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木蘭詩> 用比喻收詩作用木蘭詩

用比喻收詩作用木蘭詩

用比喻收詩作用木蘭詩

  古文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tiè),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ān jiān),南市買轡頭(pèi tóu),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jì)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j īntuò),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jiāng);阿姊(zǐ)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zhuó)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bìn),對鏡帖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用比喻收詩作用

  結尾一段用兔比喻,說明在“十年征戰”的生活中,識別不出木蘭是女郎的原因。可以看出,木蘭在艱苦的戰鬥生活中,不但巧妙地隱瞞了自己的女子身份,而且能同男子一樣英勇無畏,為國立功,是個聰明勇敢的女英雄。

  關於“木蘭”的形象

  詩中以濃摯的感情和鋪敘、對照、渲染的表現手法,集中地描繪一個平凡的女子——木蘭(替父從軍)和她(解甲還鄉)的不平凡的'經歷。木蘭的形象,集中地表現了中華民族(勤勞善良)、(機智勇敢)、(剛毅樂觀)、(深明大義),(勇於獻身),(不愛功名),(不慕功名),(熱愛祖國和家鄉)等優秀品質。

  白話

  古時候,有個女孩叫花木蘭,她是個非常勤勞孝順的姑娘。織得一手好布,每天,她總是天剛剛亮,就把自己關在織房裡精心地紡線織布。

  有一天,她卻一直留在自己的閨房,坐在窗前嘆氣。她的父母覺得很奇怪,就問她有什麼心事。木蘭在父母的一再追問下,不得不說:“沒有什麼心事,只是昨晚看見國王徵兵的文書,那上面有父親的名字,可是父親的年紀大了,已經禁不起征戰的辛勞,小弟弟年齡又小,不能代替。女兒我就為這件事焦急。”停了一會兒,木蘭又說:“我從小跟父親練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親去從軍。”母親為難地說:“可你是個女孩,怎麼能去從軍呢?”

  木蘭堅定地說:“我有辦法。”徵期到了,花木蘭女扮男裝告別了父母,隨大軍到了邊塞作戰。戰爭中,木蘭表現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經過十多年的艱苦戰鬥,

  戰爭終於結束,木蘭勝利歸來。論功行賞,皇帝要賞給木蘭很多錢物,並封她為尚書郎。但是木蘭說:“感謝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許我回到故鄉與父母團聚。”皇上答應了木蘭的請求。木蘭回到家,立刻來到自己房裡,換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辮子,戴上花,露出自己原來女孩的模樣走出來。送木蘭回來的同伴們一見,都十分驚奇地說:“哎呀,同行這麼多年,怎麼不知你是個女孩。”[1]

  後來有人為此寫了一首《木蘭詩》,詩的最後幾句是: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意思是:雄兔前進的時候,腳跳躍起來。雌兔是眯著眼睛。如果兩隻兔子同時在一塊奔跑,誰能分辨出哪一隻是雄、哪一隻是雌呢?

  這個成語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難以看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