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實秋作品《錢》賞析
梁實秋寫《錢》的時代與現在有很長一段時間相隔了。他散淡地從民俗寫起,寫了平民和富商對錢財的基本態度,引經據典,給我們擺出了古往今來很多人的生財之道和守財之心。即便今天讀起來也是惟妙惟肖,讓人覺得很有味道。梁先生認為“俗也好,雅也好,事在人為,錢無雅俗可辯。”本著這個想法,梁先生的《錢》,沒有普見的教化,也沒有更多的鞭笞,而是很平淡的寫了人們想聚財的心態,並對這種心態給予了最大的寬容和理解。守財奴在梁先生的筆下也是那麼的`有一點點無奈,有一點點可愛。特別是對平民甚至貧民的守財聚財心態,刻畫得更是惟妙惟肖並給予了理解和同情。透過很多的描寫,我們清楚的揣到梁先生對錢的一個很明確的態度,聚財守財,特別是平民貧民的聚財守財不但不應笑話、棄,更應該給予理解和包容,他希望平民貧民能夠透過這種方式,早日“爬上社會的階梯”,這種關懷在當時的文章和觀點中是不多見的。同時隱含的另一層意思也是顯而易見的,斂財和貪財是梁先生所不恥的,這樣聚集起來的錢是“阿堵物”!怎麼才是一個正確的對待錢財的態度呢?怎麼才能聚財守財而不至貪得無厭發展到斂財和貪財呢?梁先生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標準,錢嘛,“無凍餒之憂,有安全之感”即可,最高明的是“不求生活水準之全面提高,而是在幾點上稍稍突破,自得其樂”,切切不可“人為財死”而後已!
今天,我們俗也好,雅也好,身處鬧市,有太多的誘惑。想起以前讀過一篇小品文,大致是講一個窮得連婦都沒人肯給說的農夫,在偶得一小塊耕地後,就嚮往著有房子;在有了房子後就嚮往著有婦和孩子;在有了婦和孩子後就嚮往著有馬車,可以出村到鎮上看看;有了馬車後,因為到鎮上受到了官吏的欺侮就嚮往著自己也能做縣官,不受欺侮;做了七品後就嚮往著做六品、五品……最好是一品大員;做了一品大員後就嚮往著乾脆也不在那一人之下了,就嚮往著做皇帝;做了皇帝你以為他就能知足嗎?不是,他嚮往著長生不老,永生永世做皇帝!!其實,雖然時代不一樣了,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也有著諸如和古人一樣的誘惑,房子是一室一廳還是三室一廳或者是別墅,車子是夏利、富康還是蓮花跑車,錢多而優則仕,也是很多人的心態。多想想梁先生說的罷“不如早些散盡資財,作些有益之事,清請白白……”。小富即安可能倒是今天很應該提倡的一種平和心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