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離騷> 離騷隨堂練習題

離騷隨堂練習題

離騷隨堂練習題

  《離騷》的形式來源於楚國人民的口頭創作,詩人又將之加以改造,構成長篇,使之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它的語言精煉,吸收了楚國的不少方言,造句頗有特色。下面是yjbys小編和大家分享的離騷隨堂練習題,更多相關資訊請點選(www.ruiwen.com/wenxue)。

  1.下列加點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

  A.修姱(kuā)       朝誶(zuì)

  謠諑(zhuó) 攬茝(chǎi)

  B.溘死(kè) 侘傺(chà chì)

  鷙鳥(zhì) 方枘(ruì)

  C.芰荷(zhī) 偭規矩(miǎn)

  革幾• 羈(jī) 攘詬(rǎnɡ)

  D.方圜(huán) 雜糅(róu)

  岌岌(jí) 蘭皋(ɡāo)

  【解析】 A.“誶”應讀suì;C.“芰”應讀jì;D.“圜”應讀yuán。

  【答案】 B

  2.下列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長太息(嘆息)以掩涕(掩面流淚)兮,哀民生之多艱

  B.餘雖好修姱(修潔美好)以革幾羈(束縛)兮,謇朝誶而夕替

  C.伏(保守)清白以死(為……而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D.不吾知其亦已(罷了)兮,苟餘情其信(相信)芳(芳香)

  【解析】 “信”,確實;“芳”,美好。

  【答案】 D

  3.下列各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組是(  )

  A.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

  B.忳鬱邑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D.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解析】 B項“鬱邑”通“鬱悒”,“圜”通“圓”;C項“反”通“返”,“離”通“罹”;D項“章”通“彰”,“錯”通“措”。

  【答案】 A

  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餘雖好修姱以革幾羈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B.哀民生之多艱怨靈脩之浩蕩兮

  C.餘雖好修姱以革幾羈兮怨靈脩之浩蕩兮 D.亦餘心之所善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解析】 B項“之”均用於主謂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無實義。A項“餘雖……”的“雖”字意為“唯,只是”;“雖九死……”的“雖”意為“即使”。C項“修姱”的“修”意為“修潔”;“靈脩”合用,此指懷王。D項“餘心”的“餘”為“我的”;“謂餘”的“餘”為“我”。

  【答案】 B

  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無誤的一組是(  )

  A.哀(哀傷)民生之多艱既替(代替)餘以蕙糹襄兮

  B.謇朝誶(諫爭)而夕替又申之以(因為)攬茝

  C.鷙鳥之不群(合群)兮忍尤(罪過)而攘詬

  D.自(以)前世而固然屈心而抑(壓抑)志兮

  【解析】 A項“替”應為“廢棄”之義;C項“尤”應為“責罵”;D項“自”應為“自從”。

  【答案】 B

  6.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活用不同於其它三項的一項是(  )

  A.屈心而抑志兮 B.回朕車以復路兮

  C.步餘馬於蘭皋兮 D.伏清白以死直兮

  【解析】 D項為“動詞的為動用法”。其它三項為“使動用法”。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沒有特殊句式的一項是(  )

  A.不吾知其亦已兮 B.雖體解吾猶未變兮

  C.背繩墨以追曲兮 D.長餘佩之陸離

  【解析】 A項賓語前置句,B項被動句,D項定語後置句。

  【答案】 C

  8.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

  A.又申之以攬茝(重複,再三)  謠諑謂餘以善淫(謠言)

  B.溘死(突然)  偭規矩而改錯(錯誤)

  C.忍尤而攘詬(侮辱)  延佇乎吾將反(返回)

  D.苟餘情其信芳(確實)  怨靈脩之浩蕩兮(水勢大)

  【解析】 A項中“謠諑”意為造謠、誹謗;B項中“錯”通“措”,措施的意思;D項中“浩蕩”意為荒唐,沒有準則。

  【答案】 C

  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古今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①偭規矩而改錯 ②吾獨窮困乎此時

  ③何方圜之能周兮 ④忽反顧以遊目兮

  ⑤佩繽紛其繁飾兮 ⑥自前世而固然

  ⑦寧溘死以流亡兮 ⑧伏清白以死直兮

  A.①②③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④⑤⑧ D.②③⑤⑧

  【解析】 ①“規矩”古今義都用來比喻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④“反顧”古今義都指回頭看。⑤“繽紛”古今義都指繁多而凌亂。⑧“清白”古今義都指純潔,沒有汙點。②“窮困”,古義:(路)阻塞不通,引申為走投無路;今義:生活貧窮,經濟困難。③“方圜”,古義:通“方圓”,方和圓,方枘和圓鑿;今義:周圍,周圍的長度。⑥“固然”,古義:就是這樣;今義:連詞,表示承認某個事實,引起下文轉折。⑦“流亡”,古義:隨風飄泊;今義:因災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離開家鄉或祖國。

  【答案】 C

  10.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屈原是我國文學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他開創了詩人由集體歌唱到個人獨立創作的新時代。

  B.我國文學史上素以“風騷”並稱。“風”指“國風”,代指《詩經》,“騷”指《離騷》,代指《楚辭》。

  C.我國詩歌發展史上有兩大優秀傳統,其中現實主義源頭是《詩經》,浪漫主義則創始於《楚辭》。

  D.“楚辭”有兩個含義:一是指屈原創制的一種詩歌體裁;另一個是指劉向輯錄的屈原作品集。

  【解析】 “楚辭”一個含義是指戰國時期興起於楚國的一種詩歌樣式,發源於楚地的歌謠,屈原等人的一系列作品出現於楚國文壇之後,楚辭才形成一種文學樣式,不能說是屈原創制的;另一個含義是指劉向輯錄的作品集,主要作品是屈原的,但還有宋玉等人的作品,所以不能說是屈原的作品集。

  【答案】 D

  拓展閱讀:離騷課文分析

  讀《離騷》,我們若從以下七個方面總體把握,可便於對這首長詩的深入理解,並進而有助於全面認識屈原:

  第一,詩人在詩中幾乎盡遣了楚地的香花美草,將其比喻為裝飾物、教育培養物件和修身美德之象徵,這反映了詩人的愛美心態和崇美精神,而這種比喻本身,又顯示了比興手法在《離騷》詩中的恰到好處的運用,為詩篇增添了色彩與魅力。詩中寫到的花草名有幾十種之多,其實詩人並不是單純地羅列植物名稱,而是將各種植物與其所要敘述的事物及其發展過程、以及詩人內心的追求有機地相結合,以此表白他追求高潔、修養身性,期待後生健康成長並最終實現理想。

  第二,詩人面對的現實的確是嚴酷的,原先企圖培植的人才,不料都變了,他失去了支援的力量與後援,黨人們的惡言穢語也都集中到了他身上,整個楚國都變了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一切都顛倒了,黑白混淆,是非不明。但是,詩人並沒有因此而氣餒退卻,他反覆申明自己:“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雖不周於今之人兮,願依彭咸之遺則。”詩人以鮮明對比與反覆強調的手法,立體地刻畫出了一個出汙泥而不染、處亂世而不驚、人格崇高節操堅貞的人物形象,這個形象給了讀者極其深刻的印象:其外表“高餘冠之岌岌兮,長餘佩之陸離”,其心態完全與眾不同——儼然一位偉岸的“奇人”。

  第三,詩篇對詩人整個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心態變化歷程予以了全過程的攝錄,其中的苦悶、彷徨、矛盾、痛苦,無不極為真實地袒露在世人面前。這裡,有兩個層面需要闡釋:第一個層面,是詩人自我心態的記錄,它穿插在身世經歷的敘述中,大段的自我表白,其實是述志抒情,一些表白心志的句子反覆出現:“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第二個層面,從女嬃“申申其詈予”開始,轉入女嬃之詈、重華之陳、

  靈氛巫咸之佔,繼而遠遊上天求女,這在藝術表現形式上是大膽設想和天才想象的充分展示,實際也是詩人內心心態苦悶與痛苦的具體表現。

  第四,毫無疑問,體現詩篇奇特浪漫風格的部分,在《離騷》中主要是下半段,這是詩人充分運用想象與聯想,藉助神話傳說,帶著讀者步入了另一個天地——理想天國,去追求詩篇主人公在人世間所得不到的東西,其結果是願望並沒實現,但主人公上天求女本身,則顯然是其“上下求索”精神的真實體現。不能想象,沒有執著追求的精神,沒有矢志不渝的不悔性格,詩人如何可能上天入地去尋找他要尋找的理想——換言之,正是由於有了詩章前半部分心志和心態的剖白,才會產生後半部分的遐想與遨遊。

  第五,詩篇下半部分的三次求女,乃是詩人巧妙而富有寓意的大膽設想與比喻。求女象徵著什麼?求女象徵了詩人對理想的執著追求。他在現實世界實現不了理想,也找不到實現理想的途徑,便只能離開現實世界,到想象的天國去謀求理想的實現,因而,詩篇中的女子,便成了理想的化身,媒人則成了實現理想的手段與途徑。追求的本身很不順利,困難與阻力重重——這似乎又是殘酷現實的“翻版”。值得注意的是詩人對所追求女子的“苛刻”要求——既要有美貌,更要有高尚品德,還須有正當的媒介(善良可靠的媒人),這看上去似乎太過分了些,但實際卻是詩人真實心態的流露,從這個意義上理解,所求女子被喻為君主,是可以解釋圓通的,不過,這個君主,必須是“志同道合”者。

  第六,引進靈氛與巫咸占卜,顯然是又一個層面的鋪展,目的是再次表現自己的執著追求——還不死心,還要矢志努力。將占卜形式引入詩中,是詩人有意識運用了楚地的巫風巫術,這與前面上天國求女運用神話傳說有異曲同工之效。靈氛的回答也是有趣的:“思九州之博大兮,豈唯是其有女?”這裡實際起了兩個作用:一是展開下一層情節內容,詩人將再度遠遊;二是提出了一個現實問題,也即當時士大夫們比較共通的一個觀念:何必死守在一方故土上?完全可以到異國他鄉去施展才華,天下大得很,美女多得很——用今天通俗化的語言來說,“何必吊死在一棵樹上?”“天涯處處有芳草”。然而,詩人卻不,他依然故我地上天入地,繼續遠遊,繼續追求。這就告訴我們,屈原其實並非不知曉可以離開楚國另展抱負,也並非不知曉在楚國死守下去後果會是怎樣,但他還是固執不變,依然踏上遠遊征途去上下求索。

  第七,詩篇最後的“忽臨睨夫舊鄉”,告訴讀者,詩人捨不得離開楚國,捨不得危難中的楚國人民。一般認為,這是屈原的愛國主義感情表現,這感情主宰了他的行動,致使他至死不願離開楚國。其實,這裡與其說是愛國主義感情,不如說是忠君與戀鄉愛民情結,因為春秋戰國時代,國家的概念並不明確,士大夫去國離鄉、周遊列國者並不稀罕,何獨對屈原要冠以“愛國主義”?傳統的文學史大都承襲愛國的說法,其實並不確切,也不符合歷史實際,這似乎有點以現代觀念強加於古人。屈原的真實情感,究其實,乃忠君觀念與戀鄉愛民情結,“哀民生之多艱”便是愛民情結的具體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