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老舍> 老舍《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老舍《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老舍《北京的春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正確讀寫和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瞭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

  3.學習課文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法。

  學習重點:瞭解老北京風俗習慣,感受傳統年文化的獨特魅力

  學習難點:品味老舍的語言風格,學習有順序、詳略得當的寫作方法。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關於童謠的課件;歌曲《恭喜》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提示課題

  1.同學們,你們喜歡過春節嗎?說說理由。(喚起學生對春節時熱鬧喜慶氣氛的回憶。)

  2.讓我們來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樣過春節的。(播放動漫童謠: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說說你的感受。

  3.現在,我們就跟隨作家老舍,走進老北京,過一個京味十足的春節,感受獨特的民風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1.自由讀通課文,把生字讀正確、句子讀通順,並同桌間互讀檢查。

  2.請13名學生按自然段輪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作者寫了春節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動。

  3.交流彙報,老師相機板書: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確老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開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結束)

  4.說說老北京的春節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引導學生結合閱讀說出“熱鬧、忙亂、喜慶、團圓”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討,感受年味

  1.春節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北京人過得是這樣熱鬧、開心,字裡行間都瀰漫著濃濃的年味。選擇春節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個日子,反覆讀一讀,能品出年的什麼味道,在空白中批註。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彙報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聲音,是春節特有的聲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寫到?(孩子們準備過年,第二件大事就是買爆竹;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響起來;除夕鞭炮聲日夜不絕;正月初一,門前堆著昨夜燃放的爆竹紙皮;正月初一元宵節,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在家有聲有光地玩耍。)

  B.整個春節都瀰漫著爆竹的味道、煙火的味道,過年的熱鬧、火爆氣氛盡在其中,已經與傳說中恐嚇叫“年”的怪獸無關了。

  (2)年的味道是香甜的味道

  A.找讀文中描寫有關飲食的語句(臘八粥、臘八蒜;雜攔兒;二十三,把肉、雞、魚、青菜、年糕什麼的都準備充足;除夕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在北京,家家過年時都吃餃子;正月十五,這一天,大家必須吃元宵啊。),說說體會(充足、豐盛)。

  B.人們一年辛苦勞動之後,對自己勞動所得的展示與享用,洋溢著幸福感與滿足感。在香味四溢中,將年過得有滋有味。

  (3)年的味道是開心的味道

  A.正月初一逛廟會,元宵節的燈會。體會人們的輕閒、娛樂、高興的心態。

  B.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文中大人、小孩的快樂。

  (4)總結,在整個春節的系列活動中,雖然有些文節,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雜陳,蘊涵著最豐富的傳統,是耐得住咀嚼的味道。

  四、品讀體味,感受民俗

  1.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春節中最熱鬧、喜慶的日子。(除夕和正月十五)

  2.認真讀第七自然段,聯絡你過年時的感覺,說說怎樣理解“除夕真熱鬧”。

  (是一種普天同慶的熱鬧--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好了紅紅的對聯,屋裡貼好了各色的年畫;是一種通宵達旦的熱鬧--家家燈火通宵,不許間斷,鞭炮聲日夜不絕。除了很小的孩子,沒有什麼人睡覺,都要守歲;是一種團團圓圓的熱鬧-在外邊的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吃團圓飯。)

  3.除夕夜可以說是春節中的高潮,在熱鬧、喜慶、團圓的氣氛中,有多少人今夜無眠。試著用你的朗讀來把它表現出來。

  4.配《恭喜》樂曲朗讀,體現“除夕真熱鬧”。

  五、作業:抄寫詞語

  色味雙美零七八碎永珍更新男女老少燈火通宵

  日夜不絕萬不得已截然不同張燈結綵各形各色

第二課時

  一、複習匯入,重溫過年的熱鬧氣氛

  1.聽歌曲《恭喜》,回顧除夕。

  2.除夕過後,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元宵節到了。元宵節最主要的活動,當然是賞燈。正如一首詩中所寫的那樣:滿城燈火耀街紅,弦管笙歌到處同。真是昇平良夜景,萬家樓閣月明中。

  二、走進元宵節,賞萬家燈火

  1.如果說除夕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熱鬧,那麼元宵節的燈會則是全民同慶的狂歡。認真默讀第11.12自然段,你能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燈特別的多。

  (燈的數量多: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辦喜事;有名的老鋪子要掛出幾百盞燈來。

  燈的種類多:“有的……有的.……有的……有的……”…還有…)

  2.想象一下,如果你走進了老北京的元宵燈市,都會看到什麼燈。(請學生結合已有經驗,儘可能展開想像,如牛角燈、紗燈、璃燈、彩繪燈、走馬燈、紙燈、冰燈等,來體會老北京處處張燈結綵,燈市如晝的熱鬧景象。)

  3.透過朗讀,把燈的多和人的高興表現出來。

  三、領悟表達特點

  1.快速瀏覽課文,從哪兒能體會到作者對年文化的熱愛。

  (引導學生從具體語句中,感受老舍將自己的情感融於平易簡約而又頗有些幽默的“口語化”語言之中,如“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農業展覽會”“色味雙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幾個餃子”“整條大街都像辦喜事”“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一眨眼,到了殘燈末廟”等。)

  2.作者是怎樣使春節這一民俗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是按時間順序來有條理地寫春節,二是有詳有略,對於春節中的高潮部分進行詳細描寫,而其他部分則簡略介紹,使我們對通宵達旦的除夕和張燈結綵的元宵節,留下了非常深刻地的印象。)

  3.對比寫法

  閱讀課後的《閱讀連結》中兩段關於春節習俗的描寫,與課文的相關部分比較一下,看看在寫法上有什麼不同,對你的習作有什麼啟發。(第一段落採用了反話的寫法,淋漓盡致地寫出了年的忙碌與熱鬧,將各種風俗習慣融於其中。第二段則以較濃的抒情色彩寫出的喜慶與熱鬧的氣氛。)

  四、拓展總結,佈置作業

  1.拓展閱讀

  春節各地的習俗

  春節是我國人民最重視的傳統節日,人們相信在此時吃些傳統飲食,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好運:

  東北地區的人進入臘月後會先殺一頭豬,請村裡人吃一頓,以示慶祝。然後再包粘豆包、做豆腐。粘豆包多則上百斤,少的也有幾十斤,可以吃上一個冬天。大年初一和初五吃餃子。

  西北不少地方的人吃餃子時,餃子皮不是一個一個擀出來的,而是將面擀成一個大片後用碗扣成的。

  豫南一帶除夕的年夜飯吃到午夜,當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再端上一盤魚,以示年年有餘。初一早上,又將餃子和麵條同煮著吃,麵條代表錢串子,為發財之意。

  上海人大年初一吃湯圓、年糕、蜂糕、米糕、雲片糕等,寓言“年年高”、“步步登高”。另外,吃黃豆芽(也叫“如意菜”)象徵萬事如意,吃發芽菜(用蠶豆泡發的)寓意發財。

  四川除夕時,四川人一般都吃火鍋,初一早上吃湯圓,意為團團圓圓。

  湖南人除夕會吃雞、肉、魚三樣。雞要求是雄雞,將其整隻清燉,裝盤時要讓其頭昂起;魚要選用白,將其燉好後再在上面撒滿紅紅的辣粉,象徵年年有餘、五穀豐登。

  2.過年,講究的就是熱鬧、火爆、祥和。這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是我們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黃子孫都會吃團圓飯、守歲、拜年,帶著美好的心願去辭舊迎新。但年的味道卻越來越淡,正在變成電視機前對一場春節晚會的觀看。請你結合《北京的春節》和自己所過的春節,寫一篇短文,談談感受或希望。

  板書設計:北京的春節-獨特的民俗文化

  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

  熱鬧喜慶團圓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