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陸游> 以南宋詩人陸游為代表的民俗節日文化略談

以南宋詩人陸游為代表的民俗節日文化略談

以南宋詩人陸游為代表的民俗節日文化略談

  引導語:眾所周知,陸游是宋朝最高產的詩人,他一生當中至少寫了兩萬首詩。關於以陸游為代表,宋代詩人詞家筆下的民俗節日文化略談,我們一起來學習。

  除夕是春節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種傳說:是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來驅除夕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至今,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夜了。這天,是家人團聚守歲,辭舊迎新,也是人們吃、喝、玩、樂的日子。除夕向來有放爆竹的習俗,並且該習俗一直沿襲至今。關於爆竹,除了王安石的《元日》中描寫的“爆竹聲中一歲除”外,范成大的《爆竹行》寫得最詳細,詩中寫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過程:

  食殘豆粥掃塵罷,截筒五尺煨以薪。節間汗流火力透,健僕取將仍疾走。兒童卻立避其鋒,當階擊地雷霆吼。一聲兩聲百鬼驚,三聲四聲鬼巢傾。十聲連百神道寧,八方上下皆和平。卻拾焦頭疊床底,猶有餘威可驅癘。

  浙江天台黃岩(今屬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派詩人戴復古曾師從陸游學詩,其作品受晚唐詩風影響,兼具江西詩派風格。部分作品抒發愛國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現實意義。如其《除夜》: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野客預知農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除夕夜打掃茅舍,滌除塵土,準備守歲迎新,“一炷清香拜九霄”,寄託作者的美好祈願。“生盆火烈轟鳴竹,守歲筳開聽頌椒”。這裡的“轟鳴竹”即是燃放爆竹;“頌椒”為讚美酒香。椒,用椒浸製的酒。《荊楚歲時記》:“俗有歲首用椒酒,椒花芬芳,故採花以貢樽。”同樣反映了除夕守歲飲酒、放炮竹的生活習俗。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文天祥也寫過一首別樣的《除夜》詩 :

  乾坤空落落,歲月去堂堂。末路驚風雨,窮邊飽雪霜。命隨年欲盡,身與世俱忘。無復屠蘇夢,挑燈夜未央。

  此詩作於公元1281年,是文天祥人生最後一個除夕之夜。他用一支沉甸甸的筆,蘸著熱血和心淚,寫就了這首悲而不屈的短詩!詩中所寫的“屠蘇”亦作“屠酥”,與前幾首詩中的所寫的“屠蘇”一樣,為藥酒名。古人有除夕夜守歲飲屠蘇的習慣,還有於農歷正月初一飲屠蘇酒的風俗。

  《桐蔭仕女圖》清 佚名 山東中國文學博物館(藏品)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上元節”“上元佳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是中國也是漢文化圈地區和海外華人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國古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盂蘭盆節)﹑下元節(水官節)合稱“三元”。據記載,元宵節誕生於西漢,一直以來都是規模盛大的節日。按中國民間的傳統,在這天上皓月高懸的夜晚,人們要點起萬盞彩燈,以示慶賀,出門賞月,燃燈放焰,喜猜燈謎,共吃元宵,闔家團聚,其樂融融,同慶佳節。它是古人的“狂歡節”,也是中國古代的.“情人節”,歷代的文人騷客們,在享受這一節日的同時,也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詞作品。到了宋代,元宵夜的狂歡氛圍有增無減。宋代描寫元宵節的詩詞中最為著名且廣為傳唱的莫過於如下兩首,一首為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蕭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另一首即為歐陽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到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如此重要的節日, 詩人陸游自然不能缺席。他在《丁酉上元》寫道:

  突兀球場錦繡峰,遊人士女擁千重。月離雲海飛金鏡,燈射冰簾掣火龍。信馬隨車紛醉俠,賣薪買酒到耕農。今年自笑真衰矣,但覺憑鞍睡思濃。

  短短56個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元宵節期間,人們出遊、觀燈、約會、賞藝的“瘋狂”景象。在宋代還有許多詩詞作品中也反映了元宵節的風俗民情,如姜白石的《詩曰·元宵爭看採蓮船》:

  元宵爭看採蓮船,寶馬香車拾墜鈿。風雨夜深人散盡,孤燈猶喚賣湯元。

  他的另一首詩也描寫了元宵節的“熱鬧”景象,詩曰:

  貴客鉤簾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架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珍品此處指元宵)

  這兩首詩主要描寫了元宵節遊玩看景吃元宵的風俗。此外,以陸游為代表的宋代詩人詞家還對飽含濃厚民俗風情的七夕節和中秋節等傳統民族節日多有描述。七夕,原名為“乞巧節”,也叫“女兒節”。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七夕節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的崇拜。讀書人把七夕叫“魁星節”,又稱“曬書節”,保持了最早七夕來源於星宿崇拜的痕跡。“七夕”也來源古代人們對時間的崇拜。“七”與“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給人以時間感。“七”又與“吉”諧音,“七七”又有雙吉之意,是個吉利的日子。每年農曆七月初七,俗稱“乞巧”,又名“七夕”,是傳說中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關於七夕節的風俗自古迄今留下了很多詩篇,單是在兩宋時期就非常之多,不妨舉例說明。如陸游的《癸丑七夕》:

  風露中庭十丈寬,天河仰視白漫漫。難尋仙客乘槎路,且伴吾兒乞巧盤。秋早時聞桐葉墜,夜涼已怯紵衣單。民無餘力年多惡,退士私憂實萬端。

  范成大的《鵲橋仙·七夕》全詞如下:

  雙星良夜,耕慵織懶,應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滿眉顰,更無奈、風姨吹雨。相逢草草,爭如休見,重攪別離心緒。新歡不抵舊愁多,倒添了、新愁歸去。

  秦觀的《鵲橋仙》也是一首廣為傳誦名篇佳作: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都是吟詠七夕節的節序詞,藉助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民間傳說來抒發情思,均展示了七夕節日獨有的抒情氛圍。柳永的《二郎神》也很有名,全詞如下:

  炎光謝。過暮雨、芳塵輕灑。乍露冷風清庭戶爽,天如水、玉鉤遙掛。應是星娥嗟久阻,敘舊約、飆輪欲駕。極目處、微雲暗度,耿耿銀河高瀉。閒雅。須知此景,古今無價。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抬粉面、雲鬟相亞。鈿合金釵私語處,算誰在、迴廊影下。願天上人間,佔得歡娛,年年今夜。

  這是一首詠七夕佳期的作品。詩中形象生動地寫了三種民俗活動,一是觀望天上牛郎織女的相會;二是姑娘們望月穿針,向織女們乞取巧藝;三是青年男女七夕定情,交換信物。宋代與李清照並駕齊驅的杭州著名女詩人朱淑真的《七夕》詩也很有名:

  拜月亭前梧桐稀,穿針樓上覺秋遲。天孫正好貪歡笑,那得工夫賜巧絲!

  描寫了中國式的“情人節”這天晚上,有“乞巧”的習俗,女子以彩絲穿針,盼望織女賜一根“巧線”,也就是乞求天賜一段良緣。而其《鵲橋仙•七夕》也非常有名:

  巧雲妝晚,西風罷暑,小雨翻空月墜。牽牛織女幾經秋,尚多少、離腸恨淚。微涼入袂,幽歡生座,天上人間滿意。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

  詞中朱淑真反秦觀的“此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暮暮”之意而用之,“何如暮暮與朝朝,更改卻、年年歲歲?”,別具情思,更有一層況味在裡面。每年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傳說是為了紀念嫦娥。“中秋”一詞,最早見於《周禮》。根據我國古代曆法,一年有四季,每季三個月,分別被稱為孟月、仲月、季月三部分,因此秋季的第二月叫仲秋,又因農曆八月十五日,在八月中旬,故稱“中秋”。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中秋節一般有吃月餅以及賞月的習俗。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 中秋節又稱“團圓節”。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自古迄今描寫中秋節的詩詞作品可謂車載斗量,最著名的就有蘇軾的《水調歌頭·中秋》: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陸游寫中秋的詩篇也不少,多為借景抒情言志之作。例舉數首:

  次韻師伯渾見寄

  眉山漢嘉東西州,估船日日到津頭。 不得講書一行字,倚遍臨江百尺樓。 黃鐘大呂忽復見,繡段英瑤何足酬。 願約青神王夫子,來醉萬景作中秋。

  南堂

  空堂寂寂暑氣清,祗有燕雀無人聲。 雲頭忽移簾影失,雨點亂集荷盤傾。 溝坑水溢魚鱉喜,庭戶風送蛟龍腥。 衣巾汗垢為一洗,呼奴舉榻臨前楹。 取泉石井試日鑄,吾詩邂逅亦已成。 何由探借中秋月,與子同遊白玉京。

  甲辰中秋無月十七夜獨皦然達旦 老覺人間無一欣,窮閻掃軌謝紛紛。 已憑白露洗明月,更遣清風收亂雲。 棲鵲揀枝寒未穩,斷鴻呼伴遠猶聞。 病羸慵踏梧桐影,倚柱長吟夜向分。

  關於描寫中秋節的景象,與陸游同時代的詩人也寫了不少詩詞,其中或多或少都有對當時民俗風情的描述,限於篇幅茲不一一列舉。從這些古人留下的大量詩詞篇章中不難看出,民俗風習的傳承具有很強的慣性,許多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迄今一直完整的保留著,有的在當下仍充滿著生機與活力。由此可見,民俗對增進民眾之間的向心力、凝聚力與認同感,以及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保留與傳承,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言下“過洋節”似乎成了一種時尚,什麼“萬聖節”“情人節”“愚人節”,甚至連“雙十一”也被商家挖空心思大肆炒作成了“光棍節”,真是五花八門,不一而足!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洋節日不是不可以過,但作為與一名華夏子孫,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重塑我們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首先就要堅守和延續好自己的文化根脈,繼承和弘揚好我們固有的民族傳統節日,無論何時何地都不應該忘記自己“回家的路”!再者,從非遺保護的角度而言,傳統節日諸如此類民俗專案的申報和保護也刻不容緩!近聞,繼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外,又有韓國與越南、柬埔寨、菲律賓四國聯合申遺的“拔河”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兩項與中國有著很深淵源關係的民俗專案申遺成功,花落他家,無疑再次為我們提了個醒:儘管近些年我們的非遺保護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屬於我們的民族民間的非遺專案的保護和申報工作不可掉以輕心,淡然視之,申遺未有窮期,同志仍需努力!

  因此,傳統節日在新的時代,如何好好傳承,取其精華,發揚光大,仍具有很強的歷史意義與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