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劉長卿> 劉長卿《餘干旅舍》閱讀答案

劉長卿《餘干旅舍》閱讀答案

劉長卿《餘干旅舍》閱讀答案

  劉長卿的《餘干旅舍》寫下的風調悽清的思鄉之作,為唐詩中羈旅思鄉之名篇。

  餘干旅舍①

  劉長卿

  搖落暮天迥,青楓霜葉稀。

  孤城向水閉,獨鳥揹人飛。

  渡口月初上,鄰家漁未歸。

  鄉心正欲絕,何處搗寒衣?

  【注】

  ①本詩是劉長卿寄居在餘干(今屬江西)旅舍時所作。

  ①搖落:零落。《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哀。”迥( ji ǒ ng ):高遠貌。

  ②丹楓:楓葉經霜已經變紅,故稱丹楓。

  ③揹人飛:離人而去(飛)。此聯句頭為一“孤”一“獨”,暗示了詩人孤苦背時,宦途坎坷的淒涼境遇。

  ④搗寒衣:指舊時縫製寒衣,用捶棒搗平皺摺時傳出的砧聲。最容易觸發羈旅之愁和思親之念。

  劉長卿《餘干旅舍》閱讀練習

  (1)這首詩運用了哪些意象來表達離情鄉思?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2)有人評論此詩具有“時漸進,情漸濃”的特點,請結合相關意象賞析。

  (3)詩歌首聯描繪了怎樣的一幅畫面?有何作用?(3分)

  (4)有人評論此詩具有“時漸進,情漸濃”的特點,請結合相關意象賞析。(4分)

  (5)詩歌前兩聯描繪了怎樣的意境特點?請作簡要分析。(4分)

  (6)請簡要分析結尾“何處搗寒衣”一句的表達作用及效果。(4分)

  (7)使詩人“鄉心正欲絕”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分析。(6分)

  (8)請賞析詩的結句“何處搗寒衣”的妙處。(4分)

  參考答案

  (1)暮天,楓葉(霜葉),孤城,獨鳥,渡口,月,搗寒衣。形象地表達了濃濃的思鄉之情。

  (2)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楓林(飄零的霜葉)觸動了詩人的離情鄉思;//隨著暮色漸濃,孤城關閉,獨鳥歸巢,詩人孤獨寂寞之情漸深;//夜幕降臨,明月初上,空寂的渡頭更讓詩人鄉心欲絕://偏偏在這個時候,卻不知哪裡傳來搗寒衣的砧聲,詩人的思鄉之情更加濃烈。//詩歌正是藉助這一系列引發鄉愁的意象,隨著時間推進不斷疊現,從而使離情鄉思逐漸濃化。

  (3)詩歌首聯描繪了一幅西風落葉圖。(1分)詩人獨自在旅舍門外佇立凝望,由於草木搖落,整個世界顯得清曠疏朗起來。淡淡的暮色,鋪展得那樣悠遠,一直漫到了天的盡頭。原先那一片茂密的青楓,現在連霜葉都變得稀稀落落,眼看就要凋盡了。(2分)這一番秋景描寫,既暗示了時光節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詩人情懷的悽清冷寂,隱隱透露出一種鬱郁的離情鄉思。(2分)

  (4)暮色初起,稀稀落落的楓林(飄零的霜葉)觸動了詩人的離情鄉思;//隨著暮色漸濃,孤城關閉,獨鳥歸巢,詩人孤獨寂寞之情漸深;//夜幕降臨,明月初上,空寂的渡頭更讓詩人鄉心欲絕://偏偏在這個時候,卻不知哪裡傳來搗寒衣的`砧聲,詩人的思鄉之情更加濃烈。//詩歌正是藉助這一系列引發鄉愁的意象,隨著時間推進不斷疊現,從而使離情鄉思逐漸濃化。

  (5)(4分)草木搖落,暮天高遠,秋楓清冷,霜葉稀疏,孤城臨水,只鳥獨飛,這些意象共同營造了寒秋傍晚悽清孤寂的意境特點。

  (6)(4分)鄉思正濃的時刻,又傳來誰家少婦為遠方親人趕製寒衣的搗衣聲,這越發加重了詩人心頭的思鄉之情;拓寬了想象空間,產生了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

  (7)楓葉飄零,秋景令人思鄉;城閉鳥飛,增添詩人孤獨;時辰已晚,鄰家未歸,詩人聯想自己久客他鄉,“鄉心”欲絕。(每點2分,意思對即可。)

  (8)“鄉心”欲絕之時,搗衣聲傳來,引發聯想,加重了詩人對故鄉親人的思念和牽掛;由寫視覺轉為寫聽覺(以搗衣聲作結),含蓄蘊藉,令人回味悠長。(4分,每點2分)

  拓展閱讀:劉長卿《餘干旅舍》賞析

  此詩首聯寫詩人獨自在旅舍門外佇立凝望。劉長卿喜歡用“搖落”這個詞入詩,與《楚辭·九辯》中的名句:“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意境相似,描繪出一幅西風落葉圖。由於草木搖落,整個世界顯得清曠疏朗起來。淡淡的暮色,鋪展得那樣悠遠,一直漫到了天的盡頭。原先那一片茂密的青楓,也早過了“霜葉紅於二月花”的佳境,眼前連霜葉都變得稀稀落落,眼看就要凋盡了。詩人透過描寫暮色中特有的秋景,展現了遼曠淒涼的自然景色,春去秋來,時間飛逝,既暗示了時光節令的流逝推移,又烘托了詩人內心的悽清孤寂,隱隱透露出一種鬱郁的離情鄉思。這樣蕭條的環境也為後邊的抒情蓄勢,做了鋪墊。

  頷聯寫暮色漸深,這冷落的氛圍給詩人帶來孤苦的感受:秋空寥廓,草木蕭瑟,白水嗚咽。詩人獨立旅社中遠望冥思,希望能有所慰藉,可是,“閉”字冷酷地將詩人的希望澆滅。餘干城門也關閉起來了,連城也顯得孤孤單單的。而一隻鳥兒飛翔,也給空寂的環境帶來一絲生機,但是,獨鳥也不願久留,揹人遠去,那況味是難堪的。“背”字表現了詩人內心的落寂和蕭條。“獨鳥揹人飛”,含蘊著宦途坎坷的深沉感慨。此聯句頭為一“孤”一“獨”,暗示了詩人孤苦背時,宦途坎坷的淒涼境遇。

  頸聯寫隨著時間推移,夜幕降臨,一規新月正在那水邊的渡口冉冉上升。往日此時,鄰家的漁船早已傍岸,可今晚,渡口卻是這樣寂靜,連漁船的影子都沒有。這麼晚了,本該回家的鄰家漁夫,今夜還沒有歸來。詩人心思細膩,不禁對鄰家漁夫擔憂起來。詩人的體察是細微的,由渡口的新月,念及鄰家的漁船未歸,從漁家未歸,當然又會觸動自己的離思,在外漂泊的酸楚。詩人又想到自己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到家,家人肯定也是盼著自己回去。家人此刻或許也在登樓望遠,“天際識歸舟”。

  詩寫到這裡,鄉情旅思已經寫足。尾聯翻出新境,把詩情又推進一層。詩人憑眺已久,此時此刻,詩人內心深深的思鄉之情綿綿不斷地湧上心頭,鄉情愁思正不斷侵襲著他的心靈,悲從中來。就在詩人“鄉心欲絕’’時,不知從哪裡又傳來一陣搗衣的砧聲,誰家少婦正在閨中為遠方的親人趕製寒衣。在闃寂的夜空中,那砧聲顯得分外清亮,不斷的砧聲讓詩人已經欲絕的心情更加痛苦,一聲聲簡直把詩人的心都快搗碎了。這一畫外音的巧妙運用,更加真切感人地抒寫出詩人滿懷的悲愁痛苦。家中親人不知此時又在做什麼,興念及此,不能不迴腸蕩氣,五臟欲摧。詩雖然結束了,但悽清的鄉思,纏綿的苦情,卻還像無處不在的月光,拂之不去,剪之不斷,久久縈繞,困擾著詩人不平靜的心,言有盡而意無窮。

  這首五言律詩淋漓盡致地表達了詩人的羈旅思鄉之情。全詩按照時間順序描寫了日暮後的淒涼景色,由看得見“楓葉稀”的日暮時分,寫到夜色漸濃,城門關閉,進而寫到明月初上,直到夜闌人靜,坐聽閨中思婦搗寒衣的砧聲,時間上有遞進,淒涼的感情也在逐漸遞進,直到最後達到了高潮,將悽苦的心情寫得痛徹心扉。這體現了詩人在小城旅舍獨自觀察之久,透露出他鄉遊子極端孤獨、寂寞的情懷和思鄉情緒逐漸加濃,直到“鄉心正欲絕”的過程。詩人巧妙地將內心的感情融合到環境中,自然也變得奇美無比,意蘊深厚,感情綿長。詩筆靈秀宛轉,把這種內在的層次,寫得不著痕跡,非細心體味不能得。一首小詩既有渾成自然之美,又做到意蘊深沉,十分難得。

熱門文章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