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叫《離騷》
說屈原,不能不說《離騷》,這是在屈原從郢都流放到漢北的時候創作的帶有自傳性質的長篇抒情詩。全詩共有370多句,近2500字。為什麼叫“離騷”?司馬遷認為是“飽受憂患”的意思,王逸則認為是“離別的憂愁”,還有一些人認為是與楚地的音樂密不可分。
屈原是楚國的同姓貴族,在他年輕的時候是楚國政治外交的核心人物,後來因為小人的進讒,屈原失去了楚王的信任,貶為“三閭大夫”(“三閭”主要指當時楚國的三大姓氏),主要負責宗廟祭祀和貴族子弟的教育。
由於屈原對楚懷王的政策頗有意見分歧,由此得罪權貴,從而遭受了被貶與兩次流放的命運。在屈原多年流亡的同時,由於秦國的進攻日益猛烈,楚國的形勢愈益危急。屈原眼看自己一度興旺的祖國已經無望,也曾認真的考慮過出走他國,但最終還是未能離開故土,於悲憤交加之中,自沉與汨羅江。
屈原是一個情感激烈、正直坦露而又充滿抱負的人,這種性格加上少年得志,當然很難在政治上一展拳腳,不過這樣的精神氣質恰恰能造就一名優秀傑出的詩人。
屈原的作品,《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懷沙》等都是有史可載的名篇。
《離騷》從頭到“豈餘心之可懲”為第一部分,這一部分自敘家世出身,認為自己出身高貴,而且在一個高貴的日子,因此具有“內美”。他勤勉不懈地堅持自我修養,希望能為君王做指導,從而使國家富強,實現“美政”理想。但由於“黨人”的讒言和統治者的動搖多變,屈原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在理想和現實的尖銳衝突之下,他表示“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餘心之可懲”,顯示了堅貞的情操。
以下的文字可以用幻漫詭奇來形容,在向“重華”(舜)陳述心中憤懣之後,屈原開始“周流上下”,“浮游求女”,但這些行動都以不遂其願而告終。在最後一次的飛翔中,由於眷念宗國而再次流連不已。這些象徵性的行為,顯示了屈原在苦悶彷徨中何去何從的`艱難選擇,突出了屈原對宗國的摯愛之情。
《離騷》表達的是忠君愛國,其中有不少“繫心懷王”的詩句,如“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指九天以為正兮,夫惟靈脩之故也”等。即使《離騷》中用的關於婚姻愛情的比喻,如“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初既與餘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等,也帶有很強的政治色彩——以這種男女之間感情的不諧聯絡自己與君王的疏遠。怨婦往往是節婦,忠臣才會深深哀怨君主的不明,所以,這些愛情的詩句可以解釋為忠君,也可以說他是透過忠君而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
楚國的現實是激發屈原愛國情懷的基點,“啟《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屈原從希望楚國富強出發,反覆勸誡楚王向先代的聖賢學習,吸取歷代君王荒淫誤國的教訓,不要只圖眼前的享樂,而不顧嚴重的後果。接著,他列舉了夏啟、羿等由於“康娛自忘”而遭到“顛隕”的命運,從而對楚王旁敲側擊。
對那些誤國的小人,他也充滿了仇恨,“椒專佞以慢慆兮,樧又欲充夫佩幃。既幹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楚國處境的岌岌可危正是昏君讒臣所致。對家國命運的擔憂,上升為一種嚴正的批判精神,這是《離騷》中特別值得珍視的地方。
對於未來的理想,屈原有感道:“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咸之所居!”表示將用生命來殉自己的“美政”理想,這就是明君賢臣共興楚國。
統治國家,首先需要有具備高尚品德的君王,“皇天無私阿兮, 覽民德焉錯鋪。夫維聖哲以茂行今,苟得用此下土。”其次應該選賢任能,罷黜奸佞。詩中稱讚商湯夏禹“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並列舉了傅說、呂望(姜太公)、甯戚、百里奚、伊尹這些歷史上出身卑賤卻得遇明君並功在社稷的事例,藉以諷諫楚王。
《離騷》這首偉大的文學作品反映了屈原對楚國黑暗腐朽政治的憤慨,以及他有心報國卻無用武之地的悲痛心情;也抒發了自己遭到不公平待遇的哀怨。全文纏綿悱惻,感情十分強烈,他的苦悶、哀傷不可遏制地反覆迸發,從而形成了形式上回旋復沓的特點。這種迴旋復沓,乍看起來好像無章次文理可循,其實正是他思想感情發展規律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