麼是愁,秋天的那種心情。可見中國文人有一種悲秋的傳統。毛澤東繼承了這一傳統嗎?他筆下的秋天給了怎樣的感受?把這七句再齊讀一遍。

  生:齊讀

  師:他筆下的秋天給了怎樣的感受?請同學跟著自己的感覺走。

  生1

  生2

  師:絢麗多彩,生機勃勃。這裡的景物描寫打破了傳統,叛逆有個性,我喜歡。用劉錫的詩句來括就是: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生:(記)絢麗多彩,生機勃勃。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師:以秋天為題材詩詞文章不少,以秋天為題材的流行歌曲也不少。我們聽幾句。

  生:聽(毛寧)

  師:毛寧,小毛仰望廣闊的天空想起了什麼?你說愛我到永久。面對廣闊的宇宙毛澤東,老毛想到了?齊讀有關詩句。

  生:齊讀——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師:仰望星空,毛澤東向天老爺問了個什麼問題?

  生:誰主沉浮

  師:你說愛我到永久|誰主沉浮。同樣姓毛,做人的差距就這麼大呢。

  生:(笑)

  師:誰來主宰中國的命運。這個問題很有力感,充滿陽剛之氣。每次讀這幾句,我都很激動。是男人的,是偉大男人的,就應該問這種充滿陽剛之氣的問題。當然,在座的諸位都是青年才俊,也應該多問充滿陽剛之氣的問題。請同學齊讀上闋。

  生:齊讀

  師:上闋透過描寫長沙絢麗多彩、生機勃勃的深秋之景,提出了“誰主沉浮”這個充滿陽剛之氣的問題。在毛澤東看來哪些人才能主宰中國的命運呢?請看下闋分解。齊讀下闋。

  生:齊讀下闋

  師:有幾個詞講一下。“指點江山”,“江山”指代什麼?

  生:國家大事

  師:“激揚文字”,“激揚”是“激濁揚清”的省略。(抨擊壞人壞事,獎勵好人好事)。

  生:(記)激濁揚清——抨擊壞人壞事,獎勵好人好事。

  師:“激揚文字”用文字激濁揚清,用手中的筆抨擊壞人壞事,獎勵好人好事。1914年毛澤東進入長沙第一師範學校讀書,當時的校長是張幹。張幹真的很能幹,32歲就就做了一師的校長,他向省政府提議,從下學期開始每位學生每個月交10塊錢學費,省政府接受了他的建議。這條訊息傳到一師以後引起了很多學生的不滿,因為很多學生交不起學費。於是同學在校園裡發傳單,想透過輿論把張幹搞跨。毛澤東認為這是小打小鬧,根本解決不了問題,要玩就玩大一點。於是他寫了一份《驅張宣言》,尖銳地批評張幹對上逢迎,對下專橫,辦學無方,貽誤青年。宣言寫成之後,毛澤東組織同學連夜印了上千份,第二天早上帶回學校,發給同學,轟動了全校,一師的校內發生大規模的學潮,並且很快傳遍了整個長沙城。省政府立即派一位學督來一師,解決學潮的事情。學生說如果張幹一天不離開學校,我們一天就不上課。學督沒有辦法,只好答應下學期把張幹掉走。就這樣學潮平息了,毛澤東第一次嚐到了小人物鬥倒大人物的勝利滋味。張幹感到十分窩火,一位堂堂的校長,卻為十塊錢的學費,被學生趕走了,越想越不是滋味,於是他主動向省政府提出辭呈,離開了一師。毛澤東真正是用文字激濁揚清。

  生:(點頭)

  師:“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體現出了青年學生身上哪種可貴的品質?

  生:關心時事,以天下為己任。

  師:以天下為己任。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毛澤東有兩句詩:為有犧牲多壯士,敢叫日月換新天。但時的進步青年富有獻身精神。當時在第一師範有兩個學生最有名:和森與毛澤東。由於家境貧寒,和森16歲時才入初等小學讀書。經過刻苦攻讀,1913年,和森來到長沙,考入鐵路專門學校,後轉入第一師範學校,與毛澤東一起參加革命活動。1931年年初,和森他從蘇聯回國,到香港開展革命工作。由於叛徒的告密,被特務抓了,關進廣州的監獄。在獄中,和森受盡酷刑:四肢被釘在牆上,敵人用刀把他的胸脯爛。就這樣活活地被折磨而死。像和森這樣的革命青年很多,他們做到了以天下為己任,為國捐軀。

  生:(點頭)

  師:毛澤東在一師讀書十偏科很嚴重。他特別喜歡歷史和文學,但對理科沒有興趣。數學老師王立庵有一次把毛澤東叫到家裡。潤之啊,我今天叫你來,主要想和你談談學習的事情,你好象不喜歡數學?老師,我年紀大了,學不進去?年紀大了,你多大了?二十一歲。老師感到又好笑又氣,“年方二十,就以‘年齡大’自居了。曾子七十歲才開始學習,後來名楊天下。”毛澤東懇切地說:“先生,我知道20多歲年富力強,正是讀書的大好時光。可以我們這一代人生逢亂世,國運衰微。我覺得,在目前的中國。一定要從歷史和文學入手,先改變天下的民心,然後才能對社會進行根本的改造,用別的方法,是不能奏效的。我已經過去了一個21年,還有幾個21年呢?我想抓緊時間讀一讀對目前中國有用的書。”數學老師聽了以後很感動,想不到這個青年人胸懷大志,為天下的百姓找出路。激動地說:“以後上數學課,你要多帶幾本歷史和文學方面的書籍。如果不帶,你就不讓你進教室。”

  生:(笑)

  師:“糞土當年萬戶侯”中的“糞土”,什麼用法?

  生:名詞用做意動,“把……當作糞土”。

  師:萬戶侯指當時的反動軍閥。反動軍閥你不要認為自己是帶頭大哥,在我們青年學生的眼裡你只是一堆臭狗屎。這又體現青年學生身上哪一種可貴的品質?

  生:蔑視權貴。

  師:軍閥文化素質很低,確實是一堆狗屎,誰都可以視他們。侯寶林先生說過一段相聲《關公戰秦瓊》,諷刺的就是山東軍閥韓復。

  生:(笑)

  師:下闋主要是回答“誰主沉浮”這個問題。誰主沉浮呢?同學少年。這一群同學少年很酷,很炫。酷在哪兒,炫在哪兒?他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才華橫溢,心繫祖國,蔑視權貴,英勇。

  生:(記)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才華橫溢,心繫祖國,蔑視權貴,英勇無畏。

  師:鑑賞詩歌要善於聯想。讀到下闋你就要聯想一群翩翩少年,他們風華正茂,意氣風發,才華橫溢,心繫祖國,蔑視權貴,英勇無畏。真實迷死人了。

  生:(笑)

  師:毛澤東是浪漫主義詩人,也是豪放派詞人,下闋裡面哪幾句最豪放?

  生:曾記否,到中流出水,江遏飛舟?

  師:游泳時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前進的船隻。文筆多豪邁。這種豪邁體現了毛澤東的超自信,他說過:“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有時候,每個人很有必要把自己想象成超人,告訴自己兩個字:我能。齊讀一遍。

  生:我能。

  師: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