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李商隱> 李商隱詠史詩的藝術技巧

李商隱詠史詩的藝術技巧

李商隱詠史詩的藝術技巧

  導語: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後期的傑出詩人,詠史詩是其創作的重要題材,約佔他全部詩篇的七分之一,而且成就卓越,在中國古典詩歌史上佔據著重要地位。

  一、擅長將追懷史事與諷刺時弊融於一體

  李商隱的詠史詩決不僅僅是“發思古之幽情”,為詠史而詠史,他是借詠史以諷時的。如《詠史》:

  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

  三百年間同曉夢,鐘山何處有龍盤?

  這首詠史詩借三國孫權立國直至陳亡這一歷史時期建都金陵的幾個朝代新舊更替的史實來抒發感慨。首句中詩人將六朝興廢之感融匯到茫茫湖水的形象之中,而第二句透過對具體事物的特寫,形象地表現了六朝王運的終結。第三、四句是轉折,從孫吳到陳亡的`三百年時間雖然不算短,但六朝諸代紛紛更迭,恰似凌晨殘夢,還說什麼鐘山龍盤、形勢險要呢?在李商隱看來,三百年間,孫吳、東晉、宋、齊、梁、陳,曾先後定都於此,全都亡國,可見“國之存亡,在人傑不在地靈”。“鐘山何處有龍盤”一句的反問語氣更加強了否定,詩人對“龍盤”王氣的思考,不但扣合著一個朝代的覆亡,還扣合著三百年的滄桑,最終感嘆“龍盤”無處尋覓,六朝如此,正在走向衰亡的晚唐政權亦如此。

  二、擅長在宏大的歷史故事中擷取一幅或者一小段畫面進行描寫

  《賈生》一詩即屬此類: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賈誼被貶的遭遇是歷代文人抒寫懷才不遇的常用題材,而李商隱卻獨闢蹊徑,選取賈誼被召回,與漢文帝在宣室夜談的情節人詩。

  首句寫漢文帝為求賢在宣室召見被逐之臣。這裡一個“求”字,表現出漢文帝的求賢若渴,一個“訪”字,表現了漢文帝對待賢才態度之誠、之謙,而“逐臣”一詞更是將漢文帝求賢若渴的心理表現得淋漓盡致。詩的後半部分卻將筆鋒一轉,可惜的是,文帝半夜移動坐席聽講,問的只是鬼神之事。“可憐”二字不但對前面漢文帝求賢的一切作為予以了否定,而且具有很強的諷刺意味,尖銳地指出統治者不可能真正地重視人才。

  三、擅長在詠史詩中使用對比

  李商隱的《馬嵬》是唐代詠“馬嵬之變”的傑作,詩歌借歷史上荒淫腐敗而招致禍亂敗亡之君昭示歷史教訓、諷刺現實政治。

  海外徒聞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抱曉籌。

  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

  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

  詩歌從楊貴妃死後唐玄宗令人尋其魂魄寫起,暗示唐玄宗的無奈。頷聯緊接著追述二人出逃時的情景,將出逃生活與宮內生活加以對照。頸聯又從對比的角度繼續寫李、楊的愛情悲劇。那一天,禁軍不起程,終於逼迫唐玄宗賜楊貴妃縊死。而此前唐玄宗和楊貴妃還山盟海誓,願世世為夫婦,曾在七夕之夜嘲笑牛郎、織女一年只能相會一次。“此日”“當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尾聯,詩人依然以對比的手法寄託感慨,點明題旨,警醒後世,將批判的鋒芒直接指向唐玄宗。

  四、擅長選用獨特的切入角度

  《夢澤》是李商隱詠史詩的代表作之一。詩歌視角獨特,立意新穎,表現出詩人對統治者荒淫生活的憤懣,對那些趨炎附勢迎合統治者的人的諷刺。

  夢澤悲風動白茅,楚王葬盡滿城嬌。

  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

  這首詩立意十分新穎,手法也很巧妙。它不像尋常描寫宮廷的詩作那樣寫君王如何愛好女色,如何荒淫無度,而是從宮女迎合楚王的愛好,以致有餓死者落筆,從反面提出“未知歌舞能多少,虛減宮廚為細腰”,從而揭示出屈己媚人的悲劇結果,將其對歷史的深刻認識寄寓在對事件的敘述與感嘆之中,從而使詩歌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總而言之,李商隱有著敏銳多感的心靈特質、卓爾不群的藝術才華、清醒深刻的政治洞察力,而漂泊不定、沉淪下僚的身世也為他的詠史詩垂範後世的思想深度、豐富的情韻和深切的哀傷奠定了基礎。透過李商隱的詠史詩,我們可以感受到他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領略到其詩婉而多諷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