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孟浩然>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的隱逸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的隱逸

《夜歸鹿門歌》 孟浩然的隱逸

  《夜歸鹿門歌》透過描寫詩人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詩人的隱逸情懷,但這其間也看出他的複雜心態。

  孟浩然的詩多寫隱居閒適和羈旅愁思,在山水田園景色的描寫中寄託自己的性情。從其名作《夜歸鹿門歌》一詩可窺探孟浩然在隱逸時期的複雜心態。

  孟浩然生當盛唐,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頓失意,以隱士終身。他是個潔身自好的人,不樂於趨承逢迎。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為同時和後世所傾慕。“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悠然的鐘聲和塵雜的人聲帶給詩人山寺的超然和僻靜世俗的雜亂和喧囂的兩種極致感觸,這正是詩人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世人返家,我去鹿門,兩樣心情,殊途異志。“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朦朧的月色從天空中散落下來,鋪展在地上,亦灑在了詩人的心頭上,靜靜地、悄悄地,沒有一絲嘈雜的聲音,我獨自漫步在這如煙的美景中,享受著月光的洗禮,聆聽著大自然的聲音。淡淡的月光從天空流轉 而下,好像薄紗,又如薄霧,似輕煙,輕輕地籠罩在樹林上,孟浩然陶醉在如詩如畫的美景中,不知不覺來到了龐公歸隱的地方。在這個天地裡,與塵世隔絕,惟山林是伴,只有詩人孤獨一人寂寞地生活著。詩人以談心的語調,自然的'結構,省淨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形成一種獨到的意境和風格。

  其時,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曰“南園”“澗南園”。題中鹿門山則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距離不遠,乘船前往,數時可達。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徵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聖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峴山南園的家裡,四十歲赴長安謀仕不遇,遊歷吳、越數年後返鄉,決心追步鄉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為在鹿門山闢一住處隱居。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與歸隱生活可謂有著不解之緣。隱逸之舉生成魏晉風尚對這一時期乃至稍後的南北朝的文化影響很深這一特殊環境。儘管儒家創始人孔子說過“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孟子也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文人得意時仕,失意時隱,自古而然。受中國儒家思想浸染濃厚的古代知識分子們講究的是大中小三隱,所謂大隱隱於朝,在朝為官,面對塵世的汙濁、傾軋,鉤心鬥角卻能保持清淨幽遠的心境,不與世爭,不與世濁,悠然自得的生活;中隱隱於市,隱居在喧鬧的市井中,視他人與嘈雜於不聞不見,從而求得心境的寧靜;小隱隱於野,看破人生,過著真正山野生活。

  “士”者任官為“仕”,豈有原本就不求上進之“士”呢?歸隱是古代知識分子失意之時的生存方式,以此獲得精神解脫。歸隱只是一種生存方式,而不是一種理想追求。傳說王維詩人交情甚深,曾私邀孟浩然入內署,適逢玄宗至,浩然驚避床下。王維不敢隱瞞,據實奏聞,玄宗命出見。浩然自誦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句,玄宗不悅,說:“卿不求仕,而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放歸襄陽。後漫遊吳越,窮極山水之勝。由此可以看出,詩人的歸隱是無奈之舉,他並不是看破人生,四大皆空,只是渴望在塵世中保持心靈純靜的同時仍有所希冀。

  雖然孟浩然和姜、林逋一樣終身不仕,但是他是想做官而沒有途經,40歲之前隱居於距鹿門山不遠的漢水之南,開元十六年,如長安應舉,卻不幸落榜,隨後,南下吳越,開元二十五年入張九齡荊州幕,三年後不達而卒。“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這首詩把希望透過張說援引而一登仕途的心情表現出來,而最後一句“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也就說明了自己希望像姜子牙遇到周文王一樣,而自己生活中卻沒有一個像周文王這樣的人,只有羨慕的份了,在《夏日南亭懷辛大》:“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也反映出了他自己內心的孤獨與苦悶,因此孟浩然雖然終身沒有做官,卻一心想有所作為,積極入世。《夜歸鹿門歌》中“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詩人遠去鹿門尚關心世人,難道不是對塵世的關注嗎?最後一句“巖扉松徑長寂寥,惟有幽人自來去。”這幽人究竟是誰?龐公的精靈,還是詩人自己?是感慨清幽還是另有他感?

  隱逸的核心,就是逍遙林泉,走訪名山大川,走進自然,感受自由氣息,遠離政治事務,陶冶心情,曠達任性,擺脫世間萬事萬物的困擾和束縛,使自己的心身的得到最大程度的自由。而孟浩然的隱逸,沒有侷限於小、中、大之隱。這種隱逸客觀上說可以造成聲譽,於進、於退都有利,跟求仕進的打算是不矛盾的。這種隱逸,心情幽雅,充滿了幻想和期望……

  拓展:

  夜歸鹿門歌⑴

  山寺鐘鳴晝已昏⑵,漁梁渡頭爭渡喧⑶。

  人隨沙岸向江村,餘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棲隱處⑷。

  巖扉松徑長寂寥⑸,惟有幽人自來去⑹。

  【註釋】

  ⑴鹿門:山名,在襄陽。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徵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成了隱逸聖地。

  ⑵晝已昏:天色已黃昏。

  ⑶漁梁:洲名,在湖北襄陽城外漢水中。《水經注·沔水》中記載:“襄陽城東沔水中有漁梁洲,龐德公所居。”喧:吵鬧。

  ⑷龐公:龐德公,東漢襄陽人,隱居鹿門山。荊州刺史劉表請他做官,不久後,攜妻登鹿門山採藥,一去不回。

  ⑸巖扉:石門。

  ⑹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

  【白話譯文】

  山寺裡的鐘聲響起,天色已經昏暗,漁梁渡口人們爭著過河喧鬧不已。行人沿著沙岸向江村走去,我乘著小舟返回鹿門。鹿門山的月亮照清楚了朦朧的樹影。不覺中忽然來到龐公隱居的地方。巖穴的山門及松間的小路靜悄悄的,只有我這個隱者獨自來來去去。

  【創作背景】

  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峴山附近,漢江西岸,名曰“南園”或“澗南園”。題中鹿門山則在漢江東岸,沔水南畔與峴山隔江相望,距離不遠,乘船前往,數時可達。漢末著名隱士龐德公,因拒絕徵辟,攜家隱居鹿門山,從此鹿門山就成了隱逸聖地。

  據《襄陽記》載:“鹿門山舊名蘇嶺山。建武中,襄陽侯習鬱立神祠于山,刻二石鹿夾神廟道口,俗因謂之鹿門廟,後以廟名為山名,併為地名也。”孟浩然早先一直隱居峴山南園的家裡,四十歲赴長安謀仕不遇,遊歷吳、越數年後返鄉,決心追步鄉先賢龐德公的行跡,特為在鹿門山闢一住處。偶爾也去住住,其實是個標榜歸隱性質的別業。此詩當作於作者四十歲後隱居鹿門時,所以題目“夜歸鹿門”。

  【賞析】

  開篇二句寫詩人傍晚江行的見聞。首句寫白晝已盡,黃昏降臨,幽僻的古寺傳來了報時的鐘聲,次句寫沔水口附近的漁梁渡頭人們急於歸家時搶渡的喧鬧,首句表現的是安寧靜謐的環境,次句卻表現喧囂,形成了鮮明而強烈的比照,這是遠離人寰的禪境與喧雜紛擾的塵世的比照。

  第二聯,前句承"漁梁"詩意,是寫村人各自上岸還家;後句承"山寺"詩意,寫自己回到鹿門。這兩句是以人歸引出自歸,作為前文的具體補述。兩種歸途展現兩樣不同的心境,這又是一個比襯,從中表現出詩人與世無爭的隱逸志趣和不慕榮利的淡泊情懷。

  第三聯,鹿門山的林木本為暮靄所籠罩,朦朧而迷離,山月一出,清光朗照,暮霧竟消,樹影清晰。詩人完全被大自然陶醉,他忘情地攀登著崎嶇的山路,不知不覺間來到了龐公昔時隱居的地方。這微妙的感受,親切的體驗,表現出隱逸的情趣和意境,隱者為大自然所融化,至於忘乎所以。龐公,即龐德公,東漢隱士。《後漢書·逸民傳》載 :"龐公者 ,南郡襄陽人也.;荊州刺史劉表數延請,不能屈,後遂攜其妻子登鹿門山,因採藥不返。"孟浩然仰慕龐公的志節,他在《登鹿門山懷古》中也吟有"昔聞龐德公,採藥遂不返。隱跡今尚存,高風邈已遠"的詩句。

  最後二句,這"幽人",既指龐德公,也是自況,因為詩人徹底領悟了"遁世無悶"的妙趣和真諦,躬身實踐了龐德公"採藥不返"的道路和歸宿。山岩之內,柴扉半掩,松徑之下,自闢小徑。這裡沒有塵世干擾,唯有禽鳥山林為伴,隱者在這裡幽居獨處,過著恬淡而寂寥的生活。

  全詩雖歌詠歸隱的清閒淡素,但對塵世的熱鬧仍不能忘情,表達了隱居乃迫於無奈的情懷。感情真摯飄逸,於平淡中見其優美,真實。顯然,這首詩的題材是寫 “夜歸鹿門,讀來頗象一則隨筆素描的山水小記。但它的主題是抒寫清高隱逸的情懷志趣和道路歸宿。詩中所寫從日落黃昏到月懸夜空,從漢江舟行到鹿門山途,實 質上是從塵雜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隱逸道路。

  詩人以談心的語調,自然的結構,省淨的筆墨,疏豁的點染,真實地表現出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動人地顯現出恬然超脫的隱士形象,形成一種獨到的意境和風格。前人說孟浩然詩“氣象清遠,心悰孤寂”,而“出語灑落,洗脫凡近”(《唐音癸籤》引徐獻忠語)。

  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這些特點。從藝術上看,詩人把自己內心體驗感受,表現得平淡自然,優美真實,技巧老到,深入淺出,是成功的,也是諧和的。也正因為詩人真實地抒寫出隱逸情趣,脫盡塵世煙火,因而表現出消極避世的孤獨寂寞的情緒。

  此詩先寫渡口的喧鬧,再寫居所只有自己獨來獨去的幽靜。因為東漢時的著名隱士龐德公也曾在這裡住過,追慕和自照便自然地融為一體,渾然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