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內經> 《黃帝內經》和諧思想

《黃帝內經》和諧思想

《黃帝內經》和諧思想

  《黃帝內經》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基礎,是中醫四大經典之一。其成書融合了當時先進的哲學內容,試從哲學淵源、天人、人本身和陰陽平衡幾方面初步探討書中所體現的“和諧”思想,以期用於指導中醫臨床。

  《黃帝內經》乃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醫學文獻,將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與醫學知識有機結合起來,創立了獨特的中醫理論體系,奠定了中醫學的理論依據和指導方法。其書在闡述醫學理論的同時,對當時哲學領域的某些問題,諸如陰陽、五行等進行了深入的討論,體現了豐富的哲學內涵。“和諧”思想是中國傳統文化和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內容,其在《黃帝內經》一書中得到體現和應用。

  1.“和諧”思想的哲學基礎

  所謂“和諧”,是指事物存在和發展的相對穩定的多樣性的協調統一。“和”在古漢語中,作為動詞,表示協調不同的人和事物並使之平衡。對“和”做最高層面的分析的是《禮經》中的《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之大本;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有焉。《黃帝內經》“和諧”思想深受《周易》和先秦諸家學說的影響。《易傳》高度讚美並極力提倡和諧思想,提出了“太和”的觀念”,《周易》透過象數符號運演系統把數、象、理、佔(類推)和諧統一起來,把自然和人和諧統一起來。“和”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範疇。孔子具體表達了和諧思想,《論語》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過猶不及”;孟子提出了“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和諧觀。道家也有同樣的思想,老子言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老子・第四十二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主張順應自然,提倡“少私寡慾”的清靜無為思想。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提出了“兼相愛,交相利”的博愛精神。此外,尚有法家、名家、陰陽家等學說都包括一定的“和諧”內容。之後漢董仲舒形成了“天人合一”體系,認為“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貴於人,人受命於天”(《春秋繁露・天人相副》)。由此可知,內經的'成書有其特定的社會基礎和理論淵源,其“和諧”哲學思想的形成與有關學家的理論密切相關。

  2.天人相應 內外和諧

  《內經》認為,人起源於自然的運動變化,《素問・寶命全形論》日:“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天食人以五氣,地食人以五味……神乃自生”。同時又認為,人與自然息息相通。《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在天為氣,在地成形,形氣相感,而化生萬物矣”、《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靈樞・刺節真邪》雲:“與天地相應,與四時相副,人參天地”。因此人生活在自然當中,人類的行為可以影響自然界,自然界的變化也可以影響人體的機能活動。 《內經》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性和適應性,將人與自然視為互相聯絡、互相依賴的和諧統一體。如《靈樞・歲露論》雲:“人與天地相參也,與日月相應也”。維護機體內環境的穩定和人與外環境的協調,使生命活動保持正常,達到“天人相應”,才能避邪防病,保健延壽。《靈樞・本神》日:“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素問・上古天真論》:“有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如果人與自然不相適應,自然的變化超出了機體的承受能力,則發為疾病。《素問・髒氣法時論》曰:“邪氣之客於身也,以勝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勝而甚,至於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甚則“內閉九竅,外壅肌肉,衛氣散解,此謂自傷,氣之削也”(《素問・生氣通天論》)。

  因此,治療疾病必須以“天人相應”的和諧觀為指導,順應四時陰陽消長節律,使人體生理活動適應自然界的變化,保持機體內外環境的協調統一,並根據四時氣候的變化,採用適宜的治療方法,方能取得良好療效。

  3.身心合一 形神和諧

  《內經》認為,機體的心理和生理相互關聯,又互相制約。人體只有在生理與心理相協調。形體與神志相和諧時才能達到健康狀態。

  疾病的發生與否與正氣相關,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幹”(《素問・刺法論》),而正氣的強弱又與情志心理密切相關。《內經》認為許多疾病由氣機失調引起,《素問・舉痛論》曰:“百病生於氣”、《素問・五執行大論》曰:“逆其氣則病”。而情志失常是導致氣機失調的主因之一,並往往損傷內臟、敗壞形體,《靈樞・百病始生》曰:“喜怒不節,則傷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素問・疏五過論》曰:“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同時《內經》認為,身心互相影響,《靈樞・本藏》曰:“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適寒溫、和喜怒者也”。當身心失和時,會引起形神失調,產生疾病。《靈樞・賊風》曰:“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素問・痿論》曰:“有所失亡,所求不得……發為痿�”、《靈樞・本神》:“是故怵惕思慮者則傷神,神傷則恐懼流淫而不止”,甚則引起“精壞神去,榮衛不可復收。……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素問・湯液醪醴論》)。

  因而保持身心和諧具有重要的意義。《內經》認為“精神不進,志意不治”(《素問・湯液醪醴論》),並把“神”放在重要地位,《素問・寶命全形論》:“一日治神……”、《素問・上古天真論》:“獨立守神”、《靈樞・本神》:“凡刺之法,先必本乎神”。所以良好的情緒和精神,有利於氣血的恢復,機體抵抗力的增強。如《靈樞・本髒》:“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因而要求人們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素問・上古天真論》)和“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保持清靜的心境和寡慾的精神,同時做到愉快舒暢,使身心和諧,形神平衡,自能“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以及“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素問・上古天真論》)。

  4.陰陽協 調平衡和諧

  陰陽是是宇宙中相互關聯的事物和現象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是陰陽保持協調平衡的結果。

  《內經》認為,陰陽的協調,維持了生命的正常活動。陰陽以對方為存在的基礎和功能發揮的前提,陰陽具有對立統一關係,陰陽維繫了生命活動的穩定性,《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陽生陰長,陽殺陰藏”。一般情況下,陰陽平衡,機體功能正常,人體則健康,如《素問・生氣通天論》曰:“陰平陽秘,精神乃治”;若陰陽失調,機體功能失和,則引起疾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不勝其陽,則脈流薄疾,並乃狂。陽不勝其陰,則五藏氣爭,九竅不通”、《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曰:“陰陽四時者,萬物之終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則災害生,從之在苛疾不起”。疾病的發生及其病理過程,是正常“陰平陽秘”的生理協調遭受所破壞的表現。《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當陰陽之間失去了平衡協調關係,甚至不能相互依存時,出現亡陽或亡陰重證,即“陰陽離決,精氣乃絕”,那麼生命也將終結。

  所以《內經》提倡“法於陰陽”、“和於陰陽”(《素問・上古天真論》),“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謹熟陰陽,無與眾謀”(《素問・陰陽別論》)。體現在治法上,遵循“從陰引陽,從陽引陰”、“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反他,治在權衡相奪”(《素問・玉版論要》),以及“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素問・至真要大論》);用藥上也要把握適中,中病即止,否則“亢則害,承乃制”(《素問・六微旨大論》)。人體陰陽協調,機體活動平衡,才能使精神旺盛,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即《素問・調經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侯若一,命日平人”。如果沒有這種陰陽協調、平衡和諧,就不可能有相對穩定的物質形態和人體正常功能,生命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調和陰陽,維持動態的平衡協調是人體健康和機體正常功能活動的根本。

  5.結語

  《黃帝內經》不僅是一部偉大的醫學經典,還是一部囊括心理學、生態學、社會學等多方面的哲學鉅獻,其不僅奠定了中醫的理論體系,還融合了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體現了豐富的哲學內涵和外延。其中涵括的“和諧”思想,不僅對於“天人相應”、治療疾病和預防、養生有所指導,對於建立和諧的醫患關係,和諧的治療觀念、對於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以及人本身的關係等也具有參考借鑑作用,深深體現了《黃帝內經》在當代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預見性,其所蘊涵的精髓內容仍有待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