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教學
有人曾說:“品一壺清茶,讀一首好詩,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借用這句話,我想說的是品味一節好課,是人生的一大樂事,品味11節好課,那更是其樂無窮之事,感謝這次魅力課堂展示,感謝這次做課的11位老師帶給我們如此精彩的語文課,帶給我們如此美妙的幸福感。
孔老夫子說:“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改改,我說:“教而不研則惘,研而不教則殆。”精彩的語文課堂需要我們去回味,去品,去反思,惟有這樣,我們的實踐才會更有價值,我們對未來才不會迷失方向。很開心,領導把評鍾老師課的任務交給了我,雖然有很大的壓力,但想著能有機會逼自己去回味,去品,去反思,也就快樂開心了許多。鍾老師是個詩意的老師,上的又恰好是古詩,對於缺少詩情的我來說,還真的是個挑戰。為了配合他的詩意,我也希望自己的評課多一份詩的感覺,但想法有多美好,現實大就有多殘酷,我再搜腸刮肚都沒有詩。所以就只好隨便開始我的評課了。
一、重語文實踐,高山流水韻依依。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教學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注重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雖然是一首短短的古詩,一首學生早就已經耳熟能詳的古詩,鍾老師在引入學習後也一再強調學生讀,要求學生讀出些新意,結合註解邊讀邊悟,讀得更加有感覺。課堂上,我相信大家對鍾老師的三次寫,一定難以忘懷。(1)晨微露,鳥鳴聲聲,________ ;天高雲淡,陽光暖暖,____________;月上枝頭,晚風習習,____________。(2)晨微露,鳥鳴聲聲,但是沒有了________;天高雲淡,陽光暖暖,但是沒有了________ ;月上枝頭,晚風習習,但是沒有了________。(3)晨微露,鳥鳴聲聲,忘不了________ ;天高雲淡,陽光暖暖,忘不了________;月上枝頭,晚風習習,忘不了 ________。雖然只是讓學生寫了一次,但卻把這三次不同層次的寫,渾然融為了一體。我還注意到了,老師這三次的讀,其中兩個同學都被請到了,我相信讀的聽的,就在這三次的表達裡,一定體會到了王維不同的情感歷程。把聽,讀,寫,悟很好的結合在一起。
二、重情感引領,高歌低吟總關情。
文章不是無情物,每一篇文章,字裡行間滲透著的都是作者的情。這首詩,假如是我,會很自然地都把作者的情感基調定位在作者身處他鄉,對家人的思念。而鍾老師卻不僅引領學生感悟到了作者身在他鄉的`孤獨,還有對家人那份深深的愧疚,以及他那份隱忍之志。課堂上老師引領學生走進佳節,體會節是人非,不變的雖然是節日,但作者的心情的改變眼中的節日自然也就不一樣了。在這變和不變中,讓學生感悟作者的孤獨,作者對家人的愧疚。再由愧疚引發學生質疑:書讀到此,你有什麼話想問王維嗎?為什麼你不回去?在學生一聲聲的責問中,出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這歸對王維意味著什麼?這不歸對王維又以為著什麼?讓學生體會到不歸對於作者來說那是一種隱忍,才有了“五年後,開元九年,王維高中進士,後官至尚書右丞。”有了後人“王維詩畫雙絕。他的詩中有畫,他的畫裡有詩。”有了“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的人才王維啊!
三、重課堂整合,心靈潤澤意悠遠。
一首詩,短到只有二十八個字。一首詩,熟悉到學生在學前都能吟誦。而今天鍾老師面對的卻是六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只要稍稍藉助註解,便基本上對詩中的意思,情感把握得很不錯。鍾老師卻能變著花樣,新地讓學生去讀,去悟,我覺得他課堂上有效的整合功不可沒。資料整合,“茱”的認識、瞭解讓學生對重陽節的習俗瞭解進一步加深。學生質問王維為何不歸?出示“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巧妙的結合出,歸對作者以為著“盛世正逢開口笑,插遍茱滿頭歸。”不歸對作者“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不堪今日息鄉意 ”以及後面王維的資料,及後人的評說,都讓我們對王維,對詩文有了進一步的感悟。形式整合,課堂上,聽說讀寫悟,有效的結合在。我在這裡不再展開說。這些都給聽課的我們,上課的學生耳目一新的感覺,你說,學生有什麼理由不往下探究下去,我們有什麼理由滿懷熱情的聽下去。這樣的整合潤澤的又豈止是學生呢?