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
導語: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呢?柳宗元的小石潭記在中國的文學史上佔據一席之位,深受人們的喜愛。
柳宗元借小石潭的景色表達了被貶之後的`苦悶抑鬱之情。像這種借景抒情表達心志的文言名篇有很多。請聯絡《醉翁亭記》、《岳陽樓記》、《桃花源記》等篇章中的一篇,以“小石潭淒寒幽靜”為上句,寫出下句使之成為一組對偶句。
上句:小 石 潭 悽 寒 幽 靜
答案
琅琊山蔚然深秀
岳陽樓壯美雄奇
桃花源和平寧靜
(答案不唯一)
原文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áng)竹,聞水聲,如鳴佩(pèi)環,心樂(lè)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liè)。全石以為底,近岸,卷(quán )石底以出,為坻(chí),為嶼(yǔ),為嵁(kān),為巖。青樹翠蔓(màn),蒙絡(luò)搖綴(zhuì),參(cēn)差(cī)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遊無所依。日光下澈(chè),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動;俶(chù)爾遠逝,往來翕(xī)忽,似與遊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鬥(dǒu)折(zhé)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liáo)無人,悽神寒骨,悄(qiǎo)愴(chuàng)幽邃(suì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遊者:吳武陵,龔(gōng )古,餘弟宗玄。隸(lì)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寫作背景
柳宗元於唐順宗永貞元年(公元805年)因擁護王叔文的改革,被皇帝貶為永州司馬,王叔文被害。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並透過對景物的具體描寫,抒發自己的被貶後無法排遣的憂傷悽苦的思想感情,成為後世寫作山水遊記的楷模。 此間共寫了8篇知名的山水遊記,後稱《永州八記》。在第一篇《始得西山宴遊記》中作者這樣記述當時的心情:“自餘為僇人,居是州,恆惴慄。” 《小石潭記》中景語即情語,“悄愴幽邃,悽神寒骨”處的描寫,情景交融,很好地說明了這一問題 。《小石潭記》原題為《至小丘西小石潭記》,選自《柳河東集》第29卷(中華書局1974年版)
柳宗元貶官之後,為排解內心的憤懣之情,常常不避幽遠,伐竹取道,探山訪水。所幸永州的大自然待他不薄,奇形怪異的潭水、小丘、石渠、山澗紛至沓來,美不勝收。 《始得西山宴遊記》與《鈷鉧潭記》、《鈷鉧潭西小丘記》、《至小丘西小石潭記》、《袁家渴記》、《石渠記》、《石澗記》、《小石城山記》並稱為《永州八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