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陋室銘> 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文言文《陋室銘》的教學設計

  引言:《陋室銘》,唐代文學家劉禹錫著,文章表現了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汙,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陋室銘》入選中學課文教材,就老師如何提高《陋室銘》的教學質量而然,以下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陋室銘》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來閱讀和借鑑!

  【教學設想】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瞭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譯。

  能力目標:1、能夠當堂成誦;

  2、理解文章的主旨,領會作者託物言志的寫法;

  3、學習並瞭解文中對偶等修辭。

  德育目標: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瞭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偉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朗讀與背誦;

  2、文章的主旨;

  3、託物言志的寫法。

  三:教學難點

  “調素琴”和“絲竹亂耳”之間不矛盾的關係。

  四:教學方法

  多媒體錄音、課件的使用和重點內容的手寫板書相互配合,以多媒體調節課堂氣氛、加大課堂容量,以板書提醒學生重點知識。多有感情地誦讀,在客堂上力求可以背誦。把課前的預習帶入課堂的學習中,提高課堂效率。”一課時教學。

  【課前預習】

  1、生字注音;

  2、《評價手冊》第一題找出本課的韻腳;

  3、蒐集作者的相關背景知識。

  【教學過程】

  一、直接匯入新課

  簡介劉禹錫、陋室銘的來歷和“銘”這種文體。(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後被貶為朗州司馬,後又連任刺史等官職,《陋室銘》就是他被貶後任和州刺史時所寫。他和柳宗元交誼很深。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裡的文章。)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採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

  2、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

  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可以給課文內容配上怎樣的畫面。

  3、提供一些畫面讓學生們匹配相應的課文語句。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

  先小組合作解決兩個問題,

  1、你知道統領全文的詞語是什麼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全班交流:

  提問:本文透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

  學生髮表見解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