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梁實秋> 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案例分析

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案例分析

梁實秋《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教學案例分析

  一、 主題背景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是著名散文家梁實秋先生的一篇記事寫人散文,它短小精悍、格調高雅、描寫深刻。作者簡練而傳神的語言風格與其既含蓄又直白的情感表達方式融會成了文章的最大特色。

  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是:透過對人與事的描寫,仔細揣人物的言行、心理,體察人物的個性、情操,看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寫中體現對人物品行的評價,如何在敘事中表現或隱或顯的情感傾向。

  本課學習目標則定為:學習夾敘夾議的寫作手法,從整體到區域性的寫作思路;透過具體描寫分人物形象,培養學生品悟、分文章的能力;理解任公先生憂國憂民、關心大事的精神品質和獨特的人格魅力。

  高一學生具備最基本的鑑賞能力,讀解文字的“語表層”已經沒有很大的困難。但是由於歷史背景和文學作品的.積累還是不夠,因此在設計本課的教學時必須考慮的是如何補充講解維新變法、雲南起義、《箜引》、《桃花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歷史與文學知識,這對於學生的正面鑑賞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據此,本案例設計以學生的自我鑑賞為起點,由淺入深,從易到難組織教學內容。以誦讀為主,以適當的講解、點撥貫穿始終,讓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文字意義,積累知識,最終實現提高鑑賞能力並獲得整體發展的目的。課時目標為一課時,儘量做到教師少串講,學生多品味,傳授積極思考方法,透過對具體描寫分來幫助學生解讀作品。

  本案例研究的主要問題有:

  1.新課標下的閱讀鑑賞課應該如何開展?

  2.教師在學生學習鑑賞品悟過程中扮演一個怎樣的角色?如何面對學生的突然“發難”——稀奇古怪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回答?

  3.怎樣對待思維與眾不同的學生?

  二、 情景描述

  片段一:以一段話語激起學習的興趣:

  師:“同學們,我們平常說這個人“熱心腸”是什麼意思?”(學生答:心腸好,喜歡幫助別人,也就是樂於助人)《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這篇文章最後一小節中說道:“有學問,有文采,有熱心腸的學者,求之當世能有幾人?”可全篇文章並無一處寫到梁先生幫助別人,樂於助人的事,那麼在這篇文章中的“熱心腸”如何理解?”

  問題提出後,學生一時不能解答。因為這是他們事先未能注意到的。在學生疑惑與好奇心被激起時要求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去看文章。

  片段二: 在分文章對梁任公先生演講的描寫時,學生們都不大願意回答,總盼望著老師從頭講到尾,不大願意開動腦筋思考問題。這是很不好的學習習慣,也與他們平時不大注重預習有關,這導致課堂一時“冷場”。

  面對他們的沉默不語,我也有點著急,於是我提示學生再次認真看書,採取了小組討論,在旁做批註的方法。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

  三、 案例分

  《記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講》一文雖然短小精悍,但值得說的問題是很多的,儘管在短短的一節課中,學生領略了這一偉大的政治家、文學家的風采,但認識的只是冰山一角。因此,案例操作必須緊扣教學目標,突出教學主線,努力“刪就簡,避熟就新”,藉著教材走向學生,使學生學得深、學得精。要激發、調動學生思考,關鍵是要將一定的學習目標轉化為問題,透過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將鑑賞活動始終置於“最近發展區”,以最終實現有所發現的預期結果。在動態的多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思維行為的引導、點撥,進行有效的課堂調控,使鑑賞活動始終圍繞一定的目標展開,不偏向更不能背向,透過“追問”實現“有效學習”是十分關鍵的。當然,案例的有效實施,相當需要教師具有全新的理念,得當的方法和機敏的應變能力,以便在課堂上沉著冷靜地面對學生們的“發難”和解決置在眼前的“困難

  四、案例後記

  首先,本篇課文采取的是導讀鑑賞課型,教師應扮演一個引路人角色,注重用關鍵問題啟發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品悟課文,沒必要像講授精讀課文那般細緻深入,面面俱到。過於詳細緊密的分講解,會令學生失去更多思考的空間,也沒能體現出鍛鍊學生討論和賞能力的目的。而內容過多,就使得整節課在短短的45分鐘裡給人泛泛而談的感覺。事實上,文章相對於整個單元來說是較淺顯易懂的,除了個別段落和幾首文學作品以外。所以應該分清主次,精選難點內容進行探討研究,適當點撥就好;過多的內容不僅佔用太多時間,而且造成重點不突出,學生把握時拿不準的現象,反而會影響教學效果。當然,學生的預習不到位,過分依賴老師也是本節課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其次,應該注意到,成功教師的講解應該是帶啟發性而懂得“留白”的,過於追求滴水不漏,容易使學生失去思考想象的空間。教師的講解語不能過“滿”,更不能為學生“包辦”,該“留白”時必須“留”,只有讓學生真正思考並脫口而出,才會令其印象深刻,起到鍛鍊其思維的目的。

  此外,鑑賞課上的“對話”略缺。如果能夠適當地在學生中進行答問解疑,效果也許更好,也更方便及時對學生的回答作出總結點評。品讀鑑賞課應注重問題設計和誘導,多與學生“對話”,但自己在面對學生的沉默不語時有點茫然,從而不自主地“代替”學生答疑,使得師生“對話”環節未能如計劃中順利進行,背離了原來的目標與方向,學生的閱讀鑑賞沒有在這節課上得到充分的發揮。

  最後,是備課過程中如何做到“備學生”的問題。時代在進步,觀念在變化。現在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多了一些心眼,所以在備課時一定要更加充分、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