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內經> 《內經》五味學說探討

《內經》五味學說探討

《內經》五味學說探討

  五味學說指導中醫臨床用藥,為中醫遣方用藥提供重要依據,本文是五味理論的系統闡述,涉及五味的起源,與陰陽五行的關係,五味的作用以及應用,值得一讀。

  五味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五味理論早在《內經》已具雛形,但由於《內經》中關於五味的論述是零散的,缺乏系統性,故亟待整理和提高。

  1.五味的產生

  五味,即酸、苦、甘、辛、鹹五種基本的味道。始見於《呂氏春秋》一書。而最早論述中藥五味的,則首推《內經》。如“草(指藥物,因中藥以草類為本)生五味”(《素問·六節藏論篇第九》),“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靈樞·邪氣藏腑病形第四》),“水谷皆入於口,其味有五”(《靈樞·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說明藥物具有五味,是透過口嘗而得知的。如甘草味甘,苦參味苦,細辛味辛,昆布味鹹,烏梅味酸等,都是藥物實際味道的客觀反應。相傳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嘗試藥味,認識藥物過程的真實寫照。

  在長期的生活與醫療實踐中,人們還發現不同味道的藥物,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內經》把藥味與藥理作用緊密聯絡起來,從而產生了中藥效能的味,如“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這就是古人對五味作用的最早認識,為後世五味理論的形成和發展奠定了基礎。後世醫藥學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補充和發揮,使之日臻完善,如清·吳儀洛《本草從新》雲:“凡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鹹者能下能軟堅”,斯為歷代醫家中對五味作用最全面的概括,現行《中藥學》教科書亦多宗此說。

  由是觀之,五味源於口嘗,在實踐中逐步抽象為中藥效能的味,成為藥物作用的重要標誌。

  2.五味與陰陽、五行、臟腑的關係

  作為中藥效能的五味,它必須要接受中醫藥理論的指導。因此,要掌握中藥的五味,必須嫻熟五味與陰陽、五行、臟腑的關係。

  (1)五味與陰陽藥味分陰陽,肇始於《內經》。如“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洩為陰;鹹味湧洩為陰,淡味滲洩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味厚則洩,薄則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即說明辛、甘、淡為陽,具有發散滲利的作用;酸、苦、鹹為陰,具有湧吐洩降作用。《內經》把五味按陰陽屬性分為兩大類,執簡馭繁,開後學之門徑。

  (2)五味與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內經》用取象比類的方法,把五味與五行相配,即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鹹(《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並以五行學說為依據,闡明瞭五味之間的相互關係。如酸生苦,勝甘;苦生甘,勝辛;甘生辛,勝鹹;辛生鹹、勝酸;鹹生酸,勝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對臨床用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五味與臟腑《內經》認為,五臟對五味的嗜慾各有不同,而五味對五臟也各有所通。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 (《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鹹走骨,甘走肉”(《靈樞·九針論七十八》)。“走”與“入”其義相同,均表明了不同的藥味,對機體的不同部位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親和力),揭示了五味喜歸本髒的一般規律,成為後世五味歸經說的基礎。

  3.五味的作用

  五味是藥物作用的標誌。一般而言,不同的藥味,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相同的味,可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這是五味理論的核心,是辨證用藥的基礎。

  [辛味]

  (1)發散風淫於內……以辛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辛善走肌表,具有開發腠理,宣通陽氣,發汗散邪的作用。如麻黃辛溫,功能發散風寒,主治風寒表證。

  (2)散鬱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肝性條達,喜暢惡鬱,鬱之則病。辛能散之,解其束縛,使之暢達。如柴胡味辛,功能疏肝解鬱,主治肝氣鬱結諸證。

  (3)潤燥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腎為水髒,藏精而惡燥,“燥則津液枯,腠理閉,上下之氣不通矣”(《素問經注節解》),多表現為口渴、小便不利等津液執行受阻,敷布異常的.病證。“以辛能開腠理,致在內之津液而通氣於外,在下之津液而通氣於上,故能潤也”(《黃帝素問直解》),從而使燥象得以解除,如五苓散中之桂枝,能宣通太陽之氣,使水自下行而小便利,津液上承而消渴止(辛味本無潤燥之功,實乃“發散”,之間接作用)。

  [甘味]

  (1)補脾“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靈樞·終始第九》)。陰陽俱不足者,多責之於脾胃。以甘入脾,培補中宮,使化源充足,陰陽兩虛漸可恢復。如甘草味甘,功能補中益氣,主治脾氣虛弱的病證。

  (2)緩急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肝主筋,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多表現為筋脈攣急一類的病證。可選用甘味藥以舒緩之。如甘草味甘,功能緩急止痛,主治攣急作痛。

  [酸味]

  收澀,酸,“其氣澀以收”(《靈樞·味論第六十三》),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主要用於精氣耗散,體虛滑脫之證,如自汗、盜汗、遺精等,常用藥物有五味子、訶子等。

  [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