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琵琶行> 《琵琶行》的重難點講解

《琵琶行》的重難點講解

《琵琶行》的重難點講解

  1、《琵琶行》是一首敘事詩,它的情節結構是按照什麼線索展開的?又是怎樣體現出濃濃的感傷情調的?

  解說:

  第一條線索是“樂”。“舉酒欲飲無管絃”,這是從反面落筆,隨即從“忽聞水上琵琶聲”到“四弦一聲如裂帛”,集中寫“樂”;琵琶女自訴身世,述及學成琵琶,曲伏善才,是概述其音樂才能。詩人傾訴悲懷,述及“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又是從反面強調,為“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聞仙樂耳暫明”張本。“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是前面主要樂段的繼續,又起到了點題的作用,而在寫法上,前者是實寫,後者是虛寫,二者對比鮮明,相映成趣。

  第二條線索是“情”。“醉不成歡慘將別”“未成曲調先有情”“夢啼妝淚紅闌干”,分別是相關段落“情”的主調,接著以聞樂“嘆息”、聞語“唧唧”進入感情的高潮,最後以“江州司馬青衫溼”的濃濃情語作結。在這感情線索中,琵琶女之情與詩人之情是始終難解難分地交織在一起的。

  第三條線索是“事”。這是敘事詩必不可少的線索,然而巧妙的是其間重點穿插了琵琶女和詩人自言身世遭遇的片斷,極大地充實了敘事的情和事,凸現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主題。

  第四條線索是“景”。本詩是以江月為景的`主要線索的。先寫“別時茫茫江浸月”,詩人把離情別緒物化在清冷無聲的茫茫秋月江水之中,這種寂靜又有效地反襯出有聲的琵琶“錚錚然”而起。當演奏結束時,則是“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曲終而聲未絕,欣賞者仍沉浸在神情恍惚之中,樂境似乎已經化為江月寂寥的無聲的畫面,這也是以“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手法來寫音樂的魅力。繼而在琵琶女自述身世後,有“繞船月明江水寒”句,再次照應江月,一個“寒”字概括了琵琶女的淒涼身世。最後,詩人在寂寞心境時寫的“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也以“江月”為景,同樣以孤寒為其基調。這些景語,前後照應,一線貫穿,猶如電影中蒙太奇的組接,豐富了長詩的畫面和情調,成功地協調了“樂”“情”“事”三條線索的發展與交叉,增進了作品的感傷情調。

  2、這首敘事詩的線索是什麼?

  解說:

  全詩以人物為線索:一是以琵琶女的身世為線索;一是以詩人的感受為線索。然後兩條線索交織,匯合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上。歌女的遭遇身世是一條明線,詩人的感受是一條暗線。明線從具體現象反映主題,暗線則是從事物的本質上來揭示主題。也可以說一反映民間的變化,一反映朝政動亂的變化。一虛一實,虛實相生,使結構在嚴謹中見出錯落。而最後詩人又巧妙地找到了這兩者匯合的焦點。從具體內容來看兩者並不相同。但透過這層表面現象,詩人緊緊抓住時代的特點,找到了兩者貌異神合的聚結點。這是社會的變亂,政治的衰落,十分明顯地在朝野均有反映。因而全詩結構的嚴謹,就不是一般的層次清楚,不是一般的按一定的時空次序來組織情節,安排敘述,而是敘事和抒情同時進行。敘事,就是詩中所示的“淒涼話身世”,由此開展的歌女前後半生對照的描寫。抒情,雖然抒情在其間分量很少,但脈絡是十分清楚的,這就是詩人由“聽”到“思”到“感”到“聯想”這樣一段經歷,這不僅推動全詩敘事情節的不斷髮展,而且不斷暗示詩的主題,昇華詩的內容。因此,分析詩的結構,不應放棄對詩的抒情線索的分析,全詩嚴密的內在結構主要透過這一條線索。從美學的角度看,如果單純寫歌女身世,雖然主幹單純突出,但就會缺少枝葉巧生、虯枝盤旋的變化,整個敘述就會顯得呆板。正是因為虛與實,敘事與抒情,歌女與詩人,既交叉又匯合,全詩有時就很難分清是敘事還是抒情。這不僅使全詩的內容表現得更為豐富,而且層次上顯出一種變化、流動的美,更給人以美的享受。

  3、音樂形象的塑造是異常困難的,白居易是用什麼方法把琵琶女的琴聲展現得淋漓盡致?

  解說:

  寫琵琶女演奏名曲《霓裳羽衣曲》和《六么》,這原是一件難事,但詩人寫得很巧妙:他只寫了三個有代表性的樂段,並運用生動的比喻同時訴諸讀者的視覺和聽覺,使讀者在想象中親聆琵琶的美妙樂音和旋律的發展變化。

  第一樂段兼用比喻和摹聲分寫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錯進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盤”之聲,表現了急切而愉悅的情調。第二樂段用花底鶯語的間關之聲作比,再著一個“滑”字,使讀者覺察到旋律變得輕快流暢了:接著又逐漸緩慢下來,彷彿進入了半終止狀態──這“無聲”的音樂又使讀者去尋味“幽愁暗恨”,並期待著變化的到來。果然,第三樂段一開始就是“銀瓶乍破水漿迸”,這是高潮到來的訊號;它發展得很快,接著就出現了“鐵騎突出刀槍鳴”的熱烈而緊張的場面。讀了這一段文字,掩卷沉思,會有“餘音繞樑”之感!

  附帶說一下,樂曲的終止也寫得很好。“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寫出了琵琶樂曲終止時的特點,跟鋼琴曲子最後用主和絃終止全曲一樣具有顯著的藝術效果,使聽眾繼續沉浸在樂曲的境界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