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詩藝術魅力分析
“人性”是本文作者從文學作品中抽象出來的念。每一條人性都是某種目的與完滿智力的統一體,是運用自身完滿智力實現自身目的的過程。最優秀的藝術作品是人性運用自身完滿智力實現自身目的的方式或者結果,所以,不能認為最優秀的作品是藝術家個人的創造物。此所謂“藝術魅力分”,指的是去發現作品中的人性念,也就是去命名作品中籠罩性的目的、揭示對此目的的合理性或者價值進行隱秘論證的完滿智力——如果作品中存在這樣的人性念。
本文采用問答體,對李白的若干詩篇進行藝術魅力分。
一
《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問:為什麼在“舉頭望明月”之後,就要“低頭思故鄉”呢?前者與後者相互間有關係嗎?
答:有關係——月亮會使人思念自己的故鄉。
問:月亮為什麼就能讓人思念故鄉?
答:這個問題可就不好回答了。
問:為什麼?其實,是你的思路不正確——你是不自覺地跳出作品之外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圍繞著藝術品形成的問題只能根據藝術品本身來回答。請繼續思考剛才的問題:月亮為什麼就能讓人思念故鄉?
答:難以回答。
問:那我就問一個與此相關的問題:詩中的“月光”和“月亮”是什麼樣的關係?
答:月光是從月亮發出來的。
問:如果用擬人化的說法,那麼,到底誰是誰的“故鄉”呢?
答:月亮是月光的故鄉。
問:月光一旦離開了自己的故鄉月亮,又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呢?
答:就會變得像是“霜”一樣。
問:月光變得像是“霜”一樣,到底是好還是不好?
答:當然不好。
問:連月光離開了自己的故鄉月亮都不好,人要是離開了自己的故鄉又會怎麼樣?
答:當然也不好。
李白的這首《靜夜思》正是中國古人所說的“興”的產物,“興”就是某件事物激發起了詩人的某一情思。把這首詩改說成最質樸的“興體詩”則是:“月光離開了月亮就變得像寒冷的霜,我離開了故鄉又怎能不去思念它?”
這首詩的靈魂是“對於故鄉的熱愛”。
二
《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問:“天門山”為什麼中間斷開了呢?
答:因為它擋住了“楚江”的去路,“楚江”就用“碧水”把它衝開了。
問:詩中的“回”,意思是“打著漩渦”,“東流”的“碧水”為什麼會“至此(穿過天門山的這一段河床)回”呢?
答:被一分為二了的天門山既然當初是渾然一體的,它就會有合二為一、恢復原狀的願望,“碧水”“至此回”等於在給天門山發出警告:不可大膽妄為,否則,你會再一次經受一分為二的痛苦!
問:“孤帆一片日邊來”的含義應當是:穿過天門山向下游望去,就能看見極遙遠處的“孤帆一片”。這句詩在作品中又有什麼作用呢?它是作品真正的一個有機部分嗎?
答:這句詩的寓意是:“楚江”穿過“天門山”之後不再有險阻。
問:“天門山”是強者還是弱者?
答:是強者還是弱者只能是相對而言。
問:根據你讀這首詩時的感受,難道就不能直接判定它是強者還是弱者嗎?
答:是強者。
問:挑戰強者值得嗎?或者說,“楚江”挑戰作為強者的“天門山”,產生的後果是什麼樣的?
答:挑戰強者是必需的,因為“天門山”阻擋了“楚江”前進的道路;所謂強者並不一定很難被打倒,“楚江”只須使用自己現成的“水”就能把“楚江”劈為兩半;而一旦征服了“天門山”,“楚江”只需讓自己的“水”“至此回”,就能永久地鞏固成果;一旦征服了“天門山”,當初作為強敵的“天門山”就會變成“楚江”最安全可靠的一段河床;一旦征服了“天門山”,“楚江”就可以一瀉千里地奔向自己的目的地——大海。
問:請為這首詩的靈魂命名。
答:“喜愛挑戰強者”。
三
《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問:“白帝城”在什麼地方?
答:在現在的四川省境內。
問:偉大的詩篇本性上與地理知識、甚至人類的全部知識都無關。從這首詩本身難道找不到問題的答案嗎?
答:這個“白帝城”是在“彩雲間”。
問:“白帝城”海拔上是高還是低?
答:既然是在“彩雲間”,“白帝城”當然就是地勢很高的了。
問:“地勢高”可以被抽象為“高度”的象徵,佔據“高度”好不好?
答:很難說是好還是不好,因為有的人喜歡登高,有的人卻是有“恐高症”。
問:辯證法與藝術無關。作品本身沒有提供答案嗎?
答:“高度”值得我們去佔據,因為“高度”意味著有美麗的“彩雲”相伴隨;而一旦佔據了“高度”,最遠大的目標,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達到——“千里江陵一日還”是也。
問:請為這首詩中的人性命名。
答:“喜愛高度”。
四
《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問:我認為,有言外之音的只是前兩句詩,後兩句應當被剔除出去。我的問題是:“玉笛暗飛聲”是什麼樣的聲音?
答:是美好而又輕輕的聲音。
問:“誰家玉笛暗飛聲?”是一個疑問句,到底是從“誰家”傳出了輕輕的“玉笛聲”?
答:老實說,我不知道。
問:這個問題其實也容易回答:這個“誰家”就是傳出能夠“滿洛城”的“玉笛聲”的那一家。現在,來回答一個更難回答的問題:輕輕的“玉笛聲”為什麼竟然能夠“滿洛城”?“洛城”,那可是一座城市啊。
答:因為“洛城”是沐浴在“春風”裡。換言之,是“春風”使得輕輕的“玉笛聲”能夠“滿洛城”。
問:“春風”值得讚美嗎?
答:值得,因為它能夠使弱小的美變成強大的'美、使侷限於一隅之地的美造福於廣大的世界。
問:請為這兩句詩中作為靈魂的人性命名。
答:“喜愛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