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詩寫作特點
《木蘭詩》是一首北朝民歌,宋郭茂倩《樂府詩集》歸入《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中。這是一首長篇敘事詩,講述了一個叫木蘭的女孩,女扮男裝,替父從軍,在戰場上建立功勳,回朝後不願作官,只求回家團聚的故事,熱情讚揚了這位女子勇敢善良的品質、保家衛國的熱情和英勇無畏的'精神。
木蘭詩寫作特點
《木蘭詩》是一首敘事詩。它有集中完整的故事情節,在敘事上有詳有略,詳略得當是其主要特點。詩歌對木蘭代父從軍的緣由、離別、辭官還鄉、家人團聚的內容寫得詳細。對出征前的準備及十年的征戰內容則寫得簡略。這樣處理詳略,不只是為了求得行文的變化,使結構疏密有致,主要是為了更好地刻畫人物。試想,如果將十年的征戰生活詳細來寫,就會沖淡了詩的主題,也與木蘭的形象不相吻合。所以木蘭的形象塑造得如此成功,是與詳略安排分不開的。
這首敘事詩充滿傳奇色彩.故事情節曲折,富有戲劇性.敘述詳略得當,如木蘭沙場征戰,思念親人,心理描寫細膩傳神;而關山飛度,百戰建功,卻只用寥寥幾句詩來概括.這樣寫,使得木蘭的形象真實感人,全詩顯得簡潔緊湊.
這首民歌剛健清新,表現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邁的氣概.它還成功的運用了對偶和排比等修辭手法,使得全詩氣勢雄渾,又易記易誦.
木蘭詩 / 木蘭辭
【作者】佚名【朝代】南北朝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
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