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商隱> 《李商隱詩兩首》導學案

《李商隱詩》導學案

《李商隱詩兩首》導學案

  【學習目標】

  1、瞭解李商隱的有關生平和創作特色

  2、引導把握這兩首詩的意境、情感和表現方法。

  3、訓練誦詩能力,體會李商隱詩意境高遠、語言華美、情深意濃特點。

  4、體味詩人獨特的人生際遇。

  5、認識封建統治階級的荒淫腐朽的本質,激發憂國憂民的情懷。

  【目標重、難點】

  目標2、4

  【學法指導】

  誦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鑑賞法、總結法

  【知識連結】

  解題目:

  《錦瑟》

  本詩選自《李商隱詩歌集解》。“錦瑟”是指繪有花紋的瑟,這裡是對瑟的美稱,詩題“錦瑟”是用了起句的頭兩個字。

  《馬嵬》

  本詩以“馬嵬”命題,重點寫唐玄宗在馬嵬驛被“六軍”所逼,親賜愛妃楊玉環死一事。馬嵬驛是一個地名,在今陝西興平縣以西的地方。詩人詠歎這一歷史事件的詩有兩首,都是諷刺唐玄宗的,本篇是第二首。馬嵬(wéi),地名,楊貴妃死的地方。

  2、作者簡介:

  李商隱(813—約858),。。字義山,號玉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晚唐詩人,與杜牧齊名。在詞采華豔這一點上,與溫庭接近,後世又稱“溫李”。出身小官僚家庭。曾三次應進士考試,至開成二年(837年),由於令狐絢的推薦,得中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川東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僧儒)李(德裕)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他的詩作,也有揭露現實黑暗的,但為數不多;他的主要成就在詩歌的藝術上,特別是他的近體律絕,其中的'優秀篇章都具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的藝術特色。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有《李義山詩集》和《樊南文集》。

  3、探尋背景:

  《錦瑟》:這首詩大約作於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後回鄭州閒居,不久病故。詩的內容是回憶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給人迷惘的感覺。這首<錦瑟),題目依<詩經)舊例取自首二字,實際上也可視作“無題”詩;雖然旨意朦朧、筆調含蓄,但顯然有所寄託。清黃叔燦《唐詩箋註》說:“此義山年登五十,追溯平生而作也。”可予認同。

  天寶十五年(756年)6月,安史之亂爆發玄宗逃往四川,至馬嵬(陝西興坪),隨行將士不前,殺了楊國忠,並堅決要求處死楊貴妃。不得已令其自而死。史稱“馬嵬之變”。《馬嵬(其二)》,是李商隱詠史詩中的佳作,是一首政治諷刺詩。詩作以李隆基(唐玄宗)、楊玉環(貴妃 )故事為抒情物件,鋒芒指向了李唐前朝皇帝唐玄宗。

  【學習過程】

  一、品讀全文,要求度準字音(A級)

  1、誦讀詩歌,給加點的字注音。

  錦瑟( ) 弦( )柱 惘( )然 馬嵬( )

  未卜( ) 宵( ) 曉籌( ) 駐( )馬

  2、根據下列注音,在句子的空缺處填寫正確的漢字。

  ⑴望帝春心tuō( )杜鵑 ⑵cāng( )海月明珠有淚

  ⑶只是當時已wǎng( )然 ⑷空聞虎旅傳xiāo( )

  ⑸如何四jì( )為天子

  二、文學常識:

  ⑴李商隱,字 ,號 、樊南生,晚唐著名詩人。他和杜牧合稱 “ ”,與 合稱為“溫李”。其詩構思新奇,風格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他一生大約創作了六百多首詩,作品集有 。

  三、李商隱名句集錦:

  ,東風無力百花殘。

  , 蠟炬成灰淚始幹。

  身無綵鳳雙飛翼, 。

  春心莫共花爭發, 。

  天意憐幽草, 。

  夕陽無限好, 。

  嫦娥應悔偷靈藥, 。

  桐花萬里關山路, 。

  四、合作探究:(C級)

  閱讀《錦瑟》思考問題

  1.揣《錦瑟》各聯所傳達的意境,結合自己的理解,加以簡要描述:

  2.怎樣理解《錦瑟》一詩的主旨和情感?

  3.《錦瑟》一詩主要運用了什麼表現手法?請分說明:

  閱讀《馬嵬(其二)》思考問題

  4.談談你如何理解《馬嵬(其二)》的意境和情感。

  5.《馬嵬(其二)》的章法結構上有何特點?

  三、 拓展探究.

  談談你對李商隱詩中用典的看法:

  學習小結:

  課後反思:

  【作業佈置】

  1、對《馬嵬》這首詩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首聯是對唐玄宗派方士到海外仙山尋找楊貴妃魂魄之舉的否定、批評:海外九洲,不過是徒然留戀罷了,“他生”為夫婦的事,渺茫未卜。

  B.頷聯追述玄宗倉皇出逃,夜宿馬嵬的景況:他徹夜難眠,只聽到軍營中報更的梆子聲,再也聽不到宮廷中雞人報曉的聲音。

  C.“此日”是禁軍駐馬不前,要求誅殺楊貴妃之日。“當時”意為在這危急之時。“笑牽牛”指玄宗貴妃笑牛朗織女不瞭解他倆朝夕相伴,永不分離。

  D.末聯,詩人以冷峻的詰問結束全詩:為什麼當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不如普通百姓能保住自己的妻子呢?

  2、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①—③題。

  贈 柳

  李商隱

  章臺從掩映,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①.古時有臨別贈柳的習俗,其中一個原因是“柳”字諧音“ ”字。這首詩描寫的物件是 。

  ②.怎樣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所表達的形象?

  ③.這首詩歌表達了作者什麼樣的意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