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莫言> 莫言小說的幾個侷限

莫言小說的幾個侷限

莫言小說的幾個侷限

  諾貝爾文學獎屢屢出人意料之外,其實就那麼七個有限的終身評委,如何面對全世界如此海量的文學創作,加上語言的關山阻隔,文化背景的天壤之別,這種全球性的文學評獎不免讓人有點生疑。即如2012年諾獎得主莫言一樣,對他的創作也不乏質疑的聲音——

  楊光祖

  關於莫言,自從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褒揚之辭鋪天蓋地,我再多說幾句,也沒有什麼意思。一直很想說說他的缺點,他的不足。對莫言,還有他的小說,我的感情比較複雜。一方面認可他的想象力,他的自我開啟能力。但每次讀他,也為那種文字、情感的骯髒而感到噁心,我經常說,莫言的小說格調不高,髒。

  旁門左道、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

  當代作家因為文化修養不足,更多的是吸收了中國民間的一些文化資源,尤其莫言。因此,小說裡充滿著一種原始的力量,這也是他的小說能夠吸引一部分讀者的一個原因。但通讀他的小說,有一個很鮮明的感覺,就是:缺乏教養。古人說正奇,他的小說“奇”很多,但缺乏“正”,因此,旁門左道、亂七八糟的東西太多。而且那種農民式的狡,也加劇了這種傾向。

  我們知道,民間文化是有髒的傳統,比如二人轉,它的底色就是黃色。一方面,這正是民間文化的力量之所在,那種泥沙俱下,那種來自大地的髒,是一種原始的力量,可能是人類的最底層的力量。但另一方面,即便在農村,它也有它的`範圍,比如,西北的花兒,也是不允許在家庭裡演唱的。作為作家,完全可以藉助民間文化的傳統,但應該取其精華,去除糟粕,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即便在農村,真正的有權威的老人,他們和他們的家庭也是極其注意教養的。大糞可以做小麥的肥料,但人們吃的是小麥,而不是大糞。

  中國當代文學普遍缺乏想象力,莫言有想象力,可惜他的想象力太沒有節制,有時候流於胡說八道。陳眾議《評莫言》質疑,“像莫言這樣如噴似湧,一瀉千里的想象力噴薄是否恰當,是否矯枉過正”。當然,據說這些在譯本里是沒有的,葛浩文都刪掉了。有評者說,在英文本里,莫言很簡潔。

  有學者認為,道德的潔癖,是有問題的,容易導致專制。莫言這種開放的感官解放,是一種健康的人性。當然,這一點,我個人不太認同。我總覺得,文學創作還應該有一個邊界,雖然這個邊界是動態的、變化的。這種沒有節制的審醜描寫,這種敘述的洪流,有時會淹沒或遮蔽作品的深度以及影影綽綽的人物光輝、性格力量。

  沉迷酷刑描寫忘記人性拷問

  莫言在《檀香刑》後記裡說,他要“大踏步後撤”,也就是他要“回到民間”,“作為老百姓寫作”。其實,“作為老百姓寫作”本身就有問題,理論上說不通,現實中也不可能。我一直認為,作家只能作為“個人”、“個體”而創作。你寫出真實的“你”的感覺,你的思想,就可以了。不要作為什麼而寫作。而且,民間並不是最終或最佳的歸宿,作為傑出的作家,必須要超越民間。民間,也是藏垢納汙之地。那裡充斥著“小傳統”,包括暴力、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