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課文節選教案
《離騷》,敘寫了詩人自己的某些生平經歷,從而說它帶有自敘傳的性質,但它又具有大量的超現實的描寫,在自我形象中滲入了濃重的神話因素。以下是《離騷》課文節選教案,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一、教學目的
1、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優秀文化的興趣。
2、瞭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感。
3、學習、掌握文言實詞、虛詞,培養學生閱讀古詩文的能力。
4、學會吟誦古詩詞,注意節拍和重讀。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賦和比的寫法。
2、屈原的精神及理想。
3、背誦
三、教學設想
1.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
(解說;本文是一篇節奏感很強的古代抒情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教學時應以朗讀為主,以激發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培養對古詩的感悟能力。在讀的過程中,教師適當點撥、引導,以完成教學目標 。)
2.媒體設計:放錄音或配音朗讀。
3.教學時數:2課時。
四、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1.導語 設計
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感嘆古代帝王們武功有餘而文治不足。我們知道,"風"是指《詩經》中的《國風》,"騷"即《楚辭》中的《離騷》。《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楚辭》是我國第一部文人創作的詩歌,《詩經》《楚辭》分別開創了我國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詩風,"風騷"也因此成為文學的代名詞。古代帝王們需補充一點"風騷",新時代的我們更應注重自身的文學修養。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離騷》節選,以求在文學的殿堂裡接受美的薰陶。
2.解題
《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最高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品,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離"--遭遇,"騷"--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是他政治失敗後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絃的抒發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從中節選出來的。
3.研習課文
1)讀課文。放錄音,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學生對照課文註解弄清文章內容,並進一步強化生難字。
3)學生就疑難字、詞、句提問。
4)課堂訓練。
A. 區別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
之 帝高陽之苗裔兮
恐年歲之不吾與
惟草木之零落兮
以又重之以修能
路幽昧以險隘
忽奔走以先後兮
B. 指出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
4.作業 :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知識目標:
1.準確理解《離騷》的內容
2.瞭解什麼是騷體詩
3.瞭解《離騷》的浪漫主義特色
二、教學目標 :
1.用賦比興的方法分析《離騷》
2.根據《離騷》中的內容分析屈原的形象性格
三、教學重難點:
1.字詞的疏通和理解;
2.香花香草作比的寫作方法;
3.騷體詩的特殊句式
四、教學過程 :
1.集體讀《離騷》,校正讀音和停頓錯誤(5分鐘)
2.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結合下面註釋,討論如何翻譯本文,並將翻譯過程中的疑問記下來(15分鐘)
3.請一組同學起來翻譯,其他同學找錯誤
4.教師翻譯難點部分
5.請同學們以組為單位分析騷體詩的特點,可以從以下兩個角度:
1)與以前的《詩經》進行比較
2)與後世的其他詩歌比較
6.教師總結騷體詩的特點:
1)字句較多,每句字數六言、七言、八言等都有
2)句中有楚聲“兮”字
7.以組為單位分析賦比興在《離騷》中的應用,組內代表發言
8.以組為單位分析分析屈原的形象,組內代表發言
9.佈置作業 :
1)總結“以”的用法
2)翻譯課文在作業 本上
3)寫對於屈原一生的評價(注意,不要離開屈原本身的社會背景及生活經歷盲目評價)
4)背誦《離騷》節選部分
5)預習《孔雀東南飛》,透過查字典掃除文字障礙
拓展閱讀:《離騷》鑑賞
第一段。透過自敘的筆法,提出了積極用世的人生觀:首先追溯世系,表明自己是楚國宗室之臣;詳紀生年和名、字的由來,強調稟賦的純美。這和愛國主義思想結合起來,就成為屈原生命中進步的動力。奠定了他那種堅強不屈的戰鬥性格的基礎。接著敘述他對待生活的態度。由於熱愛生活,所以特別感到時間的易逝,生命的短暫;因而孜孜不倦地培養品德,鍛鍊才能,來充實自己的生活。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一個遠大的理想,明確的目標,在楚國政治改革中,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第二段。承接上文,闡明自己的政治觀點和立場,以及事君不合的經過。首先述三後以戒今王,接著陳堯舜以示典範。在古代社會里,凡是具有政治抱負計程車大夫,他們的理想都必然寄託在最高統治者的身上,因而屈原就必須爭取楚懷王的合作,首先是取得他的信任。可是懷王的態度是不堅定的。這一矛盾的存在,就展開了屈原和“偷樂”的“黨人”之間的劇烈鬥爭;同時,懷王的聽信讒言,也就決定了屈原政治上的客觀遭遇,為下文提出張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