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錢塘湖春行>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及課後訓練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及課後訓練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及課後訓練

  引言:《錢塘湖春行》抒發了作者早春遊湖的喜悅和對錢塘湖風景的喜愛,更表達了作者對於自然之美的熱愛之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提供的《錢塘湖春行》導學案及課後閱讀訓練,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錢塘湖春行》導學案

  學習目標

  (重點、難點)

  1、知識目標:瞭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力目標:瞭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學生賞讀詩歌的能力。

  3、情感目標:感受作者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

  自學內容: 引入新課

  1、投影西湖春景圖,播放《春江花月夜》的音樂,由圖片及音樂營造

  2、走進作者: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作詩作最多的一個,有“詩魔”之稱。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

  3、按照古詩的要求學生集體讀課文,四人學習小組互讀課文。

  4、請個別學生作示範性朗讀,然後讓學生互相點評。

  5、學生說出標題提示了哪些方面的內容?(地點:錢塘湖、季節:春、事情:出遊)

  6、明確詩的體裁(七言律詩)

  7、學生讀後討論提出詩中難理解的字詞:水面初平雲腳低暖樹亂花不足

  8、詩題說“春行”,說說作者的遊蹤:孤山寺—賈亭—白沙堤 三、再讀詩,賞美景

  1、學生自讀後討論:詩中所寫的是春天的哪一個階段,找理由說明: 寫的是早春,早鶯、新燕、亂花、淺草。是“早鶯”,而且幾處,不多,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是不多的幾家,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 2、詩中寫了哪些景物?怎樣寫?

  春水,春雲,春鳥,春樹,春泥,春花,春草,

  春水初漲,

  春水淙淙;白雲重疊,同湖面相連,水雲相接連成一體;早鶯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新燕剛回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而春天百花爭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數量多,顏色豔,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草初生,剛能淹沒馬蹄印。 第2頁 共6頁

  討論內容:

  全班學生自由朗讀,直到能背誦

  1、古人對語言的錘鍊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其實都是“吟安一個字,撫斷數根鬚”的結果,白居易、歐陽修、賈島都是其中的典 範。本詩“亂花漸欲迷人眼”中的“亂”不僅寫出了花的品種數量之多,顏色之 豔,眼前一片奼紫嫣紅,使人眼花繚亂,便有迷亂之感;更顯出了一種勃勃的生 機。

  2、詩中還有類似的妙筆,學生討論找出並說說妙在哪裡? 初、低、早、爭、暖、新、春、漸、淺”

  3、想象詩中優美的意境,教師配樂朗誦。投影錢塘湖的春景圖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雲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寺北寫起至白沙堤。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們忙著銜泥築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快要讓人眼花繚亂了。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裡鑽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間寫遊程中所見,最後用“綠楊蔭裡”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裡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閒,自在,真要讓人留連忘返了。 令人目迷神馳。

  精讀詩,悟詩情

  1、詩中流露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最愛”,表達作者對錢塘 湖美景的.讚美熱愛之情;“行不足”,是因為看不足,說明詩人流連忘返,完全陶 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

  2、面對美好的大自然,我們應持什麼樣的態度?

  3、西湖是我國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是馳名世界的旅遊勝地,有著“人 間天堂的美譽”。歷代文人詠贊西湖的詩文很多,你們能舉出一些嗎? 例:蘇東坡《飲湖上初晴後雨》:“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 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全班學生自由朗讀,直到能背誦

  第3頁 共6頁 ◎ 第4頁 共6頁

  涉縣光華中學備課方案

  課前小測:(時間___________分值__________)

  說明:

  1、本方案是備課的基本要 求,各科根據學科特點以 及個人教改的新思路,適 當增加課堂活動內容。

  2、要求體現以“學生為主體, 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